一种光伏发电系统及其光伏发电塔架、连接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47254阅读:506来源:国知局
一种光伏发电系统及其光伏发电塔架、连接组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伏发电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光伏发电系统及其光伏发电塔架、连接组件。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经济增长速度的不断加快,人们对电力的需求也越来越大,但是传统的发电方式不但浪费资源、利用率低,而且并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用电需求。正是在此背景下,当今世界各国纷纷发展新型能源以部分或全部代替传统能源,风光互补发电正是其中占有重要地位的新型能源利用方式。

风光互补发电系统的塔架使用的过程中,因塔架受到使用荷载、风荷载、雪荷载及地震等影响,常常会使塔架的连接节点受到破坏,因此,需要一种结构强度高的塔架。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强度高的光伏发电塔架;同时,本实用新型提供使用上述塔架的光伏发电系统以及上述塔架中的连接组件。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光伏发电系统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技术方案1:光伏发电塔架连接组件,包括支撑件,所述支撑件具有用于与光伏板斜梁的底面贴合固定的支撑部,所述支撑件上还设有用于抱紧紧固在相应的塔架的塔柱上的抱紧装置。

技术方案2,在技术方案1的基础上:所述支撑件包括由竖板和斜板构成的角形板,所述抱紧装置连接在所述竖板上,所述支撑部为所述斜板的外侧面。

技术方案3,在技术方案2的基础上:所述抱紧装置为抱箍,所述抱箍的两个箍板的一端夹紧固定在所述竖板的两侧面上。

技术方案4,在技术方案1~3任意一项的基础上:所述角形板由一块矩形板弯折而成。

技术方案5,在技术方案2或3的基础上:所述角形板的竖板与斜板之间设有加强肋板。

技术方案6,在技术方案5的基础上:所述加强肋板处于所述角形板靠近端部的位置处。

技术方案7,在技术方案3的基础上:所述抱箍与所述角形板的竖板通过螺栓紧固,抱箍的箍板上的安装孔为腰形孔。

本实用新型的光伏发电塔架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技术方案1:光伏发电塔架,包括间隔设置的两个塔柱,所述塔柱上安装有光伏板支架,所述光伏板支架包括横梁以及与相对于地面倾斜设置的斜梁,所述光伏支架的斜梁与塔柱相交的位置处通过光伏发电塔架连接组件连接固定,光伏发电塔架连接组件包括支撑件,所述支撑件具有用于与光伏板斜梁的底面贴合固定的支撑部,所述支撑件上还设有用于抱紧紧固在相应的塔架的塔柱上的抱紧装置,所述光伏发电塔架连接组件的支撑件的支撑部与所述斜梁的底面贴合并固定。

技术方案2,在技术方案1的基础上:所述支撑件包括由竖板和斜板构成的角形板,所述抱紧装置连接在所述竖板上,所述支撑部为所述斜板的外侧面。

技术方案3,在技术方案2的基础上:所述抱紧装置为抱箍,所述抱箍的两个箍板的一端夹紧固定在所述竖板的两侧面上。

技术方案4,在技术方案1~3任意一项的基础上:所述角形板由一块矩形板弯折而成。

技术方案5,在技术方案2或3的基础上:所述角形板的竖板与斜板之间设有加强肋板。

技术方案6,在技术方案5的基础上:所述加强肋板处于所述角形板靠近端部的位置处。

技术方案7,在技术方案3的基础上:所述抱箍与所述角形板的竖板通过螺栓紧固,抱箍的箍板上的安装孔为腰形孔。

本实用新型的光伏发电塔架的连接组件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技术方案1:光伏发电系统,包括固定在地面上的底座基础,所述底座基础上固定有光伏发电塔架,所述光伏发电塔架的光伏板支架上安装有光伏板,所述光伏发电塔架,包括间隔设置的两个塔柱,所述塔柱上安装有光伏板支架,所述光伏板支架包括横梁以及与相对于地面倾斜设置的斜梁,所述光伏支架的斜梁与塔柱相交的位置处通过光伏发电塔架连接组件连接固定,光伏发电塔架连接组件包括支撑件,所述支撑件具有用于与光伏板斜梁的底面贴合固定的支撑部,所述支撑件上还设有用于抱紧紧固在相应的塔架的塔柱上的抱紧装置,所述光伏发电塔架连接组件的支撑件的支撑部与所述斜梁的底面贴合并固定。

技术方案2,在技术方案1的基础上:所述支撑件包括由竖板和斜板构成的角形板,所述抱紧装置连接在所述竖板上,所述支撑部为所述斜板的外侧面。

技术方案3,在技术方案2的基础上:所述抱紧装置为抱箍,所述抱箍的两个箍板的一端夹紧固定在所述竖板的两侧面上。

技术方案4,在技术方案1~3任意一项的基础上:所述角形板由一块矩形板弯折而成。

技术方案5,在技术方案2或3的基础上:所述角形板的竖板与斜板之间设有加强肋板。

技术方案6,在技术方案5的基础上:所述加强肋板处于所述角形板靠近端部的位置处。

技术方案7,在技术方案3的基础上:所述抱箍与所述角形板的竖板通过螺栓紧固,抱箍的箍板上的安装孔为腰形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光伏发电系统包括固定在地面上底座基础以及固定在底座基础上的光伏发电塔架,光伏发电塔架的光伏板支架包括横梁以及相对于地面倾斜设置的斜梁,斜梁与塔柱相交的位置处通过光伏发电塔架连接组件固定,连接组件的支撑件通过抱紧装置抱紧固定在塔架的塔柱上,支撑件的支撑部与斜梁的底面贴合固定,这种塔架强度高,结构简单,能够适应复杂的外界环境。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件包括由竖板和斜板构成的角形板,所述抱紧装置连接在所述竖板上,这样使支撑件重量减小,便于装配。

进一步地,所述抱紧装置为抱箍,所述抱箍的两个箍板夹紧固定在所述竖板的两侧面上,抱箍为标准件,成本低。

进一步地,所述角形板由一块矩形板弯折而成,便于加工,成本降低。

进一步地,所述角形板的竖板与斜板之间设有加强肋板,增大角形板的强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光伏发电系统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连接组件与光伏支架的配合示意图;

图3为图2从下向上看的视角的示意图;

图4为图2中的支撑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1、底座基础;2、通信杆塔柱;3、风能发电装置塔柱;4、光伏板;5、风能发电装置;41、斜梁;42、横梁;43、连接组件;431、角形板;432、肋板;433、抱箍。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光伏发电系统的具体实施例,如图1至图4所示,光伏发电系统包括固定设置在底面上的底座基础1,底座基础1上间隔设有两个塔柱,其中一个塔柱为通信杆塔柱2,另一个塔柱为风能发电装置塔柱3,通信杆塔柱2上设有信号传输器件,风能发电装置塔柱3上设有风能发电装置5,两个塔柱之间上下间隔安装有两个光伏板4,光伏板4通过各自的光伏板支架安装在两个塔柱上。采用通信杆塔柱2和风能发电装置塔柱3作为光伏板4的支撑柱能够避免另外设置塔柱造成塔架成本高的问题。

光伏发电支架包括横梁42以及相对于地面倾斜设置的斜梁41,光电板通过光伏板支架固定,斜梁41的倾斜设置主要是为了使光伏板在使用时尽量垂直于太阳光线,增大光线的吸收效率。斜梁41与塔柱的相交位置处通过光伏发电塔架连接组件43固定连接,光伏发电塔架连接组件43包括支撑件,支撑件包括截面为开口朝下的V形结构的角形板431,角形板431包括竖板和斜板并由一块钢板弯折而成,这样便于加工,加工成本低,而且强度较高。角形板431斜板外侧面与斜梁41的底面贴合在一起并通过焊接固定,斜板的外侧面构成支撑件的支撑部。支撑件的另一个侧板竖直设置,即为竖板,肋板432连接在竖板和斜板之间远离塔柱的位置处,即在角形板的靠近端部的位置处,抱箍433的两个箍板的连接耳部分别贴合设置在竖板的内外侧面上并通过抱箍433自带的螺栓进行紧固,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为了增强支撑件的强度,还可以在角形板431的两个侧板之间间隔设置两个、三个或者其他数量的肋板432。角形板431和肋板432均采用Q235钢板即可满足强度要求,利于制造加工。

光伏发电塔架的支撑件的支撑部与斜梁的下侧面贴合固定,支撑件通过抱箍抱紧紧固在塔柱上,这样结构简单,连接强度很高,能够适应复杂的外界环境;而且采用抱箍与塔柱连接,在进行安装时安装方便,在施工过程中由于结构简单能够实现快速安装,大大缩短施工周期,而且还能够减少避免发生安全事故。

在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中,抱箍构成用于将支撑件抱紧固定在塔柱上的抱紧装置,在其他实施例中,抱紧装置还可以是一个具有开口的环形的紧固带,该紧固带的开口处设有向外延伸的连接耳部,两个连接耳部通过螺栓进行紧固连接在一起以使紧固带提供抱紧力;支撑件还可以是块状结构,即支撑块,该支撑块具有与斜梁的底面贴合设置的外侧面;支撑件与斜梁还可以通过螺栓进行紧固;支撑件的角形板还可以由两块焊接在一起的侧板构成。

本实用新型的光伏发电塔架的实施例,所述光伏发电塔架与上述光伏发电系统的实施例中的光伏发电塔架的结构相同,不再赘述。

本实用新型的光伏发电塔架连接组件的实施例,所述光伏发电塔架连接组件与上述光伏发电系统的实施例中的光伏发电塔架连接组件的结构相同,不再赘述。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