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装饰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603961阅读:170来源:国知局
建筑装饰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装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建筑装饰板。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迅猛发展,各种类型的建筑也伴随着发展而迅速的拔地而起,而不论何种类型的建筑,都需要对建筑内部或表面进行装饰和美化。为了提升美观性及方便安装,市面上出现了许多的建筑装饰板。

现有的建筑装饰板,包括板材本体及涂层,涂层涂在板材本体的表面上,形成需要的图案,或将图案刻画在板材本体外表面上,然后再将板材本体通过螺栓或者强力胶固定在建筑物的墙体上,起到装饰建筑物的作用。

然而由于现有技术中所形成的装饰图案比较单一,更换时更需要将板材本体进行拆卸,且长时间使用容易产生审美疲劳,不能起到很好的装饰作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建筑装饰板,其优点是装饰板的装饰物为绿色植物,不但不会污染建筑物内的空气,而且还可以对空气起到一定的净化作用,有益人体的身心健康。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建筑装饰板,其包括板材本体及铰接在板材本体上端的观察窗,观察窗可以绕铰接处向上翻起,板材本体的内部设置有中空结构的培养室,培养室中设置有土壤板,绿色植物种植在土壤板上。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建筑装饰板减少了化学涂料的使用,改用绿色植物作为装饰物,装饰板在使用时不会因涂料的挥发对建筑物内的空气进行污染,而且通过进行土壤栽培,可以培养更多的植物来进行装饰。

较佳的,所述培养室底部设置有培养槽,培养槽的内壁上设置有放水隔层,培养槽的下表面为倾斜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培养槽内的水不会渗透至板材本体中而引起板材的变质腐烂,水会沿培养槽下表面的倾斜角度流动,排水时可以轻易将存水完全排出。

较佳的,所述的防水隔层的侧壁上,等间距设置有多个凸块,凸块上方架设有土壤板,土壤板上等间距设置有多个漏水孔。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在土壤板与培养槽下表面之间形成空隙,土壤中多余的水分可以经过漏水孔滴落至培养槽下表面上,再沿培养槽下表面的倾斜角度流向较低的一端。

较佳的,所述的培养槽倾斜的下表面较低的一端,穿过板材本体在板材本体的侧壁上开设有排水槽。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滴落至培养槽下表面的多余水分可以沿倾斜的下表面流动,最终排出到板材本体的外部。

较佳的,所述的培养室上端设置有加水装置,加水装置包括水管,在水管朝向观察窗一侧的侧壁上等间距开设有多个小孔,小孔内设置有棉线,棉线一端向内延伸至水管内部,接触到水管内部的水中,另一端穿过小空空向下延伸至土壤中。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水在水管中流动,同时会被棉线从小孔中引出,并沿棉线持续流向土壤中,土壤可以持续保持湿润,也不会因水分过多而对植物生长造成影响。

较佳的,所述的板材本体的侧壁上设置有挡板,挡板下端向板材本体外侧凸出设置有推板;培养槽的侧壁上,沿侧壁长度方向等距离设置有多个滚轮轴,滚轮轴与培养槽侧壁连接的另一端滚动连接有滚轮,滚轮上端抵接有土壤板。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板材本体侧壁可以在板材本体内部沿板材本体高度方向向上滑动,土壤板沿滚轮上方可以沿板材本体开口处向外移出,方便对土壤进行更换。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建筑装饰板减少了化学涂料的使用量,改用绿色植物作为装饰物,装饰板在使用时不会因涂料的挥发对建筑物内的空气进行污染;通过加水装置可以实现对植物生长土壤的持续加水,省去了需要人工加水而产生的工作量;通过可分离的板材本体侧壁,方便了对土壤的更换;通过绿色植物的作用,还可以对空气进行一定的净化,保护了环境的同时还能起到装饰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是建筑装饰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A方向的剖视图;

图3是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B-B方向的剖视图;

图5是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中C-C方向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1、板材本体;11、观察窗;2、培养室;21、培养槽; 22、排水槽;3、防水隔层;31、凸块;32、土壤板;321、漏水孔;33、滚轮轴;331、滚轮;4、加水装置;41、水管;42、小孔;43、棉线;5、挡板;51推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底面”和“顶面”、“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一种环保建筑装饰板,其包括板材本体1,板材本体1内部设置有培养室2,培养室2为中空结构,板材本体1的正面设置有观察窗11,观察窗11铰接在板材本体1的顶板上,观察窗11可以绕铰接处向上拉开;通过观察窗11可以清楚看到培养室2内植物的生长情况。

培养室2的底部设置为培养槽21,在培养槽21内壁上设置有防水隔层3,防水隔层3铺设长度与培养槽21的长度相同,可以防止水渗透到板材本体1中,而引起板材变质腐烂;培养槽21的下表面呈倾斜设置,方便排水。

如图2所示防水隔层3的两个侧壁上相对设置有多个凸块31,凸块31的位置靠近培养槽21的下表面,凸块31上方架设有土壤板32,土壤板32上等距离开设有多个漏水孔321。水浇到土壤上之后,多余的水分可以经漏水孔321滴落至土壤板32与防水隔层3下表面上,并沿防水隔层3下表面的倾斜角度向下流出,水分不会在土壤中积存大量的水分而导致植物根部腐烂。

在培养槽21的下表面倾斜角度较低的一侧,在板材本体1侧壁上开设有排水槽22,若培养室2内对植物浇水过多时,多余的水分可以经排水槽22排出,而使土壤的湿润程度保持适中。

本装饰板安装在墙体上之后,首先将观察窗11向上翻开,将土壤板32架设在凸块31上,然后将土壤倒至土壤板32上方,再将植物栽种在土壤中,通过定期向土壤中浇水,保持植物在板材本体1中正常生存;若水分较多,水分可以沿防水隔层3下表面向下倾斜,通过排水槽22排至板材本体1外部。

实施例二:

如图3和图4所示,与实施例一不同之处在于,培养室2的上端设置有加水装置4,加水装置包括水管41、小孔42及棉线43,水管41贯穿板材本体1的两侧壁,水管41侧端均匀开设有多个小孔42,小孔42内设置有棉线43,棉线43一端通过小孔42延伸至水管41内部并与水管41内部的水接触,另一端沿培养室22的高度方向向下延伸至植物根部的土壤位置。

棉线43接触到水管41中的水之后,会将水沿棉线43本体不断向下导流,水分即可持续输送至土壤当中,水流的大小受棉线43的影响,可以保持均匀的量而到达土壤中,既不会浇水过多,也不会导致干涸。

实施例三:

如图5和图6所示,与实施例一不同之处在于,板材本体1的侧壁上设置有挡板5,挡板5的下端向前凸出设置有推板51,通过推板51可以将挡板5向上推入板材本体1的侧壁内或者向下推动至抵接于板材本体1上;培养槽21中沿其长度方向的侧壁上等距离设置有多个滚轮轴33,滚轮轴33与培养槽21侧壁连接的另一端均滚动连接有滚轮331,土壤板32抵接在滚轮331上。

将挡板5通过推板51向上推入板材本体1后,土壤板32可沿滚轮331的上表面向板材本体1外进行平移,从而更换土壤板32上的泥土。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