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埋式刚性连墙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337027阅读:1371来源:国知局
直埋式刚性连墙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直埋式刚性连墙件,适用于外窗、外墙较多的高层和超高层建筑。



背景技术:

在建筑工程中,外脚手架连墙件是作为用于将外脚手架架体与建筑物主体结构连接,能够传递拉力和压力的构件。采用钢管、扣件或预埋件等刚性拉杆或构件组成的刚性连墙件实现的附壁连接。对于加强高层和超高层外脚手架的整体稳定性,提高其承载能力,和避免出现倾倒或坍塌等重大事故具有很重要的作用。传统连墙件常采用钢管埋设于边梁上口,其埋设位置经常与外墙体、外窗冲突,影响后期墙体砌筑、窗户安装等工序的施工进度和质量,后期封堵的洞口也容易产生渗水点。且传统连墙件施工过程中易被人为破坏、拆卸;采用传统连墙件由于层高与外脚手架步距的协调性因楼而异,连墙件偏离主节点的距离不能完全保证满足规范要求的“连接点中心至主节点的距离≤300mm”。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直埋式刚性连墙件,消除传统连墙件带来的外墙渗漏隐患。

本实用新型为了实现上述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直埋式刚性连墙件,它包括立杆、纵向水平杆、横向水平杆;

所述立杆、纵向水平杆、横向水平杆三者彼此之间90度连接固定;

连墙件的一端通过双扣件与立杆连接,连墙件的另一端伸入结构边梁内固定。

进一步的,在连墙件伸入结构边梁内的端头处有圆孔,附加锚固筋穿过圆孔并固定,附加锚固筋自由端的端头为弯勾结构,弯勾结构勾住结构边梁钢筋。

进一步的,双扣件为直角扣件。

进一步的,在设置连墙件的位置并与立杆错开一个钢管位置处,侧模模板锯开,在锯开位置处开设圆形预留洞口,圆形预留洞口直径比钢管直径大;

圆形预留洞口沿着立杆位置上下调节,确保满足连墙件钢管距离主节点不大于30cm。

进一步的,侧模模板锯开的两块模板用方木加固。

进一步的,连墙件钢管的端头堵塞住。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连墙件与外墙砌筑、外窗安装不冲突。连墙件安装完成后不影响后期墙体砌筑、窗户安装等工序的施工进度和质量。

2、连墙件安装完成后不易被人为损坏或拆除,且不会松动。

3、可以调整连墙件拉墙杆件的位置,确保满足规范要求的连墙件偏离主节点≤300mm。

4、连墙件施工简便,一次性到位,不仅可以加快施工进度,节省人工费;而且此连墙件施工方法可以节约成本,减少埋入混凝土中的钢管浪费;此外还可以减少外墙砌体、外窗安装过程中拆改连墙件和二次改外架的费用和封堵外墙洞口费用。

5 、彻底消除传统连墙件带来的外墙渗漏隐患。由于此连墙件是埋在混凝土边梁侧边,不影响外墙和窗户,不会产生渗水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直埋式刚性连墙件平面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直埋式刚性连墙件剖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连接件的开孔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附加锚固筋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模板预留洞立面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模板预留洞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一种直埋式刚性连墙件,它包括立杆1、纵向水平杆2、横向水平杆3;

所述立杆1、纵向水平杆2、横向水平杆3三者彼此之间90度连接固定;

连墙件4的一端通过双扣件5与立杆1连接,连墙件4的另一端伸入结构边梁6内固定。

在连墙件4伸入结构边梁6内的端头处有圆孔9,附加锚固筋7穿过圆孔并固定,附加锚固筋7自由端的端头为弯勾结构,弯勾结构勾住结构边梁钢筋8。

双扣件5为直角扣件。

在设置连墙件4的位置并与立杆1错开一个钢管位置处,侧模11模板锯开,在锯开位置处开设圆形预留洞口12,圆形预留洞口12直径比钢管直径大;

圆形预留洞口12沿着立杆1位置上下调节,确保满足连墙件4钢管距离主节点不大于30cm。

侧模11模板锯开的两块模板用方木13加固。

连墙件4钢管的端头堵塞住。

操作流程

确定连墙件的布置位置→连墙件制作→边梁钢筋绑扎完毕,模板安装完成,模板预留连墙件拉结圆孔→定位、安装连墙件→浇筑边梁混凝土、拆除边梁模板→落架,切除连墙件,修补连墙件洞口。

实施方法

(一)、连墙件位置的确定

根据结构、建筑图纸和外脚手架施工方案合理进行连墙件的布置。

配置原则:

1)、连墙件不影响外墙、外窗的施工;

2)、连墙件根据施工方案采用两步两跨的布置原则,且在每一层错开布,菱形布置;

3)、确保连接点中心至主节点的距离≤300mm;

4)、根据此配置原则,结合图纸,绘制每栋楼的连墙件平面布置图和立面布置图。

(二)、连墙件的制作

根据所需要的连墙件的长度和数量,进行连墙件的制作。

1)、钢管:Φ48.3*3.6mm钢管,长度为50cm(伸入梁内15cm,外架内立杆距离边梁外侧25cm,预留10cm接头伸出内立杆),钢管端头8cm处烧约Φ14mm圆孔。

2)、附加锚固筋:锚固筋采用HRB335级钢筋,直径为Φ12,长度为26cm,端头设置135°弯勾,弯钩平直段长度为6cm。

3)、扣件:连墙钢管与外架立杆用两个直角扣件连接,一个起受力作用,一个起保险作用。

(三)、边梁钢筋绑扎完毕,模板安装完成,模板预留连墙件拉结圆孔。

在设置连墙件的位置(与立杆错开一个钢管位置)将侧模模板用电锯剧开,以方便以后拆除模板。并在适当位置开设圆形洞口,洞口直径比钢管直径略大5mm即可。圆形预留洞口可沿着立杆位置上下调节,确保满足连墙件钢管距离主节点不大于30cm的要求。然后将剧开的两块模板用方木加固。

(四)、定位、安装连墙件

将已经制作完成的连墙件钢管插入侧模模板预留的圆形洞口中,带烧孔端伸入梁内约15cm,将制作好的钢筋插入钢管圆孔内,将弯勾勾住结构边梁钢筋即可。注意安装过程中确保连墙钢管距离主节点不大于30cm。钢管端头用废纸堵塞,防止混凝土浆流入钢管内。

(五)、浇筑边梁混凝土,拆除边梁侧模

浇筑混凝土,并用振动棒振捣密实。待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后,确保拆除模板时砼棱角不被破损,开始拆模边梁侧模,先拆除侧模上的方木,再拆除被剧开的两块模板。

(六)、落架时,用切割机切除连墙件钢管,采用普通水泥砂浆对洞口进行修补。

拆除外脚手架时,随着外架的拆除逐步拆除连墙件,用手持电动切割机切除露出边梁外侧的连墙件钢管,切平边梁,然后用普通水泥砂浆塞满钢管洞口。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