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设板式黏滞单元的惯性减震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19292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附设板式黏滞单元的惯性减震装置,包括若干板式黏滞耗能单元、上连接板(1)、下连接板(2),板式黏滞耗能单元通过上连接板(1)、下连接板(2)固定于结构墙体体内,其特征在于,还设计有若干齿轮型惯性单元作为板式黏滞耗能单元的增效机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附设板式黏滞单元的惯性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板式黏滞耗能单元结构为:采用外钢板(3)、内钢板(11)和高粘度液体(10)组成,高粘度液体(10)置于外钢板(3)封闭体中,内钢板(11)置入高粘度液体(10)内。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附设板式黏滞单元的惯性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型惯性单元置于上连接板(1)、下连接板(2)之间并通过其上下两端分别与上连接板(1)、下连接板(2)固定连接;

所述齿轮型惯性单元包括上部齿板(4)、下部支撑板(5)、齿轮(8)、旋转质量(6)、旋转轴(7)和轴承(9),结构为:

上部齿板(4)、齿轮(8)、下部支撑板(5)三者位置相对应;

所述上部齿板(4)顶部与所述上连接板(1)固定,其下部边缘设有外齿用于与齿轮(8)咬合传动;

齿轮(8)外套在旋转轴(7)上,旋转轴(7)在两端设有旋转质量(6),旋转轴(7)在其中点处再设置轴承(9),并通过该轴承(9)将整个旋转轴体安装固定于下部支撑板(5)的顶部,下部支撑板(5)底部固定于下连接板(2)上。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附设板式黏滞单元的惯性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设置有两组板式黏滞耗能单元,分别设置于所述惯性单元的左右两侧、或者前后两侧,呈对称布置。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附设板式黏滞单元的惯性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旋转轴(7)旋转运动带动与其固定连接的旋转质量(6)旋转,旋转速度由齿轮(8)和上部齿板(4)的齿数比值决定。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附设板式黏滞单元的惯性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板式黏滞耗能单元的数量根据实际设计需要而定。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附设板式黏滞单元的惯性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型惯性单元作为增效机构,设置的数量和增效效果根据增效设计需求来定。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附设板式黏滞单元的惯性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当需要使用多个增效机构并与多个所述板式黏滞耗能单元联合使用,两者依次相间隔设置;或者两者整体呈对称布置。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