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通信塔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722987阅读:272来源:国知局
一种通信塔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通信领域,具体的是一种通信塔。



背景技术:

随着通信事业的发展,通信塔覆盖面越来越大。目前通信塔的通常为工字钢或者角钢等构件焊接而成的钢架结构,施工时,通常在工厂预制构成通信塔的各个构件,然后将构件运输到施工现场进行组装。然而,组成通信塔的构件数量多且尺寸不等,在运输过程中容易造成构件丢失,组装时,以出现构件安装位置和方向错误造成返工,延误工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便于安装的通信塔,以节约施工工期。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通信塔,包括塔身,所述塔身由至少两个塔身单元串接而成;所述塔身单元包括上节塔身单元和下节塔身单元,在上节塔身单元的下端安装有下安装承台,在下安装承台的下表面安装有位于下安装承台下方的插接件;在下节塔身单元的上端安装有上安装承台,在上安装承台的上表面安装有位于上安装承台上方的套筒;所述插接件与套筒相适配并插接于套筒内;在套筒的上端面设有径向向外延伸的下法兰;在插接件的外表面设有径向向外延伸的上法兰;所述上法兰位于下法兰上并通过螺栓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上节塔身单元、下节塔身单元均包括三根立杆,三根立杆呈三角形排列,相邻两根立杆之间通过上下至少两排横杆连接在一起;在相邻两排横杆与相邻两根立杆围成的四边形区域内设置有斜杆,所述斜杆的两端与对应的立杆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上节塔身单元的立杆的下端与下安装承台焊接连接;所述下节塔身单元的立杆的上端与上安装承台焊接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套筒的内端面呈方形。

进一步的,所述插接件为工字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由于上节塔身单元和下节塔身单元通过插接件插接于套筒内实现串接,故,上节塔身单元和下节塔身单元均可在工厂内预制生产,然后再运输到现场进行组装,运输塔身单元与运输各个构件相比,塔身单元整体性更好、个体更大,易于保存,不一丢失,且工厂预制生产,生产更方便,一旦出现构件安装位置和方向错误,更便于及时纠正。与将各构件运输到现场进行组装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施供工期更短。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视图;

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

图中,上节塔身单元1、下节塔身单元2、下安装承台3、插接件4、上法兰41、上安装承台5、套筒6、下法兰61、立杆7、横杆8、斜杆9。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一种通信塔,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塔身,所述塔身由至少两个塔身单元串接而成;所述塔身单元包括上节塔身单元1和下节塔身单元2,在上节塔身单元1的下端安装有下安装承台3,在下安装承台3的下表面安装有位于下安装承台3下方的插接件4;在下节塔身单元2的上端安装有上安装承台5,在上安装承台5的上表面安装有位于上安装承台5上方的套筒6;所述插接件4与套筒6相适配并插接于套筒6内;在套筒6的上端面设有径向向外延伸的下法兰61;在插接件4的外表面设有径向向外延伸的上法兰41;所述上法兰41位于下法兰61上并通过螺栓连接。

本实用新型,由于上节塔身单元1和下节塔身单元2通过插接件4插接于套筒6内实现串接,故,上节塔身单元1和下节塔身单元2均可在工厂内预制生产,然后再运输到现场进行组装,运输塔身单元与运输各个构件相比,塔身单元整体性更好、个体更大,易于保存,不一丢失,且工厂预制生产,生产更方便,一旦出现构件安装位置和方向错误,更便于及时纠正。与将各构件运输到现场进行组装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施供工期更短。

优选的,所述上节塔身单元1、下节塔身单元2均包括三根立杆7,三根立杆7呈三角形排列,相邻两根立杆7之间通过上下至少两排横杆8连接在一起;在相邻两排横杆8与相邻两根立杆7围成的四边形区域内设置有斜杆9,所述斜杆9的两端与对应的立杆7相连接。

三根立杆7呈三角形排列,其结构的稳定性好,斜杆9起到加强作用。

优选的,所述上节塔身单元1的立杆7的下端与下安装承台3焊接连接;所述下节塔身单元2的立杆7的上端与上安装承台5焊接连接。

套筒6的内端面可以呈圆形,但是,为了限制插接件4沿套筒6周向滑动,优选的,所述套筒6的内端面呈方形。

插接件4可以为圆钢等,但是,为了减轻插接件4的重量,且保证插接件4的的强度,更便于于套筒6插接,优选的,所述插接件4为工字钢。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