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转盘工作面积拆卸可变的拉坯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69611阅读:1503来源:国知局
一种转盘工作面积拆卸可变的拉坯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陶艺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转盘工作面积拆卸可变的拉坯机。



背景技术:

陶艺,广泛讲是中国传统古老文化与现代艺术结合的艺术形式。从历史的发展可知,“陶瓷艺术”是一门综合艺术,经历了一个复杂而漫长的文化积淀历程。它与绘画、雕塑、设计、以及其他工艺美术等有着无法割舍的传承与比照关系。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随着西方现代艺术的介入,西方的“当代陶艺”观念对中国陶瓷艺术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陶艺”的概念也一度成为了陶瓷艺术界的新时尚。

然而现有的陶艺加工用的拉坯机在使用时仍存在不足之处,由于所加工的陶瓷大小不一,因此要求拉坯机上转盘的工作面积可变,然而现有的拉坯机转盘与安装平板通过螺钉等固定连接,拆装起来极为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转盘工作面积拆卸可变的拉坯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转盘工作面积拆卸可变的拉坯机,包括拉坯机本体和踏板,所述拉坯机本体的底部通过支撑腿连接有底板,且底板上固定有驱动电机,所述踏板固定在底板上,且踏板的一端设置有回力弹簧,所述拉坯机本体的内部设置有调速器,且调速器的上方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上方焊接有安装平板,且安装平板的上方固定有工作转盘,所述安装平板的上表面开设有定位槽,且安装平板的外侧设置有插销,所述拉坯机本体的一侧固定有水泵,且水泵的上方连接有喷淋头。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转轴通过调速器与驱动电机传动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定位槽共设置有四个,且四个定位槽呈圆形均匀分布在安装平板的上表面。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踏板的内部中间位置处设置有按钮。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定位槽的一半为直行槽,另一半为圆槽,且圆槽直径是直行槽宽的两倍。

本实用新型中,首先,该拉坯机的工作转盘通过定位槽和插销的配合实现了其与安装平板的固定,这种连接方式在保证两者固定连接不松动的前提下,较传统地螺栓连接相比,拆装起来更加方便,实现了转盘工作面积拆卸可变的效果;其次,由于陶艺加工时工作人员的双手需要尽可能的扶在陶艺上,为了保证陶瓷稳固不塌陷,本装置在原有的基础上在底板上增设有踏板,通过踏板可控制转轴的转速,使用时无需手来调节,解放双手,使用更加方便;最后,该拉坯机的一侧设置有水泵,且水泵的上方连接喷淋头,当加工完成后需要对装置进行清洗时,可直接将水泵外接水源,手拿喷淋头进行装置地清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转盘工作面积拆卸可变的拉坯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外观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底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安装平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例说明:

1-拉坯机本体、2-支撑腿、3-工作转盘、4-转轴、5-安装平板、6-踏板、7-调速器、8-底板、9-驱动电机、10-水泵、11-喷淋头、12-回力弹簧、13-按钮、14-定位槽、15-插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4,一种转盘工作面积拆卸可变的拉坯机,包括拉坯机本体1和踏板6,拉坯机本体1的底部通过支撑腿2连接有底板8,且底板8上固定有驱动电机9,踏板6固定在底板8上,且踏板6的一端设置有回力弹簧12,拉坯机本体1的内部设置有调速器7,且调速器7的上方连接有转轴4,转轴4的上方焊接有安装平板5,且安装平板5的上方固定有工作转盘3,安装平板5的上表面开设有定位槽14,且安装平板5的外侧设置有插销15,拉坯机本体1的一侧固定有水泵10,且水泵10的上方连接有喷淋头11。

转轴4通过调速器7与驱动电机9传动连接,定位槽14共设置有四个,且四个定位槽14呈圆形均匀分布在安装平板5的上表面,踏板6的内部中间位置处设置有按钮13,定位槽14的一半为直行槽,另一半为圆槽,且圆槽直径是直行槽宽的两倍。

安装平板5用于固定连接工作转盘3,踏板6用于控制调速器7的变速。

工作原理:使用时,启动驱动电机9,通过脚踩踏板6来控制调速器的7的变速,当需要拆卸更换工作转盘3时,先将插销15拔出,并沿着定位槽14逆时针旋转即可很方便地取下工作转盘3,加工完成后需要对装置进行清洗时,将水泵10外接水源,通过手握喷淋头11可直接方便地对装置进行清洗。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