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设备的脚手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029988阅读:535来源:国知局
一种建筑设备的脚手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建筑设备的脚手架,属于建筑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脚手架指施工现场为工人操作并解决垂直和水平运输而搭设的各种支架。建筑界的通用术语,指建筑工地上用在外墙、内部装修或层高较高无法直接施工的地方。

现有技术公开了申请号为:CN201620930080.5的一种用于低层建筑的脚手架,包括脚手架框体和提升装置,提升装置装配在脚手架框体上;提升装置包括升降篮和卷扬机,卷扬机的卷绕端与升降篮通过吊绳连接,实现将升降篮由地面提升至脚手架的作业高度处。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脚手架框体上增加提升装置,将建筑材料通过提升装置运送至脚手架的相应施工作业高度的位置处,再由该层的施工人员取下,供该层施工人员使用。解决了用于低层建筑的脚手架不具有自动运输建筑材料的功能,费时费力,且利用人工运送易带来危险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中,针对提升装置的结构,还增设了升降篮限位结构件,解决了升降篮在上升或者降落过程中,容易摆动,带来安全隐患的技术问题。但是其不足之处在于脚手架表层的钢柱内部空洞、无实心、连接不牢固,不宜建筑工人站立工作。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建筑设备的脚手架,以解决脚手架表层的钢柱内部空洞、无实心、连接不牢固,不宜建筑工人站立工作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建筑设备的脚手架,其结构包括踏板、顶托、链接棒、斜杆、定位杆、攀爬脚梯、螺栓、拉杆、加固锁扣、防滑脚套,所述踏板由若干个圆柱体构成一个,顶部表面呈网状结构的矩形框架,长为1.8m,宽为0.95cm,踏板顶部边沿设有个链接棒,与链接棒相互垂直为90°,所述踏板两侧表面相互平行,且长度相等,侧方表面设有顶托,所述顶托为内部中空的圆柱体结构,内壁厚度为2mm,顶托与踏板相互平行,所述顶托通过踏板与链接棒采用过盈配合,所述链接棒为圆柱体结构,表面中央下方设有圆形凹孔,横截面高度为10cm,链接棒底部表面设在定位杆顶部表面中央,底部外壁与定位杆顶部外壁间距为0.5cm,所述斜杆为内外硬实的圆柱体结构,顶部终点沿着定位杆顶部节点,向左侧倾斜45°,斜杆与链接棒底部间距为7cm,所述定位杆为内部中空的圆柱体结构,内壁厚度与顶托同为2mm,定位杆横截面高度为1.7m,底部表面设在防滑脚套顶部表面,所述攀爬脚梯由若干个圆柱体构成一个表面为目型,横截面高度为1m,设在拉杆顶部侧方边沿,且相互垂直,攀爬脚梯与定位杆相互平行,侧面间距为0.35m,所述螺栓表面圆形直径为1cm,通过斜杆与定位杆采用过盈配合方式活动连接,所述拉杆侧面设在定位杆底部末端,横截面长度为0.7m,所述加固锁扣设在斜杆表面中央,且采用过盈配合,所述防滑脚套为内中空圆柱体结构,通过定位杆连接链接棒;所述加固锁扣由立柱、限位销、碗扣、横杆接头、横杆、弹簧垫圈、套管组成,所述立柱为内部中空的圆柱体结构,内壁厚度为3mm,底部表面设在碗扣顶部表面中央,所述限位销为半圆形,内部表面与立柱底部侧方采用过盈配合,所述横杆接头表面中央设有横杆,横杆接头与限位销顶部间距为1cm,所述横杆横截面长度为5cm,侧面圆形直径为1.5cm,通过横杆接头与立柱采用过盈配合方式活动连接,所述弹簧垫圈底部中央设有套管,所述套管为外部硬实,内部空洞的圆柱体,外壁比内壁多增加0.5cm,套管907横截面高度为3cm,与立柱底部间距为5cm。

进一步地,所述踏板与顶托采用过盈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链接棒为圆柱体结构与定位杆采用过盈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斜杆为圆柱体结构与定位杆采用过盈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攀爬脚梯焊接在拉杆顶部边沿。

进一步地,所述立柱与斜杆采用过盈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所述防滑脚套与定位杆采用过盈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横杆接头内部为螺旋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设有加固锁扣,通过立柱插入斜杆中央的凹槽中,然后扭转限位销限固立柱的位置,由碗扣将立柱与斜杆进行对接,通过横杆插入横杆接头的孔洞中,顺时针转向,使弹簧垫圈带动套管将横杆夹紧,稳固钢柱之间的牢固性,加大脚手架的承受力。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建筑设备的脚手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加固锁扣示意图。

图中:踏板-1、顶托-2、链接棒-3、斜杆-4、定位杆-5、攀爬脚梯-6、螺栓-7、拉杆-8、加固锁扣-9、立柱-901、限位销-902、碗扣-903、横杆接头-904、横杆-905、弹簧垫圈-906、套管-907、防滑脚套-10。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建筑设备的脚手架,其结构包括踏板1、顶托2、链接棒3、斜杆4、定位杆5、攀爬脚梯6、螺栓7、拉杆8、加固锁扣9、防滑脚套10,所述踏板1由若干个圆柱体构成一个,顶部表面呈网状结构的矩形框架,长为1.8m,宽为0.95cm,踏板1顶部边沿设有4个链接棒3,与链接棒3相互垂直为90°,所述踏板1两侧表面相互平行,且长度相等,侧方表面设有顶托2,所述顶托2为内部中空的圆柱体结构,内壁厚度为2mm,顶托2与踏板1相互平行,所述顶托2通过踏板1与链接棒3采用过盈配合,所述链接棒3为圆柱体结构,表面中央下方设有圆形凹孔,横截面高度为10cm,链接棒3底部表面设在定位杆5顶部表面中央,底部外壁与定位杆5顶部外壁间距为0.5cm,所述斜杆4为内外硬实的圆柱体结构,顶部终点沿着定位杆5顶部节点,向左侧倾斜45°,斜杆4与链接棒3底部间距为7cm,所述定位杆5为内部中空的圆柱体结构,内壁厚度与顶托2同为2mm,定位杆5横截面高度为1.7m,底部表面设在防滑脚套10顶部表面,所述攀爬脚梯6由若干个圆柱体构成一个表面为目型,横截面高度为1m,设在拉杆8顶部侧方边沿,且相互垂直,攀爬脚梯6与定位杆5相互平行,侧面间距为0.35m,所述螺栓7表面圆形直径为1cm,通过斜杆4与定位杆5采用过盈配合方式活动连接,所述拉杆8侧面设在定位杆5底部末端,横截面长度为0.7m,所述加固锁扣9设在斜杆4表面中央,且采用过盈配合,所述防滑脚套10为内中空圆柱体结构,通过定位杆5连接链接棒3;所述加固锁扣9由立柱901、限位销902、碗扣903、横杆接头904、横杆905、弹簧垫圈906、套管907组成,所述立柱901为内部中空的圆柱体结构,内壁厚度为3mm,底部表面设在碗扣903顶部表面中央,所述限位销902为半圆形,内部表面与立柱901底部侧方采用过盈配合,所述横杆接头904表面中央设有横杆905,横杆接头904与限位销902顶部间距为1cm,所述横杆905横截面长度为5cm,侧面圆形直径为1.5cm,通过横杆接头904与立柱901采用过盈配合方式活动连接,所述弹簧垫圈906底部中央设有套管907,所述套管907为外部硬实,内部空洞的圆柱体,外壁比内壁多增加0.5cm,套管907横截面高度为3cm,与立柱901底部间距为5cm。

本专利所说的链接棒3由铝合金钢柱制成的紧固件,用以锁紧机械外部的杆柱间的孔洞,所述碗扣903一种用于建筑工程的碗扣扣具。

当使用者想使用本专利的时候,通过踏板1扣在顶托2上,由斜杆4将定位杆5与拉杆8进行连接,通过螺栓7锁紧斜杆4固定在定位杆5上方,再将防滑脚套10套进定位杆5底部,通过立柱901插入斜杆4中央的凹槽中,然后扭转限位销902限固立柱901的位置,由碗扣903将立柱901与斜杆4进行对接,通过横杆905插入横杆接头904的孔洞中,顺时针转向,使弹簧垫圈906带动套管907将横杆905夹紧,稳固钢柱之间的牢固性,加大脚手架的承受力。

本实用新型的踏板1、顶托2、链接棒3、斜杆4、定位杆5、攀爬脚梯6、螺栓7、拉杆8、加固锁扣9、防滑脚套10,部件均为通用标准件或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的部件,其结构和原理都为本技术人员均可通过技术手册得知或通过常规实验方法获知,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是脚手架表层的钢柱内部空洞、无实心、连接不牢固,不宜建筑工人站立工作,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部件的互相组合,能够设有加固锁扣,通过立柱插入斜杆中央的凹槽中,然后扭转限位销限固立柱的位置,由碗扣将立柱与斜杆进行对接,通过横杆插入横杆接头的孔洞中,顺时针转向,使弹簧垫圈带动套管将横杆夹紧,稳固钢柱之间的牢固性,加大脚手架的承受力,具体如下所述:

立柱901为内部中空的圆柱体结构,内壁厚度为3mm,底部表面设在碗扣903顶部表面中央,所述限位销902为半圆形,内部表面与立柱901底部侧方采用过盈配合,所述横杆接头904表面中央设有横杆905,横杆接头904与限位销902顶部间距为1cm,所述横杆905横截面长度为5cm,侧面圆形直径为1.5cm,通过横杆接头904与立柱901采用过盈配合方式活动连接,所述弹簧垫圈906底部中央设有套管907,所述套管907为外部硬实,内部空洞的圆柱体,外壁比内壁多增加0.5cm,套管907横截面高度为3cm,与立柱901底部间距为5cm。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