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台梯柱的新型解锁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08508阅读:228来源:国知局
工作台梯柱的新型解锁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登高作业用折叠工作台,具体涉及工作台梯柱的解锁结构。



背景技术:

工作台亦称作业台,是一种常用的登高作业工具,主要用于提供一高于地面的工作平台,供使用者站立,以方便进行诸如洗车等作业。工作台不仅可以在室内使用,也可在室外使用,可用于洗车、装修、维修、取物及置物等。

如图1、2所示,现有的工作台通常包括两梯柱1及一台面2,两所述梯柱1的上端分别铰接于所述台面2的前后两端的下方,所述台面2作为工作面,供使用者站立;台面2的底部沿其长度方向平行间隔设置有数个横档3,用于加强台面2的结构强度,该横档3的数量与台面2的长度成正比,以三个和四个为常见;所述台面2的长度方向的两端部均通过一端盖结构4进行密封。

现有工作台的两梯柱1与台面2的铰接点均设有一解锁结构5,通过该解锁结构5锁定工作台两梯柱1的打开或收折状态,或者通过该解锁结构5解锁两所述梯柱1,使其可以在台面2端部的下方转动。该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是:

由于现有解锁结构5是设置于台面2宽度方向的侧部,一方面用户解锁时操作不顺手,另一方面在工作台的运输和使用过程中,经常会不经意地碰撞到解锁结构5,有时直接导致解锁结构5损坏,造成工作台无法解锁。

因此,如何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诸多不足,便成为本实用新型所要研究的课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工作台梯柱的新型解锁结构。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工作台梯柱的新型解锁结构,所述工作台包括两梯柱及一台面,两所述梯柱的上端分别铰接于所述台面长度方向前后两端;所述台面的底部沿其长度方向平行间隔设置有数个横档;各所述梯柱均包括两立柱以及连设于两立柱间的踏步;其中:

各所述梯柱上分别对应其与所述台面的铰接点设有一解锁结构,在梯柱的打开状态下,该解锁结构沿台面的长度方向设置;

所述解锁结构包括一操作钮、一平移锁舌以及一弹性件;

所述平移锁舌沿前后方向滑动设置于所述立柱中,平移锁舌的上端为锁钩,该锁钩伸出所述立柱的顶面,并锁附定位于所述台面底部的一锁片上;

所述弹性件作用于平移锁舌与立柱之间,用于驱动所述锁钩朝向所述锁片运动,使锁钩锁附定位于锁片,实现所述梯柱与所述台面的锁定;

所述操作钮沿所述台面的长度方向凸设于所述立柱的外侧面,作用于所述平移锁舌,用于克服弹性件的力并驱动所述锁钩朝向与所述锁片相反的方向运动,进而解锁锁钩对锁片的锁附,实现所述梯柱与所述台面的解锁;

在梯柱的打开状态下,所述操作钮在前后方向对所述平移锁舌施加垂直于所述立柱长度方向的压力,迫使平移锁舌平移。

上述技术方案中的有关内容解释如下:

1.上述方案中,所述弹性件为弹簧,还可以是拉簧或扭簧。

2.上述方案中,所述锁钩上沿平移锁舌的长度方向还设有一斜坡,该斜坡配合所述锁片,当梯柱由收折状态进行打开时,所述斜坡逐渐抵靠锁片,当梯柱完全打开时,所述锁钩锁附于所述锁片。通过该斜坡的设计,可以实现梯柱打开时,锁钩与锁片的自动锁附,实现了工作台打开状态下自动锁定。解决了现有技术用户使用时有可能因为疏忽而忘记操作解锁机构进行锁定,造成人员伤害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优点如下:

本实用新型一种工作台梯柱的新型解锁结构,包括台面及铰接于台面两端的两梯柱;其中,梯柱上对应台面的铰接点设有解锁结构,解锁结构包括操作钮、平移锁舌及弹性件;平移锁舌滑动设于立柱中,上端为锁钩,该锁钩锁附定位于台面底部的锁片;弹性件作用于平移锁舌与立柱之间,驱动锁钩朝向锁片定位,实现梯柱与台面的锁定;操作钮作用于平移锁舌,用于克服弹性件并驱动锁钩朝向与锁片相反的方向运动,实现梯柱与台面的解锁。

相比现有技术而言,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巧妙,具有解锁操作方便等实用进步性。

附图说明

附图1为现有工作台的结构示意图一(立体);

附图2为现有工作台的结构示意图二(底部);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工作台的结构示意图二(端部);

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工作台的分解爆炸图;

附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锁定时的结构示意图一(按钮式);

附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解锁时的结构示意图二(按钮式)。

以上附图中:1.梯柱;2.台面;3.横档;4.端盖结构;5.解锁结构;6.梯柱;61.立柱;62.踏步;7.台面;9.铰接点;17.平移锁舌;18.弹簧;20.锁钩;21.锁片;22.操作钮;29.回转件;30.开口;31.斜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参见附图3~6所示,一种工作台梯柱的新型解锁结构,所述工作台包括两梯柱6及一台面7,两所述梯柱6的上端分别铰接于所述台面7长度方向前后两端;各所述梯柱6均包括两立柱61以及连设于两立柱61间的踏步62;

各所述梯柱6上分别对应其与所述台面7的铰接点9设有一解锁结构,通过该解锁结构锁定工作台两梯柱6的打开或收折状态,或者通过该解锁结构解锁两所述梯柱6,使其可以在台面7端部的下方转动;在梯柱6的打开状态下,该解锁结构沿台面7的长度方向设置;

所述解锁结构包括一操作钮22、一平移锁舌17以及一弹簧18;

所述平移锁舌17沿所述立柱61的高度竖直设置,并沿前后方向滑动设置于该立柱61中,所述平移锁舌17的上端为锁钩20,该锁钩20伸出所述立柱61的顶面,并锁附定位于所述台面7底部的一锁片21上;

所述弹簧18作用于平移锁舌17与立柱61之间,用于驱动所述锁钩20朝向所述锁片21运动,使锁钩20锁附定位于锁片21,实现所述梯柱6与所述台面7的锁定;

所述操作钮22沿所述台面7的长度方向凸设于所述立柱61的外侧面,作用于所述平移锁舌17,用于克服弹簧18的弹力并驱动所述锁钩20朝向与所述锁片21相反的方向运动,进而解锁锁钩20对锁片21的锁附,实现所述梯柱6与所述台面7的解锁;

在梯柱6的打开状态下,所述操作钮22在前后方向对所述平移锁舌17施加垂直于所述立柱61长度方向的压力,迫使平移锁舌17平移。

其中,所述锁钩20上沿平移锁舌17的长度方向还设有一斜坡31,该斜坡31配合所述锁片21,当梯柱6由收折状态进行打开时,所述斜坡31逐渐抵靠锁片21,当梯柱6完全打开时,所述锁钩20锁附于所述锁片21。

其中,还包括回转件29,该回转件29固设于所述支柱61的上端,并转动连接于所述台面7的端部,构成所述梯柱6转动连接于所述台面7。所述回转件29上开设有两开口30,分别供所述操作钮和所述平移锁舌17的锁钩20穿设。

相比现有技术而言,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巧妙,具有解锁操作方便等实用进步性。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