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墙柱钢筋防位移施工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07936发布日期:2018-06-30 04:19阅读:235来源:国知局
一种墙柱钢筋防位移施工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结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墙柱钢筋防位移施工结构。



背景技术:

基础钢筋笼包括筏板钢筋笼和基础梁钢筋笼,建筑物采用何种基础型式,与地基土类别及土层分布情况密切相关。工程设计中,常遇到地下室底板下的岩土层为风化残积土层、全风化岩层、强风化岩层或中风化软岩层,因此,会采用天然基础。高层建筑地下室通常作为地下停车库,建筑上不允许设置过多的内墙,因而限制了箱型基础的使用;筏板基础既能充分发挥地基承载力,调整不均匀沉降,又能满足停车库的空间使用要求,因而就成为较理想的基础型式。基础梁简单说就是在地基土层上的梁。基础梁一般用于框架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框架柱落于基础梁上或基础梁交叉点上,其主要作用是作为上部建筑的基础,将上部荷载传递到地基上。基础梁作为基础的一部分,主要起到柱子间连系的作用,使基础形成较稳定的结构,也起到部分抗弯和抗剪的作用,当独立柱之间不均匀沉降时会起到抗剪的作用。

现有技术在施工过程中,常存在基础顶部墙、柱钢筋间距、位置、保护层厚度偏差超过规范允许值,主要原因为以下几个方面:1、放线错误未复核,墙柱钢筋控制线不准确;2、基础梁或筏板上层钢筋未采取有效的抗侧移措施,在浇筑混凝土过程中墙柱钢筋位移;3、墙柱竖向钢筋未采取有效的定位措施或措施不当,浇筑混凝土时成品保护、监护措施不到位,钢筋发生位移。

因此,现如今缺少一种设计新颖合理,可靠性高、使用效果好,可有效的防止墙柱钢筋在施工过程中发生位移的结构,通过在墙柱钢筋位于基础钢筋笼内的一段设置封闭箍筋,使墙柱钢筋的底部更加稳定;通过在墙柱钢筋位于基础钢筋笼上方的一段设置定位箍筋,能够增加墙柱钢筋笼的结构稳定性,通过将墙柱钢筋底部弯折成弯勾,能够将墙柱钢筋固定在基础钢筋笼的下层钢筋上,从而预防了墙柱钢筋笼底部发生滑移。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墙柱钢筋防位移施工结构,其设计新颖合理,可靠性高、使用效果好,可有效的防止墙柱钢筋在施工过程中发生位移,通过在墙柱钢筋位于基础钢筋笼内的一段设置封闭箍筋,使墙柱钢筋的底部更加稳定;通过在墙柱钢筋位于基础钢筋笼上方的一段设置定位箍筋,能够增加墙柱钢筋笼的结构稳定性,通过将墙柱钢筋底部弯折成弯勾,能够将墙柱钢筋固定在基础钢筋笼的下层钢筋上,实用性强,便于推广使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墙柱钢筋防位移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多道设置在基础钢筋笼上的斜撑、多道由上至下布设在基础钢筋笼内的封闭箍筋、多道由上至下布设在墙柱钢筋笼上的定位箍筋,所述封闭箍筋和定位箍筋均与水平面平行布设;所述基础钢筋笼呈水平布设,所述基础钢筋笼包括上层钢筋、下层钢筋和连接在上层钢筋与下层钢筋之间的连接钢筋,所述斜撑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上层钢筋和下层钢筋上,多个所述斜撑沿基础钢筋笼的长度方向平行布设,所述斜撑的倾斜角度为30°~60°,相邻两个所述斜撑的间距为1m~1.5m;所述墙柱钢筋笼的下端位于基础钢筋笼内,所述墙柱钢筋笼包括多道垂直布设且底端伸入基础钢筋笼内的墙柱钢筋,所述墙柱钢筋底部带有伸入基础钢筋笼内的底部弯勾,多道所述封闭箍筋套装在多道墙柱钢筋上,多道定位箍筋位于基础钢筋笼上方;所述底部弯勾为墙柱钢筋底部经弯折后形成的弯勾,所述底部弯勾固定在基础钢筋笼的下层钢筋上。

上述一种墙柱钢筋防位移施工结构,其特征是:所述定位箍筋由水平布设的矩形箍筋、多道由前至后平行固定在矩形箍筋上的横向拉筋和多道由左至右平行固定在矩形箍筋上的纵向拉筋组成,所述横向拉筋和纵向拉筋均为水平布设。

上述一种墙柱钢筋防位移施工结构,其特征是:所述封闭箍筋的数量为2~3道,相邻两道所述封闭箍筋的间距为0.5m~0.8m。

上述一种墙柱钢筋防位移施工结构,其特征是:所述定位箍筋的数量不少于3道,相邻两道所述定位箍筋的间距为0.5m~0.8m。

上述一种墙柱钢筋防位移施工结构,其特征是:所述底部弯勾为L形弯勾。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上层钢筋和下层钢筋之间设置斜撑,斜撑和基础钢筋笼上的连接钢筋形成三角形结构,三角形的稳定性会增加基础钢筋笼的稳定性,从而能够预防基础钢筋笼在施工过程中发生位移,便于推广使用。

2、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墙柱钢筋上且位于基础钢筋笼内设置多道封闭箍筋,能够将墙柱钢筋与基础钢筋笼固定连接,使墙柱钢筋的底部更加稳定,可靠性高,使用效果好。

3、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墙柱钢筋上且位于基础钢筋笼上方设置多道定位箍筋,能够对墙柱钢筋进行定位,增加了墙柱钢筋笼的结构稳定性。

4、本实用新型设计新颖合理,通过将墙柱钢筋底部弯折形成弯勾,底部弯钩能够固定在基础钢筋笼的下层钢筋上,可以对墙柱钢筋的底部进行定位,从而预防了墙柱钢筋笼底部发生滑移,实用性强,便于推广使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设计新颖合理,可靠性高、使用效果好,可有效的防止墙柱钢筋在施工过程中发生位移,通过在墙柱钢筋位于基础钢筋笼内的一段设置封闭箍筋,使墙柱钢筋的底部更加稳定;通过在墙柱钢筋位于基础钢筋笼上方的一段设置定位箍筋,能够增加墙柱钢筋笼的结构稳定性,通过将墙柱钢筋底部弯折成弯勾,能够将墙柱钢筋固定在基础钢筋笼的下层钢筋上,实用性强,便于推广使用。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定位箍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基础钢筋笼; 1-1—上层钢筋; 1-2—下层钢筋;

2—墙柱钢筋笼; 2-1—墙柱钢筋; 3—斜撑;

4—封闭箍筋; 5—定位箍筋。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多道设置在基础钢筋笼1上的斜撑3、多道由上至下布设在基础钢筋笼1内的封闭箍筋4、多道由上至下布设在墙柱钢筋笼2上的定位箍筋5,所述封闭箍筋4和定位箍筋5均与水平面平行布设;所述基础钢筋笼1呈水平布设,所述基础钢筋笼1包括上层钢筋1-1、下层钢筋1-2和连接在上层钢筋1-1与下层钢筋1-2之间的连接钢筋,所述斜撑3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上层钢筋1-1和下层钢筋1-2上,多个所述斜撑3沿基础钢筋笼1的长度方向平行布设,所述斜撑3的倾斜角度为30°~60°,相邻两个所述斜撑3的间距为1m~1.5m;所述墙柱钢筋笼2的下端位于基础钢筋笼1内,所述墙柱钢筋笼2包括多道垂直布设且底端伸入基础钢筋笼1内的墙柱钢筋2-1,所述墙柱钢筋2-1底部带有伸入基础钢筋笼1内的底部弯勾,多道所述封闭箍筋4套装在多道墙柱钢筋2-1上,多道定位箍筋5位于基础钢筋笼1上方;所述底部弯勾为墙柱钢筋2-1底部经弯折后形成的弯勾,所述底部弯勾固定在基础钢筋笼1的下层钢筋1-2上。

实际施工过程中,通过在上层钢筋1-1和下层钢筋1-2之间设置斜撑3,所述斜撑3和基础钢筋笼1上的所述连接钢筋形成三角形结构,三角形的稳定性会增加基础钢筋笼1的稳定性,从而能够预防基础钢筋笼1在施工过程中发生位移;通过在墙柱钢筋2-1上且位于基础钢筋笼1内设置多道封闭箍筋4,能够将墙柱钢筋2-1与基础钢筋笼1固定连接,墙柱钢筋2-1的底部更加稳定;通过在墙柱钢筋2-1上且位于基础钢筋笼1上方设置多道定位箍筋5,能够对墙柱钢筋2-1进行定位,增加了墙柱钢筋笼2的结构稳定性;通过对所述墙柱钢筋2-1的底部进行弯折形成弯勾,所述底部弯钩能够固定在基础钢筋笼1的下层钢筋1-2上,可以对墙柱钢筋2-1的底部进行定位,从而预防了墙柱钢筋笼2底部发生滑移。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定位箍筋5由水平布设的矩形箍筋5-1、多道由前至后平行固定在矩形箍筋5-1上的横向拉筋5-2和多道由左至右平行固定在矩形箍筋5-1上的纵向拉筋5-3组成,所述横向拉筋5-2和纵向拉筋5-3均为水平布设。

实际施工过程中,通过矩形箍筋5-1、横向拉筋5-2和纵向拉筋5-3配合使用,能够将多根墙柱钢筋2-1连接为整体,同时每根墙柱钢筋2-1均通过矩形箍筋5-1的四个角或通过横向拉筋5-2和纵向拉筋5-3相交形成的夹角处进行定位,使墙柱钢筋2-1的定位更加牢固,有效降低了墙柱钢筋笼2在施工过程中发生变形。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封闭箍筋4的数量为2~3道,相邻两道所述封闭箍筋4的间距为0.5m~0.8m。

实际施工过程中,所述封闭箍筋4的数量跟据基础钢筋笼1的高度来确定,一般不少于两道,在基础钢筋笼1布设2~3道封闭箍筋4能够增加墙柱钢筋2-1的底部稳定性。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定位箍筋5的数量不少于3道,相邻两道所述定位箍筋5的间距为0.5m~0.8m。

实际施工过程中,所述定位箍筋5按照0.5m~0.8m的间距均匀布设在墙柱钢筋2-1上,所述定位箍筋5的数量多于3道,能够满足墙柱钢筋2-1位于基础钢筋笼1上的节段具有较高的结构稳定性。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底部弯勾为L形弯勾。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限制,凡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变更以及等效结构变化,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