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室采光通风井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98492阅读:5157来源:国知局
地下室采光通风井道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地下室采光通风井道。



背景技术:

利用地下空间是现代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人性化地下空间设计越来越受到关注。但相比地上建筑,目前地下空间环境过于依赖机械通风和人工照明,为了降低能耗以及地下室的噪音,因此地下室自然采光通风井道被广泛应用。现有技术中的自然采光通风井道在井口位置通常使用采光玻璃顶使光能够透过玻璃顶进入到地下室中,同时,在自然采光通风井道伸出底面的侧壁设置有防雨百叶,通过拔风效应增强地下室内的空气流通。但是,现有的地下室通风井道仅通过防雨百叶的通风间隙实现通风效果,导致地下室采光通风井道的通风性能不够理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地下室采光通风井道,所述地下室采光通风井道的通风效果理想。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地下室采光通风井道,包括井道本体,所述井道本体设置有延伸至地面上的周边梁,所述周边梁沿周边梁的中心周向均均匀设置有若干第一支撑柱,相邻所述第一支撑柱之间设置有第二支撑柱,所述第一支撑柱和第二支撑柱之间设置有防雨百叶,所述第一支撑柱和第二支撑柱上端安装有玻璃顶组件,所述第一支撑柱设置有第一安装槽,所述第二支撑柱设置有第二安装槽,所述玻璃顶组件包括采光玻璃以及与第一安装槽一一相对的安装柱,所述玻璃顶组件能够通过旋转使安装柱插入第二安装槽中,所述第一安装槽的深度大于第二安装槽的深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不需要进行通风的时候,玻璃顶组件的安装柱插入第一支撑柱的第一安装槽中,玻璃顶组件中的采光玻璃的下端面与第一支撑柱、第二支撑柱以及防雨百叶相抵;当需要进行通风时,玻璃顶组件的安装柱插入第二支撑柱的第二安装槽中,玻璃顶组件中的采光玻璃的下端面与第一支撑柱、第二支撑柱以及防雨百叶之间形成通风的间隙,能够有助于提升地下室采光通风井道的通风效果。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采光玻璃的下端面设置有同时与第一支撑柱、第二支撑柱以及防雨百叶相抵的密封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安装柱插入第一安装槽时,第一支撑柱、第二支撑柱以及防雨百叶的上端面均与密封环相贴,当下雨时,能够减少雨水从玻璃顶组件和第一支撑柱、第二支撑柱以及防雨百叶的间隙中进入到地下室采光通风井道中。同时,在进行玻璃顶组件的旋转调节时,能够减少采光玻璃和第一支撑柱、第二支撑柱以及防雨百叶之间的冲击,提高采光玻璃的使用寿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周边梁的上端面可拆卸安装有防坠网,所述周边梁预埋有用于防止防坠网的掉落的支撑钢筋。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安装柱插入第一安装槽中时,采光玻璃和第一支撑柱、第二支撑柱以及防雨百叶之间存在间隙,防坠网的设置能够防止儿童或者宠物通过上述间隙进入到地下室采光通风井道后掉落。支撑钢筋的设置,能够防止防坠网在承受过大重量变形后从地下室采光通风井道掉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防坠网的下端面边沿设置有与周边向相抵的翻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翻边的设置能够增强防坠网的结构强度,使防坠网具有更大的承重性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防坠网的上端面设置有方便将防坠网取出的第一把手。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把手的设置能够方便将防坠网从地下室采光通风井道中取出,从而方便防坠网的清理。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支撑柱和第二支撑柱之间还设置有钢丝防护网。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下雨时,钢丝防护网的设置能够减少昆虫通过防雨百叶进入到地下室采光通风井道的数量,同时还能够减少雨水通过防雨百叶间隙进入到地下室采光通风井道中的量。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玻璃顶组件的上端面设置有方便将玻璃顶组件抬起的第二把手。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把手的设置能够方便将玻璃顶组件从地下室采光通风井道上取下后进行位置调节。

附图说明

图1为地下室采光通风井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当安装柱插入第一安装槽时,地下室采光通风井道的剖面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处的放大图;

图4为地下室采光通风井道未安装玻璃顶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玻璃顶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当安装柱插入第二安装槽时,地下室采光通风井道的剖面示意图;

图7为图6中B处的放大图。

图中:1、井道本体;11、周边梁;12、地下室顶面梁板;13、采光通风井口;14、支撑钢筋;21、第一支撑柱;211、第一安装槽;22、第二支撑柱;221、第二安装槽;3、防雨百叶;4、钢丝防护网;5、玻璃顶组件;51、采光玻璃;52、安装柱;53、密封环;54、第二把手;6、防坠网;61、翻边;62、第一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地下室采光通风井道,主要包括井道本体1。其中,井道本体1设置有延伸至地面上的周边梁11,周边梁11设置在地下室顶面梁板12上,围成采光通风井口13。在本实施例中,采光通风井口13为圆形井口。

如图4所示,周边梁11沿周边梁11的中心周向均均匀设置有若干第一支撑柱21,相邻第一支撑柱21之间设置有第二支撑柱22。其中,第二支撑柱22距相邻两个第一支撑柱21的距离均相同。在本实施例中,地下室采光通风井道设置有四根第一支撑柱21和四根第二支撑柱22,且第一支撑柱21和第二支撑柱22的高度均相同。

第一支撑柱21和第二支撑柱22之间设置有防雨百叶3以及位于防雨百叶3内侧的钢丝防护网4。其中,钢丝防护网4能够有效减少昆虫通过防雨百叶3进入到地下室采光通风井道中。

如图1、图4和图5所示,第一支撑柱21和第二支撑柱22的上端安装有玻璃顶组件5。其中,玻璃顶组件5包括采光玻璃51以及与第一支撑柱21一一对应的安装柱52,采光玻璃51为圆形玻璃。

如图2和图3所示,第一支撑柱21设置有供安装柱52插入的第一安装槽211,当安装柱52插入第一安装槽211后,采光玻璃51的下端面与第一支撑柱21上端面相抵。

如图6和图7所示,第二支撑柱22设置有供安装柱52插入的第二安装槽221。其中,第二安装槽221的深度小于第一安装槽211的深度。当安装柱52插入第二安装槽221后,采光玻璃51的下端面与第二支撑柱22的上端面之间存在辅助通风的间隙。

如图1、图4和图5所示,采光玻璃51的下端面还设置有同时与第一支撑柱21、第二支撑柱22以及防雨百叶3相抵的密封环53。玻璃顶组件5的上端面设置有方便将玻璃顶组件5抬起的第二把手54,即在采光玻璃51的上端面边沿处设置有第二把手54,在本实施例中,采光玻璃51的上端面设置有四个第二把手54。

如图2所示,周边梁11的上端面可拆卸安装有防坠网6,周边梁11在防坠网6的下方预埋有用于防止防坠网6的掉落的支撑钢筋14。其中,防坠网6的下端面边沿设置有与周边向相抵的翻边61。防坠网6的上端面设置有方便将防坠网6取出的第一把手62。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