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温隔声炉渣混凝土浮筑楼板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98486阅读:768来源:国知局
保温隔声炉渣混凝土浮筑楼板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用材料技术领域,具体为保温隔声炉渣混凝土浮筑楼板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国家大力发展绿色建筑,建造健康舒适的新型住宅,提高居住舒适度是建筑节能的立足点和出发点。为了响应国家十二五规划对居住建筑节能达到65%的水平,以及对绿色建筑所提出的建筑保温隔声要求。针对现有建筑分户楼板往往达不到节能65%的实际情况,以及不能满足住宅、学校、医院高标准撞击隔声标准。因此必须考虑对楼板采取保温及隔声措施。传统减振垫板、保温板都是柔性材料,与混凝土粘结不牢固、易空鼓、裂缝等现象。并且存在施工工艺复杂、造价高且施工质量不易控制,从而导致空鼓、开裂等现象十分普遍。中国专利(公告号:CN206233514U)一种保温隔声炉渣混凝土浮筑楼板,它包括钢筋混泥土楼板层,铺设在钢筋混泥土楼板层上方的保温隔声垫,浇筑在保温隔声垫上的炉渣混凝土层,粘结在炉渣混凝土层上的预拌地面砂浆层。该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可替代传统减振垫、泡沫板等柔性材料,具有隔声、保温、减振、防火、防水、防冻、附着力强,不开裂、不空鼓、施工简单方便,性价比高等优点,符合绿色建筑标准高标准要求,具有极大的市场空间和发展前景。但是该实用新型仅依靠保温隔声垫和滤渣混凝土层来进行保温和隔声的使用效果不理想,需要对其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保温隔声炉渣混凝土浮筑楼板结构,具备了楼板的保温隔声效果更好,保温降噪效果更明显的优点,解决了仅依靠保温隔声垫和滤渣混凝土层来进行保温和隔声使用效果不理想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保温隔声炉渣混凝土浮筑楼板结构,包括楼板层、墙体、炉渣混凝土层和保温隔声垫,所述墙体固定连接在楼板层上靠近其侧面的顶部,所述炉渣混凝土层固定连接在楼板层的顶部,所述墙体的侧面固定连接有加强筋,所述加强筋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减震围边,墙体的侧面与减震围边的一侧固定连接,炉渣混凝土层的侧面与减震围边的另一侧固定连接,减震围边的一侧开设有凹槽,所述加强筋通过减震围边的凹槽与减震围边固定连接,所述炉渣混凝土层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保温隔声网垫层,保温隔声网垫层的侧面与减震围边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炉渣混凝土层的顶部还固定连接有保温隔声装置,所述保温隔声垫固定连接在保温隔声装置的顶部,保温隔声垫的侧面与减震围边的一侧固定连接。

所述保温隔声装置包括隔声层,所述隔声层的顶部与保温隔声垫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隔声层的侧面与减震围边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所述隔声层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阻尼层,所述阻尼层的侧面与减震围边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所述阻尼层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减震层,所述减震层的侧面与减震围边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所述减震层的底部开设有滑槽,保温隔声网垫层通过减震层的滑槽与减震层固定连接,所述减震层的底部设置有凸块,所述凸块的底部与炉渣混凝土层的顶部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墙体的侧面固定连接有挡块,且挡块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垫层。

优选的,所述减震围边为翻边隔声条。

优选的,所述的隔声层的厚度为一毫米至两毫米。

优选的,所述阻尼层的厚度为零点五毫米至一毫米。

优选的,所述减震层的厚度为十毫米至十五毫米。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减震围边、保温隔声网垫层、隔声层、阻尼层、减震层、凸块、挡块和垫层,减震围边的设置减少了墙体的振动,从而使声音的传递效果变差,起到了降噪的功能,隔声层具有细微的连续贯通的结构孔,声音在其中来回传播,每传递一次减少一点能量,最后全部被隔声层吸收,保温隔声网垫层的降噪原理与隔声层相同,两者的配合使用实现了噪音的大部分消除,阻尼层的设置使得保温隔声装置的内阻尼大,隔声性能强,减震层同样具有细微的连续贯通的结构孔,不仅具有降噪效果,同时具备减震效果,凸块的设置用于形成滑槽从而放置保温隔声网垫层,挡块的设置防止各个结构连接不稳定,从而发生掉落的现象,同时挡块也承载底部结构一定的力,垫层的设置可以缓冲突然掉落的结构,使挡块的承载作用更好。

综上所述,通过上述等结构之间的配合使用,解决了仅依靠保温隔声垫和滤渣混凝土层来进行保温和隔声使用效果不理想的问题,实现了楼板的保温隔声效果更好,保温降噪效果更明显。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保温隔声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保温隔声网垫层单片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保温隔声网垫层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挡块结构示意图。

图中:1-楼板层、2-墙体、3-加强筋、4-减震围边、5-炉渣混凝土层、6-保温隔声网垫层、7-保温隔声装置、8-保温隔声垫、9-隔声层、10-阻尼层、11-减震层、12-凸块、13-挡块、14-垫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至5,本实用新型提供技术方案:保温隔声炉渣混凝土浮筑楼板结构,包括楼板层1、墙体2、炉渣混凝土层5和保温隔声垫8,楼板层1是房屋的基础结构,且用于承载炉渣混凝土层5等结构,墙体2固定连接在楼板层1上靠近其侧面的顶部,墙体2是房屋的基础结构,墙体2同样承载炉渣混凝土层5等结构的力,墙体2的侧面固定连接有挡块13,且挡块1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垫层14,挡块13的设置防止各个结构连接不稳定,避免掉落的现象,同时挡块13也承载底部结构一定的力,垫层14的设置可以缓冲突然掉落的结构,使挡块13的承载作用更好,炉渣混凝土层5固定连接在楼板层1的顶部,炉渣混凝土层5由炉渣与水泥混合浇筑而成,其中炉渣为骨料,炉渣高温烧结后,具有细小多孔结构,具有很好的保温隔声效果,硅酸盐水泥为胶凝材料,将炉渣粘结在一起,其中炉渣所占重量份数可以是600~1000份,水泥重量份数可以是300~500重量份,墙体2的侧面固定连接有加强筋3,加强筋3用于增加减震围边4的稳定性,加强筋3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减震围边4,减震围边4的设置减少了墙体2的振动,从而使声音的传递效果变差,起到了降噪的功能,减震围边4为翻边隔声条,墙体2的侧面与减震围边4的一侧固定连接,炉渣混凝土层5的侧面与减震围边4的另一侧固定连接,减震围边4的一侧开设有凹槽,加强筋3通过减震围边4的凹槽与减震围边4固定连接,炉渣混凝土层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保温隔声网垫层6,保温隔声网垫层6的表面开设有通孔,且声音可以在通孔中来回传递减弱能量,保温隔声网垫层6的厚度为三至六十毫米,且通孔成圆形、椭圆形或多边形的一种,根据具体情况设置不同的形状,且保温隔声网垫层6由多个保温隔声网垫拼接而成,保温隔声网垫层6的侧面与减震围边4的一侧固定连接,炉渣混凝土层5的顶部还固定连接有保温隔声装置7,保温隔声装置7的设置增加了楼板层1的降噪和保温能力,保温隔声垫8固定连接在保温隔声装置7的顶部,保温隔声垫8用于降低噪音,同时起到保温作用,保温隔声垫8的侧面与减震围边4的一侧固定连接。

保温隔声装置7包括隔声层9,隔声层9采用薄型高密度隔声毡,具有质轻、超薄、柔软和拉伸强度大的特点,且细微的连续贯通结构孔,对撞击声在整个频率范围内具有特别好的声音阻断效果,能有效的隔绝撞击噪声和空气传播噪声,隔声层9的厚度为一毫米至两毫米,根据实际情况的需要,选用隔声层9的厚度,隔声层9的顶部与保温隔声垫8的底部固定连接,隔声层9的侧面与减震围边4的另一侧固定连接,隔声层9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阻尼层10,阻尼层10的设置使得保温隔声装置7的内阻尼大,隔声性能强,阻尼层10的厚度为零点五毫米至一毫米,根据实际情况的需要,选用阻尼层10的厚度,阻尼层10的侧面与减震围边4的另一侧固定连接,阻尼层10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减震层11,减振层11为橡胶纳米材料层,橡胶纳米材料层为现有技术文献《合成橡胶阻燃材料的应用研究》、《橡胶工艺学绪论》等公开的材料,可由然氯丁橡胶、碳酸钙粉、阻尼连接剂、阻燃剂等材料或其他可替换材料通过纳米技术而制成,橡胶纳米材料层具有细微的连续贯通结构孔,用于减少地板低频结构共振,或实现楼板层1隔音减振的功能,减震层11的厚度为十毫米至十五毫米,根据实际情况的需要,选用减震层11的厚度,减震层11的侧面与减震围边4的另一侧固定连接,减震层11的底部开设有滑槽,保温隔声网垫层6通过减震层11的滑槽与减震层11固定连接,减震层11的底部设置有凸块12,凸块12的设置用于形成滑槽从而放置保温隔声网垫层6,凸块12的底部与炉渣混凝土层5的顶部固定连接,减震围边4与隔声层9、阻尼层10和减振层11之间通过密封剂进行密封,密封剂为硅胶密封剂。

工作原理:该保温隔声炉渣混凝土浮筑楼板结构使用时,首先滤渣混凝土层5,炉渣高温烧结后,具有细小多孔结构,具有很好的保温隔声效果,其次保温隔声网垫层6表面开设的通孔,声音可以在通孔中来回传递减弱能量,再者减震层11具有细微的连续贯通的结构孔,不仅具有降噪效果,同时具备减震效果,然后阻尼层10的设置使得保温隔声装置7的内阻尼大,隔声性能强,最后隔声层9其工作原理与减震层11相同,上述结构之间的配合使用,实现了整体楼板层1的保温隔声的效果更好,保温降噪效果更明显。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