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饰造型肌理露骨料非承重挂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16913发布日期:2018-10-19 22:10阅读:18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大尺寸的装饰造型混凝土板结构改进技术,属于建筑表面装饰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是装饰造型肌理露骨料非承重挂板。



背景技术:

建筑上的外墙挂板是一种将板材通过干挂等施工方法悬挂于墙体的外面以达到装饰或保温等效果施工方法。从产品上说,外墙挂板是一类建筑材料,是用于外墙的建筑板材。外墙挂板必须具有防腐蚀、耐高温、抗老化、无辐射、防火、防虫、不变形等基本性能,同时还要求造型美观、施工简便、环保节能等。常见的外墙挂板有纤维水泥板、铝塑板、PVC板、石材等。

例如,其中纤维水泥板用于外墙在国外已经很普遍,在国内近年受到关注。由于纤维水泥外墙板防火防腐、保温隔热、抗老化、无辐射,并且造价低、节能环保、施工简便,同时易于雕刻并能营造出朴素自然的建筑风格,已在一些国家级工程中开始使用,如上海世博会中国主题馆、公安部羽毛球馆等。

目前,随着建筑外墙装饰技术的发展,混凝土外墙挂板将越来越多地使用于各种建筑墙体渐成主流。例如其中露骨料仿石材效果已广泛应用于建筑表面装饰领域。相比之下,传统的喷涂、雕琢、打磨或腐蚀等人造石材处理方法,存在饰面效果单一、生产效率低、人工等综合成本高、饰面效果难以稳定控制等缺点。

在已有的专利文献中,类似技术公开较少。专利号ZL 2013 2 0792885.4二元露骨料模制板属于混凝土模制石材技术,克服了传统方法的上述缺陷,可直接成型出独特的露骨料效果,效率高,成本低。但是无法满足日益多样化的装饰需求,无法在露骨料的同时呈现特定图案。且因人造石材本身材料属于脆性材料,产品较厚重,无法制造大尺寸挂板,从而限制了产品的使用范围。

专利号ZL 2016 2 1101713.8水泥基混凝土饰面三维风化艺术板属于水泥基人造石处理技术领域,克服了专利号ZL 2013 2 0792885.4二元露骨料模制板无法满足在露骨料的同时呈现特定图案的缺陷,可满足多样化的装饰效果需求。但是结构设计依然无法克服水泥基人造石材产品无法属于脆性材料的限制,不能制造大尺寸轻质非承重建筑内外挂板,无法满足建筑装饰过程中按楼层分割或者跨楼层分割所需大规格、大尺寸挂板的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装饰造型肌理露骨料非承重挂板,克服现有技术限制,便于制造大尺寸轻质非承重建筑内外挂板,满足建筑装饰过程中按楼层分割或者跨楼层分割所需大规格、大尺寸挂板的要求。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将通过以下技术措施来实现:包括纤维增强混凝土基层、3D格栅、仿石材饰面基层和缓凝层;纤维增强混凝土基层中水平敷设3D 格栅,3D格栅具有镂空结构,在3D格栅上层敷设仿石材饰面基层,仿石材饰面基层与纤维增强混凝土基层之间贯穿3D格栅的镂空区域增强连接,仿石材饰面基层表层至少局部覆盖缓凝层,仿石材饰面基层露出缓凝层上的局部表层顶部距离仿石材饰面基层露出的骨料深度为0.2mm~7.0mm。

尤其是,仿石材饰面基层表面具有立体装饰造型或肌理图案。

尤其是,3D格栅为具有均匀网状镂空图案结构的纤维格栅、纤维网格布、纤维毡或金属格栅。

尤其是,仿石材饰面基层与缓凝层在结合面上具有凹凸配合结构,其中,仿石材饰面基层结构强度高于缓凝层。

尤其是,仿石材饰面基层与纤维增强混凝土基层间通过贯穿二者的 3D格栅增强连接。

尤其是,仿石材饰面基层露出表面顶部高出缓凝层出露底部 0.2mm~7.0mm。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效果:将双重装饰效果同时呈现在大尺寸轻质非承重挂板上,克服单纯仿石材脆性材料的缺陷,减轻产品的重量,可在实现露骨料仿石效果的同时呈现特定肌理或造型图案,极大拓展露骨料仿石材装饰效果的使用范围。制作过程简单明了,生产效率高,劳动强度低,综合成本低,装饰效果易于控制,可直接应用于大规模规范化、标准化预制生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采用模具浇铸制作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包括:

纤维增强混凝土基层1、3D格栅2、模具外框围挡3、仿石材饰面基层4、缓凝层5、弹性模板6。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原理在于,制成大尺寸轻质非承重挂板中,纤维增强混凝土基层1及3D格栅2复合层延伸结构,具有较好抗弯强度和韧性,这一增强结构与仿石材饰面基层4和缓凝层5处理后最终形成的露骨料仿石材饰面层复合后,在保持自重有限增加的前提下,进一步的有效克服单纯仿石材脆性材料的缺陷。

本实用新型包括:纤维增强混凝土基层1、3D格栅2、仿石材饰面基层4和缓凝层5。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如附图1所示,纤维增强混凝土基层1中水平敷设3D格栅2, 3D格栅2具有镂空结构,在3D格栅2上层敷设仿石材饰面基层4,仿石材饰面基层4 与纤维增强混凝土基层1之间贯穿3D格栅2的镂空区域增强连接,仿石材饰面基层 4表层至少局部覆盖缓凝层5,仿石材饰面基层4露出缓凝层5上的局部表层顶部距离仿石材饰面基层4露出的骨料深度为0.2mm~7.0mm。

前述中,仿石材饰面基层4表面具有立体装饰造型或肌理图案。

前述中,3D格栅2为具有均匀网状镂空图案结构的纤维格栅、纤维网格布、纤维毡或金属格栅。

前述中,仿石材饰面基层4与缓凝层5在结合面上具有凹凸配合结构,其中,仿石材饰面基层4结构强度高于缓凝层5。

前述中,仿石材饰面基层4与纤维增强混凝土基层1间通过贯穿二者的3D格栅2增强连接。

前述中,仿石材饰面基层4露出表面顶部高出缓凝层5出露底部0.2mm~7.0mm。

本实施例中,大尺寸非承重挂板长3.5m,宽1.5米,饰面装饰层表面具有波浪形肌理兼具露骨料效果,波幅17mm,波峰间距35mm。

本实施例制造时,如附图2所示,弹性模板6表面带有装饰造型或肌理。首先将操作平台清理干净,用模具外框围挡3将选定的带有装饰造型或肌理的弹性模板6平摊固定,并将弹性模板6清理干净。继而在模具外框围挡3内侧和弹性模板6上涂刷或用喷枪均匀喷洒一层水性脱模剂。待脱模剂干后,将根据所需渗透深度选取的0.5mm缓凝剂,用喷枪在弹性模板6上均匀喷洒一层,等待 30min~1h,直至缓凝剂干透。然后,将搅拌好的露骨料仿石材拌合料浇筑在弹性模板6上,并初步振动抹平,放置3D格栅2,3D格栅2一部分浸入露骨料仿石材拌合料,再次抹平,从弹性模板6与缓凝层5结合面最高点到仿石材饰面基层4上表面平均厚度5mm。之后再将搅拌好的纤维增强混凝土拌合料浇筑在仿石材饰面基层4上,浸没3D纤维格栅2,并振动、抹平、收光、养护。从弹性造型模板6与缓凝层5结合面最高点到纤维增强混凝土基层1上表面平均厚度为 20mm。一般养护24小时,待制品达到一定强度后脱模。将弹性模板6与制品分离,装饰装饰层分成强度较高,质地坚硬的仿石材饰面基层4和强度较低、质地疏松的缓凝层5。然后,用适当大、小压强的的高压水枪将缓凝层冲洗干净,即可实现0.5mm露骨料仿石材效果,并同时呈现波幅17mm,波峰间距35mm波浪形肌理效果。后续继续对制品进行养护,即可制得本实施例兼具露骨料和波浪形肌理效果的大尺寸非承重挂板。

该兼具露骨料和波浪形肌理效果的大尺寸非承重挂板表面带有装饰造型或肌理。仿石材饰面基层4和缓凝层5构成饰面装饰层。缓凝层5与带有装饰造型或肌理的弹性模板6在结合面上凹凸搭配。缓凝层5冲洗后露骨料深度为 0.2mm~7.0mm。从弹性模板6与缓凝层5结合面最高点到纤维增强混凝土基层1 上表面平均厚度为20mm~30mm。从弹性模板6与缓凝层5结合面最高点到仿石材饰面基层4上表面平均厚度5mm~10mm。缓凝层5、仿石材饰面基层4和纤维增强混凝土基层1组成材料中胶凝材料相同,可为通用硅酸盐水泥、白色硅酸盐水泥。从弹性造型模板6与缓凝层5结合面最高点到纤维增强混凝土基层1上表面平均厚度为20mm,露骨料深度0.5mm。

本实用新型尤其适合制成大尺寸非承重混凝土挂板,兼具露骨料和装饰造型或肌理装饰效果,可用于建筑内、外墙装饰。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