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块化集装箱式配料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42443阅读:193来源:国知局
模块化集装箱式配料站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泥生产设备中的配料站,具体是一种模块化集装箱式配料站。



背景技术:

传统的配料站,结构多采用独立的设计形式,需要分部件加工、运输,并在现场与设备进行逐层的合体安装,现场安装周期较长,设计与制作重复利用几率低(一般小于30%)。不但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同时现场施工也存在复杂、障碍多等困难,施工周期较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形式集装箱化、设备实行预组装、安装与拆卸简便,并可实现异地再组装生产的模块化集装箱式配料站。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模块化集装箱式配料站,包括配料仓、定量给料机、40GP集装箱,配料仓本体集成在一个40GP集装箱内,配料仓上部的直段部分为可拆卸挡板结构,用于现场进行组装;配料仓本体下部的定量给料机及其支撑平台,集成在另一个40GP集装箱内,混合料输送皮带机8部分位于该40GP集装箱3内,电缆、桥架、灯具预组装于该40GP箱体3内;两个40GP集装箱通过角件、扭锁以及螺栓能够在现场直接叠加安装。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是:

突破了传统的配料站模式,不但在设计与制作等方面重复利用率大幅度提高(一般均可达到90%以上),绝大多数都可以直接拷贝使用。不但降低了设计与制作费用,同时也由于使用了类似于“搭积木”的操作模式,大大缩短了现场的施工周期(仅为传统形式的三分之左右时间),极大的降低了现场的施工成本,具有预组装、模块化、可移动、投资省、见效快的特点。

作为优选,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

两个40GP集装箱的侧墙体上分别设置有门和观察窗。通过设置门和观察窗,方便生产巡视及检修等工作。

附图说明

图1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a向剖视图;

图中:配料仓1;可拆卸挡板2;40GP集装箱3;门4;定量给料机5;观察窗6;支撑平台7;混合料输送皮带机8。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目的仅在于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内容,因此,所举之例并不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参见图1、图2,一种模块化集装箱式配料站,配料仓1为三料仓式结构,包括熟料仓、混合材仓和石膏仓,仓容分别为20、17、8立方米,料仓本体直接与集装箱一体化设计,即熟料仓、混合材仓和石膏仓三仓本体集成在一个40GP集装箱3内,40GP集装箱3规格:长12.192m、宽2.438m、高2.896m;三仓的上部直段部分为可拆卸挡板2结构,用于现场进行组装;三仓本体下部的定量给料机5及其支撑平台7,集成在另一个40GP集装箱3内,混合料输送皮带机8部分位于该40GP集装箱3内,电缆、桥架、灯具预组装于该40GP箱体3内,然后再进行吊装、运输,以及现场安装,;两个40GP集装箱3通过角件、扭锁以及螺栓能够在现场直接叠加安装。

为增加料仓储量,料仓上部直段部分的可拆卸挡板2设置为1m高。

两个40GP集装箱3的侧墙体上分别设置有门4和观察窗6等,方便生产巡视,以及检修等工作。

普通的配料站,两个40GP集装箱3即可满足要求。特殊情况下,如果需要设置顶部收尘或者封闭设计,可以增设一个40HC标准集装箱。

公用与电气的管线:电缆、管线及桥架等,采用按子项、功能进行颜色及编码分类,实现预加工、现场直接组装的功能。

所有设备、设施,均通过螺栓固定,不出现任何切割、焊接操作。

相关技术要求:

(1)外形设计符合集装箱的设计与要求,满足现场简易拆装的同时,也符合标准集装箱的运输要求。

(2)料仓与设备直接预先设置在一个集装箱体内,如工艺、公用、电气设备等,实现整体吊运、现场直接组装的功能。

(3)模块化:最大化的重复利用已有设计,可以有效缩短设计与制作时间,降低成本;

(4)可移动:结构与设备可以实现整体吊运与安装,低成本、快速的实现异地再组装、生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为可行的实施例而已,并非因此局限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范围,凡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其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均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