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旋转舞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517136发布日期:2018-09-25 18:39阅读:80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演出用具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是一种旋转舞台



背景技术:

中心轴舞(Pole dance),是利用中心轴为道具,综合爵士舞、现代舞、民族舞、芭蕾舞、瑜伽、肚皮舞、拉丁舞等各种不同风格舞种,又集合杂技、艺术体操、健身类别的运动而衍生出来的新型舞蹈。过去传统的道具基本上都是由固定式的室内中心轴和不受场地限制的拆装式室外圆形中心轴舞台。室内中心轴舞道具利用室内的底板和房屋的顶梁作为支撑来做成的表演道具。随着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文体产业的繁荣,人们对传统的表演装置有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本人在原来的中心轴舞装置上做了更为完善的设计。传统的室外圆形中心轴舞台基本上都是由中心柱,中心柱上安有插销座,支架上的插销插到插销座上,向外辐射成等角度放射状,并在支架上铺设台板,然后在其中心插上表演中心轴来搭建而成。

虽说现有的传统的室外圆形舞台可以拆装移动,但其结构过于简单粗糙,整体笨重,拆装及其复杂,拆装不灵活,功能不完善,移动也不方便。鉴于以上等诸多原因,我根据实际缺陷做了大量的改进与升级,让产品质量与性能与功能得到大踏步的提升!具体传统舞台的结构的缺陷如下:

(1)稳定性及方便性:

由于支架安装是由位于支架端头的插销插在分布于中心柱四周的插销孔座上连接的。如附图1、图2所示。这样会带来拆装的不方便,拆卸时首先要将位于台板上面的压盖全部取下,再一块块的将支架向上拎起来卸下,六块支架全部拿下来收纳。安装时,由于每个之架的端头有上下两个同轴的插销,要同时对准才好装入,这样的安装方式要求有很高的耐心,同样的安装要装六次才能将支架装好。再加上由于每个支架上必须要设置两个插销才能使其相对稳定,所以不得不将高度做高一点。高度越高越会给舞者带来不便。

(2)安全性和结构的合理性:

铺设台板后,要把每个支架上的搭扣扣到台板上的他口座上,让台板之间和支架连接起来。这样在台板的周围就突出了比较容易磕碰的凸出物。

(3)模式单一

市面上现有的舞台,其钢管要不就是固定不旋转,要不就是旋转无法固定,导致舞台适应性差。

(4)自重大

由于钢管自身强度大,且便于加工成各种装配结构,所以市面上的旋转舞台通常采用钢管。但是,钢管本身自重大,而可移动式旋转舞台会随着演出地点不同而经常搬迁,大自重将会给舞台的搬迁和运输带来很多困难。而中心轴,如碳纤维管,其自重较轻,但是却不易加工成与轴承配合的轴承位,所以一直无法应用在旋转舞台上。

(5)管长不可调

市面上的钢管舞台,钢管长度一定,不具有调节的功能。如采用现有技术中的外管套内管式结构调节长度,将会导致上下管管径不同,舞者在使用时,会存在旋转、上下滑动不流畅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旋转舞台笨重、收纳不便、管长不可调、自重大的缺陷,提供一种旋转舞台来解决上述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旋转舞台,包括台座;所述台座包括中心柱、多个支架;所述多个支架通过连接结构固定在中心柱上;所述连接结构被配置成:使多个支架转动到中心柱的一侧并排收拢。

优选的,所述连接结构包括套设在中心柱上的连接片、销轴;所述连接片的数量为支架数量的两倍;所述连接片具有连耳;所述连耳上开有用于与销轴配合的销轴孔;所述连接片以中心柱轴线为转轴转动。

优选的,所述支架的A端具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的高度多个所述连接片的连耳叠加高度;所述支架通过销轴将其中两片连耳限位在其限位槽内,实现支架以销轴为转轴转动。

优选的,在中心柱的底部固定有中心底盘;所述中心底板的上表面开设有下环槽;支架与连接片固定后的销轴底端落在下环槽内。

优选的,在中心柱的顶部套设有压盖;所述压盖的下表面开设有上环槽;支架与连接片固定后的销轴顶端落在上环槽内。

优选的,所述台座还包括与支架数量相同的子台面;多个所述子台面固定在支架上,形成台面;所述支架的B端与子台面通过限位结构和锁定结构进行定位锁牢;所述限位结构和锁定结构均处于子台面的投影范围内。

优选的,所述限位结构包括在支架的B端设置有两根竖向限位柱,及子台面与限位柱相对应的位置开设的限位孔;相邻两块子台面的相邻侧均搭在同一支架上,并通过相对应的限位柱与限位孔进行限位。

优选的,所述锁定结构包括在所述支架的B端的两侧开设的锁定孔,及在子台面的相应位置设置的用于与锁定孔锁定的锁定件。

优选的,所述锁定件包括插销板、侧插销、弹簧、弹簧卡;所述插销板固定在子台面下方的架体上,且架体上开设有供侧插销穿过的孔;所述插销板上开有插销孔,所述插销孔的相对两侧向外延伸出侧孔,以形成一字孔;所述弹簧卡固定在侧插销上;所述弹簧套设在侧插销上,且限位在插销板与弹簧卡之间;在所述侧插销的杆体上还设置有一字挡件;当转动侧插销,使一字挡件与一字孔匹配,在弹簧复位作用下,侧插销向子台面的侧面顶出,并插入相对应的锁定孔内,以限制子台面在高度方向上的蹿动。

优选的,还包括中心轴和用于将中心轴固定在台座上的固定件;所述固定件包括锥头、轴承座、下轴承;所述轴承座内固定有上轴承;所述锥头的大直径端具有上轴承位;所述中心柱为中空结构;所述下轴承固定在中心柱的内腔底部;所述轴承座的底端固定在中心柱的顶端,锥头通过上轴承位自轴承座顶端插入以与上轴承固定;所述中心轴的底端设有下轴承位,其自锥头插入直至下轴承处固定。

优选的,所述锥头具有第一止位台阶;在所述锥头上设有紧定螺孔,在轴承座上开设有止位螺孔;当中心轴自锥头插入后,通过螺钉穿过所述紧定螺孔旋进,实现将中心轴与锥头固定;通过将螺钉穿过止位螺孔旋进顶在锥头的第一止位台阶上,实现中心轴停止旋转。

优选的,中心轴用于插入中心柱的一端还包括端头保护结构和下轴承位机构;所述端头保护结构固定在中心轴的端部;所述下轴承位机构包括用于与下轴承转动配合的下轴承位和涨紧段;所述涨紧段伸入中心轴端部内,下轴承位处于中心轴端部外。

优选的,所述端头保护结构包括在中心轴的端部设置的保护环台阶,以及在保护环台阶上固定的端头保护环;所述端头保护环的外端口设有定位槽。

优选的,所述顶涨结构包括顶涨连接柱、推拨键;所述推拨键为楔形;在所述顶涨连接柱内设有容纳所述推拨键的与推拨键形状匹配的容置槽,且容置槽的小尺寸端为开口;所述顶涨连接柱与开口相对的柱体上设置有定位销;所述定位销与两个定位槽拼成后的槽口相匹配;

所述定位销处于顶涨连接柱的中间位置;在所述定位销两侧的顶涨连接柱的柱体上分别开设有第一顶涨螺孔、推拨键定位孔;

在所述中心轴的两端均开设有与第一顶涨螺孔、推拨键定位孔相对应的孔;

在所述推拨键的大尺寸侧设置有与推拨键定位孔匹配的推拨键定位销;推拨键容置在容置槽内后,两根中心轴分别从顶涨连接柱两端套设并使定位槽与定位销配合,然后将推拨键定位销从外侧依次穿过中心轴上的孔、推拨键定位孔,从而使两根中心轴与顶涨结构连接成整体,再通过螺钉依次穿过中心轴上的孔、第一顶涨螺孔旋进,使推拨键从开口处挤出,从而使顶涨连接柱与中心轴内壁涨紧。

优选的,中心轴用于插入中心柱的一端还包括端头保护结构;所述端头保护结构包括所述下轴承位和涨紧段;所述涨紧段伸入中心轴端部内,下轴承位处于中心轴端部外。

优选的,所述涨紧段包括涨紧螺母、推拔涨套、推拉接头、涨紧螺栓;所述推拉接头具有伸入推拔涨套内的涨头;所述涨头为变径杆体,其大直径端设有第二止位台阶;所述下轴承位固定在第二止位台阶远离涨头的一侧;所述推拔涨套上开设有涨槽;所述推拉接头为中空结构;所述涨紧螺栓自下轴承位端穿入与涨紧螺母螺合,以使涨头的大直径段进入推拔涨套内,以使推拔涨套与中心轴内壁涨紧。

优选的,所述支架的B端还这是有支脚;所述支脚可在水平方向上伸缩。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通过多片连接片及销轴将支架固定在中心柱上,实现无需拆卸,即可将多个支架聚拢收纳,过程简单便捷,收纳省时省力;

2.通过在中心底盘、压盖上分别设置环槽,以限位销轴避免窜动,同时也为销轴运行提供轨道,使支架与中心柱连接更牢固,运行更稳定;

3.通过限位柱及锁定件的配合,使子台面与支架固定过程简单,迅速;且由于限位件处于子台面下方,无任何伸出台面范围外的部件,不会造成对行人刮蹭等事故;

4.通过固定件将中心轴与中心柱固定,且通过固定件上开设的紧定螺孔、止位螺孔,实现中心轴转动和不转动两种模式,满足舞者更多需求;

5.通过在中心轴的端头固定保护环,实现可将钢管替换成碳管等中心轴;

6.通过顶涨结构实现多根中心轴的连接固定,通过顶涨连接柱上设置的定位销,与保护款的方槽相匹配,实现两根中心轴轴向和圆周向的对接和定位;且通过推拔键实现大面积顶紧,避免对碳管管体造成损伤;

7.通过端头保护结构实现在碳管端部设置下轴承位,且对碳管下端管体进行加强;实现采用中心轴替换传统的钢管,以减轻舞台自重,便于运输;

8.通过可伸缩的支脚,提高整个舞台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背景技术中所提到的舞台支架与中心柱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2位本申请背景技术中所提到的舞台台面与支架的固定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中支架、连接片、中心柱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中支架、连接片、中心柱、下轴承、中心底盘、压盖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中连接片与中心柱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支架安装完成后辐射状分散开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中支架收纳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中多个子台面安装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中固定件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中固定件装配完成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中支架与子台面之间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中锁定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申请中顶涨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申请中中心柱端头保护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申请中端头保护结构装配完成的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申请中支脚伸开的结构示意图;

图17位本申请中支脚收起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及所达成的功效有更进一步的了解与认识,用以较佳的实施例及附图配合详细的说明,说明如下:

如图3、图4、图5、图6、图7、图8所示,一种旋转舞台,包括台座、中心轴1。中心轴1可用碳纤维材料管替代,以减轻舞台重量。

台座包括中心柱29、多个支架37;多个支架37通过连接结构固定在中心柱29上;连接结构被配置成:使多个支架37转动到中心柱29的一侧并排收拢。连接结构包括套设在中心柱29上的连接片31、销轴30;连接片31的数量为支架37数量的两倍;本实施例给出的是6个支架37,12片连接片31。连接片31具有连耳311;连耳311上开有用于与销轴30配合的销轴孔312;连接片31套设在中心柱29上后可以中心柱29轴线为转轴自由转动。

支架37的A端具有限位槽371,限位槽371的高度多个连接片31的连耳311叠加高度;具体为横置的U型槽,在限位槽371的上下两杆体上分别开设有用于销轴30插入的孔;支架37通过销轴30将其中两片连耳311限位在其限位槽371内,实现支架37以销轴30为转轴转动。

在中心柱29的底部固定有中心底盘34;中心底盘34的中心位置具有带有内螺纹的沉孔;中心柱29底端通过螺合在沉孔内与中心底盘34固定。中心底板的上表面开设有下环槽35;支架37与连接片31固定后的销轴30底端落在下环槽35内。

在中心柱29的顶部套设有压盖27;压盖27的下表面开设有上环槽28;支架37与连接片31固定后的销轴30顶端落在上环槽28内。

台座还包括与支架37数量相同的子台面44,一般为扇形;多个子台面44固定在支架 37上,形成圆形台面。

如图11、图12所示,支架37的B端设置有两根竖向限位柱38,子台面44与限位柱 38相对应的位置开设有限位孔50;相邻两块子台面44的相邻侧均搭在同一支架37上,并通过相对应的限位柱38与限位孔50进行限位。

在支架37B端的两侧均开设有锁定孔39;在子台面44的相应位置设置有用于与锁定孔 39锁定的锁定件。锁定件包括插销板46、侧插销45、弹簧47、弹簧卡49;插销板46上开有插销孔461,插销孔461的相对两侧向外延伸出侧孔,以形成一字孔;弹簧卡49卡在侧插销45上的弹簧卡槽48内固定;弹簧47套设在侧插销45上,且限位在插销板46与弹簧卡49之间;在侧插销45的杆体上还设置有一字挡件451。自然状态下,一字挡件451与一字孔处于非匹配状态,即一字挡件451被挡在插销板46外,且弹簧47处于受压状态。当子面板放置在支架37上并限位完成后,转动侧插销45,使一字挡件451与一字孔匹配,在弹簧47复位作用下,侧插销45向子台面44的侧面顶出,并插入相对应的锁定孔39内,以限制子台面44在高度方向上的蹿动。弹簧47一般为螺旋弹簧。

锁定件和限位柱38均处于子面板44的投影范围内。

如图9、图10所示,中心轴1通过固定件固定在台座上。固定件包括锥头11、轴承座 23、下轴承25;轴承座23内固定有上轴承14;锥头11的大直径端具有上轴承位111;中心柱29为中空结构;下轴承25固定在中心柱29的内腔底部;轴承座23的底端与中心柱 29的顶端螺合固定,锥头11通过上轴承位111自轴承座23顶端插入以与上轴承14固定;中心轴1的底端设有下轴承位21,其自锥头11插入直至下轴承25处固定。

锥头11具有第一止位台阶112;在锥头11上设有紧定螺孔113,在轴承座23上开设有止位螺孔231;当中心轴1自锥头11插入后,通过螺钉穿过紧定螺孔113旋进,实现将中心轴1与锥头11固定;通过将螺钉穿过止位螺孔231旋进顶在锥头11的第一止位台阶 112上,实现中心轴1停止旋转。

如图11所示,为了便于将两根中心轴1连接。本实施例还在中心轴1的两端均设有保护环台阶9,在保护环台阶9上固定有端头保护环2;端头保护环2的外端口设有定位槽8;两根中心轴1通过顶涨结构固定。

顶涨结构包括顶涨连接柱3、推拨键5;推拨键5为楔形;在顶涨连接柱3内设有容纳推拨键5的与推拨键5形状匹配的容置槽310,且容置槽310的小尺寸端为开口;顶涨连接柱3与开口相对的柱体上设置有定位销7;定位销7与两个定位槽8拼成后的槽口相匹配;

定位销7处于顶涨连接柱3的中间位置;在定位销7两侧的顶涨连接柱3的柱体上分别开设有第一顶涨螺孔4、推拨键定位孔3110;

在中心轴1的两端均开设有与第一顶涨螺孔4、推拨键定位孔3110相对应的孔;在推拨键5的大尺寸侧设置有与推拨键定位孔3110匹配的推拨键定位销6;推拨键5容置在容置槽310内后,两根中心轴1分别从顶涨连接柱3两端套设并使定位槽8与定位销7配合,然后将推拨键定位销6从外侧依次穿过中心轴1上的孔、推拨键定位孔3110,从而使两根中心轴1与顶涨结构连接成整体,再通过螺钉依次穿过中心轴1上的孔、第一顶涨螺孔4 旋进,使推拨键5从开口处挤出,从而使顶涨连接柱3直径变大,与中心轴1内壁涨紧。

如图12、图13所示,当中心轴采用碳纤维管使,其端部无法做出轴承位。本实施例为了在中心轴1端部设置下轴承位21,采用在中心轴1用于插入中心柱29的一端设置端头保护结构和下轴承位机构。端头保护结构包括在中心轴1的端部设置的保护环台阶9,以及在保护环台阶9上固定的端头保护环2。所述端头保护环2的外端口设有所述定位槽8。

下轴承位机构包括涨紧螺母16、推拔涨套17、推拉接头19、涨紧螺栓22;推拉接头 19具有伸入推拔涨套17内的涨头191;涨头191为变径杆体,其大直径端设有第二止位台阶192;下轴承位21固定在第二止位台阶192远离涨头191的一侧;推拔涨套17上开设有涨槽171;推拉接头19为中空结构;涨紧螺栓22自下轴承位21端穿入与涨紧螺母16螺合,以使涨头191的大直径段进入推拔涨套17内,以使推拔涨套17与中心轴1内壁涨紧,以使整个端部保护结构与中心轴1形成整体,为中心轴1端部提供下轴承位21。

中心轴1的顶端还通过顶涨结构来固定不同的顶部部件,如大环、水平手轮等。

安装步骤:

先将装有下轴承25和小卡簧的中心柱29的下部螺纹旋入中心底盘34上并拧紧。连接片31的连耳连接片中心孔套到中心柱29上,共装十二片,将连接片31自下而上让其第一片和第七片为一组,第二片与第八片为一组,直至到第六片和第十一片共六组,并让其连耳连接片小轴孔33同心,再将六个支架37的限位槽371上的孔与销轴孔33同心,然后再在其中插上销轴30,让销轴30的最下端落入中心底盘34的下环槽35中,再将支架37拉开大致分成六等分的辐射状。

再将上压盖27套到中心柱中心柱29上,使其六个销轴30嵌入到上环槽28中。再将轴承座23与中心柱中心柱29上的螺纹对接,向下旋到离上压盖27不小于五毫米的间隙的位置,再将子台板44的小头塞入上压盖27与支架37的间隙中,并让台板44下的台板两个限位孔50分别对准两个相邻的支架37上的台板限位柱38装入。剩下的五块台板44用同样的方法装上。然后将位于台板44下的所有侧插销45分别插入各自的支架37上的锁定孔39中。

再用专用的工具插到轴承座工具孔24中,将装有两个上轴承14和大卡簧13的轴承座 23拧紧。此时压盖27已经将所有的子台板44和六个支架37紧紧的压实在一起了。使其几乎像一个整体样的牢固了。

如图16、17所示,为了整个舞台在表演时更加稳定安全,特在每个支架37上加装了伸缩支脚41,使整个舞台的受力臂更长更安全。在每个支架37的侧下方有两个伸缩支脚定位孔40,并在伸缩支脚41内装有一个伸缩支脚弹扣42,要拉出伸缩支脚41,使其伸缩支脚弹扣42扣到最外边的伸缩支脚定位孔40中,如不需要延伸,则将伸缩支脚41向里推,让其伸缩支脚弹扣42扣到最里面的伸缩支脚定位孔40中。要做推入和伸出操作时,先要用手指将伸缩支脚弹扣42压住在推或拉。在伸缩支脚41的最外端设置了平衡调节螺栓43 表演前应将其调整平衡,使舞台平稳无晃动。

本舞台的中心轴可以采用两根或两根以上的碳管1组成。在其每根碳管1的两端各装有一个端头保护环2,用环氧树脂与碳管1保护环台阶9粘接而成。并在端头保护环2内开有一个定位槽8,一般为方槽。在碳管的两头还设有一顶胀螺钉调节孔10。且让定位槽8 与顶胀螺钉调节孔在同一条线上。两根碳管1连接时,先将推拔键5装入配好顶胀螺钉4 的顶胀连接柱3里,并插入两个推拔键定位销6,让其不能抽出。再将顶胀连接柱3塞到碳管1的一端,并将方形定位键7卡入定位槽8中,将另一个碳管1的一端也按照此方法与顶胀连接柱3连接,再用内六角扳手在顶胀螺钉调节孔10中将两个顶胀螺钉4拧紧,这样就完成了两根碳管1的连接。

在其中的碳管1的另一头要安装下轴承位21。如图所示。具体做法:首先将带有胀槽 18的推拔胀套17套到推拔接头19上,将胀紧螺栓22穿过其中与胀紧螺母16连接,然后将其整体插入碳管1,让止位台阶与端头保护环2贴合,再将胀紧螺栓22拧紧,这样下轴承21就安装好了。在下轴承的上方粘接有一个碳管保护套15,其作用就是防止碳管固定螺栓12的经常操作对碳管1的伤害。

将以上已连接好的碳管组合插入锥头11孔中,让碳管1上的下轴承位21销轴承25中, 同时碳管1上的碳管保护套15与锥头11齐平,将三颗碳管固定螺钉12拧紧。这样就完成了整个舞台的安装。

本舞台在常规的舞台表演方式下增加了两个附件来做一些特定的表演形式。顶部水平手轮51和顶部大圆环50,此两个部件的下方有一段和碳管1外径和内径都一样的,且在中心轴的下部圆周上有一个和碳管1一样的顶胀螺钉调节孔10的中心轴。安装时,用一个顶胀连接柱3把他们分别连接到碳管1的顶部。操作方式同两根碳管1一样。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