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用防位移且方便穿线的空心砖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58356发布日期:2018-08-10 23:33阅读:25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砌墙用空心砖,具体地说是一种建筑用防位移且方便穿线的空心砖。



背景技术:

空心砖是以水泥、钢渣等为主要原料,经过原料处理、成型、蒸养制成,是建筑行业常用的墙体主材,由于质轻、消耗原材少等优势,已经成为国家建筑部门首先推荐的产品。

在进行砌墙时,为了墙体整体的牢固性,一般上下层空心砖的垂直灰缝相互错开,使上下层空心砖交错排列。目前为了穿线方便,在空心砖上一般设有多个纵向穿线孔,在进行砌墙时,就需要将上下层空心砖的穿线孔对准,由于上下层空心砖是交错排列的,所以在对准穿线孔砌墙时非常麻烦,需要不断的调整使其对准,如果穿线孔一处对不准,则会造成整层与其下层空心砖的穿线孔错开,影响整个墙体的穿线操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建筑用防位移且方便穿线的空心砖。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建筑用防位移且方便穿线的空心砖,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壁、由主体壁围成的封闭式主体腔和通过连接壁连接在主体壁前后两侧的加强壁,所述加强壁与主体壁平行,主体壁前侧和后侧的加强壁、连接壁均与主体壁形成左侧和右侧开口的两个开口腔;所述的主体腔和每个开口腔内均设有保温材料;所述每个连接壁上均设有两个纵向穿线孔,两个连接壁上的穿线孔对称设置,穿线孔分别设置在主体壁长轴四分之一与四分之三对应的连接壁上;所述空心砖上表面的每个穿线孔的外周均设有一圈环状凸起,空心砖下表面的每个穿线孔处均设有与上表面凸起配合的凹陷,穿线孔在凹陷内;所述主体壁的左右两侧均设有横向凹槽。

砌墙时,将上层空心砖下表面的凹陷与下层空心砖上表面的凸起对准,使凸起卡进凹陷内,凸起和凹陷的配合一方面可以起到限位的作用,每个上层的空心砖将其下层相邻的两个空心砖连成一体,这样使墙体成为一体,避免发生前后位移,能够对空心砖前后左右各个方向限位,增强了墙体的稳定性,即使不通过泥浆粘结,也能实现固定。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主体腔至少为一个。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保温材料为发泡水泥。发泡水泥具有较好的保温效果。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突出的有益效果:

1、砌墙时,凸起和凹陷的配合一方面可以起到限位的作用,每个上层的空心砖将其下层相邻的两个空心砖连成一体,这样使墙体成为一体,避免发生前后位移,能够对空心砖前后左右各个方向限位,增强了墙体的稳定性,即使不通过泥浆粘结,也能实现固定,实现了墙体干砌,满足了对于一些特殊情况下需要对墙体进行临时拆装的要求,安全性能好;另一方面凸起和凹陷对准后也保证了上下层空心砖的穿线孔对准,穿线孔对准操作方便,只需将凸起放入凹陷内即可,节省了不断调整的时间,避免了因穿线孔错开影响穿线操作。

2、将现有的纵向凹槽改为横向,横向凹槽既能起到放置泥浆,增强空心砖之间连接牢固性的作用,也可以在砌墙搬运操作时,将横向凹槽的上边缘处充当把手,方便施工人员的搬运操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填充保温材料后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未填充保温材料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的A向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主体壁;2-主体腔;3-连接壁;4-加强壁;5-开口腔;6-保温材料;7-穿线孔;8-凸起;9-凹陷;10-横向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主体壁1、由主体壁1围成的封闭式主体腔2和通过连接壁3连接在主体壁1前后两侧的加强壁4。所述加强壁4与主体壁1平行,主体壁1前侧和后侧的加强壁4、连接壁3均与主体壁1形成左侧和右侧开口的两个开口腔5,所述的主体腔2至少为一个。

所述的主体腔2和每个开口腔5内均设有保温材料6,所述的保温材料6为发泡水泥,主体腔2和开口腔5的合理分布保证了较好的保温效果。

所述每个连接壁3上均设有两个纵向穿线孔7,两个连接壁3上的穿线孔7对称设置,穿线孔7分别设置在主体壁1长轴四分之一与四分之三对应的连接壁3上。所述空心砖上表面的每个穿线孔7的外周均设有一圈环状凸起8,空心砖下表面的每个穿线孔7处均设有与上表面凸起8配合的凹陷9,穿线孔7在凹陷9内。砌墙时,将上层空心砖下表面的凹陷9与下层空心砖上表面的凸起8对准,使凸起8卡进凹陷9内,凸起8和凹陷9的配合一方面可以起到限位的作用,每个上层的空心砖将其下层相邻的两个空心砖连成一体,这样使墙体成为一体,避免发生前后位移,能够对空心砖前后左右各个方向限位,增强了墙体的稳定性,即使不通过泥浆粘结,也能实现固定,实现了墙体干砌,满足了对于一些特殊情况下需要对墙体进行临时拆装的要求,安全性能好;另一方面凸起8和凹陷9对准后也保证了上下层空心砖的穿线孔7对准,穿线孔7对准操作方便,只需将凸起8放入凹陷9内即可,节省了不断调整的时间,避免了因穿线孔7错开影响穿线操作。

同层相邻空心砖的开口腔5组合成新的封闭腔体,填充于其内部的保温材料6阻断了两空心砖连接处的冷桥,起到了更好的保温作用。

如图3所示,所述主体壁1的左右两侧均设有横向凹槽10,将现有的纵向凹槽改为横向,横向凹槽10既能起到放置泥浆,增强空心砖之间连接牢固性的作用,也可以在砌墙搬运操作时,将横向凹槽10的上边缘处充当把手,方便施工人员的搬运操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