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砼预制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58353发布日期:2018-08-10 23:33阅读:29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砼预制构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砼预制块。



背景技术:

砼预制构件在装配过程中,一般需要做到无间隙配合,用以保证装配的 砼预制构件之间具有较好的强度和配合,同时也需要在砼预制构件之间设有 抗剪切凸健和凹健以防止装配的砼预制构件发生滑移。砼预制块的作用主要是为了提高充填的施工速度,提高生产效率。对自承能力差的地层,在槽部嵌入预制块以形成支护形成防护结构。

现有技术中的砼预制块一般形状单一,不适用于一些墙角等场合,用料较多,存在浪费材料,不具备消音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减少材料消耗、增强消音效果的砼预制块。

特别地,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砼预制块,包括剖面呈L型的本体,所述本体内设有第一空腔、第二空腔、第三空腔,所述第一空腔、第二空腔、第三空腔排列位置为各个空腔的中心点依次相连呈L型,所述本体上最接近所述第二空腔的形成外角的两个面上分别设有第一凹槽、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第二凹槽垂直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空腔、第三空腔与所述第二空腔之间等距离设于所述本体内。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空腔、第二空腔、第三空腔通过预埋管件成型。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凹槽、第二凹槽的直径与钢筋的直径相匹配,所述第一凹槽、第二凹槽中能分别容置所述钢筋,在所述第一凹槽、第二凹槽中卡入钢筋后的凹槽内填充钢筋保护现浇混凝土。

进一步的,所述钢筋为现浇混凝土楼板的板面钢筋或板底钢筋。

本案的砼预制块中,第一空腔、第二空腔、第三空腔的设置减少了整个砼预制块的材料消耗,增强了该预制块的消音效果,有效的降低了其成本,本案的预制块通过剖面呈L型的外形设置,还可以与砖墙等构件组合结构,安拆方便,施工方便,操作性能出色。第一凹槽、第二凹槽使得在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中可以放入本案特制的混凝土预制块,两个凹槽配合使用,适用于各种砖墙或楼板等场景,能保证钢筋保护层满足设计要求。

根据下文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更加明了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优点和特征。

附图说明

后文将参照附图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标示了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部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这些附图未必是按比例绘制的。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砼预制块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一种砼预制块,包括剖面呈L型的本体1,所述本体1内设有第一空腔2、第二空腔3、第三空腔4,所述第一空腔2、第二空腔3、第三空腔4排列位置为各个空腔的中心点依次相连呈L型,所述本体1上最接近所述第二空腔3的形成外角的两个面上分别设有第一凹槽5、第二凹槽6,所述第一凹槽5、第二凹槽6垂直设置。

本案的砼预制块中,第一空腔2、第二空腔3、第三空腔4的设置,在不降低本体强度的基础上,减少了整个砼预制块的材料消耗,增强了该预制块的消音效果,有效的降低了其成本,本案的预制块通过剖面呈L型的外形设置,还可以与砖墙等构件组合结构,安拆方便,施工方便,操作性能出色。第一凹槽5、第二凹槽6使得在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中可以放入本案特制的混凝土预制块,两个凹槽配合使用,适用于各种砖墙或楼板等场景,能保证钢筋保护层满足设计要求。

第一空腔2、第三空腔4与所述第二空腔3之间等距离设于所述本体1内。也就是说第一空腔2与第二空腔3的距离等于第三空腔4与第二空腔3之间的距离,使得整个砼预制块比较平衡。第一空腔2、第二空腔3、第三空腔4内可以填充泡沫块,增强消音效果。

第一空腔2、第二空腔3、第三空腔4通过预埋管件成型。

第一凹槽5、第二凹槽6的直径与钢筋的直径相匹配,所述第一凹槽5、第二凹槽6中能分别容置所述钢筋,在所述第一凹槽5、第二凹槽6中卡入钢筋后的凹槽内填充钢筋保护现浇混凝土。其中,钢筋为现浇混凝土楼板的板面钢筋或板底钢筋。

至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认识到,虽然本文已详尽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多个示例性实施例,但是,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仍可根据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内容直接确定或推导出符合本实用新型原理的许多其他变型或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应被理解和认定为覆盖了所有这些其他变型或修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