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拆卸帐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17640发布日期:2018-07-11 01:51阅读:53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移动式房体,特别是涉及一种可拆卸帐篷。

二、

背景技术:

在无法进行建筑施工或建筑施工条件困难的风景区,木屋板房式帐篷式作为一种临时设施应用于酒店行业和营地住宿,颇受旅游消费者青睐。这种木屋板房帐篷客房属于临时建筑设施,顶棚为篷布式软顶,墙体为硬质建筑板材。目前,酒店业使用的板房式帐篷客房采用的是传统的木屋板房建筑施工方式。即由建材行业生产出木屋板房的材料配送到工地,再由施工人员根据设计图纸现场施工,完成帐篷客房建筑的全过程。这种临时帐篷建筑最显著的特点为:

1.施工完成后一旦拆卸不可再次组装,重复性使用;

2.每间帐篷客房需安装独立水电配套施工才能使用;

3.施工安装劳工强度大;

4.无法更换建筑部件;

5.施工造成的环境破坏程度高;

6.客房建筑质量的稳定性因施工人员的不同因人而异。

上述问题增加酒店和营地运营管理的难度,阻碍酒店业经济发展及由此产生的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经济效益。因此,部分酒店投资企业和营地企业提出了可拆卸重复使用的帐篷建筑客房取代一次性帐篷建筑的要求。采用哪些方法来实现可拆卸帐篷客房,达到客房建筑多次使用的目的,这为创新建筑形式,研发“可拆卸多次使用帐篷客房”提供了充分依据。

现在市面上房体为组装式可拆卸结构、水电集成化并且可以随时更换组合方式、局部组件坏损可以及时更换,从而提高房体对环境的适应性,优化使用者的使用体验,达到绿色环保,实用性广,提高施工效率,质量长效稳定之目的的可拆卸帐篷还没有被发现,有待开发。

三、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移动式房体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拆卸帐篷。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方案的一种可拆卸帐篷,包括底座、墙体、帐篷杆和帐篷,所述帐篷杆顶端与帐篷中心位置固定连接,所述帐篷四角设置有幅绳,所述底座四角设置有帐篷支撑杆,所述幅绳与对应位置的帐篷支撑杆顶端活动连接,任意所述幅绳底端均与底面固定连接使帐篷撑起,所述底座底部设置有若干支撑杆,所述底座由若干同规格的工字钢框拼接组合,任意两个相邻的工字钢框之间通过连接件连接,所述连接件与工字钢框之间通过螺栓固定,所述底座上设置有若干加固龙骨;

所述底座表面垂直且同间距设置有若干方管座,任意所述方管座上均设置有方套管,所述方套管、方管座与底座通过L型连接片固定连接,所述方套管与方管座同侧设置有定位孔,所述底座表面相邻方管座的位置设置有固定孔,所述定位孔与固定孔分别与L型连接片两端固定连接;

所述墙体包括若干墙板结构,任意所述墙板结构的里外两面均设置有装饰板,任意所述墙板结构四周均设置有凹槽,两个所述方套管之间的底座表面均设置有定位方管,所述墙板结构通过凹槽插入两个相邻的所述方套管之间,所述墙板结构底部的凹槽与定位方管配合使用,所述凹槽与方套管、定位方管紧密接触;

两个相邻的所述墙板结构的连接处设置有装饰条;

所述底座边框位置的所述方套管顶端均设置有三通方管,位于所述底座四角位置的所述方套管顶端设置有直角三通方管;所述直角三通方管与相邻的三通方管之间以及所述两个相邻的三通方管之间均设置有C型钢梁,任意所述C型钢梁两端和与其接触的直角三通方管或三通方管之间均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位于所述底座两侧的C型钢梁之间设置有主梁,该主梁竖直投影与底座的轴线重合;所述主梁中心位置与帐篷杆底端固定连接;

所述墙板结构包括普通墙板、供水墙板和电路墙板,任意所述墙板结构内部均设置有保温层,任意所述墙板结构内部均设置有若干十字加强筋;

所述供水墙板外表面设置有水箱,所述电路墙板外表面设置有电箱;

所述底座上自下而上依次设置有防潮板、保温板及木地板;所述底座一角位置上设置有玻璃钢板,该玻璃钢板上设置有坐便下水口、手盆下水口和地漏,所述坐便下水口、手盆下水口和地漏底端通过管道连通;

所述玻璃钢板相邻的墙板结构为供水墙板,该供水墙板内表面设置有淋浴上水口、手盆上水口及坐便上水口,所述淋浴上水口、手盆上水口及坐便上水口均与水箱通过管道连通;

所述电路墙板内表面设置有若干电路插头和快插灯座,任意电路插头和快插灯座均与电箱通过电线电连接,任意连接所述电路插头、快插灯座和电箱的电线外部均设置有电线护管,所述电线护管与电路墙板的十字加强筋之间均设置有固定卡扣。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在于:该设备结构简单,使用简便,房体为组装式可拆卸结构、水电集成化并且可以随时更换组合方式、局部组件坏损可以及时更换,从而提高房体对环境的适应性,优化使用者的使用体验,达到绿色环保,实用性广,提高施工效率,质量长效稳定之目的。

四、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底座1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方套管12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方套管12与座管套连接部位的放大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墙板结构16组装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墙体2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C型钢梁22组装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中底座1表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中玻璃钢板30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中主梁34和帐篷杆3连接关系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中供水墙板23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中电路墙板24的结构示意图。

五、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出简要说明。

如图所示的一种可拆卸帐篷,包括底座1、墙体2、帐篷杆3和帐篷4,所述帐篷杆3顶端与帐篷4中心位置固定连接,所述帐篷4四角设置有幅绳6,所述底座1四角设置有帐篷支撑杆5,所述幅绳6与对应位置的帐篷支撑杆5顶端活动连接,任意所述幅绳6底端均与底面固定连接使帐篷4撑起,所述底座1底部设置有若干支撑杆7,所述底座1由若干同规格的工字钢框8拼接组合,任意两个相邻的工字钢框8之间通过连接件9连接,所述连接件9与工字钢框8之间通过螺栓固定,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上设置有若干加固龙骨10;

所述底座1表面垂直且同间距设置有若干方管座11,任意所述方管座11上均设置有方套管12,所述方套管12、方管座11与底座1通过L型连接片15固定连接,所述方套管12与方管座11同侧设置有定位孔13,所述底座1表面相邻方管座11的位置设置有固定孔14,所述定位孔13与固定孔14分别与L型连接片15两端固定连接;

所述墙体2包括若干墙板结构16,任意所述墙板结构16的里外两面均设置有装饰板,任意所述墙板结构16四周均设置有凹槽17,两个所述方套管12之间的底座1表面均设置有定位方管18,所述墙板结构16通过凹槽17插入两个相邻的所述方套管12之间,所述墙板结构16底部的凹槽17与定位方管18配合使用,所述凹槽17与方套管12、定位方管18紧密接触;

两个相邻的所述墙板结构16的连接处设置有装饰条19;

所述底座1边框位置的所述方套管12顶端均设置有三通方管20,位于所述底座1四角位置的所述方套管12顶端设置有直角三通方管21;所述直角三通方管21与相邻的三通方管20之间以及所述两个相邻的三通方管20之间均设置有C型钢梁22,任意所述C型钢梁22两端和与其接触的直角三通方管21或三通方管20之间均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位于所述底座1两侧的C型钢梁22之间设置有主梁34,该主梁34竖直投影与底座1的轴线重合;所述主梁34中心位置与帐篷杆3底端固定连接;

所述墙板结构16包括普通墙板、供水墙板23和电路墙板24,任意所述墙板结构16内部均设置有保温层42,任意所述墙板结构16内部均设置有若干十字加强筋;

所述供水墙板23外表面设置有水箱25,所述电路墙板24外表面设置有电箱26;

所述底座1上自下而上依次设置有防潮板27、保温板28及木地板29;所述底座1一角位置上设置有玻璃钢板30,该玻璃钢板30上设置有坐便下水口31、手盆下水口32和地漏33,所述坐便下水口31、手盆下水口32和地漏33底端通过管道连通;

所述玻璃钢板30相邻的墙板结构16为供水墙板23,该供水墙板23内表面设置有淋浴上水口35、手盆上水口36及坐便上水口37,所述淋浴上水口35、手盆上水口36及坐便上水口37均与水箱25通过管道连通;

所述电路墙板24内表面设置有若干电路插头39和快插灯座38,任意电路插头39和快插灯座38均与电箱26通过电线电连接,任意连接所述电路插头39、快插灯座38和电箱26的电线外部均设置有电线护管40,所述电线护管40与电路墙板24的十字加强筋之间均设置有固定卡扣41。

本实例的工作过程:在使用该实用新型时,墙板结构16底部的凹槽17与定位方管18配合使用,所述凹槽17与方套管12、定位方管18紧密接触,从而使墙板结构16的连接更加稳固,同时墙板结构16包括普通墙板、供水墙板23和电路墙板24,可以做到根据用户需要确定供水墙板23和电路墙板24的数量进行组合,满足不同的需要,而且墙板结构16的拼接方式使供水墙板23或电路墙板24产生故障时均可以及时进行替换,建筑不受任何地址、地形和土地使用条件的限制(无需三通一平),可随时拆卸,所述坐便下水口31、手盆下水口32和地漏33底端通过管道连通并与当地的下水管道或者是排污池连通,做到不污染周边环境,不用另行安装水电系统,每个帐篷可重复拆装,所有组件可更换,各个组件之间均通过套管、卡槽等方式进行连接,并通过连接件9、L型连接片15以及螺栓进行固定连接,易于拼接和固定,极大地减轻了工人劳动强度并减少了组装时间,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帐篷结构,在达到每个帐篷占地面积40㎡的条件下,拆卸后小型化的组件可储存于一个20尺集装箱中,便于运输。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