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废弃横担拆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616447发布日期:2018-06-05 22:38阅读:42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设备维护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废弃横担拆除装置。



背景技术:

电力架空线路中,电杆或是塔杆为架空线路的重要支撑部件。而横担是电杆顶部横向固定的角铁,且在横担上固定有瓷瓶;横担是杆塔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的作用是用来安装绝缘子、支承导线以及避雷线,并使之按规定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由于横担长期暴露在室外条件下,长期使用过程中受到雨水的侵蚀而出现锈迹,进而影响横担上绝缘子、支承导线等的安装稳定性,即针对该类横担应及时进行拆除更换,以避免输电系统出现输送中断。现有技术中,一般采用人工登杆手动拆除,使用工具为锯片,即对横担的卡接部分进行锯切,但是单个横担完成锯切需要花费至少30分钟的工时,且随施工人员高空作业的时间增加,其工作的安全性逐渐降低,即普通的横担拆除方式不仅耗费工时,同时还增加了施工人员的高空作业风险。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废弃横担拆除装置,实现对锈蚀横担的快速拆除,缩短施工人员高空作业的时间。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废弃横担拆除装置,包括底座以及两个固定在底座两侧的限位筒,在所述底座的中部设有千斤顶,在千斤顶的输出端安装有支撑板,还包括活动贯穿限位筒的升降柱,沿所述升降柱的轴向在其外壁上开有多个限位孔,在所述升降柱下端固定有刀片,在支撑板的两端分别开有固定孔,升降柱通过销柱依次贯穿限位孔、固定孔来实现与支撑板的连接。针对现有技术中在拆除电杆上废旧横担时工作效率低下的问题,申请人设计出一种专门用于高空拆除作业的拆除装置,摒弃传统的锯片切割等方式,通过千斤顶提供动力,由刀片带动横担与电杆之间的夹紧部分上移,使得横担快速脱离电杆,以在短时间内完成横担的拆除,缩短施工人员高空作业的时间,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几率;具体使用时,施工人员通过攀爬电杆将底座放置在电杆的顶部,然后调节升降柱的位置,确保位于两个升降柱下端的刀片与横担的夹持部下方,然后在利用销柱将升降柱与支撑板连接成一个整体,此时,启动千斤顶,千斤顶的输出端带动支撑板以及两个升降柱上移,而刀片与升降柱进行同步移动,即开始驱动横担开始朝电杆顶部移动,直至横担的夹持部完全脱离电杆,即完成拆除工序。其中,升降柱上开有多个与固定孔相对应的限位孔,即能够根据横担夹持部距电杆顶端之间的实际间距来确定升降柱的初始位置,而多个限位孔则能够满足横担夹持部距电杆顶端之间的实际间距存在一个较大的变动幅度,确保位于升降柱底部的刀片能够在短时间内与横担夹持部下方接触,以加快横担的拆除进度。

在所述底座上还设有两个导柱,两个导柱对称分布在千斤顶的两侧,在支撑板的侧壁上设有两个导筒,导柱的上端活动贯穿所述导筒。进一步,在底座上设置两个导柱,而在支撑板的侧壁上设置两个与导柱对应的导筒,即当千斤顶在带动支撑板上移时,两个导柱能与导筒做相对运动,并且对称设置的两个导柱能够保证支撑板在上升时其两端的受力相对均匀,即保障横担夹持部在上移时整体的移动进度保持一致,减小横担夹持部与电杆外壁之间的相互磨损,提高横担拆除效率。

两个所述导柱位于所述支撑板的同一侧。作为优选,两个导柱位于支撑板的同一侧,使得施工人员能够及时观察两个升降柱以及两个刀片的上移情况,当两个升降柱的上移进度不一致时,施工人员能够及时调整,以防止横担夹持部的局部位移量过大而导致横担夹持部与电杆的连接更加紧密,确保横担的拆除工序稳定进行。

所述刀片的截面呈钝角三角形,且刀片的最长边与所述升降柱的下端连接。进一步地,刀片的截面呈钝角三角形,而刀片的最长边与升降柱的下端连接,使得刀片的两个锐角呈水平分布,而刀片锐利的尖角能够在横担夹持部的局部上移量过大时,即在横担夹持部与电杆发生二次卡紧时,利用千斤顶的驱动牵引力将横担夹持部强力破除,以实现对横担的拆除;并且,由于刀片存在两个锐利的尖角,即当其中一个尖角发生形变而减弱或是丧失破除能力时,通过转动升降柱,可将另一个尖角移动至底座的正下方,以方便下次横担拆除时再次使用,同时降低频繁更换刀片的成本。

在所述限位筒的下端端面开有两个开口,且两个开口沿限位筒的轴线对称设置,所述刀片的厚度小于所述开口在限位筒径向上的长度。进一步地,在刀片带动横担夹持部移动至电杆顶端时,刀片与限位筒的下端面容易发生相互干涉,即刀片移动至其极限位置时,横担的夹持部还未与电杆完全脱离,还需人工进行最后的外拔工序才能实现横担的彻底拆除,费时费力,且在高空作业认为施加较大的作用力后容易导致施工人员发生安全事故的几率增大,因此,申请人在限位筒的下端面开设两个沿限位筒轴线对称设置的开口,两个开口能够增加刀片上移的极限高度,确保刀片能够将横担夹持部完全拆除。

在所述刀片上端中部设置有连接头,所述升降柱的下端与所述连接头螺纹连接。作为优选,在刀片上端中部设置连接头,且升降柱的下端与连接头螺纹配合,即确保拆除装置在对不同外径的电杆上的横担进行拆除时,能够快速更换与之相匹配的刀片,以保证拆除工序的正常进行。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一种废弃横担拆除装置,摒弃传统的锯片切割等方式,通过千斤顶提供动力,由刀片带动横担与电杆之间的夹紧部分上移,使得横担快速脱离电杆,以在短时间内完成横担的拆除,缩短施工人员高空作业的时间,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几率;

2、本实用新型一种废弃横担拆除装置,升降柱上开有多个与固定孔相对应的限位孔,即能够根据横担夹持部距电杆顶端之间的实际间距来确定升降柱的初始位置,而多个限位孔则能够满足横担夹持部距电杆顶端之间的实际间距存在一个较大的变动幅度,确保位于升降柱底部的刀片能够在短时间内与横担夹持部下方接触,以加快横担的拆除进度;

3、本实用新型一种废弃横担拆除装置,两个导柱位于支撑板的同一侧,使得施工人员能够及时观察两个升降柱以及两个刀片的上移情况,当两个升降柱的上移进度不一致时,施工人员能够及时调整,以防止横担夹持部的局部位移量过大而导致横担夹持部与电杆的连接更加紧密,确保横担的拆除工序稳定进行。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标记及对应的零部件名称:

1-升降柱、2-限位孔、3-支撑板、4-导筒、5-导柱、6-千斤顶、7-底座、8-限位筒、9-刀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包括底座7以及两个固定在底座7两侧的限位筒8,在所述底座7的中部设有千斤顶6,在千斤顶6的输出端安装有支撑板3,还包括活动贯穿限位筒8的升降柱1,沿所述升降柱1的轴向在其外壁上开有多个限位孔2,在所述升降柱1下端固定有刀片9,在支撑板3的两端分别开有固定孔,升降柱1通过销柱依次贯穿限位孔2、固定孔来实现与支撑板3的连接。针对现有技术中在拆除电杆上废旧横担时工作效率低下的问题,申请人设计出一种专门用于高空拆除作业的拆除装置,摒弃传统的锯片切割等方式,通过千斤顶6提供动力,由刀片9带动横担与电杆之间的夹紧部分上移,使得横担快速脱离电杆,以在短时间内完成横担的拆除,缩短施工人员高空作业的时间,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几率;具体使用时,施工人员通过攀爬电杆将底座7放置在电杆的顶部,然后调节升降柱1的位置,确保位于两个升降柱1下端的刀片9与横担的夹持部下方,然后在利用销柱将升降柱1与支撑板3连接成一个整体,此时,启动千斤顶6,千斤顶6的输出端带动支撑板3以及两个升降柱1上移,而刀片9与升降柱1进行同步移动,即开始驱动横担开始朝电杆顶部移动,直至横担的夹持部完全脱离电杆,即完成拆除工序。其中,升降柱1上开有多个与固定孔相对应的限位孔2,即能够根据横担夹持部距电杆顶端之间的实际间距来确定升降柱1的初始位置,而多个限位孔2则能够满足横担夹持部距电杆顶端之间的实际间距存在一个较大的变动幅度,确保位于升降柱1底部的刀片9能够在短时间内与横担夹持部下方接触,以加快横担的拆除进度。

其中,在所述底座7上还设有两个导柱5,两个导柱5对称分布在千斤顶6的两侧,在支撑板3的侧壁上设有两个导筒4,导柱5的上端活动贯穿所述导筒4。进一步,在底座7上设置两个导柱5,而在支撑板3的侧壁上设置两个与导柱5对应的导筒4,即当千斤顶6在带动支撑板3上移时,两个导柱5能与导筒4做相对运动,并且对称设置的两个导柱5能够保证支撑板3在上升时其两端的受力相对均匀,即保障横担夹持部在上移时整体的移动进度保持一致,减小横担夹持部与电杆外壁之间的相互磨损,提高横担拆除效率。

作为优选,两个导柱5位于支撑板3的同一侧,使得施工人员能够及时观察两个升降柱1以及两个刀片9的上移情况,当两个升降柱1的上移进度不一致时,施工人员能够及时调整,以防止横担夹持部的局部位移量过大而导致横担夹持部与电杆的连接更加紧密,确保横担的拆除工序稳定进行。

实施例2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刀片9的截面呈钝角三角形,且刀片9的最长边与所述升降柱1的下端连接。进一步地,刀片9的截面呈钝角三角形,而刀片9的最长边与升降柱1的下端连接,使得刀片9的两个锐角呈水平分布,而刀片9锐利的尖角能够在横担夹持部的局部上移量过大时,即在横担夹持部与电杆发生二次卡紧时,利用千斤顶6的驱动牵引力将横担夹持部强力破除,以实现对横担的拆除;并且,由于刀片9存在两个锐利的尖角,即当其中一个尖角发生形变而减弱或是丧失破除能力时,通过转动升降柱1,可将另一个尖角移动至底座7的正下方,以方便下次横担拆除时再次使用,同时降低频繁更换刀片9的成本。

其中,在所述限位筒8的下端端面开有两个开口,且两个开口沿限位筒8的轴线对称设置,所述刀片9的厚度小于所述开口在限位筒8径向上的长度。进一步地,在刀片9带动横担夹持部移动至电杆顶端时,刀片9与限位筒8的下端面容易发生相互干涉,即刀片9移动至其极限位置时,横担的夹持部还未与电杆完全脱离,还需人工进行最后的外拔工序才能实现横担的彻底拆除,费时费力,且在高空作业认为施加较大的作用力后容易导致施工人员发生安全事故的几率增大,因此,申请人在限位筒8的下端面开设两个沿限位筒8轴线对称设置的开口,两个开口能够增加刀片9上移的极限高度,确保刀片9能够将横担夹持部完全拆除。

作为优选,在刀片9上端中部设置连接头,且升降柱1的下端与连接头螺纹配合,即确保拆除装置在对不同外径的电杆上的横担进行拆除时,能够快速更换与之相匹配的刀片9,以保证拆除工序的正常进行。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