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临时围墙及止水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647213发布日期:2018-06-08 21:10阅读:204来源:国知局
一种临时围墙及止水带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临时围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的是一种临时围墙及止水带。



背景技术:

临时围墙种类繁多,建筑工地用围墙、道路建设围墙及地铁建设围墙等都较为常见,也为人们所熟知。无论是建筑工地,还是道路建设,雨水或滞水的产生不可避免,而若水流流淌至建设场地外侧会对外部环境造成影响,处于少人行走的环境影响尚且较小,若建设场地位于城市中心,则建设场地流出的水不仅影响市容,而且对路面安全行驶不利。

可见,现有技术还有待于改进和发展。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临时围墙及止水带,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临时围墙无法阻止建设场地内雨水或滞水外流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临时围墙,包括围墙本体,所述围墙本体两侧各连接有一边框,其中,所述临时围墙还包括止水带,所述止水带包括连接部及止水部;所述连接部位于止水部上端,且可拆卸连接于围墙本体和/或边框;所述止水部中间部分设置有软质材料制成的下端面,用于贴合地面,该下端面下方开设有用于在止水部下端面贴合地面后灌注发泡剂,以填补下端面与地面之间缝隙的灌注槽。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部上端面与围墙本体下端面相贴合,或连接部一侧与围墙本体一侧相贴合。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部与围墙本体之间还连接有止水条;所述止水条上端面与围墙本体下端面相贴合,或止水条上端一侧与围墙本体下端一侧相贴合;所述止水条下端面与连接部上端面相贴合,或止水条下端一侧与连接部上端一侧相贴合。

进一步地,所述围墙本体包括面板及面板框架,所述面板固定于所述面板框架内。

进一步地,所述止水部包括第一支撑边、第二支撑边及贴地边;所述第一支撑边及第二支撑边上端连接形成∧形结构,所述贴地边连接于二者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贴地边连接于第一支撑边及第二支撑边中部;所述第一支撑边以贴地边为界,分为上下两个部分,上部为第一上支撑边,下部为第一下支撑边;所述第二支撑边以贴地边为界,分为上下两个部分,上部为第二上支撑边,下部为第二下支撑边;所述第一上支撑边、第二上支撑边及贴地边合围有一空心槽,所述第一下支撑边、第二下支撑边及贴地边则合围成一侧开口的灌注槽。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部靠近左右两端端面处分别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连接孔,所述边框适配所述第一连接孔设置有第二连接孔,所述连接部与边框通过第一连接孔及第二连接孔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边框形成有收容槽,所述连接部端部收容于所述收容槽;所述边框下端外侧套接有一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上部由底板、第一侧板及第二侧板构成凹字型,第一侧板及第二侧板分别设置有一呈长条状的连接槽,所述连接槽位置与第一连接孔及第二连接孔相适配。

进一步地,每个边框下端连接有一基础地螺丝,所述基础地螺丝用于插入地底,作为临时围墙的基础使用;每个边框上端连接有一倾斜支撑杆,每个所述倾斜支撑杆下端连接有一支撑地螺丝,所述支撑地螺丝用于插入地底,作为倾斜支撑杆的支撑力源传递件。

一种止水带,其中,所述止水带应用于如上所述的临时围墙。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临时围墙,由于采用了包括连接部及止水部的止水带,并使连接部位于止水部上端,且可拆卸连接于围墙本体和/或边框;同时止水部中间部分设置有软质材料制成的下端面,用于贴合地面,该下端面下方则开设有灌注槽,灌注槽用于在止水部下端面贴合地面后灌注发泡剂,以使发泡剂填补止水部与地面之间的缝隙。使得临时围墙固定于地面后,止水部在围墙本体的压力下可紧密贴合地面,由于其下端面由软质材料制成,因此止水部适应地面情况的能力毋庸置疑是较强的,也就使得止水部与地面之间的缝隙将大幅度减少;而灌注槽灌注发泡剂后,发泡剂膨胀过程中将填补止水部与地面之间的缝隙,据此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临时围墙无法阻止建设场地内雨水或滞水外流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临时围墙较佳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临时围墙较佳实施例中止水带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局部A的放大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临时围墙较佳实施例中止水带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临时围墙及止水带,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临时围墙,包括围墙本体100、至少两个设置于围墙本体100两侧的边框200及止水带300。所述围墙本体100包括面板及面板框架,所述面板固定于所述面板框架内。

如图2至图4所示,所述止水带300包括连接部310及止水部310;所述连接部310位于止水部310上端,且可拆卸连接于围墙本体100和/或边框200;所述止水部310中间部分设置有软质材料制成的下端面,用于贴合地面,该下端面(即指图3及图4中贴地边322的下端面)下方则开设有灌注槽340,所述灌注槽340用于在止水部310下端面贴合地面后灌注发泡剂。

较佳的是,所述连接部310与止水部310一体成型,二者由同种材料制作而成,比如橡胶、软塑料等软质材料。软质材料有利于减少止水部310与地面之间的缝隙,不难理解的是,若采用刚性材料,如铝合金等,当地面平整性较差时,止水部310将仅与地面最高处贴合,剩余部分将形成缝隙,弱化止水带300的止水效果。

当围墙本体100、边框200与止水带300连接完成后,通过地螺丝等固定件,将临时围墙固定于地面,止水带300将在固定件的固定压力下紧贴地面,而后通过向灌注槽340灌注发泡剂,发泡剂发泡膨胀,地面与止水带300之间的缝隙将被最大化填充,从而再次提高止水带300的止水效果。

上述连接部310可拆卸连接于围墙本体100和/或边框200,是指连接部310可仅连接围墙本体100或边框200,也可同时连接围墙本体100与边框200,只要能够保证连接稳定性,本实用新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在进一步地较佳实施例中,所述连接部310呈矩型,而边框200的长度则大于围墙本体100的高度,使边框200下端能够余留出一定的空间,而连接部310收容于围墙本体100与边框200连接后形成的余留空间,一则可以提高止水带300的固定稳定性,二则可以增加连接部310的高度,水位只要不超过止水带300上端面,则无法通过止水带300与围墙本体100之间的缝隙流出,从而提高临时围墙的止水性能。

进一步地,所述止水带300上端面与围墙本体100下端面相贴合,以尽可能减少二者之间的缝隙。当然,将连接部310一侧与围墙本体100一侧相贴合,也可以达到该效果,二者侧面贴合是指连接部310与围墙本体100高度空间部分重叠。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止水部310包括第一支撑边321、第二支撑边323及贴地边322;所述第一支撑边321及第二支撑边323上端连接形成∧形结构,所述贴地边322连接于二者之间,所述灌注槽340由第一支撑边321、第二支撑边323及贴地边322合围而成。

上述止水部310中间部分即是指贴地边322,也就是说,在本实用新型中,至少需要保证贴地面的底面由柔性材料制作而成,才能在保证其止水效果的同时,使其能适用于多种地面状况。

如图3及图4所示,具体实施时,所述贴地边322连接于第一支撑边321及第二支撑边323中部;所述第一支撑边321以贴地边为界,分为上下两个部分,上部为第一上支撑边,下部为第一下支撑边;所述第二支撑边323以贴地边为界,分为上下两个部分,上部为第二上支撑边,下部为第二下支撑边;所述第一上支撑边、第二上支撑边及贴地边合围有一空心槽350,所述第一下支撑边、第二下支撑边及贴地边则合围成一侧开口的灌注槽。所述空心槽的作用是为贴地边贴地过程中变形留出足够的空间,比如在贴地过程中,地面有一凸起,在凸起部分,贴地边必须向上方凹入空心槽,才能保证贴地边最大化程度的贴紧地面。

在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地较佳实施例中,所述连接部310靠近左右两端端面处分别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连接孔,所述边框200适配所述第一连接孔设置有第二连接孔,所述连接部310与边框200通过第一连接孔及第二连接孔可拆卸连接。

也就是说,将连接部310螺纹连接于所述边框200,至于连接部310是否与围墙本体100相连接,则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比如当围墙本体100及止水带300长度较长时,则将二者进行连接较好,由于止水带300是由柔性材料制作而成,额外的连接能够保证止水带300中部不会向下松脱;而围墙本体100及止水带300长度较短时,则不必进行额外的连接。

另外,其他的连接方式,比如围墙本体100下端面开设开口槽,连接部310插入开口槽也可以提高临时围墙的止水性能,至于是否有必要,则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本实用新型对此不做具体限定。还有其他方式同样如此,比如连接部310上端呈Y型,包裹于围墙本体100外侧等等,这些都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在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地较佳实施例中,所述边框200形成有收容槽,所述连接部310端部收容于所述收容槽;所述边框200下端外侧套接有一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上部由底板、第一侧板及第二侧板构成凹字型,第一侧板及第二侧板分别设置有一呈长条状的连接槽,所述连接槽位置与第一连接孔及第二连接孔相适配。

除止水条外,本实用新型还采用了免基础支撑结构,使临时围墙不必依靠传统地基进行固定,提高了其环保性能,循环使用性及使用方便性。

具体实施时,每个边框200下端连接有一基础地螺丝,所述基础地螺丝用于插入地底,作为临时围墙的基础使用。进一步地,每个边框200连接有一倾斜支撑杆400,每个所述倾斜支撑杆400下端连接有一支撑地螺丝500,所述支撑地螺丝500用于插入地底,作为倾斜支撑杆400的支撑力源传递件。

在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地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倾斜支撑杆400长度可调,使倾斜支撑杆400长度可调的结构有多种,比如将倾斜支撑杆400分设为两个单独的杆部,在杆部中间设置一两端皆形成有螺纹的螺纹连接件,转动螺纹连接件使二者间距可调;又比如,将倾斜支撑杆400设置为伸缩杆,即一杆内置于另一杆内部的结构等等,本实用新型对此不做具体限定。

本实用新型之所以设置倾斜支撑杆400并使其长度可调,是为了使围墙本体100与地平面之间的夹角可在一定范围内调整,从而调整围墙本体100的受力面积及角度,所谓受力是指承受风力。这样,不仅可提高临时围墙的使用可靠性,也可提高其通用性,比如风力较大处可使用,风力较小处亦可使用。

在本实用新型地另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连接部310与围墙本体100之间还连接有止水条;所述止水条上端面与围墙本体100下端面相贴合,或止水条上端一侧与围墙本体100下端一侧相贴合;所述止水条下端面与连接部310上端面相贴合,或止水条下端一侧与连接部310上端一侧相贴合。

除上述临时围墙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止水带,其应用于如上所述的临时围墙,具体结构如上述实施例所述,在此不再赘述。

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应用不限于上述的举例,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