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外墙板连接配筋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741277发布日期:2018-06-19 22:17阅读:379来源:国知局
一种外墙板连接配筋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外墙板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外墙板连接配筋结构。



背景技术:

外墙板的一般按三明治方式生产制作,即墙体的两面分别为混凝土内外叶,中间设置保温隔热层。生产主要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如下:

第一、内外叶混凝土板内设置单层双向和双层双向钢筋网片,含钢量相当高,人工工作量大;

第二、内外叶混凝土板厚度无法减薄,一般不低于60mm,内叶板兼顾与主体结构连接功能,厚度达90-120mm;

第三、保温隔热层一般采用聚苯板或挤塑板,成型工艺决定了外叶板混凝土与保温隔热层无法紧密贴合,局部形成空腔;

第四、由于设计形式决定了单位面积重量较重,施工吊装时普通起重塔吊无法提升,需要配备重型塔吊作业;

第五、采用树脂连接件,虽然有低导热性,但长期耐久性值得商榷;

第六、内外叶采用树脂连接件,由于工艺所致,浇筑上层混凝土时扰动连接件,影响下一层混凝土与之很好咬合,形成脱开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外墙板连接配筋结构,该配筋结构能够有效的增加外墙板内叶板和外叶板之间的连接强度,实现内外叶混凝土墙板的超薄成型。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外墙板连接配筋结构,包括由若干呈波浪状的弯折钢筋组成的第一配筋单元和第二配筋单元,所述第一配筋单元和第二配筋单元采用平行间隔、同向交叉或者纵横交错方式设置在外墙板中,第一配筋单元和第二配筋单元的最低点处于外墙板的内叶板中,最高点处于外墙板的外叶板中。

进一步的,所述弯折钢筋截面为圆形。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配筋单元和第二配筋单元采用平行间隔或者同向交叉方式设置在外墙板时,在第一配筋单元和第二配筋单元之间还连接有若干水平钢筋。

进一步的,所述弯折钢筋和水平钢筋均采用低导热材料。

进一步的,所述弯折钢筋包括上连接部、下连接部以及断桥部,所述上连接部和下连接部通过断桥部进行连接,所述断桥部采用耐候橡胶材料。

进一步的,第一配筋单元和第二配筋单元以及水平钢筋在连接的时候采用铁丝绑扎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能够有效的增加外墙板内叶板和外叶板之间的连接强度,实现内外叶混凝土墙板的超薄成型,可以大量降低外墙板的单位面积重量75%,也就是说重量只有传统外墙板的1/4,非常有利于外墙板装配化施工的需要,显著降低建筑产业化的实施难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设置在具有边框的外墙板中);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设置在具有边框的外墙板中);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设置在具有边框的外墙板中);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图1在弯折钢筋之间设置断桥部后使用在外墙板中的剖面图。

图中:1、第一配筋单元;2、第二配筋单元;3、水平钢筋;4、上连接部;5、下连接部;6、断桥部;7、外叶板;8、隔热板;9、内叶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到图4所示,一种外墙板连接配筋结构,包括由若干呈波浪状的弯折钢筋组成的第一配筋单元1和第二配筋单元2,所述第一配筋单元1和第二配筋单元2采用平行间隔、同向交叉或者纵横交错方式设置在外墙板中,第一配筋单元1和第二配筋单元2的最低点处于外墙板的内叶板9中,最高点处于外墙板的外叶板8中。本实用新型的第一配筋单元1和第二配筋单元2均采用波浪状的弯折钢筋,该弯折钢筋的最低点处于外墙板的内叶板9中,最高点处于外墙板的外叶板7中,也就是说,通过弯折钢筋能够将外墙板的内叶板9、隔热板8以及外叶板7紧密的连接起来,实现内外叶混凝土墙板的超薄成型,相较于以往采用网片的方式,可以大量降低外墙板的单位面积重量75%,也就是说重量只有传统外墙板的1/4,非常有利于外墙板装配化施工的需要,显著降低建筑产业化的实施难度。

如图1所示,第一配筋单元1和第二配筋单元2采用的是平行间隔方式设置在外墙板之中;如图2所示,第一配筋单元1和第二配筋单元2采用同向交叉的方式设置在外墙板中;如图3所示,第一配筋单元1和第二配筋单元2采用纵横交错的方式设置在外墙板中,图1到图3显示配筋结构设置在具有边框的外墙板中,当然,配筋结构也可以直接设置在外墙板之中。

进一步的,所述弯折钢筋截面为圆形。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配筋单元1和第二配筋单元2采用平行间隔或者同向交叉(在同向交叉的时候,第一配筋单元和第二配筋单元的接触点处于同一个竖直平面内)方式设置在外墙板时,在第一配筋单元1和第二配筋单元2之间还连接有若干水平钢筋3。如图1和图2所示,为了增加第一配筋单元1和第二配筋单元2之间的连接强度,所以在两配筋单元之间还连接有水平钢筋3,水平钢筋3同时与第一配筋单元1和第二配筋单元2进行连接。如图3所示,当采用纵横交错方式的时候,设置纵横交错的两根水平钢筋3分别将第一配筋单元中的弯折钢筋1和第二配筋单元2中的弯折钢筋进行串联。

进一步的,所述弯折钢筋和水平钢筋3均采用低导热材料。为了降低外墙板的传热性能,所以弯折钢筋和水平钢筋3均采用低导热材料制成。

进一步的,所述弯折钢筋包括上连接部4、下连接部5以及断桥部6,所述上连接部4和下连接部5通过断桥部6进行连接,所述断桥部6采用耐候橡胶材料。除了弯折钢筋和水平钢筋3直接采用低导热材料之外,也可以将弯折钢筋分为上连接部4、下连接部5和断桥部6,断桥部6采用耐候橡胶材料,有效的阻隔热传递。

进一步的,第一配筋单元1和第二配筋单元2以及水平钢筋3在连接的时候采用铁丝绑扎连接。为了使得配筋结构在连接的时候更加方便快捷,第一配筋单元、第二配筋单元以及水平钢筋之间采用铁丝绑扎连接(绑扎铁丝未图示),当然,除了铁丝绑扎以外,还可以采用焊接操作。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构思作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依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