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凝土短肢转角墙柱辅助加固木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683244发布日期:2018-06-12 22:47阅读:525来源:国知局
一种混凝土短肢转角墙柱辅助加固木盒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施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混凝土短肢转角墙柱辅助加固木盒。



背景技术:

传统混凝土短肢转角墙柱的模板加固施工,一般采用次龙骨(50×50×3mm 方钢或100×50mm木方)、主龙骨(采用Ф48×3.0或Ф48×3.5圆钢管柱箍)、穿墙M12对拉螺杆、墙柱宽度方向辅助步步紧组合加固。由于步步紧强度及刚度较小,在混凝土振捣荷载作用下易产生受力不均,导致步步紧脱落或胀模等现象,常导致梁胀模或漏浆现象的发生,同时采用穿墙螺杆需钻孔容易破坏加固模板,影响模板使用周转率、损耗率及消耗PVC管材料,后期需修补对拉螺杆洞,工序麻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混凝土短肢转角墙柱辅助加固木盒,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混凝土短肢转角墙柱辅助加固木盒,该辅助加固木盒包括由六块木盒胶合板围成的矩形盒体,在该矩形盒框的内部设有中间撑板,该中间撑板由若干块长条状的木板并排组合而成的长方体结构,该长方体结构的其中四个面紧贴所述矩形盒体内部四个面的内壁,该长方体结构的另外的两个相对的面与所述矩形盒体的相对应的另外两个面之间存在空隙,在该空隙中位于矩形盒体的内部棱角处各设有一个木方,该木方通过铁钉与所述木盒胶合板固定。

所述木盒胶合板为18mm厚胶合板。

所述木方的截面尺寸为40mm×80mm。

本实用新型的辅助加固木盒,根据设计图纸加工后可周转使用,减少模板损耗率及避免对拉螺杆洞处漏浆引起的混凝土缺陷;同时,不需要在墙肢模板上钻孔穿对拉螺杆,免除了PVC管的消耗及后期墙柱对拉螺杆洞的修补工作,所以该辅助加固木盒具有操作简单、可周转利用、整体稳定性好及混凝土成型质量好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T型转角墙柱示意图;

图2是L型转角墙柱示意图;

图3是辅助木盒加工剖面示意图;

图4是辅助加固木盒尺寸立体示意图;

图5是加固组合体系示意图。

附图标记:1-木方,2-中间撑板,3-铁钉,4-木盒胶合板,5-对拉螺栓,6- 次龙骨,7-墙柱胶合板,8-混凝土短肢转角墙柱,9-对拉螺杆,10-主龙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

如图1-图5所示:

图1和图2展示了混凝土短肢转角柱截面,其中图1中T型转角墙柱示意图,图2为L型转角墙柱示意图。混凝土短肢转角墙柱8截面主要适用于T型和L 型两种转角墙柱截面形式。其中,T型转角墙柱适用厚度要求t1、t2≤200mm,长度适用要求L1、L2、L3≤350mm,且L1、L2<L3;L型转角墙柱厚度要求t1、 t2≤200mm,长度要求L1、L2≤350mm,且L1<L2。

图3和图4展示了辅助加固木盒结构示意图:本实用新型根据混凝土短肢转角墙柱8截面加工制作辅助加固木盒,采用配套的18mm胶合模板、4条 40mm×80mm木方1、中间撑板2及1寸(约33mm)铁钉3加工制作,六面均采用18mm胶合模板作为木盒胶合板4封闭,而混凝土短肢转角墙柱8采用18mm 胶合模板作为墙柱胶合板7封闭。安装时通过对拉螺栓5、对拉螺杆9、次龙骨6、主龙骨10等将辅助加固木盒在混凝土短肢转角墙柱8处固定。

辅助加固木盒长度L及宽度B根据转角墙柱截面设计图纸尺寸确定,对于转角墙柱全长小于等于2m的,其辅助木盒高度h同转角墙柱全程长度,中间设置撑板,撑板间距同主龙骨10加固间距(根据计算书设置)确定;对于转角墙柱全长大于2m的,每个辅助加固木盒高度宜为200mm≤h≤350mm,每个木盒布置间距同主龙骨10(柱箍)间距(根据计算书设置)。

1、操作方法

根据楼栋墙、柱平法施工图及结合模板工程专项施工方案,整层整套深化加工辅助加固木盒。对于对于转角墙柱全长小于等于2m的,其辅助木盒高度h同转角墙柱全程长度,中间设置隔板,隔板间距根据主龙骨加固间距确定,以增加强度及刚度;对于转角墙柱全长大于2m的,每个辅助加固木盒高度宜为 200mm≤h≤350mm,每个木盒布置间距同主龙骨10(柱箍)间距(根据计算书设置)。

在现场结构板面根据图纸放线,转角墙柱钢筋验收合格后,安装侧模板,校核复验后安装木盒加固,形成稳定整体体系,加固体系经验收合格即可。

混凝土浇筑完毕达到设计强度后,从上向下拆除辅助加固木盒,旋开对拉螺栓5和对拉螺杆9,拿开诸位主龙骨10的圆钢管,取出时严禁用锤子猛力敲打,以防变形影响受力,最后将辅助固定木盒收集好,以便下次继续周转使用。

如前所述对实施例的描述,以使本领域内的任何技术人员可以使用或利用本实用新型。对该实施例,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实施例原理的基础上,可以做出各种修改或变更。应当理解,说明书上所举的实施例仅是一种较佳实施例,对该实施例做出的修改或变更不能脱离本实施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