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铁塔与机房组合式基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08678发布日期:2018-06-30 04:27阅读:359来源:国知局
通信铁塔与机房组合式基站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移动通信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通信铁塔与机房组合式基站。



背景技术:

现有“三管塔+机房”基站模式,为了保证铁塔基础受力简单性,机房需要建造在铁塔基础范围外,并保持一定的距离,造成基站的整体占地面积较大。机房的线缆需要通过走线架或地埋的方式上塔。

除以上问题以外,现有“三管塔+机柜”基站模式的一体化机柜的耐久性较差(一体化机柜的使用年限通常为:6~8年),造成基站整体耐久性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通信铁塔与机房组合式基站,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并且具有良好的效果。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通信铁塔与机房组合式基站,其特征在于:包括通信铁塔、机房和安装基础,所述安装基础埋设于地面以下位置,所述机房位于地面以上,包括固连于所述安装基础上的钢筋框架、包覆于所述钢筋框架外的混凝土,以及固设于所述钢筋框架上部的屋面板,所述通信铁塔固定安装在所述钢筋框架上端。

进一步的,所述钢筋框架包括设于地面位置的呈三角形布置的基础连梁,位于所述三角形各角点且长度方向垂直于地面布置的框架柱,以及位于所述框架柱上部且分别连接于相邻所述框架柱之间的框架梁,于相邻框架柱之间连接有采用蒸压混凝土砌块砌筑成的填充墙,于至少其一的所述填充墙上设有机房门,所述屋面板搭设于所述框架梁上,所述框架柱顶部穿出所述屋面板的部分形成柱头,所述通信铁塔为固连于所述柱头上端的三管塔,所述框架柱的下端固连于所述安装基础上。

进一步的,所述机房室内地坪高于室外地面,于任一所述框架柱上设有壁挂空调,于另一所述框架柱上设有交流配电箱,于一侧未设有所述机房门的填充墙上设有电池组,相应的于另一侧未设有所述机房门的填充墙上设有电池柜、综合柜和馈线窗,机房内部铺设有走线架。

进一步的,所述综合柜和所述电池柜并排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通信铁塔通过预埋于所述柱头内的地脚螺栓,安装在所述机房顶部。

进一步的,所述安装基础采用筏板基础。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势:

(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通信铁塔与机房组合式基站,安装基础埋设于地下,可以使安装于基础上的机房和通信铁塔更加稳定,机房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更加牢固,耐久性更好,通信铁塔安装在机房上端,进而能减少基站的占地面积。

(2)安装基础采用筏板基础,承受建筑物的载荷能力更强,同时可以调整不均匀沉降,提高场地受限的场景选址成功率。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通信铁塔与机房组合式基站总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机房立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机房平面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机房剖面图;

附图标记说明:

1-通信铁塔,2-机房,3-安装基础,4-柱头,5-屋面板,6-框架梁,7-框架柱,8-基础连梁,9-填充墙,10-机房门,11-馈线窗,12-电池组,13-电池柜,14-综合柜,15-交流配电箱,16-壁挂空调,17-走线架。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一种三管塔与机房组合式基站,如图1、2、4所示,包括通信铁塔1、机房2和安装基础3,安装基础3埋设于地面以下位置,优选的,所述安装基础3采用筏板基础,机房2位于地面以上,包括固连于安装基础3上的钢筋框架、包覆于钢筋框架外的混凝土,以及固设于钢筋框架上部的屋面板5,机房2和安装基础3采用钢筋混凝土整体浇筑,采用钢筋混凝土浇注的机房2相对于常用的机柜使用年限更长,耐久度更好,通信铁塔1通过预埋于柱头4内的地脚螺栓安装在机房2顶部,可以减小基站的占地面积,通信铁塔1采用中国铁塔公司标准图集的塔型,也可根据具体要求设计的非标准塔型。

为了保证结构安全,要采用结构计算软件对通信铁塔1和机房2进行整体建模分析,通过计算分析来确定通信铁塔1、机房2框架和安装基础3的构件尺寸、采用材料性质等参数。

钢筋框架包括设于地面位置的呈三角形布置的基础连梁8,位于三角形各角点且长度方向垂直于地面布置的框架柱7,以及位于框架柱7上部且分别连接于相邻框架柱7之间的框架梁6,于相邻框架柱6之间连接有采用蒸压混凝土砌块砌筑成的填充墙9,于至少其一的填充墙9上设有机房门10,屋面板5搭设于框架梁6上,框架柱7顶部穿出屋面板5的部分形成柱头4,通信铁塔1为固连于柱头4上端的三管塔,框架柱7的下端固连于安装基础3上。

如图3所示,于任一框架柱7上设有壁挂空调16,于另一框架柱7上设有交流配电箱15,于一侧未设有机房门10的填充墙9上设有电池组12,相应的于另一侧未设有机房门10的填充墙9上设有电池柜13、综合柜14和馈线窗11,综合柜14和电池柜13并排设置,线路通过馈线窗11延伸向外连接到通信铁塔2上,机房2内部铺设有走线架17,机房2室内地坪高于室外地面,室内净高取值要满足综合柜14和走线架17布置要求。

本实用新型减小了整个基站的占地面积,提高了通信铁塔天线的挂高,同时避免了采用机柜造成的基站的耐久性的降低,提高场地受限的场景选址成功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