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岩棉四面企口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64474发布日期:2018-09-05 01:32阅读:300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金属幕墙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岩棉四面企口板。



背景技术:

岩棉彩钢夹心板已有多年的发展及应用经历,并日趋完善,近年来,随着建筑节能的大力推进,岩棉彩钢夹心板也越来越多的应用于建筑幕墙系统,填补传统幕墙材料所不能涉及外墙装饰领域,特别是取代大跨尺寸的幕墙材料,并因其丰富的装饰效果及快捷、经济的安装效率,逐步从工业建筑延伸到民用建筑及公共建筑,由此衍生市场对岩棉彩钢夹心墙板幕墙系统的材料需求。

目前岩棉彩钢夹心板一般包括由下钢板和上钢板组成的企口板框和填充于企口板框内的岩棉,企口板框具有两个相对的端部和两个相对的侧部,两个相对的端部分别设有相互匹配的第一企口部和第二企口部,这种岩棉彩钢夹心板虽早已实现工厂机械化的连续生产技术,具有平面长度的任意性,但在机械化生产切割当中无法避免形成相对的两侧的芯材裸露,距离幕墙的三性技术要求:气密性(空气渗透性能),水密性(雨水渗漏性能),抗风性(风压变形性能)尚存在结构性的差距。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岩棉四面企口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岩棉四面企口板,具有由外板和背板组成的企口板框以及填充于企口板框内的岩棉,所述的企口板框具有两个相对的端部和两个相对的侧部,两个相对的端部分别设有相互匹配的第一企口部和第二企口部,第一企口部和第二企口部之间的两个相对的侧部覆有金属内衬板,并分别形成相互匹配的第三企口部和第四企口部,金属内衬板外粘附有铝膜胶带封边,所述的铝膜胶带封边的顶端和底端分别搭设在外板上表面边缘和背板下表面边缘,与第一企口部和第二企口部对应的两个相对的侧部设有硅胶封边。

优选地,所述的金属内衬板由呈企口结构的衬板本体、设置在衬板本体顶端的上翻边以及设置在衬板本体底端的下翻边组成,所述的上翻边插入外板底部和岩棉顶部之间,所述的下翻边插入背板顶部和岩棉底部之间。

优选地,所述的外板和上翻边之间通过铆钉连接。

优选地,所述的上翻边和下翻边插入端的边缘设有刃口部。

优选地,所述的金属内衬板采用厚度为0.4~0.5mm的彩钢内衬板。

优选地,所述的第一企口部和第二企口部内填充有聚氨酯封边。

优选地,所述的第一企口部和第二企口部通过将外板的两端分别弯折成型。

所述的岩棉四面企口板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切锯出外板、背板和岩棉,去除毛边;

(2)将外板材料弯折,成型第一企口部和第二企口部,将外板、背板和岩棉组装;

(3)在第一企口部和第二企口部之间的两个相对的侧部安装金属内衬板;

(4)粘贴铝膜胶带封边;

(5)在与第一企口部和第二企口部对应的两个相对的侧部凃设硅胶封边,得到所述的岩棉四面企口板。

优选地,当金属内衬板的上翻边和下翻边的插入端的边缘设有刃口部时,可以从侧面将金属内衬板推入或锤入,方便快捷。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结构简单。本实用新型的岩棉四面企口板在现有的岩棉两面企口板的基础上改进而成,生产工艺可以沿用以往的两面企口板的工艺,不需要对原有岩棉两面企口板的结构和工艺做任何改变,只需要再增加固定金属内衬板和铝膜胶带的步骤将岩棉包覆即可,适应性广,成本低。

(2)两侧的封边在规则形状处(第一企口部和第二企口部之间的两个相对的侧部)采用金属内衬板+铝膜胶带的封边工艺,并通过金属内衬板的衬板本体的造型形成第三企口部和第四企口部,在不规则形状处(与第一企口部和第二企口部对应的两个相对的侧部)采用硅胶封边(不设置企口),结构合理,成本低廉。金属内衬板可以采用与外板和背板一样的材质(例如生产二者产生的边角料),提高了材料利用率,降低了成本

(3)铝膜胶带起主要封边作用,金属内衬板其保护岩棉及支撑铝膜胶带的作用,使得侧部更加光滑美观。

(4)上翻边和下翻边插入端的刃口部有利于金属内衬板的插入,同时采用铆钉将上翻边与外板连接,能够在插入后对金属内衬板起到辅助的固定及定位作用,使整体结构更加稳定、牢靠,而且翻边也可以保证铝膜胶带有少量破损的情况下的封边效果,与滤膜胶带共同起到双重保险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A向剖面示意图。

图中,1为外板,2为背板,3为岩棉,4为第一企口部,5为第二企口部,61为衬板本体,62为上翻边,63为下翻边,7为铝膜胶带封边,8为硅胶封边,9为第三企口部,10为第四企口部,11为铆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1

一种岩棉四面企口板,如图1~2所示,具有由外板1和背板2组成的企口板框以及填充于企口板框内的岩棉3,企口板框具有两个相对的端部和两个相对的侧部,两个相对的端部分别设有相互匹配的第一企口部4和第二企口部5,第一企口部4和第二企口部5之间的两个相对的侧部覆有金属内衬板,并分别形成相互匹配的第三企口部9和第四企口部10,金属内衬板外粘附有铝膜胶带封边7,铝膜胶带封边7的顶端和底端分别搭设在外板1上表面边缘和背板2下表面边缘,与第一企口部4和第二企口部5对应的两个相对的侧部设有硅胶封边8。

本实施例中,金属内衬板由呈企口结构的衬板本体61、设置在衬板本体61顶端的上翻边62以及设置在衬板本体61底端的下翻边63组成,上翻边62插入外板1底部和岩棉3顶部之间,下翻边63插入背板2顶部和岩棉3底部之间。外板1和上翻边62之间通过铆钉11连接,结构稳定,牢固。

上翻边62和下翻边63插入端的边缘设有刃口部。可以从侧面将金属内衬板推入或锤入,方便快捷。

金属内衬板采用厚度为0.4~0.5mm的彩钢内衬板,例如与外板和背板材质一样的彩钢。

本实施例中,第一企口部4和第二企口部5通过将外板1的两端分别弯折成型。第一企口部4和第二企口部5内填充有聚氨酯封边。

上述岩棉四面企口板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切锯出外板、背板和岩棉,去除毛边;

(2)将外板材料弯折,成型第一企口部和第二企口部,将外板、背板和岩棉组装;

(3)在第一企口部和第二企口部之间的两个相对的侧部安装金属内衬板;

(4)粘贴铝膜胶带封边;

(5)在与第一企口部和第二企口部对应的两个相对的侧部凃设硅胶封边,得到岩棉四面企口板。

上述对实施例的描述是为便于该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理解和使用发明。熟悉本领域技术的人员显然可以容易地对这些实施例做出各种修改,并把在此说明的一般原理应用到其他实施例中而不必经过创造性的劳动。因此,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揭示,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范畴所做出的改进和修改都应该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