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墙体隔断板用不打胶金属复合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64475发布日期:2018-09-05 01:32阅读:18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室内装修用隔断板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墙体隔断板用不打胶金属复合板。



背景技术:

因洁净室内空间要求,围合界面需要一定的密封性,如吊面、墙面、地面。传统的隔断板所采用的金属板需要在拼合面打密封胶来密封,比较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在拼装之后实现自然密封,无需打胶的金属复合板。

为实现上述目的,设计一种墙体隔断板用不打胶金属复合板,其特征在于:

包括方形的上彩钢板、下彩钢板、铝蜂窝结构、铝边框;

所述的铝蜂窝结构夹合在上彩钢板与下彩钢板之间;上彩钢板、下彩钢板的四周边缘分别位于铝蜂窝结构的外侧,上彩钢板和下彩钢板的每侧边缘相向弯折分别呈直角边缘,相应的上下两个直角边缘之间设有间距;

在四侧的上下直角边缘与相应侧的铝蜂窝结构之间分别嵌设有铝边框;

四个铝边框中的1个为中空的凸式边框,其余左个为中空的凹槽式边框。

与所述凸式边框相对侧的凹槽式边框的凹槽的尺寸与该凸式边框的凸起部的尺寸相匹配。

所述的凸式边框包括截面呈“日”字形的方框左-11,以及设在该方框的外侧面上的中空的凸起条,该凸起条位于该方框的外侧面的垂直居中位置,且沿方框的长度方向布置。

所述凸起条的截面为内侧呈矩形、外侧呈等腰梯形;

所述的凹槽式边框的凹槽采用方形槽。

所述的凹槽式边框内设有加强筋。

所述的加强筋设在凹槽式边框的槽底面和与该槽底面平行的凹槽式边框的侧面之间。

所述的上彩钢板、下彩钢板分别采用长方形。

所述的凸式边框设在所述长方形的长边上。

所述的下彩钢板的下表面相对应的两侧边分别设有卡条。

与所述下彩钢板相向面的所述卡条的自由端的端头上设有圆弧头,所述的圆弧头抵接在下彩钢板的下表面,卡条的其余部位与下彩钢板的下表面之间设有间隙。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安装之后相互拼接的金属复合板之间可实现一定的密拼连接,无需打胶,简化安装工序、节省工程时间,节省人工费投入,节省投入材料费用,节省工程造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为图1左视图。

图3为图1的右视图。

图4为图1俯视图。

图5为图1所示A-A剖示图。

图6为图1所示B-B剖面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在实际使用中的装配示意图。

图8为图5所示局部放大图。

图9为图6所示局部放大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在实施例中的另一种结构的剖示图。

图11为图10中所示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说明。

实施例1

参见图1~图6及图8、图9,一种墙体隔断板用不打胶金属复合板,其特征在于:

包括方形的上彩钢板1-1、下彩钢板1-工、铝蜂窝结构工、铝边框;

所述的铝蜂窝结构工夹合在上彩钢板1-1与下彩钢板1-工之间;上彩钢板 1-1、下彩钢板1-工的四周边缘分别位于铝蜂窝结构工的外侧,上彩钢板1-1和下彩钢板1-工的每侧边缘相向弯折分别呈直角边缘,相应的上下两个直角边缘之间设有间距;

在四侧的上下直角边缘与相应侧的铝蜂窝结构工之间分别嵌设有铝边框;

四个铝边框中的1个为中空的凸式边框左-1,其余左个为中空的凹槽式边框左-工。

参见图7,在室内作为装修墙体隔断板时,可以在地面或顶面先安装好铝质辅件,如铝质马槽或铝质地轨,可将金属复合板的顶边或底边与铝质辅件相互嵌套装配,而若干金属复合板之间通过相邻侧的凸式边框左-1嵌插入凹槽式边框左-工内实现板与板之间的拼合,拆装十分方便,由于相互嵌套的凸式边框左-1、凹槽式边框左-工分别采用中空结构,可以实现一定的形变,从而使两者实现过盈配合来达到一定的密封性,无需打胶。

进一步的,与所述凸式边框左-1相对侧的凹槽式边框左-工的凹槽的尺寸与该凸式边框左-1的凸起部的尺寸相匹配。

进一步的,所述的凸式边框左-1包括截面呈“日”字形的方框左-11,以及设在该方框的外侧面上的中空的凸起条左-1工,该凸起条左-1工位于该方框的外侧面的垂直居中位置,且沿方框的长度方向布置。本例中采用“日”字形的方框左-11和中空的凸起条左-1工,是考虑到可以满足一定的形变,吸收一定的压力。

进一步的,所述凸起条左-1工的截面为内侧呈矩形、外侧呈等腰梯形;所述的凹槽式边框左-工的凹槽采用方形槽。这样凸起条左-1工的外侧上下宽度窄于凹槽式边框左-工的凹槽的上下宽度,而凸起条左-1工的其余矩形部分可以与凹槽实现过盈配合,既能使凸起条左-1工方便地嵌入凹槽式边框左-工的凹槽内,又能实现密封性能。

进一步的,所述的凹槽式边框左-工内设有加强筋左-工1,以满足一定的强度需求。

进一步的,所述的加强筋左-工1设在凹槽式边框左-工的槽底面和与该槽底面平行的凹槽式边框左-工的侧面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的上彩钢板1-1、下彩钢板1-工分别采用长方形。所述的凸式边框左-1设在所述长方形的长边上,以通过最少的拼接,满足尽量大的拼接面积的需求。

进一步的,参见图10~图11,所述的下彩钢板1-工的下表面相对应的两侧边分别设有卡条1-工1。这种卡条1-工1的设置是便于在下彩钢板1-工的下表面卡嵌覆设其它轻薄型的装饰面或装饰板。

进一步的,与所述下彩钢板1-工相向面的所述卡条1-工1的自由端的端头上设有圆弧头1-工工,所述的圆弧头1-工工抵接在下彩钢板1-工的下表面,卡条1-工1 的其余部位与下彩钢板1-工的下表面之间设有间隙。这种设计会更好地利用卡条1-工1的弹性形变。间隙的存在形成容纳空间,也方便在卡条1-工1上挂接一些装饰物。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