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减震隔震单元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04444发布日期:2018-08-31 20:45阅读:17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土木工程建筑结构的消能减震领域,涉及一种减震器,具体涉及一种减震隔震单元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人们在建筑结构抗震方面做了很多研究工作,工程结构减震隔震方面尤为重要。根据减震控制采取的不同,可以将结构控制分为被动控制、主动控制、混合控制、半主动控制。其中,被动控制不需要外界提供能量,如基础隔震、耗能吸能减震等。

减震隔震是指建筑的上部结构和基础之间或上部建筑的层间设置的一种减震隔震单元装置,起到隔离地震向上部结构传递能量的作用。减震隔震系统由上部结构、减震隔震单元装置与下部结构三部分组成。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和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减震隔震单元装置,可以两阶段受力,在抗震设计中用于柱中,能够达到良好的减震隔震效果,保护结构的主体不受破坏。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减震隔震单元装置,包括上连接板和下连接板,上连接板和下连接板之间通过多个均匀布设的并联的弓形钢板相连接,每个弓形钢板上设置有多个凹槽卡口,每个凹槽卡口中卡装有减震弹簧。

本实用新型还具有如下区别技术特征:

所述的弓形钢板为3至6个。

所述的每个弓形钢板上设置有8个凹槽卡口。

所述的每个弓形钢板上安装的多个减震弹簧同轴设置。

所述的弓形钢板与上连接板和下连接板之间均通过高强螺栓连接。

所述的弓形钢板采用钢板弯折形成多个结构相同的凹槽卡口,相邻两个凹槽卡口的开口方向相反,凹槽卡口弯折处的弯折角为90°。

所述的上连接板和下连接板的中间位置均加工有预留孔。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的技术效果是:

(Ⅰ)本实用新型具有可更换零件的特点,支座的每一个减震隔震单元,甚至每个减震隔震单元装置中的弓形钢板-减震弹簧组合单元都可以随时单独更换,经济效益好,隔震效果佳。

(Ⅱ)本实用新型利用了弓形钢板的弯折后可以剪切弯曲变形的特点,再加上高性能减震弹簧,其变形能力要远远超过传统隔震支座。

(Ⅲ)本实用新型的核心减震隔震构件是由弓形钢板-减震弹簧组合单元组成而成,在减震隔震单元装置受到地震作用时,弓形钢板先屈服产生剪切和弯曲变形,地震作用产生的能量达到一定量,同时弓形钢板达到一定的位移后才会将地震能量传递给减震弹簧,从而达到两阶段受力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弓形钢板与减震弹簧的装配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减震隔震支座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柱的示意图。

图中各标号表示为:1-上连接板,2-下连接板,3-弓形钢板,4-凹槽卡口,5-减震弹簧,6-高强螺栓,7-预留孔,8-上端板8,9-下端板,10-减震隔震支座,11-结构柱。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具体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遵从上述技术方案,以下给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以下具体实施例,凡在本申请技术方案基础上做的等同变换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本实施例给出一种减震隔震单元装置,如图1至4所示,包括上连接板1和下连接板2,上连接板1和下连接板2之间通过多个均匀布设的并联的弓形钢板3相连接,每个弓形钢板3上设置有多个凹槽卡口4,每个凹槽卡口4中卡装有减震弹簧5。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优选方案,弓形钢板3为3至6个,具体个数可以根据实际工况进行调整。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优选方案,每个弓形钢板3上设置有8个凹槽卡口4。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优选方案,每个弓形钢板3上安装的多个减震弹簧5同轴设置。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优选方案,弓形钢板3与上连接板1和下连接板2之间均通过高强螺栓6连接。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具体方案,弓形钢板3采用钢板弯折形成多个结构相同的凹槽卡口4,相邻两个凹槽卡口4的开口方向相反,凹槽卡口4弯折处的弯折角为90°,使得弓形钢板3本身具有良好的减震效果。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优选方案,上连接板1和下连接板2的中间位置均加工有预留孔7,用于与上部结构和下部结构装配。

应用时,如图3所示,8个本实施例的减震隔震单元装置均布在上端板8和下端板9之间,形成一个减震隔震支座10,如图4所示,将减震隔震支座10安装在结构柱11中。减震隔震支座10可用于高层和超高层建筑结构柱中,还可用于桥梁柱的上端部。这样可以在地震到来之际,更好的保证柱子的安全性。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