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组合移动式脚手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08391发布日期:2018-06-30 04:24阅读:29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器材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组合移动式脚手架。



背景技术:

脚手架指施工现场为工人操作并解决垂直和水平运输而搭设的各种支架。建筑界的通用术语,指建筑工地上用在外墙、内部装修或层高较高无法直接施工的地方。主要为了施工人员上下干活或外围安全网围护及高空安装构件等,说白了就是搭架子,脚手架制作材料通常有:竹、木、钢管或合成材料等。脚手架主要有主框、横框、交叉斜撑、脚手板、可调底座等组成。交叉拉杆又称斜拉杆、是纵向连接两副门架的交叉型拉杆。有些工程也用脚手架当模板使用,此外在广告业、市政、交通路桥、矿山等部门也广泛被使用。目前较多采用的操作平台搭设有两种方式,一种是采用钢管扣件式脚手架搭设操作平台,该方法搭设脚手架,需要按照建筑脚手架搭设规程进行搭设,其搭设流程复杂,搭设速度慢,自重大,移动不方便;另一种是采用由成品井字架组件组装搭设的四轮移动脚手架操作平台,由于四轮移动成品井字架结构尺寸有限,当达到一定施工高度时,该高空操作平台极易倾覆,安全性难以保证,对移动平台搭设和移动场地条件要求高,其施工高度有限。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结构简单,安装方便,使用安全,省时省工的组合移动式脚手架。

为了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组合移动式脚手架,包括多层脚手架单元,操作台1、轨道2、斜撑杆3,其特征在于:所述脚手架单元包括前后两个横杆a4、左右两个横杆b5以及四角四个竖杆6,所述横杆a4、横杆b5、竖杆6均为钢管结构,所述竖杆6下端通过封板7设置有插管8,竖杆6上端设有套管9,所述横杆a4及横杆b5位于竖杆6中部,竖杆6上还设有与横杆b5平行的固定杆10,上层脚手架单元的插管8插于下层脚手架单元的竖杆6的上端,上层脚手架单元竖杆6的下端位于下层脚手架单元的套管9内,所述最下层脚手架单元的竖杆6下端未设有插管8而设有脚轮11,脚轮11位于轨道2内,所述轨道2一端设有插环12,另一端设有插板13,插板13可插于插环12中并通过螺杆固定,每三层脚手架单元前后两侧均设有两个相互交叉的斜撑杆3,所述斜撑杆3的两端通过其上的通孔活动安装于固定杆10上,所述操作台1左右两端上设有挂钩14,所述挂钩14活动钩于横杆b5上。

所述轨道2的长度大于横杆a4的长度,所述轨道2至少为四根。

所述脚轮11上设有刹车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其由多层脚手架单元上下组装形成,操作使用时安装快速方便,不用时收纳起来占地小,容易收放;弃活动安装的斜撑杆,安装拆卸方便,结构稳固安全;其设置的脚轮及轨道可使整个脚手架左右移动,操作稳定安全,移动方便,省时省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所示:1.操作台;2.轨道;3.斜撑杆;4.横杆a;5.横杆b;6.竖杆;7.封板;8.插管;9.套管;10.固定杆;11.脚轮;12.插环;13.插板;14.挂钩。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及其有益效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

一种组合移动式脚手架,如图1,包括多层脚手架单元,操作台1、轨道2、斜撑杆3,所述脚手架单元包括前后两个横杆a4、左右两个横杆b5以及四角四个竖杆6,所述横杆a4、横杆b5、竖杆6均为钢管结构,所述竖杆6下端通过封板7设置有插管8,竖杆6上端设有套管9,所述横杆a4及横杆b5位于竖杆6中部,竖杆6上还设有与横杆b5平行的固定杆10,上层脚手架单元的插管8插于下层脚手架单元的竖杆6的上端,上层脚手架单元竖杆6的下端位于下层脚手架单元的套管9内,所述最下层脚手架单元的竖杆6下端未设有插管8而设有脚轮11,脚轮11位于轨道2内,所述轨道2一端设有插环12,另一端设有插板13,插板13可插于插环12中并通过螺杆固定,每三层脚手架单元前后两侧均设有两个相互交叉的斜撑杆3,所述斜撑杆3的两端通过其上的通孔活动安装于固定杆10上,所述操作台1左右两端上设有挂钩14,所述挂钩14活动钩于横杆b5上。

所述轨道2的长度大于横杆a4的长度,轨道2至少为四根。在脚手架左右移动的过程中,只需移动轨道的位置便可将脚手架轻松推动。

所述脚轮11上设有刹车装置。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凡是属于本实用新型原理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的前提下进行的若干改进或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