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沟道的保温地面构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61422发布日期:2018-07-18 00:44阅读:27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保温地面构造,尤其涉及一种带有沟道的保温地面构造。



背景技术:

目前由于人们对地面的保温隔热要求越来越高,希望在采暖过程消耗的能源越来越少,并希望室内长时间处于稳定的温度环境中,因此现在在建筑物室内开始铺设保温地面,在保温地面开设放排水、放置电缆等沟道;但是在保温地面开设沟道存在以下问题:屋内的热量会从沟道的侧壁散失,造成热量资源的浪费,还会导致在采暖过程中能源的消耗增加。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且避免热量资源浪费的带有沟道的保温地面构造。

本实用新型由如下技术方案实施:一种带有沟道的保温地面构造,其包括保温地面和沟道,所述沟道两侧的所述保温地面为对称结构,所述保温地面包括基础、垫层、第一防潮层、保温层、第二防潮层、保护层和地面面层;所述第一防潮层、所述保温层与所述第二防潮层均为L形;所述保温地面由下至上依次铺设有所述基础、所述垫层、所述第一防潮层的水平面、所述保温层的水平面、所述第二防潮层的水平面、所述保护层和所述地面面层;所述第一防潮层的竖直面、所述保温层的竖直面与所述第二防潮层的竖直面依次贴合设置;所述第一防潮层的竖直面分别与所述基础和所述垫层的纵向切面贴合设置;所述第二防潮层的竖直面与所述沟道的外壁贴合设置;所述沟道的底部设有沟道垫层,所述沟道的顶部设有盖板,所述盖板的顶面与所述地面面层平齐。

进一步的,所述盖板的边缘与所述地面面层的纵向截面贴合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沟道深度小于1000mm,所述第一防潮层的竖直面、所述保温层的竖直面与所述第二防潮层的竖直面均向下延伸至所述沟道垫层处。

进一步的,所述沟道深度大于1000mm,所述第一防潮层的竖直面、所述保温层的竖直面与所述第二防潮层的竖直面均向下延伸至所述沟道深度1000mm处。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1、上述保温地面构造的结构简单,施工方便;在沟道外侧壁依次设置的第二防潮层的竖直面、保温层的竖直面和第一防潮层的竖直面,实用性强,有效的防止了室内的温度从沟道侧壁散失;避免了热量资源的浪费;同时在采暖过程中减少能源的消耗;2、L形的第一防潮层、保温层和第二防潮层使得沟道外侧壁与保温地面衔接紧密合理;3、盖板与保温地面的地面面层平齐,并且盖板的边缘与地面面层的纵向截面贴合;使得保温地面构造外形美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保温地面1,沟道2,基础3,垫层4,第一防潮层5,保温层6,第二防潮层7,保护层8,地面面层9,沟道垫层10,盖板1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带有沟道的保温地面构造,其包括保温地面1和沟道2,沟道2两侧的保温地面1为对称结构,保温地面1包括基础3、垫层4、第一防潮层5、保温层6、第二防潮层7、保护层8和地面面层9;第一防潮层5、保温层6与第二防潮层7均为L形;第一防潮层5和第二防潮层7用于防止土壤中的水分从地面进入室内,同时保护保温层6不被地层土壤中的水分侵蚀,造成保温层6失效;保温层6用于防止室内的温度从地面散失;保温地面1由下至上依次铺设有基础3、垫层4、第一防潮层5的水平面、保温层6的水平面、第二防潮层7的水平面、保护层8和地面面层9;第一防潮层5的竖直面、保温层6的竖直面与第二防潮层7的竖直面依次贴合设置;第一防潮层5的竖直面分别与基础3和垫层4的纵向切面贴合设置;第二防潮层7的竖直面与沟道2的外壁贴合设置;有效的防止了室内的温度从沟道2侧壁散失;避免了热量资源的浪费;同时在采暖过程中减少能源的消耗;沟道2的底部设有沟道垫层10,沟道2的顶部设有盖板11,盖板11的顶面与地面面层9平齐;盖板11的边缘与地面面层9的纵向截面贴合连接;使得保温地面1构造外形美观。

沟道2深度小于1000mm,第一防潮层5的竖直面、保温层6的竖直面与第二防潮层7的竖直面均向下延伸至沟道垫层10处。

沟道2深度大于1000mm,第一防潮层5的竖直面、保温层6的竖直面与第二防潮层7的竖直面均向下延伸至沟道2深度1000mm处。

上述保温地面构造的结构简单,施工方便,且实用性强;L形的第一防潮层5、保温层6和第二防潮层7使得沟道2外侧壁与保温地面1衔接紧密合理。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