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排烟气道疏导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269188发布日期:2018-08-28 22:12阅读:33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住宅排气烟气道,特别涉及一种住宅排烟气道疏导系统。



背景技术:

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住宅排气道(一)》,在住宅工程实际应用中明显存在缺陷,家家户户串烟串味成为通病,造成了室内空气污染,严重影响了居民的居住环境和生活质量,现在居民通常采用的措施为更换大功率抽油烟机,安装止回阀,但都不能解决串烟串味的问题,现有排气烟气道外形为90度直角,很容易损坏,且现有的风帽,在风帽内部设有遮挡板进行遮风挡雨,避免返风返雨,影响疏通烟气道,但其存在的问题是冬季天气寒冷,雨雪进入风帽中,在风帽中容易冻住,影响烟气道的疏通,有些挡板放置在排风烟道上部的,质量差,重量轻,在遇到大风天气时,易刮掉,起不到防风防雨的作用,且带来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住宅排烟气道疏导系统,能够避免烟气道串烟串味,改善居民环境,和生活质量。

其技术方案是:包括外墙体、楼层隔层、烟气道,楼层隔层将外墙体分割成多层,在楼层隔层中贯穿烟气道,在烟气道的顶部设有风帽,在烟气道的下部连接通气管的一端,通气管的另一端连接疏入装置,通气管贯穿外墙体,所述疏入装置设置在外墙体外侧,在烟气道内的上部安装有导出装置,所述风帽截面为梯形,风帽通过连接件安装在烟气道墙体上,在风帽的上部设有支撑架,通过支撑架放置有遮挡板,所述疏入装置包括疏通器安装架和疏通器,在疏通器安装架上安装疏通器,导出装置与疏入装置结构一致。

优选的,所述连接件为四根圆筒管,四根圆筒管分布在风帽的四条边。

优选的,所述烟气道上下两端的四个角为倒圆。

优选的,所述遮挡板的外壁为向下倾斜的圆弧状。

优选的,所述支撑架为矩形框架。

优选的,所述遮挡板的底部设有凸块,在支撑架的顶部设有凹槽,遮挡板的凸块插入凹槽中实现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能够避免烟气道串烟串味,改善居民环境,和生活质量,该系统设有疏入装置和导出装置,疏入装置疏入空气氧气,导出装置排出烟气道中烟味,保持烟气道内无烟气,不需要安装止回阀,该系统的烟气道的四角为倒圆,方便安装,且受力均匀,不易损坏,延长寿命,该系统的风帽通过四根圆筒安装在烟气道墙体上,方便安装,该系统的遮挡板设置在风帽的上部,防止返风返雨,通过凸块和凹槽连接,方便拆卸,且不会被风刮掉。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风帽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3是烟气道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4是遮挡板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5是支撑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6是疏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外墙体1、楼层隔层2、烟气道3、通气管4、疏入装置5、疏入装置6、风帽7、导出装置8、支撑架9、遮挡板10、凸块11、凹槽12、房顶13、疏通器安装架5.1、疏通器5.2。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包括外墙体1、楼层隔层2、烟气道3,楼层隔层2将外墙体1分割成多层,在楼层隔层2中贯穿烟气道3,在烟气道3的顶部设有风帽7,在烟气道3的下部连接通气管4的一端,通气管4的另一端连接疏入装置5,通气管4贯穿外墙体1,所述疏入装置5设置在外墙体1外侧,在烟气道3内的上部安装有导出装置8,所述风帽7截面为梯形,风帽7通过连接件6安装在房顶13上,在风帽7的上部设有支撑架9,通过支撑架9放置有遮挡板10,所述疏入装置5包括疏通器安装架5.1和疏通器5.2,在疏通器安装架5.1上安装疏通器5.2,导出装置8与疏入装置5结构一致,疏入装置疏入空气氧气,导出装置排出烟气道中烟味,不需要安装止回阀。

其中,所述连接件6为四根圆筒管,四根圆筒管分布在风帽7的四条边,通过四根圆筒管插入在外墙体上,方便安装。

另外,所述烟气道3上下两端的四个角为倒圆,方便安装,且受力均匀,不易损坏,延长寿命;所述遮挡板10的外壁为向下倾斜的圆弧状,能够使雨雪向下流,不会进入烟气道;所述支撑架9为矩形框架,方便拆卸,且不会被风刮掉。还有,所述遮挡板10的底部设有凸块11,在支撑架9的顶部设有凹槽12,遮挡板10的凸块11插入凹槽12中实现连接;风帽的底面长度大于遮挡板的底面长度,形成双层防风,防雨。

本实用新型能够避免烟气道串烟串味,改善居民环境,和生活质量,该系统设有疏入装置和导出装置,疏入装置疏入空气氧气,导出装置排出烟气道中烟味,保持烟气道内无烟气,不需要安装止回阀,该系统的烟气道的四角为倒圆,方便安装,且受力均匀,延长寿命,该系统的风帽通过四根圆筒安装在外墙体上,方便安装,还系统的遮挡板设置在风帽的上部,防止返风返雨,通过凸块和凹槽连接,方便拆卸,且不会被风刮掉。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均可能利用上述阐述的技术方案对本实用新型加以修改或将其修改为等同的技术方案。因此,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进行的任何简单修改或等同置换,尽属于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