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周转式电梯井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02567发布日期:2018-11-02 21:33阅读:19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周转式电梯井架。



背景技术:

在传统的超高层电梯井结构施工中,多采用逐层安装落地脚手架或悬挑脚手架作为操作平台,这种施工方式操作困难,存在安全隐患;且材料租赁时间长,成本高。因此,有必要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单元化、易操作的可周转式电梯井架。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可周转式电梯井架,包括多个可在垂直方向上和水平方向上拼接的标准节,以及走道板、爬梯和固定结构,所述标准节通过固定结构安装在电梯井中,标准节整体呈框架式立方体结构;标准节的上部、中部和下部各设置水平的走道板;在标准节的高度方向上倾斜悬挂爬梯;所述固定结构包括多个翻板和多根撑墙杆,所述翻板倾斜安装在标准件的外侧面,翻板的下端与标准节相连,翻板的上端与电梯井混凝土墙相连,翻板可自由翻转;所述撑墙杆的一端与电梯井混凝土墙相连,撑墙杆的另一端与标准节外侧面的中部相连。

按上述方案,所述标准节由4根竖向的长方通和12根横向的短方通固定连接而成;每四个短方通依次首尾相连形成框体结构,三个框体结构分别平行布置在长方通的上部、中部和下部;在标准节顶部和底部的四根短方通上分别设有第一连接法兰,用于垂直方向上标准节的拼接;在每根长方通的上部、中部和下部各设有第二连接法兰A,用于连接走道板。

按上述方案,当电梯井需要布置多个标准节组装的架体时,在水平方向上拼接的相邻两个标准节之间铺设走道板,走道板的板面水平。

按上述方案,所述走道板包括由四根主梁和多根次梁连接而成的骨架,在骨架上铺设有铝花纹板。

按上述方案,在骨架四角开有与第二连接法兰A相配置的第二连接法兰。

按上述方案,所述爬梯包括两根并列的扁通,以及多个均匀间隔固定在扁通上的踏板组成。

按上述方案,所述踏板为由4根方通固定连接而成长方形结构,长方形结构上固定铺设铝花纹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中,多个标准节可在水平方向上和垂直拼接,根据具体的电梯井尺寸和形状,灵活增减、组合标准节,即可为工人提供操作和安全防护平台,使电梯井正常施工;

2)本实用新型中的构件如标准节具有单元化、标准化特点,可多次周转使用,一方面节约了施工成本,缩短了施工周期;另一方面也避免了材料的浪费。

3)固定结构使电梯井结构与架体之间的防护更紧密,提供了良好的作业环境;

4)本实用新型中各结构采用质量轻强度高的材料制成,在强度不变的情况下减轻了重量,操作更方便,使用安全;

5)本实用新型简单可靠,可行性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个具体实施例的正视图。

图2为本实施例中标准节的立面图。

图3为本实施例中标准节的平面图。

图4为本实施例中走道板的平面图。

图5为本实施例中爬梯的侧视图。

图6为本实施例中爬梯的立面图。

图7为本实施例中踏板的平面图。

图8为本实施例中撑墙杆的剖面图。

图9为本实施例中撑墙杆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标准节;2、走道板;3、爬梯;4、翻板;5、撑墙杆;5.1、螺杆;5.2、螺母;5.3、套筒;5.4、插台;5.5、插销;5.6、基座;6、第一连接法兰;7、第二连接法兰A;8、踏板;9、混凝土墙;10、扁通;11、第二连接法兰B。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描述。

如图1所示的一种可周转式电梯井架,包括多个可在垂直方向上和水平方向上拼接的标准节1,以及走道板2、爬梯3和固定结构,所述标准节1通过固定结构安装在电梯井中,标准节1由多根杆体相连,其整体呈框架式立方体结构;标准节1的上部、中部和下部各设置水平的走道板2;在水平方向上拼接的两个标准节1之间也铺设走道板2,走道板2的板面水平;在标准节1的高度方向上倾斜悬挂爬梯3。

本实施例中,所述固定结构包括四个倾斜布置在标准节1外侧面的翻板4,翻板4的下端与标准节1相连,翻板4的上端与电梯井混凝土墙9相连,翻板4绕标准节1上下自由翻转。固定结构还包括多个安设于标准节1外侧面的撑墙杆5(如图8所示),撑墙杆5水平布置,撑墙杆5的一端与电梯井混凝土墙9相连,撑墙杆5的另一端与标准节1中部连接固定。撑墙杆5主要包括螺杆5.1、与螺杆5.1配合的螺母5.2,以及套筒5.3,螺母5.2的外端与套筒5.3的一端相连,套筒5.3的另一端固定有与套筒5.3轴线垂直的插台5.4,插台5.4内开有通孔,通孔与插销5.5适配;插台5.4安置于与标准节1相连的基座5.76内;通过螺杆5.1与螺母5.2配合,可调节撑墙杆5的长度,如图8和图9所示。本实施例中,撑墙杆5采用M42的螺杆和M42D的螺母。

本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标准节1为由四根竖向的长方通和十二根根横向的短方通固定连接而成的长方体结构;每四个短方通依次首尾相连形成框体结构,三个框体结构分别平行布置在长方通的上部、中部和下部;在标准节1顶部和底部的四根短方通上分别设有第一连接法兰6,用于垂直方向上标准节1的拼接;在每根长方通的上部、中部和下部各设有第二连接法兰A7,用于走道板2的连接;当电梯井需要布置多个标准节1组装的架体时,在水平方向上拼接的相邻两个标准节1之间需铺设走道板2。

如图4所示,所述走道板2包括由四根主梁和多根次梁连接而成的骨架,在骨架上铺设有铝花纹板。在骨架四角开有与第二连接法兰A7相配置的第二连接法兰B11。

如图5~7所示,爬梯3的倾斜角度不低于45°;爬梯3包括两根并列的扁通10,以及多个均匀间隔固定在扁通10上的踏板8组成,相邻两个踏板8的间距为200mm;所述踏板8为由四根方通固定连接而成长方形结构,长方形结构上固定铺设铝花纹板。

本实用新型的安装过程如下:

1)根据电梯井的高度,通过第一连接法兰6将多个标准节1连接组合在一起;

3)通过第二连接法兰A7和第二连接法兰B11将走道板2固定在标准节1的上中下三个部位,并与相邻标准节1组合而成的架体连接在一起;

4)将爬梯3倾斜挂置在标准节1上,倾斜角度为45°;

5)根据电梯井的宽度,在电梯井内布置多个上述1)至3)组成的装置,水平方向上相邻两个标准节1间通过走道板2连接。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但是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