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空临边操作拼装操作平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02562发布日期:2018-11-02 21:33阅读:42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高空作业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空临边操作拼装操作平台。



背景技术:

目前,高层商业办公楼外立面大多青睐于幕墙围护体系,高层建筑主体结构施工时往往采用附着式升降脚手架(简称爬架),爬架施工具有升降速度快,防护效果好,立面形象佳等特点,幕墙安装则大多采用吊篮;但一些高层建筑结构临边存在砌体墙、构造柱等二次结构时,主体结构施工时爬架提升前因为种种原因未来得及施工时,装修施工阶段这些砌体墙及端头的构造柱因为没有外防护往往难以施工,此时需要重新在这些部位单独搭设悬挑脚手架进行临边的二次结构施工,不但影响砌体施工时间,而且会影响到后期的外立面的幕墙安装。

基于上述高空作业中存在的技术问题,尚未有相关的解决方案;因此迫切需要寻求有效方案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提出一种高空临边操作拼装操作平台,可防打击、防雨,旨在解决现有高空作业施工难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空临边操作拼装操作平台,包括底座、防护栏、防护板以及走道板;防护栏一端与底座固定连接,其另一端通过螺栓沿竖直方向和防护板连接;防护板沿水平方向设置于防护栏顶部,防护板一端与防护栏连接,其另一端与主体结构楼层板连接;底座上设有立杆;走道板沿水平方向固定设置于防护栏和立杆之间。

进一步地,防护栏包括有立柱;立柱一端固定设置于底座外侧,其另一端沿竖直方向与防护板固定连接;立杆一端固定设置于底座内侧,其另一端沿竖直方向通过支撑结构与主体结构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支撑结构包括有顶托和木枋;顶托沿竖直方向可伸缩设置于立柱内;木枋固定设置于顶托顶端,并抵接在主体结构梁底部或板底部。

进一步地,立杆包括两支;两支立杆沿竖直方向设置于底座上,并且两支立杆之间通过连接杆固定连接;连接杆倾斜和/或水平方向设置于两支立杆之间。

进一步地,防护板包括有铁皮、角钢和钢筋铁环;角钢固定设置与铁皮的周边;防护板通过角钢和立柱固定连接;钢筋铁环固定设置于角钢侧边。

进一步地,立杆由多条连接杆连接而成;多条连接杆之间通过铁方通外包连接,并通过螺栓固定。

进一步地,立柱通过底柱固定设置于底座上;立柱由多条连接柱连接而成;多条连接柱之间通过铁方通外包连接,并通过螺栓固定。

进一步地,防护栏包括有水平防护栏杆;水平防护栏杆连接于立柱和立杆之间;走道板固定设置于水平防护栏杆上;底座底部还设有限位器。

进一步地,走道板包括有角钢、走道梁以及连接板;走道梁通过角钢连接;连接板设置于走道梁上。

进一步地,底座、防护栏、防护板以及走道板为型钢制成。

通过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使得高空临边操作拼装操作平台整体性能好,安全牢固,可实现高空临边的二次结构施工;并且方便组装、拆卸,在不影响操作平台自重的情况下,可起到防护作用,安全性能较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 1 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高空临边操作拼装操作平台主视图;

图2 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高空临边操作拼装操作平台俯视图;

图3 为本实用新型底座结构示意图;

图4 为本实用新防护板结构示意图;

图5 为本实用新水平连接柱连接示意图;

图6 为本实用新竖直连接柱连接示意图

图7 为本实用新走道板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主体结构;2、底座;3、防护板;4、立杆;5、立柱;6、连接柱;7、底柱;8、走道板;9、水平防护栏杆;10、顶托;11、木枋;12、角铁;13、钢筋铁环;14、合页;15、铁方通;16、斜杆;17、螺栓;18、连接杆;19、构造柱。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如图 1至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空临边操作拼装操作平台,平台主要由型钢组成;操作平台包括底座2、防护栏、防护板3以及走道板8;防护栏主要由立柱5构成,且设置于操作平台相对主体结构1的外侧,起到防护的作用;立柱5一端通过螺栓与底座2固定连接,其另一端沿竖直方向和防护板3固定连接;防护板3沿水平方向设置于立柱5的顶部;并且,防护板3一端与立柱5连接,其另一端与主体结构1连接,并且还需考虑防护板与构造柱19之间的连接,以及在防护板3底部A硬封闭;这样形成平面防护作用,避免高空物体砸伤施工人员,同时能防雨;具体地,防护板采用薄钢板,在不影响操作平台自重的情况下,可起到防护作用,安全性能较好;底座2上设有立杆5,立杆5一端固定在底座2上,其另一端沿竖直方向固定在主体结构1上;走道板8沿水平方向固定设置于立柱5和立杆4之间;本实用新型中,底座、防护栏、防护板以及走道板为型钢制成;这样使得操作平台材料选用型钢,工艺简单,材料易得,制作方便,使用寿命长;并且操作平台底座、防护栏、防护板以及走道板均采用拼装结构,构件长度合适,构件重量轻,可人工搬运,在地面拼装好后用塔吊直接吊运至相应楼层安装即可,标准件组装可适用于不同层高;组合拼装式结构可防打击、防雨的高空临边定型悬挑操作平台用于临边二次结构的施工。

优选地,结合上述方案,如图 1至图7所示,本实施例中,防护栏包括有立柱4;立柱4一端固定设置于底座2的外侧,起到防护的作用,其另一端通过螺栓沿竖直方向与防护板3连接;立杆4一端固定设置于底座2的内侧,其另一端沿竖直方向通过支撑结构与主体结构1固定连接;进一步地,支撑结构包括有顶托10和木枋11;顶托10沿竖直方向可伸缩设置于立柱5内,伸缩过程可以为螺纹伸缩结构实现;木枋11固定设置于顶托10的顶端,并抵接在主体结构1梁底部或板底部,以形成固定结构。

优选地,结合上述方案,如图 1至图7所示,本实施例中,高空临边操作拼装操作平台中标准件内部采用焊接连接;防护栏、立柱等均采用组合拼装式栏杆,连接处选用M10螺栓连接,立柱5和立杆4竖向连接采用外包长度为150mm~200mm的60×60×2铁方通,水平水平防护栏杆和连接杆采用内含长度为100mm~150mm的40×40×2铁方通,底座2上立杆顶部采用顶托与木枋与上层结构卡在固定,外立面悬挂安全网,底部采用硬封闭,顶部通过标准件搭设防护板,防护板采用1mm厚铁皮。

优选地,结合上述方案,如图 1至图7所示,本实施例中,立杆4包括两支;两支立杆4沿竖直方向设置于底座2上,并且两支立杆4之间通过斜杆16固定连接;斜杆16倾斜和/或水平方向设置于两支立杆4之间,起到加强固定的作用。

优选地,结合上述方案,如图 1至图7所示,本实施例中,防护板3包括有铁皮、角钢12和钢筋铁环13;角钢12固定设置与铁皮的周边;防护板3通过角钢12和立柱5固定连接;钢筋铁环13固定设置于角钢12侧边。

优选地,结合上述方案,如图 1至图7所示,本实施例中,立杆4由多条连接杆18连接而成;具体为,多条连接杆18之间通过铁方通15外包连接,再通过螺栓17穿过固定;连接杆18同样为铁方通结构,铁方通15横截面大于连接杆18的横截面,这样铁方通15能够容纳连接杆18,进一步连接。

优选地,结合上述方案,如图 1至图7所示,本实施例中,立柱5通过底柱7固定设置于底座2上;立柱5由多条连接柱6连接而成;具体为,多条连接柱6之间通过铁方通外包连接,再通过螺栓穿过固定;连接柱6同样为铁方通结构,铁方通横截面大于连接柱6的横截面,这样铁方通能够容纳连接柱6,进一步连接。

优选地,结合上述方案,如图 1至图7所示,本实施例中,防护栏还包括有水平防护栏9,水平防护栏9连接于立柱5和立杆4之间;走道板8固定设置于水平防护栏杆9上;底座2底部还设有限位器,起到限位的作用;具体地,水平防护栏9连接方式为水平杆件通过内连接铁方通,从而连接在一起。

优选地,结合上述方案,如图 1至图7所示,本实施例中,走道板8包括有角钢12、走道梁以及连接板;走道梁通过角钢12连接;连接板设置于走道梁上。

结合上述方案,以下是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空临边操作拼装操作平台的安装过程:

(1)、在施工主体结构上测量放线,确定二次结构位置,并设计操作平台安装位置;

(2)、根据操作平台设计,安装底座(两片);

(3)、采用两支立杆、顶托、木枋等材料固定底座;

(4)、安装最下一步的走道板;

(5)、采用立柱、连接柱安装防护栏,安装防护栏时应同步安装走道板;

(6)、安装顶部防护设施。

(7)、进行限载试验、验收后方可投入使用。

通过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使得高空临边操作拼装操作平台整体性能好,安全牢固,可实现高空临边的二次结构施工;并且方便组装、拆卸,在不影响操作平台自重的情况下,可起到防护作用,安全性能较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情况下,都可利用上述所述技术内容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做出许多可能的变动和修饰,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因此,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改动修改、等同变化及修饰,均属于本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