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挖孔桩井下保护伞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269644发布日期:2018-08-28 22:15阅读:26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人工挖孔桩井下保护伞。



背景技术:

现有的人工挖孔桩井下保护装置没有标准的要求,也没有普遍的装置。通常情况下,采用的是整块金属板作为挡板放置在施工人员的头顶上方,当有坠物掉落时,起到阻挡与缓冲的作用。但是这种装置存在几个突出的缺陷:1.整块金属板质量较重,体积较大,不便于运输携带;2.装置需要多人安装,单人无法安装,同时较为费时,人力成本较高,施工情况下较为麻烦;3.没有考虑泥料运输,无预留泥料口,在运输泥料时需要进行对保护装置的移动,会影响泥料的运输,降低工作效率;4.受力结构基本依靠支柱,没有充分利用环境资源。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上述情况,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人工挖孔桩井下保护伞,通过依靠伞骨架的三角结构以及护壁凸出部分提供的支撑力,解决了现有井下保护装置费时费力的技术问题,同时设计扇形防护网,达到预留泥料口的目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人工挖孔桩井下保护伞,所述挖孔桩内壁上设有若干沿竖直方向相互连接的护壁,且相邻两个所述护壁之间的连接处存在凸出部,其特征在于,所述人工挖孔桩井下保护伞包括:伞骨架和防护网。所述伞骨架包括支柱、滑动构件、骨梁以及斜撑,所述滑动构件套接于所述支柱上,所述骨梁的一端铰接于所述支柱上,所述骨梁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凸出部,所述斜撑的一端铰接于所述滑动构件上,所述斜撑的另一端铰接于所述骨梁中部;所述防护网固设于所述骨梁上,所述防护网展开后截面成形为扇形结构,且所述扇形结构的夹角界于180°至315°。

本实用新型人工挖孔桩井下保护伞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支柱上设有卡扣装置,所述卡扣装置设于所述滑动构件的下方,所述卡扣装置包括固定连接于所述滑动构件下部的底板、设于所述底板中部的转轴、可绕所述转轴旋转的控制键、设于所述控制键一端的弹簧以及支撑所述弹簧的弹簧底座,所述弹簧底座固定设于所述底板上。

本实用新型人工挖孔桩井下保护伞的更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控制键包括斜段、连接并设于所述斜段下方的底段以及连接并设于所述斜段上方的顶段,所述斜段的中部与所述转轴转接,所述顶段与所述弹簧底座分别固设于所述弹簧两侧。

本实用新型人工挖孔桩井下保护伞的更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滑动构件的下部设有卡孔,且所述顶段远离所述弹簧的一侧成形有与所述卡孔适配的尖角结构。

本实用新型人工挖孔桩井下保护伞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支柱的顶端设有固定构件,所述骨梁通过所述固定构件与所述支柱连接,所述固定构件包括一截面为正多边形的空心轴和设于所述空心轴截面上的紧固片,所述紧固片包括紧固圆片以及环绕设于所述紧固圆片的若干紧固叶片。

本实用新型人工挖孔桩井下保护伞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支柱的上部凸设有固定部。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使其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伞骨架的支撑与防护网的缓冲,有效地减少了坠物的冲击。

(2)依靠护壁的凸出部作为受力点,使支柱无需固定在地面上,减少了对施工作业的影响,而且又不失稳定性。

(3)防护网做成扇形结构,预留出泥料口,方便泥料的运输,不影响施工效率。

(4)伞骨架通过滑动构件和斜撑配合可进行折叠,使得一个人在井下就可以快速安装保护装置,减少人力成本的投入。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伞骨架展开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伞骨架收缩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固定构件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卡扣装置放大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伞骨架10;支柱11;固定部111;斜撑12;骨梁13;卡扣装置14;底板141;转轴142;控制键143;斜段1431;底段1432;顶段1433;尖角结构1434;弹簧144;弹簧底座145;滑动构件15;固定构件16;空心轴161;紧固片162;紧固圆片1621;紧固叶片1622;防护网20;护壁30;凸出部31;出泥料口40。

具体实施方式

为利于对本实用新型的了解,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进行说明。

请参阅图1至图6,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人工挖孔桩井下保护伞,所述挖孔桩内壁上设有若干沿竖直方向相互连接的护壁30,且相邻两个护壁30之间的连接处存在凸出部31,所述人工挖孔桩井下保护伞包括伞骨架10和防护网20。其中:

如图1、图3和图4所示,所述伞骨架10包括支柱11、滑动构件15、骨梁13以及斜撑14,滑动构件15套接于支柱11上,骨梁13的一端铰接于支柱11上,骨梁13的另一端连接于凸出部31,斜撑14的一端铰接于滑动构件15上,斜撑14的另一端铰接于骨梁13中部。所述支柱11上设有卡扣装置14,卡扣装置14设于滑动构件15的下方。

具体地,如图6所示,卡扣装置14包括固定连接于滑动构件15下部的底板141、设于底板141中部的转轴142、可绕转轴142旋转的控制键143、设于控制键143一端的弹簧144以及支撑弹簧144的弹簧底座145,弹簧底座145固定设于底板141上。

进一步地,如图4和图6所示,控制键143包括斜段1431、连接并设于斜段1431下方的底段1432以及连接并设于斜段1431上方的顶段1433,斜段1431的中部与转轴142转接,顶段1433与弹簧底座145分别固设于弹簧144两侧。更进一步地,滑动构件15的下部设有卡孔(未图示),且顶段1433远离弹簧144的一侧成形有与所述卡孔适配的尖角结构1434,当施力压缩弹簧144时,顶段1433向弹簧144侧移动,同时在转轴142的作用下,顶段1433的尖角结构1434沿逆时针方向转动并卡入所述卡孔内,此时由于弹簧144的弹力,尖角结构1434固定在所述卡孔内,以使卡扣装置14实现卡扣功能。

如图4所示,支柱11的上部凸设有固定部111,当伞骨架10展开时,滑动构件15沿支柱11向上滑动至触碰固定部111,此时滑动构件15通过卡扣装置14固定其下方、通过固定部111固定其上方,增强了稳定性。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个较佳实施例中,伞骨架10可为铝合金骨架,在起到支撑作用的同时相对传统金属钢板减轻了重量,但并不限于此,可根据实际施工情况进行调整。

优选地,如图3和图4所示,所述支柱11的顶端设有固定构件16,骨梁13通过固定构件16与支柱11铰接。如图5所示,固定构件16包括一截面为正多边形的空心轴161和设于空心轴161截面上的紧固片162,紧固片162包括紧固圆片1621以及环绕设于紧固圆片1621的若干紧固叶片1622。

如图2所示,所述防护网20固设于骨梁13上,防护网20展开后截面成形为扇形结构,所述扇形结构的夹角界于180°至315°。防护网20做成扇形结构,不完全覆盖骨梁13,预留了出泥料口40,方便泥料的运输,不影响施工效率。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个较佳实施例中,防护网20可使用高密度防护网设计,有效地对坠物掉落起到阻挡的作用,但并不限于此,可根据实际施工情况进行调整。

以上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中普通技术人员可根据上述说明对本实用新型做出种种变化例。因而,实施例中的某些细节不应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本实用新型将以所附权利要求书界定的范围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