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面一体化可移动式快装塔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71439发布日期:2018-12-07 21:59阅读:890来源:国知局
一种地面一体化可移动式快装塔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大风压区通信基站安装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地面一体化可移动式快装塔。



背景技术:

现有大面积广泛利用的传统无线设备通信基站,由于建设周期相对较长,造价高昂,征地困难,再利用率低,站点选址工作艰难,市政规划以及业主对工期和占地要求难以满足而造成建站工作停滞不前,或者建设场地只能暂时使用几年甚至几个月,影响运营商建设基站覆盖效率。铁塔基础的建设是固定资产建设,需要一系列的工程施工工序,耗能、污染和占用土地,且不可搬迁(如果搬迁,塔基需重新建设)。

基于此,急需提供一种设置在地面上的一体化可移动式快装塔。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地面一体化可移动式快装塔。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地面一体化可移动式快装塔,包括:供无线通信天线及无线通信设备安装的竖向主杆、用于固定竖向主杆的底部框架组件、用于支撑竖向主杆的斜撑杆,该斜撑杆的一端与底部框架组件连接,另一端与竖向主杆连接;所述底部框架组件固定在预制配重块上,所述预制配重块部分可埋设于地下。

优选地,所述预制配重块上设有多个吊环,所述预制配重块内设有与底部框架组件固定连接的预埋件。

优选地,所述底部框架组件至少包括两根横梁和两根竖梁,所述横梁的两端分别与竖梁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预制配重块为多个,多个所述预制配重块拼接后与底部框架组件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底部框架组件上设有机房。

优选地,所述竖向主杆上设有多层天线抱杆,所述无线通信天线及无线通信设备安装在天线抱杆上。

优选地,所述斜撑杆为两个,两个所述斜撑杆的一端分别与底部框架组件连接,另一端分别与竖向主杆连接。

优选地,所述斜支撑与竖向主杆之间还固设有多个横撑杆。

优选地,所述竖向主杆的顶端设有避雷针。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地面一体化可移动式快装塔安装和拆卸过程快速,铁塔搬迁时,基础和塔身均可重复利用,且铁塔使用后,原地基块能快速恢复原貌,不造成土地污染,搬迁成本低,搬迁损失小;

2.铁塔基础采用工厂预制钢筋混凝土构件,统一标准,流水化生产,对基础的施工质量和进度容易控制,受外界条件影响小,基础整块在任意一个方向上,均能够保持力学上的平面假定,多个铁塔基础可共同抵抗铁塔所受各项荷载;

3.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适用性强,可批量生产;

4.本实用新型站址搬迁优化,北方冬季、南方雨季基础施工困难等问题。

以下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地面一体化可移动式快装塔的侧立面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图1中B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地面一体化可移动式快装塔的正立面示意图

图5为底部框架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竖向主杆;11、外法兰;2、底部框架组件;21、横梁;22、竖梁;3、斜撑杆;4、预制配重块;41、预埋件;5、机房;6、横撑杆;7、避雷针;8、天线抱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达成预定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下。

为了克服传统无线设备通信基站不可搬迁、施工周期较长的缺点,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设置在地面的一体化可移动式快装塔,一体化可移动式快装塔的做法一般要采用地面预制钢筋混凝土配重块与塔体采用钢构件、膨胀螺栓固定,将基础与铁塔和机房5连接成一个整体,节省了土方挖运支出且大大缩短了工期,亦可实现搬迁和重复利用,混凝土的实体质量也得到有效的保证。

参照附图,本实施例的地面一体化可移动式快装塔由一个竖向主杆1、两个斜撑杆3、六个横撑杆6、一个底部框架组件2(塔底部组合钢架)及混凝土预制配重基础组成,竖向主杆1、两个斜撑杆3、六个横撑杆6之间螺栓连接,然后竖向主杆1、两个斜撑杆3分别再与底端型钢架螺栓连接,竖向主杆1、两个斜支撑杆、六个横撑杆6、塔底部组合钢架螺栓连接成一个整体,形成的这种整体结构再与混凝土预制配重基础通过预埋锚栓相连。这样组成的一体化快装塔架从多面形成了三角形结构,有利于塔架自身的稳定和抵抗不同方向的风荷载。

优选底部框架组件2上还设置有机房5,该机房5尺寸(根据需求,可有可无)5950 X 2350(尺寸根据需求可变),座于塔底部组合钢架之上。塔底部组合钢架作为连接竖向主杆1、机房5和下部配重基础的重要结构构件,充分发挥其抗拉、抗压性能,稳定有力的将竖向主杆1的受力传递到基础配重,从而将竖向主杆1、机房5和基础构成一个完整的稳定的受力体系。

优选竖向主杆1由6根无缝钢管通过外法兰11及螺栓连接组成,竖向主杆1顶部设置避雷针7,竖向主杆1顶部标高以下塔身部位根据无线通信需求挂高设置三层天线抱杆8,无线通信天线及设备安装在天线抱杆8上。优选斜撑杆3设置两个,材料为无缝钢管,斜撑杆3与竖向主杆1构件及四个横撑杆6通过节点板、螺栓连接,在空间各个方向形成三角形稳定结构(每个斜撑杆3和竖向主杆1之间都设有两根横撑杆6)。斜撑杆3与竖向主杆1连接的位置及角度可根据实际基站使用的地区风压及基础配重情况相应调整。优选底部组合钢架由四根型钢焊接连接组成,四根型钢的长度、数量、规格可根据实际基站使用地区风压及基础配重情况相应调整。

斜撑杆3与底部组合钢架的连接基座由4根或5根钢构件焊接组成,形成的这种连接基座与斜撑杆3再螺栓连接,竖向主杆1再与底部组合钢架通过法兰螺栓连接,使得竖向主杆1、斜撑杆3、横撑杆6与组合钢架连接成一个整体。

优选铁塔基础配重采用21号C35装配式预制混凝土配重块,利用22号预埋螺栓锚固方式将1x7米独立配重块用预紧螺栓连接成8x6米的整体配重式基础,厚度0.85米,两端设置24号双防盗螺母,螺母设置在混凝土内侧边缘。基础地面须用26号级配砂碎石换填1.5米土层,上部做25号100mm厚C25钢筋混凝土垫层,以提高地基承载力,处理后的地基承载力不应小于170Kpa。每一个独立的预制钢筋混凝土配重块,设置23号4个∯28吊环,便于起吊和拼装;配重块中预埋螺栓杆件,通过22号预埋螺栓与上部型钢连接成整体。

需指出,本实施例的预制配重块4优选预制钢筋混凝土配重块,该预制钢筋混凝土配重块是由8个1X7米厚0.85米的预制钢筋混凝土块通过8个Φ42螺栓连接成一个配重整体,现场组装。考虑到预制配重块4需要吊装和拼接方便,本实施例还在预制配重块4上设有多个吊环,预制配重块4内设有与底部框架组件2固定连接的预埋件41。优选预制配重块4为多个,多个预制配重块4拼接后与底部框架组件2固定连接。

在实际使用时,首先按照业主要求在站址地面上选择合适放置位置,然后对欲放置地面地基处理,后将预制钢筋混凝土配重块吊装到位,穿紧固螺栓,水泥砂浆灌孔,安装上部型钢架体,安装机房5,最后按照无线通信要求安装铁塔及设备并调整设备方位。

实施例2:

本实施例给出了一个具体的应用实例,某地区基本风压为0.76KN/m2,要求设备在30m挂高,进入冬季,气候恶劣,抢工期施工,基站可以重复利用,人流量较大,建站质量需求高,故设计35米落地式一体化可移动快装式基站,塔体采用顶径450mm,底径900mm的变截面变厚度单管塔形式,采用外法兰11螺栓连接。塔段最厚处厚度为12mm。塔体距离基础上表面15m处采用斜撑和底面钢架连成整体体系做法,铁塔基础配重采用21号装配式预制混凝土配重块,利用22号预埋螺栓锚固方式连接成8X7米的装配整体式基础,厚度0.85米;基础地面须用26号级配砂碎石换填1.5米土层,上部做25号100mm厚C25钢筋混凝土垫层的结构方案,采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方案如下:采用21号C35装配式预制混凝土配重块,利用预埋27号Φ60套管,管中穿22号Φ42螺栓锚固方式将21号1X7米独立配重块用预紧螺栓连接成8X7米的整体配重式基础,上下两层螺栓在垂直方向上相互错开,配重块厚度0.85米,两端设置24号双防盗螺母,螺母设置在混凝土内侧边缘,每一个独立的预制钢筋混凝土配重块,设置23号4个∯28吊环,起吊时保证4个吊环同时均匀受力。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