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式工具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94335发布日期:2019-04-03 04:14阅读:141来源:国知局
便携式工具机的制作方法

由ep2280136a2已知一种便携式工具机、尤其是加固件捆扎机,其包括壳体单元和至少一个布置在壳体单元中的引导单元,该引导单元用于引导至少一个缠绕材料,该缠绕材料设置为用于使至少两个工件、尤其是加固元件彼此固定。在此,引导单元与壳体单元分开地构造并且布置在该壳体单元中。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从一种便携式工具机、尤其是加固件捆扎机出发,所述便携式工具机具有至少一个壳体单元和至少一个布置在壳体单元上、尤其布置在壳体单元中的引导单元,该引导单元用于引导至少一个缠绕材料,该缠绕材料设置为用于使至少两个工件、尤其是加固元件彼此固定。

本发明提出,引导单元与壳体单元至少部分地一件式地构造。术语:一单元与另一单元“至少部分地一件式地”构造,尤其应当理解为,该单元的至少一个元件与另一单元的元件一件式地构造。优选地,整个引导单元与壳体单元一件式地构造。“一件式地”尤其应当理解为至少材料锁合地连接,例如通过焊接过程、粘接过程、注塑过程和/或其他本领域技术人员看起来有意义的过程,和/或,理解为有利地在一个部件中成形,例如通过由铸件的制造和/或通过以单组分或多组分喷射方法并且有利地由单个坯料的制造来成形。便携式工具机具有至少一个壳体单元,这尤其应当理解为,便携式工具机具有至少一个马达和/或传动装置壳体单元,所述马达和/或传动装置壳体单元设置为用于接收和/或支承驱动单元和/或从动单元。“设置”尤其应当理解为特别地设计和/或特别地配备。对象设置用于确定的功能,这尤其应当理解为,该对象在至少一个应用和/或运行状态中满足和/或实施确定的功能。便携式工具机可以具有其他壳体单元,例如能量供给壳体单元、把手壳体单元等。所述其他壳体单元可以与该壳体单元分开或与该壳体单元一件式地构造。

引导单元优选布置在壳体单元的内壁上,尤其至少部分地与壳体单元的内壁一件式地构造。壳体单元的内壁优选布置在壳体单元的一侧上,该侧在便携式工具机的装配状态下面向便携式工具机的驱动单元、从动单元、电子部件单元和/或便携式工具机的其他布置在壳体单元中的组件。壳体单元优选由塑料构成。引导单元优选由塑料构成。然而也可以考虑,壳体单元和/或引导单元由本领域技术人员看起来有意义的其他材料构成,例如由金属、有色金属、合金、混合材料等构成。

缠绕材料优选构造为缠绕物、尤其是线材。然而也可以考虑,缠绕材料具有本领域技术人员看起来有意义的其他构型,例如作为线、带或类似物的构型。“便携式工具机”在这里尤其应当理解为用于加工工件的工具机,该工具机可以由操作者在无运输机器的情况下运输。便携式工具机尤其具有小于40kg、优选小于10kg并且特别优选小于5kg的质量。便携式工具机优选构造为加固件捆扎机。然而也可以考虑,便携式工具机具有本领域技术人员看起来有意义的其他构型,例如作为敲钉器、装订机、卷绕机等的构型。

优选地,至少两个构造为加固元件、尤其构造为钢加固元件的工件借助缠绕材料通过缠绕彼此固定,尤其以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方式。然而也可以考虑,不同地构造的工件、例如竹支架杆、木支架杆、细棍等借助缠绕材料彼此固定。优选地,缠绕材料缠绕在可布置在便携式工具机上的辊子上。优选地,缠绕材料借助便携式工具机的材料供应单元能够以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方式通过引导单元被引导至便携式工具机的产出单元,以便尤其能够实现两个工件的固定,尤其由于工件借助缠绕材料的缠绕。

借助便携式工具机的根据本发明的构型,可以有利地节省构件、装配花费并且由此节省制造成本。有利地能够实现引导单元在壳体单元上的紧凑布置。有利地,可以有利地使用可用的结构空间。可以有利地实现缠绕材料在壳体单元中的可靠引导。

此外提出,引导单元具有至少一个引导元件,该引导元件与壳体单元的壳体元件的内壁一件式地构造。引导元件优选包括至少一个引导凹槽。优选地,在至少基本上垂直于壳体单元的两个壳体元件的连接平面走向的平面中观察,引导凹槽具有锥状走向(verlauf)。然而也可以考虑,在至少基本上垂直于壳体单元的两个壳体元件的连接平面走向的平面中观察,引导凹槽具有本领域技术人员看起来有意义的另外的走向,该走向从引导单元的面向便携式工具机的材料供应单元的一侧出发朝着引导单元的背离材料供应单元的一侧逐渐变细。术语“基本上垂直于”在这里尤其应当限定一方向相对于基准方向的定向,其中,该方向和基准方向(尤其在一平面中观察)围成90°的角度,并且,所述角度具有尤其小于8°、有利地小于5°、特别有利地小于2°的最大偏差。优选地,引导凹槽至少部分地构成引导单元的引导通道,缠绕材料能够在该引导通道中被引导。引导元件优选在引导单元的至少一个一件式地成型到内壁上的支撑元件一件式地成型到内壁上。支撑元件优选与引导元件一件式地构造。支撑元件优选布置在引导元件的背离引导凹槽的一侧上。支撑元件优选构造为支撑筋或支撑接片。然而也可以考虑,支撑元件具有本领域技术人员看起来有意义的另外的构型。也可以考虑,引导元件与所述至少一个支撑元件去耦合地直接成型到壳体元件的内壁上。借助根据本发明的构型,可以有利地节省构件、装配花费并且由此节省制造成本。有利地能够实现引导单元在壳体单元上的紧凑布置。有利地,可以有利地使用可用的结构空间。可以有利地实现缠绕材料在壳体单元中的可靠引导。

此外提出,引导单元包括至少两个引导元件,所述引导元件分别布置在壳体单元的两个壳体元件上,其中,引导单元的引导通道能够由于两个壳体元件借助引导元件的连接而构成。优选地,所述至少两个引导元件中的各一个引导元件分别与壳体元件中的一个壳体元件的内壁一件式地构造。壳体元件的内壁在壳体元件相互连接的状态下彼此面对,在所述内壁上分别布置有所述至少两个引导元件中的各一个引导元件。壳体元件构造为壳体罩,该壳体罩能够在壳体单元的连接平面中相互连接,尤其用于构成便携式工具机的马达和/或传动装置壳体单元。在至少基本垂直于连接平面走向的平面中观察,引导通道优选具有锥形形状。优选地,在至少基本上垂直于壳体单元的两个壳体元件的连接平面走向的平面中观察,引导通道沿着从引导单元的面向便携式工具机的材料供应单元的一侧出发朝着引导单元的背离材料供应单元的一侧走向的方向具有逐渐变细的走向。借助根据本发明的构型,可以有利地实现引导单元在壳体单元内部的构型。可以有利地节省构件、装配花费并且由此节省制造成本。有利地,能够实现引导单元在壳体单元上的紧凑布置。有利地,可以有利地使用可用的结构空间。可以有利地实现缠绕材料在壳体单元中的可靠引导。

此外提出,便携式工具机包括用于切断缠绕材料的至少一个切割单元和用于使缠绕材料偏转以能够借助缠绕材料实现工件的缠绕的至少一个偏转单元,其中,切割单元的至少一个切割元件和/或对应切割元件布置在偏转单元上。可以考虑,为了解决根据本发明的任务,在一个替代构型中,便携式工具机独立于与壳体单元至少一件式地构造的引导单元地构造。优选地,在所述替代构型中、尤其在独立于与壳体单元至少一件式地构造的引导单元而构造的构型中,便携式工具机包括至少一个壳体单元、布置在壳体单元上、尤其布置在该壳体单元中的至少一个引导元件、至少一个切割单元和至少一个偏转单元,所述引导元件用于引导至少一个缠绕材料,该缠绕材料设置为用于使至少两个工件、尤其是加固元件彼此固定,所述切割单元用于切断缠绕材料,所述偏转单元用于使缠绕材料偏转以使得能够借助缠绕材料实现工件的缠绕,其中,切割单元的至少一个切割元件和/或对应切割元件布置在偏转单元上。切割单元可以构造为包括具有切割棱边的至少两个切割元件的双刃切割单元,或构造为单刃切割单元,该单刃切割单元包括具有切割棱边的至少一个切割元件和具有与所述切割棱边共同作用的外棱边的对应切割元件。同样可以考虑切割单元的本领域技术人员看起来有意义的其他构型。偏转单元优选地布置在便携式工具机的喙状的输出元件上。优选地,偏转单元包括至少一个偏转元件,该偏转元件包括用于缠绕材料的弧形导轨。优选地,缠绕材料能够通过引导单元被引导至缠绕单元。借助根据本发明的构型可以有利地省去用于引导和/或支承切割元件和/或对应切割元件的附加元件。可以有利地节省构件、装配花费并且由此节省制造成本。有利地,能够实现切割单元在偏转单元上的紧凑布置。有利地,可以有利地使用可用的结构空间。

此外提出,切割元件可运动地支承在偏转单元的偏转元件上。优选地,切割元件可枢转地支承在偏转元件上。优选地,切割元件的运动轴线、尤其是枢转轴线横向于、尤其至少基本上垂直于引导单元的引导轴线和/或主引导方向地走向。切割元件优选布置在可枢转地、运动地支承在偏转元件上的枢转臂上,尤其与该枢转臂一件式地构造。然而也可以考虑,切割元件可取下地布置在枢转臂上。借助根据本发明的构型,可以有利地节省构件、装配花费并且由此节省制造成本。有利地,能够实现切割单元在偏转单元上的紧凑布置。有利地,可以有利地使用可用的结构空间。

此外提出,切割元件和/或对应切割元件布置在偏转单元的输出开口的附近区域中。优选地,用于至少两个工件的固定的缠绕材料从偏转单元的输出开口输出。输出开口尤其布置在便携式工具机的喙状输出元件的背离壳体单元中的端部上。“附近区域”尤其应当理解为一区域,该区域具有相对于输出开口的尤其小于100mm、优选小于80mm并且特别优选小于50mm的最大距离。借助根据本发明的构型,可以有利地在最大程度上避免由于缠绕材料的分离残余物而导致缠绕材料在偏转单元中的滞留。可以有利地抵消由于缠绕材料的分离残余物而导致的偏转单元的堵塞危险。可以有利地节省构件、装配花费并且由此节省制造成本。有利地,能够实现切割单元在偏转单元上的紧凑布置。有利地,可以有利地使用可用的结构空间。

此外提出,偏转单元具有至少一个偏转元件,该偏转元件具有至少一个切割元件接收部,切割单元的用于切断缠绕材料的切割元件至少部分地嵌接到所述切割元件接收部中。优选地,用于切断缠绕材料的切割元件能够至少部分地运动到切割元件接收部中。偏转元件尤其布置在输出元件的输出开口的附近区域中。优选地,偏转元件布置成直接邻接于输出元件的输出开口。借助根据本发明的构型,可以有利地节省构件、装配花费并且由此节省制造成本。有利地,能够实现切割单元在偏转单元上的紧凑布置。有利地,可以有利地使用可用的结构空间。

此外提出,便携式工具机包括至少一个偏转单元,该偏转单元用于使缠绕材料偏转以使得能够借助缠绕材料实现工件的缠绕,该偏转单元布置成直接邻接于引导单元。可以考虑,为了解决根据本发明的任务,在一个替代构型中,便携式工具机独立于与壳体单元至少一件式构造的引导元件地构造。优选地,在所述替代构型中、尤其在独立于与壳体单元至少一件式构造的引导元件而构造的构型中,便携式工具机包括至少一个壳体单元、布置在壳体单元上、尤其布置在壳体单元中的至少一个引导单元和至少一个偏转单元,所述引导单元用于引导至少一个缠绕材料,该缠绕材料设置为用于使至少两个工件、尤其是加固元件彼此固定,所述偏转元件用于使缠绕材料偏转以使得能够借助缠绕材料实现工件的缠绕,该偏转单元布置成直接邻接于引导单元。“直接邻接”尤其应当理解为至少两个构件的布置,其中,所述至少两个构件之间的最小距离尤其小于5mm、优选小于2mm并且特别优选小于0.5mm。特别优选地,偏转单元直接贴靠在引导单元上。优选地,引导单元的引导通道尽可能无间隙地过渡到偏转单元的引导通道中。优选地,偏转单元的尤其布置在偏转元件上的引导通道通向输出元件的输出开口中。借助便携式工具机的根据本发明的构型,可以有利地节省构件、装配花费并且由此节省制造成本。有利地使得能够实现引导单元和偏转单元的紧凑布置。有利地,可以有利地使用可用的结构空间。可以有利地实现缠绕材料在壳体单元中的可靠引导。

此外提出,便携式工具机包括用于切断缠绕材料的至少一个切割单元,该切割单元包括至少一个可运动地支承的切割元件和以弹簧力加载所述切割元件的至少一个弹簧元件,该弹簧元件具有至少基本上平行于切割元件的运动轴线走向的纵轴线。可以考虑,为了解决根据本发明的任务,在一个替代构型中,便携式工具机独立于与壳体单元至少一件式构造的引导元件地构造。优选地,在所述替代构型中、尤其在独立于与壳体单元至少一件式构造的引导元件而构造的构型中,便携式工具机包括至少一个壳体单元、布置在壳体单元上、尤其布置在该壳体单元中的至少一个引导单元和至少一个切割单元,所述引导单元用于引导至少一个缠绕材料,该缠绕材料设置用于使至少两个工件、尤其是加固元件彼此固定,所述切割单元用于切断缠绕材料,该切割单元包括至少一个可运动地支承的切割元件和以弹簧力加载所述切割元件的至少一个弹簧元件,该弹簧元件具有至少基本上平行于切割元件的运动轴线走向的纵轴线。“弹簧元件”尤其应当理解为宏观的元件,该元件尤其产生与延伸尺度的改变有关的并且优选与所述改变成正比的反向力,该反向力抵抗所述改变,以便尤其将所述元件尽可能地成形回到原始形状中。优选地,弹簧元件的纵轴线横向于、尤其至少基本上垂直于引导单元的引导轴线和/或主引导方向地走向。优选地,弹簧元件的纵轴线与切割元件、尤其是枢转臂的运动轴线同轴地走向。借助便携式工具机的根据本发明的构型,可以有利地节省构件、装配花费并且由此节省制造成本。有利地,能够实现切割单元的紧凑布置。有利地,可以有利地使用可用的结构空间。

此外提出,弹簧元件构造为扭簧元件,该扭簧元件以一个端部支撑在壳体单元上,并且以另一端部支撑在切割元件上。优选地,弹簧元件布置在切割单元的支承元件上。弹簧元件优选包围、尤其缠绕切割单元的支承元件。切割单元的支承元件优选构造为支承栓或支承销。支承元件优选设置为用于可枢转地支承枢转臂。支承元件可以与枢转臂一件式地构造,或者枢转臂具有接收部,用于可枢转地支承枢转臂的支承元件能够布置在该接收部中。借助便携式工具机的根据本发明的构型,可以有利地节省构件、装配花费并且由此节省制造成本。有利地,能够实现切割单元的紧凑布置。有利地。有利地,可以有利地使用可用的结构空间。

在此,根据本发明的便携式工具机不应局限于上面所说明的应用和实施方式。为了满足在此所说明的工作方式,根据本发明的便携式工具机尤其可以具有与在此所述的各个元件、构件和单元以及方法步骤的数量不同的数量。此外,在本公开中给定的值范围的情况下,位于所述界限内的值也应当视为公开的和可任意使用的。

附图说明

另外的优点由下面的附图说明得出。在附图中示出本发明的实施例。附图、说明书和权利要求包含多个组合的特征。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可符合目的地单独考虑所述特征并且将其总结成有意义的其他组合。在附图中示出了:

图1在示意图中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便携式工具机,

图2以示意图示出根据本发明的手持式工具机的壳体单元和引导单元的在横向于壳体单元的连接平面走向的平面中的截面视图,

图3以示意图示出引导单元的引导元件的截面视图,所述引导元件与壳体单元的壳体元件一件式地构造,其中,截平面横向于根据图2的截平面地走向,

图4a以示意图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便携式工具机的偏转单元和布置在该偏转单元上的切割单元的详细视图,

图4b以示意图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便携式工具机的偏转单元的替代构型的详细视图,

图4c以示意图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便携式工具机的偏转单元的另一替代构型的详细视图,

图5以示意图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便携式工具机的切割单元的详细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便携式工具机10。便携式工具机10构造为可通过蓄电池运行的便携式工具机。然而也可以考虑,便携式工具机10替代地构造为能够线缆接合地运行的便携式工具机。便携式工具机10构造为加固件捆扎机。然而也可以考虑,便携式工具机10具有本领域技术人员看来有意义的其他构型,例如作为装订机、卷绕机等的构型。便携式工具机10包括至少一个壳体单元12。壳体单元12优选构造为外罩壳体单元。然而也可以考虑,壳体单元12构造为罐壳体单元。壳体单元12优选设置为用于接收和/或支承便携式工具机10的至少一个驱动单元52。该驱动单元52尤其构造为电动机单元,尤其是ec电动机单元。然而也可以考虑,驱动单元52具有本领域技术人员看来有意义的其他构型,例如作为气动马达单元、内燃机单元、混动式马达单元等的构型。

壳体单元12优选设置为用于接收和/或支承便携式工具机10的从动单元54。该从动单元54优选构造为传动装置单元。从动单元54尤其设置为用于,由于与驱动单元52的共同作用以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方式输送、扭曲和/或分离缠绕材料16,以便尤其以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方式彼此固定至少两个工件(在这里未详细示出)、尤其至少两个加固元件。便携式工具机10优选包括用于接收和/或输送缠绕材料16的材料供应单元56。该材料供应单元56布置在壳体单元12上。材料供应单元56能够借助驱动单元52和/或从动单元54以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方式驱动。缠绕材料16以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方式布置、尤其卷绕在接收元件58上、尤其在辊子上。接收元件58能够以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方式借助材料供应单元56可运动地、尤其可旋转地能更换地布置在壳体单元12上。借助于尤其能够借助驱动单元52和从动单元54的共同作用以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方式驱动的材料供应单元56,缠绕材料16能够被输送用于固定、尤其用于缠绕工件、尤其是加固元件。

图2示出便携式工具机10、尤其是壳体单元12的截面视图。便携式工具机10包括至少一个布置在壳体单元12上、尤其布置在该壳体单元中的引导单元14,该引导单元用于引导至少一个缠绕材料16,该缠绕材料设置为用于使至少两个工件、尤其是至少两个加固元件彼此固定。引导单元14至少部分地与壳体单元12一件式地构造。引导单元14尤其完全地成型在壳体单元12的至少一个内壁22、24上。然而也可以考虑,引导单元14仅部分地成型在壳体单元12的至少一个内壁22、24上,引导单元14至少部分地借助材料锁合的连接、例如借助粘接、钎焊、熔焊等一件式地布置在所述至少一个内壁22、24上。

引导单元14具有至少一个引导元件18、20,该引导元件与壳体单元12的壳体元件26、28的内壁22、24一件式地构造。所述至少一个引导元件18、20优选包括至少一个引导凹槽60、62。在至少基本上垂直于壳体单元12的至少两个壳体元件26、28的连接平面64走向的平面中观察,引导凹槽60、62具有锥形走向(图3)。然而也可以考虑,在至少基本上垂直于壳体单元12的两个壳体元件26、28的连接平面64走向的平面中观察,引导凹槽60、62具有本领域技术人员看起来有意义的其他走向,该走向从引导单元14的面向便携式工具机10的材料供应单元56的一侧出发朝着引导单元14的背离材料供应单元56的一侧逐渐变细。优选地,引导凹槽60、62至少部分地构成引导单元的引导通道30,缠绕材料16能够在该引导通道中被引导。所述至少一个引导元件18、20优选通过引导单元14的至少一个一件式地成型到内壁22、24上的支撑元件66、68、70、72一件式地成型到内壁22、24上。优选地,支撑元件66、68、70、72与至少一个引导元件18、20一件式地构造。优选地,支撑元件66、68、70、72布置在引导元件18、20的背离引导凹槽60、62的一侧上。支撑元件66、68、70、72优选构造为支撑筋或支撑接片。然而也可以考虑,支撑元件66、68、70、72具有本领域技术人员看起来有意义的其他构型。也可以考虑,引导元件18、20与至少一个支撑元件66、68、70、72去耦合地直接成型到壳体元件26、28的内壁22、24上。

引导单元14包括至少两个引导元件18、20,所述引导元件分别布置在壳体单元12的两个壳体元件26、28中的一个壳体元件上,其中,引导单元14的引导通道30能够由于两个壳体元件26借助引导元件18、20的连接而形成。然而也可以考虑,引导单元14具有不同于两个的数量的引导元件18、20,所述引导元件与壳体单元12的至少一个壳体元件26、28一件式地构造并且尤其相互共同作用以构成引导通道30。优选地,所述至少两个引导元件18、20中的各个引导元件分别与壳体元件26、28中的一个壳体元件的内壁22、24一件式地构造。壳体元件26、28的内壁22、24在壳体元件26、28相互连接的状态中彼此面对,在所述内壁上分别布置有所述至少两个引导元件18、20中的一个引导元件。壳体元件26、28构造为壳体罩,该壳体罩能够在壳体单元12的连接平面64中相互连接,尤其用于构成便携式工具机10的马达和/或传动装置壳体单元。在至少基本上垂直于连接平面64走向的平面中观察,引导通道30具有锥形形状。优选地,在至少基本上垂直于壳体单元12的两个壳体元件26、28的连接平面64走向的平面中观察,引导通道30沿着从引导单元14的面向便携式工具机10的材料供应单元56的一侧出发朝着引导单元14的背离材料供应单元56一侧走向的方向具有逐渐变细的走向。

此外,便携式工具机10包括用于切断缠绕材料16的至少一个切割单元32和用于使缠绕材料16偏转以使得能够借助缠绕材料16缠绕工件的至少一个偏转单元34、34'、34"(参见图4a、4b、4c),其中,切割单元32的至少一个切割元件36和/或对应切割元件38布置在偏转单元34、34'、34”上。在下面尤其说明在图4a中所示的缠绕单元34,其中,在图4b和4c中所示的缠绕单元34'、34”至少基本上类似地构造,使得在这里给出的说明也涉及图4b和4c的缠绕单元34'、34”。切割元件36优选可运动地受支承。切割元件36可运动地支承在偏转单元34的偏转元件40上。切割元件36尤其包括用于切断缠绕材料16的切割棱边74。切割元件36设置为用于以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方式与对应切割元件38共同作用,以便切断缠绕材料16。对应切割元件38构造为对应切割棱边。对应切割元件38与偏转元件40一件式地构造。优选地,对应切割元件38限界偏转元件40的切割元件接收部44。偏转元件34尤其以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方式布置在便携式工具机10的喙状的输出元件76上。输出元件76尤其布置在壳体单元12上。偏转元件40优选设置为用于使缠绕材料16弯曲,以便使得能够通过缠绕材料16实现工件的缠绕。偏转元件40至少具有切割元件接收部44,切割单元32的用于切断缠绕材料16的切割元件36至少部分地嵌接到该切割元件接收部中(参见图4a)。

图4b示出偏转单元34'的替代构型,其中,关于图4b的偏转单元34'的保持不变的功能可以参考之前对图4a的偏转单元34的说明。在图4b中所示的偏转单元34'包括至少一个偏转元件40',该偏转元件与切割单元32的导入元件一件式地构造。导入元件设置为用于将缠绕材料16有针对性地供应给切割元件36和对应切割元件38。导入元件包括布置成邻接于切割元件接收部44的逐渐变细的供应通道。

图4c示出偏转单元34”的另一替代构型,其中,关于图4c的偏转单元34”的保持不变的功能可以参考之前对图4a的偏转单元34的说明。在图4c中所示的偏转单元34”用于使缠绕材料16偏转以使得能够借助缠绕材料16实现工件的缠绕,该偏转单元布置成直接邻接于引导单元14。偏转单元34”尤其包括偏转元件40”,所述偏转元件布置成直接邻接于引导单元14,尤其布置到所述至少两个引导元件18、20上,尤其布置在壳体单元12和/或输出元件76内部。切割元件36和/或对应切割元件38在图4c中所示的偏转元件40”中布置在偏转单元34”的输出开口42的附近区域中。切割元件36和/或对应切割元件38在图4c中所示的偏转元件40”中布置在喙状的输出元件76的弯曲区域中。

图5示出用于切断缠绕材料16的切割单元32的详细示图。切割单元32至少包括可运动地受支承的切割元件36和以弹簧力加载切割元件36的至少一个弹簧元件46,该弹簧元件具有至少基本上平行于切割元件36的运动轴线50走向的纵轴线48。切割元件36优选布置在可枢转地、可运动地支承在偏转元件40、40'、40”上的枢转臂78上,尤其与枢转臂78一件式地构造。然而也可以考虑,切割元件36可取下地布置在枢转臂78上。枢转臂78克服弹簧元件46的弹簧力的枢转运动以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方式借助从动单元54的作用到枢转臂上的凸轮80实现。凸轮80以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方式偏心地布置在从动单元54的从动轮82上,尤其与从动轮82抗扭地连接。

弹簧元件46构造为扭簧元件,该扭簧元件以一端部支撑在壳体单元12上并且以另一端部支撑在切割元件36上。优选地,弹簧元件46的纵轴线48横向于、尤其至少基本上垂直于引导单元14的引导轴线和/或主引导方向地走向。优选地,弹簧元件46的纵轴线48与切割元件32、尤其枢转臂76的运动轴线50同轴地延伸。优选地,弹簧元件46布置在切割单元32的支承元件84上。弹簧元件46优选包围、尤其缠绕切割单元32的支承元件84。切割单元32的支承元件84优选构造为支承栓或支承销。支承元件84优选设置为用于可枢转地支承枢转臂78。支承元件84可以与枢转臂78一件式地构造,或者枢转臂78具有接收部,用于可运动地支承枢转臂78的支承元件84能够布置在该接收部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