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预制建筑结构承重保温装饰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014298发布日期:2018-07-24 23:12阅读:11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预制墙,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新型预制建筑结构承重保温装饰墙。



背景技术:

预制墙是指在预制厂或建筑工地加工制成供建筑装配用的混凝土板型构件,简称墙板或壁板。采用预制混凝土墙板建造装配式大板建筑,可以提高工厂化、机械化施工程度,减少现场湿作业,节约现场用工,克服季节影响,缩短建筑施工周期。传统的预制墙一般是由钢筋和混凝土支撑,其承重效果虽好,但是其隔热保温效果不够理想。

现有技术中,授权公告号cn201981657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预制装配式外墙外保温结构,其包括:保温隔热材料层、预制钢筋混凝土保护墙板,保温隔热材料层设置在预制钢筋混凝土保护墙板内侧,预制钢筋混凝土保护墙板按建筑立面结构分为多块小单元构件。其通过在墙面添加低导热系数的膨胀聚苯板、挤塑聚苯板、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或玻璃纤维棉等隔热保温材料,以增加墙体的隔热保温性。

但是,这类保温材料通常需要通过连接件或者粘合剂才能与墙板固定,增加了施工工作量,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预制建筑结构承重保温装饰墙,其具有施工方便、承重能力强、抗冻抗裂、保温隔热和耐火性能好的优势。

一种新型预制建筑结构承重保温装饰墙,包括承重层,所述承重层的正反两面均设置有保温层,所述保温层上均设置有装饰层;所述承重层由钢纤维混凝土制成,所述保温层由泡沫混凝土制成;所述保温层和装饰层之间还设置有找平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相较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有优点:一、钢纤维混凝土层作为墙体的主要承重层,强度高、抗弯抗压性能好,不易开裂,且较传统的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墙体成本低、施工也更为方便;二、泡沫混凝土具有良好的隔热保温、抗冻性能好,且泡沫混凝土保温层与钢纤维混凝土承重层有较好的亲和性,彼此之间不易出现类似现有技术中泡沫塑料等保温材料容易与墙体之间剥离的情况,使用更为耐久;三、找平层可以填补保温层表面的坑洞,以使墙面平整,利于装饰层的施工,提升了装饰层与保温层之间的粘结牢度,使得装饰层平整、不易鼓泡;四、装饰层可以有多种选择,可以选用涂料装饰、灰浆粉饰等;五、泡沫混凝土作为保温层,耐火性更好。本发明在承重层的两面均设置有保温层,保温层上均设置有找平层和装饰层,使得墙体的整体承重能力强、抗冻抗裂和隔热保温性能优良,且还具有一定的吸音降噪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找平层由腻子批刮而成,所述腻子由水泥、砂料、水性环氧树脂和羟丙基甲基纤维素,加水配制而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水泥和砂料为腻子的主原料,保证了腻子层能与保温层有较好的亲和性、凝结后有足够的强度;水性环氧树脂和羟丙基甲基纤维素具有增加找平层粘结性的作用,使得装饰层不易开裂、鼓泡。

进一步地,所述腻子中各组分的质量百分数含量为,水泥30%-40%、砂料45%-50%、水性环氧树脂1%-1.5%、羟丙基甲基纤维素3.5%-4.5%,余量为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种配比的腻子粘附性好、批刮在保温层上后不易因流动造成找平层厚度不一,利于后续装饰层的施工。

进一步地,所述钢纤维混凝土中包括如下组分,按质量百分数含量计为,水泥18%-28%、硅灰2.5%-3.5%、粉煤灰2.5%-3.5%、钢纤维3.5%-4.5%、河砂20%-30%、碎石30%-35%、钢纤维混凝土外加剂0.5%-1%,余量为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由硅灰、粉煤灰、河砂和碎石配制的混凝土,强度好,能保证墙体有足够的承重能力;钢纤维为强度加强组分,可以分散在混凝土内形成均匀的加强筋,提升混凝土的抗压抗弯强度,同时具有减少混凝土开裂和阻止微小裂缝继续扩大的作用;钢纤维混凝土外加剂具有减缓混凝土坍落度损失、促进水泥的水化,提升混凝土的强度的作用。

进一步地,所述钢纤维混凝土外加剂中各组分的质量百分数含量为,聚羧酸系减水剂25%、保坍剂5%、聚乙烯醇2.5%、聚甲基丙烯酸2%、六偏磷酸钠0.5%、硫酸钠1.5%、聚硅氧烷0.1%,余量为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聚羧酸系减水剂和保坍剂协同作用,能有效减缓混凝土的坍落度损失,减少单位混凝土的用水量,同时还具有一定的促进水泥水化的作用;聚乙烯醇能减缓水分的蒸发,使得有足够的水供水泥水化,利于促进水泥水化反应进行,聚甲基丙烯酸、六偏磷酸钠和硫酸钠能与钙、镁等金属离子络合,利于水泥的水化产物分散,以促使水化反应的进一步进行、生成更多的水化产物,聚乙烯醇、聚甲基丙烯酸、六偏磷酸钠和硫酸钠协同作用能提高水泥的水化程度、提高混凝土的强度,进而提高墙体的承重能力;聚硅氧烷是一种高效消泡剂,具有优异的破泡、抑泡性能,能有效减少拌制混凝土的过程中产生气泡和促使产生的气泡破灭的作用,减少在承重层内形成孔洞,利于提高承重层的强度。

进一步地,按质量百分数含量计,所述钢纤维混凝土中还包括1%的聚丙烯纤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聚丙烯纤维性质稳定,耐腐蚀、受外界温度影响而产生的形变小,与钢纤维混配使用,能进一步的提升混凝土的抗压抗弯强度,且能弥补钢纤维易锈蚀的不足。

进一步地,所述钢纤维和聚丙烯纤维的直径均小于0.2mm,长度与直径比为60-90。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纤维的直径直径小于0.5mm,长度与直径比为60-90,能保证钢纤维和聚丙烯纤维在拌制混凝土时能够充分分散均匀、不易聚集成团。

进一步地,所述泡沫混凝土中包括如下组分,按质量百分数含量计为,水泥45%、硅灰25%、粉煤灰20%、聚乙烯醇2.5%、α-烯基磺酸钠2%、聚氧乙烯醚0.5%、甲基纤维素0.8%、硫酸钠0.05%、白糖0.2%,余量为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种配比的泡沫混凝土起泡效果好、强度佳。水泥、硅灰、粉煤灰为主要凝结成分;α-烯基磺酸钠具有良好的发泡性能,但是泡沫的稳定性不高,添加适量的聚氧乙烯醚作为稳泡剂,两者协同作用能使得发泡产生的泡沫均匀、细密、稳定,使得制得的泡沫混凝土内起泡均匀、抗冻性和保温隔热性能佳,且具有一定的吸音降噪效果;硫酸钠可以促进水化反应进行,利于提高混凝土的强度,聚乙烯醇和甲基纤维素能增加混凝土的粘聚性和稳定性,利于提高混凝土的强度;白糖则具有缓凝作用,主要用于调节混凝土的初凝时间,以使得混凝土拌制后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施工。

进一步地,按质量百分数含量计,所述泡沫混凝土中还包括0.5%的聚丙烯酸。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聚丙烯酸亲水、保水性好,利于减缓水分的蒸发,从而保有足够的水分供水泥水化,促进水化产物的生成,利于提高混凝土的强度。

进一步地,所述装饰层为防水涂料层,且所述防水涂料层中掺有质量百分数含量为0.05%的纳米二氧化硅填料。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水涂料层可以有不同的颜色风格,且防水涂料层的防水性能好,可以弥补泡沫混凝土易吸水、开裂的不足,延长了墙体的使用耐久性。掺加少量的纳米二氧化硅填料一方面可以增强粘结作用,防止装饰层的脱离、剥离,另一方面纳米二氧化硅可以吸收紫外线,增强防水涂料层的耐晒性能,使得墙体的颜色能够长久保持鲜艳。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以钢纤维混凝土为材料的承重层上设置有泡沫混凝土的保温层,在保温层上设置找平层后再设置装饰层,得到的新型预制建筑结构承重保温装饰墙承重能力强、保温隔热效果好、抗冻抗裂性能佳且具有一定的吸音降噪效果,使用时无需额外固定保温饰板,施工方便;

2、钢纤维和聚丙烯纤维的混配使用,能弥补钢纤维易锈蚀、热胀冷缩易形变的不足,协同起到增强墙体的承重能力、提升抗压抗裂性能的作用;钢纤维混凝土外加剂中的氟硅酸钠具有阻锈功能,利于增加钢纤维使用的耐久性;

3、找平层中的水性环氧树脂、羟丙基甲基纤维素,承重层中的聚乙烯醇、聚甲基丙烯酸,保温层中的聚乙烯醇、甲基纤维素,均具有增强粘结性、提升强度的作用;聚乙烯醇、聚甲基丙烯酸、六偏磷酸钠和硫酸钠均具有促进水泥水化反应进行的作用,利于提高墙体的强度。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中新型预制建筑结构承重保温装饰墙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承重层;2、保温层;3、装饰层;4、找平层。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一种新型预制建筑结构承重保温装饰墙,参照图1,其包括起主要承重作用的承重层1,所述承重层1的两面均设置有保温层2。承重层1由钢纤维混凝土制成,保温层2由泡沫混凝土制成且厚度为承重层1厚度的十分之一。保温层2上设置有装饰层3,装饰层3与保温层2之间设置有找平层4。找平层4由腻子批刮而成,可以填补保温层2表面的孔洞,使得墙面平整,利于装饰层3施工。装饰层3为防水涂料层,防水涂料层的涂料种类和颜色可以根据设计需要选择,且防水涂料层的厚度不超过5mm。所述装饰层3中含有质量百分数含量为0.05%的纳米二氧化硅填料,以增加装饰层3的粘结性和耐晒性能,利于提高装饰层3的耐久性。

制作承重层1所用的钢纤维混凝土中各组分的质量百分数含量为:

水泥18%、硅灰2.5%、粉煤灰3.5%、钢纤维3.5%、河砂30%、碎石35%、钢纤维混凝土外加剂0.5%,余量为水。所用水泥为标号42.5r的普通硅酸盐水泥;钢纤维的直径小于0.2mm,长度与直径比为60-90。

所用钢纤维混凝土外加剂中各组分的质量百分数含量为:聚羧酸系减水剂25%、保坍剂5%、聚乙烯醇2.5%、聚甲基丙烯酸2%、六偏磷酸钠0.5%、聚硅氧烷0.1%,余量为水。保坍剂的主要成分为聚羧酸母液。

制作保温层2所用的泡沫混凝土中各组分的质量百分数含量为:

水泥45%、硅灰25%、粉煤灰20%、聚乙烯醇2.5%、α-烯基磺酸钠2%、聚氧乙烯醚0.5%、甲基纤维素0.8%、硫酸钠0.05%、白糖0.2%,余量为水。所用水泥为标号42.5r的普通硅酸盐水泥。

批刮找平层4所用的腻子中各组分的质量百分数含量为:

水泥30%、砂料45%、水性环氧树脂1%、羟丙基甲基纤维素3.5%,余量为水。所用水泥为标号42.5r的普通硅酸盐水泥。

实施例2

实施例2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其区别在于:

制作承重层1所用的钢纤维混凝土中各组分的质量百分数含量为:

水泥19%、硅灰2.6%、粉煤灰3.4%、钢纤维3.6%、河砂29%、碎石34%、钢纤维混凝土外加剂0.5%,余量为水。所用水泥为标号42.5r的普通硅酸盐水泥;钢纤维的直径小于0.2mm,长度与直径比为60-90。

批刮找平层4所用的腻子中各组分的质量百分数含量为:

水泥33%、砂料47%、水性环氧树脂1.2%、羟丙基甲基纤维素3.8%,余量为水。所用水泥为标号42.5r的普通硅酸盐水泥。

实施例3

实施例3与实施例2基本相同,其区别在于:

制作承重层1所用的钢纤维混凝土中各组分的质量百分数含量为:

水泥21%、硅灰2.8%、粉煤灰3.2%、钢纤维3.8%、河砂27%、碎石33%、钢纤维混凝土外加剂0.6%、聚丙烯纤维1%,余量为水。所用水泥为标号42.5r的普通硅酸盐水泥;钢纤维和聚丙烯纤维的直径均小于0.2mm,长度与直径比均为60-90。

批刮找平层4所用的腻子中各组分的质量百分数含量为:

水泥37%、砂料48%、水性环氧树脂1.3%、羟丙基甲基纤维素4.2%,余量为水。所用水泥为标号42.5r的普通硅酸盐水泥。

实施例4

实施例4与实施例3基本相同,其区别在于:

制作承重层1所用的钢纤维混凝土中各组分的质量百分数含量为:

水泥22%、硅灰2.9%、粉煤灰3.1%、钢纤维3.9%、河砂26%、碎石32%、钢纤维混凝土外加剂0.7%、聚丙烯纤维1%,余量为水。所用水泥为标号42.5r的普通硅酸盐水泥;钢纤维和聚丙烯纤维的直径均小于0.2mm,长度与直径比均为60-90。

批刮找平层4所用的腻子中各组分的质量百分数含量为:

水泥40%、砂料50%、水性环氧树脂1.5%、羟丙基甲基纤维素4.5%,余量为水。所用水泥为标号42.5r的普通硅酸盐水泥。

实施例5

实施例5与实施例4基本相同,其区别在于:

制作承重层1所用的钢纤维混凝土中各组分的质量百分数含量为:

水泥24%、硅灰3.1%、粉煤灰2.9%、钢纤维4.1%、河砂24%、碎石32%、钢纤维混凝土外加剂0.8%、聚丙烯纤维1%,余量为水。所用水泥为标号42.5r的普通硅酸盐水泥;钢纤维和聚丙烯纤维的直径均小于0.2mm,长度与直径比均为60-90。

制作保温层2所用的泡沫混凝土中各组分的质量百分数含量为:

水泥45%、硅灰25%、粉煤灰20%、聚乙烯醇2.5%、α-烯基磺酸钠2%、聚氧乙烯醚0.5%、甲基纤维素0.8%、硫酸钠0.05%、白糖0.2%、聚丙烯酸0.5%,余量为水。所用水泥为标号42.5r的普通硅酸盐水泥。

批刮找平层4所用的腻子中各组分的质量百分数含量为:

水泥30%、砂料45%、水性环氧树脂1%、羟丙基甲基纤维素3.5%,余量为水。所用水泥为标号42.5r的普通硅酸盐水泥。

实施例6

实施例6与实施例5基本相同,其区别在于:

制作承重层1所用的钢纤维混凝土中各组分的质量百分数含量为:

水泥25%、硅灰3.2%、粉煤灰2.8%、钢纤维4.2%、河砂23%、碎石31%、钢纤维混凝土外加剂0.8%、聚丙烯纤维1%,余量为水。所用水泥为标号42.5r的普通硅酸盐水泥;钢纤维和聚丙烯纤维的直径均小于0.2mm,长度与直径比均为60-90。

批刮找平层4所用的腻子中各组分的质量百分数含量为:

水泥33%、砂料47%、水性环氧树脂1.2%、羟丙基甲基纤维素3.8%,余量为水。所用水泥为标号42.5r的普通硅酸盐水泥。

实施例7

实施例7与实施例6基本相同,其区别在于:

批刮找平层4所用的腻子中各组分的质量百分数含量为:

水泥37%、砂料48%、水性环氧树脂1.3%、羟丙基甲基纤维素4.2%,余量为水。所用水泥为标号42.5r的普通硅酸盐水泥。

实施例8

实施例8与实施例7基本相同,其区别在于:

批刮找平层4所用的腻子中各组分的质量百分数含量为:

水泥40%、砂料50%、水性环氧树脂1.5%、羟丙基甲基纤维素4.5%,余量为水。所用水泥为标号42.5r的普通硅酸盐水泥。

上述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