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配式竹木梁柱节点连接构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29807发布日期:2018-06-30 09:57阅读:500来源:国知局
一种装配式竹木梁柱节点连接构造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专利涉及一种建筑工程中竹木结构建筑中边柱与矩形梁节点连接的技术问题,尤其是涉及装配式胶合木及胶合竹梁柱节点之间的连接方式。



背景技术:

竹木结构建筑具有轻质、节能环保、美观舒适等优点,并且在结构性能方面具有良好的承载能力,因此在国内外得到广泛的关注与应用。但天然木材的木节、斜纹等缺陷以及天然木材生长对构件截面尺寸的限制使得天然木材在结构中的使用受到限制;天然竹材的易蛀及易腐等缺陷以及天然竹材生长对构件截面尺寸限制使得天然竹材在结构中的使用受到限制。随着竹木材料深加工技术的发展,胶合木及胶合竹的发展顺势诞生。

传统竹木结构主要采用榫卯连接与钉连接,其制作繁琐生产效率低,并且节点部位相较于其他部位尺寸已经被削弱,是结构的薄弱环节;而现代竹木结构建筑主要采用铁钉、齿板、剪力盘等金属连接件,不仅安装复杂,而且设计时只考虑其传递剪力对结构性能的优化较少。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针对以上竹木节点连接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提高结构性能,提高施工效率的装配式梁柱节点连接构造,不仅提高了节点抗剪承载能力及节点抗弯承载能力,而且制作、运输、安装便捷,可以大大减轻工人劳动强度与现场施工时间。

本发明专利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装配式竹木梁柱节点连接构造,包括矩形边柱、矩形梁、钢填板和对拉螺栓;

所述钢填板由H形钢板与翼板焊接成型,翼板的净截面上设有螺栓孔,所述矩形边柱和矩形梁的端部设置有槽口与螺栓孔,槽口的尺寸应与翼板相应穿插部分尺寸一致,便于钢填板与梁柱的安装,矩形边柱包括上边柱和下边柱,上边柱、下边柱、矩形梁通过对拉螺栓与钢填板连接并固定。

作为优选,所述矩形边柱和矩形梁为胶合竹木材料制成。

作为优选,所述H形钢板由三块钢板通过角焊缝连接按等强度原则焊接成一个整体。其焊脚尺寸应根据板厚、受力及构造要求而定。同时将焊缝边打磨成直角,便于梁柱安装。钢填板中钢板厚度应根据节点所受弯矩与剪力确定。钢填板中翼板长度与翼板净截面上螺栓孔间距应根据计算及相应规范确定。

作为优选,所述翼板净截面上布置的螺栓孔,同一侧钢板的螺栓孔间距相对保持一致,孔径根据工程情况计算来定。螺栓数量、直径和间距根据受力及相应规范而定。

作为优选,所述对拉螺栓均采用高强螺栓。

本发明专利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专利装配式梁柱节点连接构造采用钢构件进行连接,使节点呈典型的半刚性既可以转动也可以承受弯矩,使梁柱节点连接结构更加稳定;工厂预制加工,使现场安装更加便捷,大大节省了现场施工时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整体结构构造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装配后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节点钢填板整体示意图;

图4为螺栓孔布置正视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矩形边柱,2.矩形梁,3.钢填板,4.槽口,5.螺栓孔,6.对拉螺栓,7.翼板,8.H形钢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4所示,一种装配式竹木梁柱节点连接构造,包括矩形边柱1,矩形梁2,钢填板3,对拉螺栓6,所述钢填板3采用钢板拼接成H形,并在梁柱连接对应处采用角焊缝方式按等强度原则焊接翼板形成一个整体。其焊脚尺寸应根据板厚、受力及构造要求而定。同时将焊缝边打磨成直角,便于矩形梁与柱安装。钢填板中钢板厚度需根据节点承受的剪力和弯矩确定。

所述钢填板3上翼板7净截面上按照图4所述方式布置螺栓孔5,螺栓孔5之间的距离应根据规范而定,孔径应根据工程情况及规范来定。所述高强螺栓的数量、直径和间距根据受力而定,并满足相应规范。

所述矩形边柱1、矩形梁2在工厂预制胶合竹木材料,并设置相应槽口4与螺栓孔5,便于现场安装。所述钢填板下翼板7与预先开设槽口的下层边柱对接,并通过对拉螺栓6进行锚固,锚固期间控制整体始终保持在竖直位置;所述钢填板3两侧翼板与预先开设槽口4的矩形梁通过对拉螺栓6进行锚固,期间保持矩形梁与柱子的垂直。

具体进行安装时,先安装下层边柱,在进行钢填板3安装,待平面位置、标高、垂直度矫正无误后,用对拉螺栓6将钢填板下翼板7与下层边柱固定。之后同样依次将左右矩形梁、上层柱锚固连接成一个整体,以达到可靠传力的效果。

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专利的实施方式做出详细说明,但本发明专利不局限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本发明专利的原理和技术思想的范围内,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形仍落入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