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顶结构及瓦片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975884发布日期:2019-10-29 03:16阅读:535来源:国知局
屋顶结构及瓦片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建筑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屋顶结构及瓦片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瓦片,是一种十分常见建筑材料,通常铺设于各类建筑的屋顶,起到防水、保温、隔音以及形成特定造型等效果。现有的瓦片通常包括平状、筒瓦、曲面瓦等多种类型。目前,在屋顶安装瓦片时,通常需要采用瓦灰或其它粘合材料对瓦片进行粘接,实现瓦片的固定。以仿古建筑中常用的筒瓦为例,通常需要用瓦灰填满筒瓦内部,将其粘到预先设置的板瓦上或其它安装面上。

但是,现有技术中,通过瓦灰粘接固定瓦片的方式,需要使用大量的瓦灰,使屋面承受较大载荷,造成屋顶自重较大。同时,先涂布瓦灰,再进行粘接的方式,施工繁琐,造成安装和拆卸不便,不以利于维修或更换。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背景技术部分公开的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发明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可以包括不构成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屋顶结构及瓦片安装结构,可降低屋顶自重,且便于拆装。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瓦片安装结构,用于在一安装面上安装瓦片,所述瓦片安装结构包括:

底座,用于与所述安装面固定连接,所述底座远离所述安装面的一端具有与所述安装面相对的定位部;

连接套,用于与所述瓦片固定连接,且所述连接套能配合套设于所述定位部外,并顶抵于所述底座。

在本发明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底座还包括:

固定部,用于与所述安装面固定连接;

连接部,连接于所述固定部和所述定位部之间。

在本发明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定位部、所述固定部和所述连接部均为平板状结构,所述连接部垂直连接于所述固定部和所述连接部之间,所述定位部位于所述连接部的一侧。

在本发明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底座还包括:

加强部,一端与所述连接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固定部连接。

在本发明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加强部包括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一端与所述固定部连接,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二连接板与所述连接部连接。

在本发明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连接套的外周设有缺口。

在本发明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连接套为外周封闭的筒状结构。

在本发明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连接套内设有平行于所述安装面的隔板,以在所述连接套内分隔出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所述第二腔体位于所述第一腔体靠近所述安装面的一侧,且所述定位部能配合伸入所述第二腔体。

在本发明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连接套设有供螺纹件穿过的安装孔。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屋顶结构,包括安装面、瓦片和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瓦片安装结构。

本发明的屋顶结构及瓦片安装结构,在安装时,可将底座固定于安装面上,并将连接套固定于瓦片;然后将连接套配合套设于底座的定位部外,从而通过连接套和底座将瓦片与安装面连接,实现瓦片的安装。由此,可减少或免于使用瓦灰等粘合材料,有利于降低屋顶的自重;同时,连接套和定位部的套接,安装和拆卸方便,可使工作效率提升,并有利于瓦片的更换和维修。此外,底座和连接套的配合,可提高瓦片抵抗横向作用力产生的弯矩的能力,该横行作用力即垂直于连接套轴线的作用力,从而使瓦片更加牢固。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发明。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方式瓦片安装结构的第一种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方式瓦片安装结构的第二种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方式瓦片安装结构的第三种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方式瓦片安装结构的底座的第一种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方式瓦片安装结构的底座的第二种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方式瓦片安装结构的连接套的第一种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方式瓦片安装结构的连接套的第二种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方式瓦片安装结构的连接套的第三种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方式屋顶结构的示意图。

图中:1、底座;11、定位部;12、固定部;13、连接部;14、加强部;141、第一连接板;142、第二连接板;2、连接套;21、安装孔;22、缺口;23、隔板;201、第一腔体;202、第二腔体;100、瓦片;200、安装面;210、安装梁。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示例实施方式。然而,示例实施方式能够以多种形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实施方式;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使得本发明将全面和完整,并将示例实施方式的构思全面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类似的结构,因而将省略它们的详细描述。

虽然本说明书中使用相对性的用语,例如“上”“下”来描述图标的一个组件对于另一组件的相对关系,但是这些术语用于本说明书中仅出于方便,例如根据附图中所述的示例的方向。能理解的是,如果将图标的装置翻转使其上下颠倒,则所叙述在“上”的组件将会成为在“下”的组件。当某结构在其它结构“上”时,有可能是指某结构一体形成于其它结构上,或指某结构“直接”设置在其它结构上,或指某结构通过另一结构“间接”设置在其它结构上。

用语“一个”、“一”、“该”、“所述”和“至少一个”用以表示存在一个或多个要素/组成部分/等;用语“包括”和“具有”用以表示开放式的包括在内的意思并且是指除了列出的要素/组成部分/等之外还可存在另外的要素/组成部分/等;用语“第一”、“第二”和“第三”等仅作为标记使用,不是对其对象的数量限制。

本发明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瓦片安装结构,如图9所示,可用于将瓦片100安装于安装面200上,该瓦片100可以是筒瓦,其横截面为弧形,且其材料在此不作特殊限定,当然,瓦片100也可以是平瓦或者其它结构的瓦片,在此不再列举。安装面200可为一相对水平面倾斜的平面,例如斜坡屋顶的斜坡面。当然,安装面200也可以是水平面。需要说明的是,屋顶可由多个安装梁210组成,各个安装梁210的上表面共同构成安装面200。当然,安装面200也可以是屋顶上的一完整的表面。

如图1-图3所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瓦片安装结构可以包括底座1和连接套2,其中:

底座1能固定于安装面200,且底座1远离安装面200的一端具有与安装面200相对的定位部11。

连接套2可固定于瓦片100,且连接套2能配合套设于定位部11外,顶抵于底座1。

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瓦片安装结构,在安装时,可将底座1固定于安装面200上,并将连接套2固定于瓦片100;然后将连接套2配合套设于底座1的定位部11外,从而通过连接套2和底座1将瓦片100与安装面200连接,实现瓦片100的安装。由此,可减少或免于使用瓦灰等粘合材料,有利于降低屋顶的自重;同时,连接套2和定位部11的套接,安装和拆卸方便,可使工作效率提升,并有利于瓦片的更换和维修。此外,底座1和连接套2的配合,可提高瓦片100抵抗横向作用力产生的弯矩的能力,使瓦片100更加牢固,该横向作用力为垂直于连接套2轴线的作用力。

下面对本发明实施方式瓦片安装结构的各组成部分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图3所示,底座1可包括定位部11、固定部12和连接部13,其中,固定部12可与安装面200固定连接,定位部11位于固定部12远离安装面200的一侧,连接部13一端与定位部11连接,另一端与固定部12连接。举例而言:

如图4所示,在底座1的第一种实施方式中,定位部11、固定部12和连接部13均可以是平板状结构,固定部12可通过螺栓或螺钉固定于安装面200上,定位部11可与固定部12平行设置,在固定部12贴合于安装面200时,定位部11与安装面200平行。连接部13的一端可连接于固定部12的一端,另一端可与定位部11的一端连接,且连接部13可与定位部11及固定部12垂直,当然,连接部13也可与定位部11和固定部12呈一定的夹角。同时,定位部11和固定部12位于连接部13的两侧,从而形成z形的结构,当然,在其它实施方式中,定位部11和固定部12也可以位于同侧,形成u形结构。

实现上述连接部13分别与定位部11和固定部12连接的方式可以是一体成型,也可以是焊接、卡接或利用螺栓连接等方式,在此不做特殊限定。

如图5所示,在底座1的第二种实施方式中,定位部11、固定部12和连接部13均可以是平板状结构,且底座1还可以包括加强部14。固定部12可固定于安装面200上,定位部11可与固定部12平行设置,连接部13可连接于固定部12和定位部11之间,且连接部13可与定位部11及固定部12垂直。加强部14可同时与固定部12和连接部13连接,以使底座1更加稳固,不易变形。

举例而言,加强部14可以包括第一连接板141和第二连接板142,其中,第一连接板141可与固定部12垂直,且第一连接板141的一端可与固定部12连接,另一端向定位部11延伸,第二连接板142的一端可与第一连接板141连接,另一端可与连接部13连接。同时,第二连接板142可与定位部11平行正对设置,且第二连接板板142与定位部11间形成有容置空间,该容置空间内可容纳连接套2的侧壁,以保证连接套2可套设于定位部11。当然,加强部14也可以是一形成于固定部12和连接部13间的肋板。定位部11、固定部12、连接部13和加强部14可以一体成型,也可以通过焊接、卡接或利用螺栓连接等方式实现连接,在此不做特殊限定。

在本发明的其它实施方式中,定位部11也可不平行于固定部12,使得在固定部12固定于安装面200后,定位部11的延伸平面与安装面200呈一定的夹角。此外,底座1还可以采用其它结构,只要能固定于安装面200,并具有能穿过连接套2的定位部11即可,在此不再一一列举。

如图6-图8所示,连接套2可以是两端贯通的筒状结构,其形状可与定位部11的形状相配合,例如,定位部11的形状为长方体,则连接套2和其内部空间的形状为长方体。连接套2可套设于定位部11外,也就是说,定位部11可穿入连接套2。

连接套2外周可开设有安装孔21,从而可利用一连接件穿过安装孔21,将连接套2与瓦片100固定连接,该连接件可以是螺栓或螺钉等螺纹件,还可以是铆钉等其它能连接部件,此外,还可通过卡接等其它方式将连接套2固定于安装面200上,在此不再详述,以筒瓦为例,连接套2可固定于筒瓦的内表面上,即凹陷的表面上。

如图6所示,在连接套2的第一种实施方式中,连接套2的外周可设有缺口22,缺口22的宽度不大于定位部11的宽度,使定位部11无法由缺口22脱出。在安装时,可将连接套2顶抵在瓦片100上,然后利用螺栓穿过瓦片100并穿过安装孔21,然后再利用套筒扳手由缺口22伸入连接套2,将一螺母旋接于螺栓穿过安装孔21的一端,从而将连接套2固定于瓦片100上。由于缺口22为套筒扳手的伸入提供了通道,因而可使螺栓和螺母的安装更加简单。

如图7所示,在连接套2的第二种实施方式中,连接套2的外周为封闭结构,可在连接套2内壁设置对应安装孔21的铆接螺母,从而可利用螺栓依次穿过瓦片100、安装孔21和铆接螺母,同样可将连接套2固定于瓦片100上。

如图8所示,在连接套2的第三种实施方式中,连接套2内可设有平行于安装面200的隔板23,隔板23可将连接套2的内部空间分隔为第一腔体201和第二腔体202,且第二腔体202可位于第一腔体201靠近安装面200的一侧,安装孔21可设于第一腔体201的外壁,并与第一腔体201连通。隔板23与连接套2可以是一体式结构,或者通过焊接、卡接等方式连接的独立结构。连接套2可通过第二腔体202套设于定位部11,即定位部11可配合穿入第二腔体202,第二腔体202的内壁可与定位部11匹配,从而可通过隔板23对定位部11进行限位,防止定位部11晃动。

在连接瓦片100和连接套2时,可在第一腔体201内壁设置对应安装孔21的铆接螺母,从而可利用螺栓依次穿过瓦片100、安装孔21和铆接螺母,从而将连接套2固定于瓦片100。

在本发明的其它实施方式中,安装孔21可以是螺纹孔,从而可直接通过螺栓将连接套2和瓦片100连接,可不用螺母。或者,也可以采用其它方式将连接套2固定于瓦片100,在此不再详述。

在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瓦片安装结构中,可采用上述底座1的任一实施方式中的底座1与连接套2任一实施方式中的连接套2任意组合,以得到瓦片安装结构的多种实施方式。如图1-图3所示,图1中示出了瓦片安装结构的第一种实施方式;图2中示出了瓦片安装结构的第二种实施方式;图3中示出了瓦片安装结构的第三种实施方式。当然,在本发明的其它实施方式中,底座1与连接套2也可以是其它结构在此不再一一列举。

下面以瓦片100为筒瓦,安装面200为的斜坡面为例对本发明实施方式瓦片安装结构的安装方法进行说明:

可将底座1的固定部12固定于安装面200上,并使定位部11平行于安装面200且向上延伸,同时,将连接套2固定于瓦片100的内壁。然后,可自上而下移动瓦片100,使连接套2套设于定位部11外,且连接套2可顶抵于连接部13,从而防止瓦片100下滑,同时,连接套2和定位部11的配合可防止瓦片100沿横向移动,即防止瓦片100沿垂直于连接套2轴的方向移动,从而使瓦片100抵抗横向作用力的能力提高。由此,可将瓦片100稳固的安装于安装面200上。

应当理解的是,对于水平设置的安装面200而言,则在将固定部12固定于安装面200时,可不对定位部11的延伸方向做特殊限定。

本发明实施方式还提供一种屋顶结构,可用于一建筑物,该建筑物可以是仿古建筑物等。如图9所示,该屋顶结构可以包括瓦片100、安装面200和上述任一实施方式的瓦片安装结构,其中:

瓦片100可以是筒瓦,其横截面为弧形,且其材料在此不作特殊限定,当然,瓦片100也可以是平瓦或者其它结构的瓦片,在此不再列举。

安装面200可为一相对水平面倾斜的平面,例如斜坡屋顶的斜坡面。当然,安装面200也可以是水平面。举例而言,屋顶可由多个安装梁210组成,各个安装梁210的上表面共同构成安装面200。当然,安装面200也可以是屋顶上的一完整的表面。

瓦片100可通过瓦片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瓦片安装结构安装于安装面200,具体安装方式,在此不再详述。瓦片100和瓦片安装结构的数量均可为多个,且数量相同,多个瓦片100可一一对应的通过多个瓦片安装结构安装于安装面200。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发明后,将容易想到本发明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发明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发明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发明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发明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指出。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