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顶通风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04493发布日期:2018-09-11 18:40阅读:93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建筑环境节能技术,特别涉及一种屋顶通风器。



背景技术:

屋顶通风器作为避风型自然通风技术开发应用至今已近30年,产品从2005年后入编《通风天窗》(05j621-3)、《屋顶自然通风器选用与安装》(06k105)等多个国标图集,成为国内建筑主要的自然通风选型设计技术。但是,受产品开发时期技术条件所限,以及后期缺乏进一步的产品技术开发,在涉及屋顶通风器多个主要技术性能方面都缺乏可靠性技术保证。

屋顶通风器主要技术应用问题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阀板关闭后上面飘积雨雪渗漏问题;2、阀板动力失控或者在风压作用下失控导致破坏问题;3、阀板积灰造成产品采光功能失效问题。造成上述多方面技术应用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屋顶通风器一直采用落后的阀板结构和阀板控制技术。

由于存在上述大量技术问题,屋顶通风器很难应用到对严密性和安全性要求高的建筑项目,由于没有可替代的避风型屋面自然通风产品,大量建筑无法采用节能的自然通风技术,应用上不得不采用风机和空调等耗能的通风技术造成能源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屋顶通风器,不仅提高了阀板关闭后的密封防雨雪功能,而且提高了产品运行使用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产品更具维护检修的安全性和便利性,能够适用于严密性和安全性要求高的建筑。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屋顶通风器,包括固定在屋面通风口的基础上沿纵向均布的多个支撑骨架,多个支撑骨架之间通过多根纵杆连接,在多个支撑骨架上设有挡雨板和对称的外护板并形成对称的s型通风道,相邻支撑骨架上端位于外护板之间形成通风道的排风口,在多个支撑骨架两侧的立柱下端对称设有基础泛水板,其特殊之处是:在多个支撑骨架下端的二根立柱之间分别设有一根横梁及固定在横梁上的m型支撑架,在m型支撑架上位于相邻二个支撑骨架之间分别对称铰接有中悬阀板,中悬阀板中部铰接在m型支撑架两侧的顶点处;

在中悬阀板外侧与支撑骨架的挡雨板支撑梁之间连接有阀板驱动装置,用于驱动中悬阀板的开关;所述中悬阀板关闭后在m型支撑架上连成屋脊状并将通风道入口封闭;中悬阀板打开后连成一个v字型并将两侧的通风道入口打开,用于实现通风导流。

作为进一步优选,在多个支撑骨架之间位于挡雨板支撑梁的中部下方通过脊瓦固定架吊装有阀板脊瓦,所述中悬阀板关闭后相对应一侧分别顶在阀板脊瓦上,用于提高中悬阀板关闭后的密封效果。

作为进一步优选,在多个支撑骨架之间位于通风口两侧对称设有阀板泛水板,阀板泛水板下端搭接在基础泛水板外侧,所述中悬阀板关闭后外侧分别压在阀板泛水板上,用于实现中悬阀板关闭后的防雨雪排水功能。

作为进一步优选,在多个支撑骨架之间位于m型支撑架的中部槽口内设有v型密封件,所述中悬阀板打开后相对应一侧分别压在v型密封件上,用于防止中悬阀板上的积灰和杂物掉落室内。

作为进一步优选,在每个m型支撑架两端的斜梁上分别固定有阀板排水槽,所述中悬阀板关闭后两端分别压在阀板排水槽上,以提高中悬阀板关闭后的整体防雨雪性能。

作为进一步优选,所述挡雨板为屋脊状布置在支撑骨架内中部的挡雨板支撑梁上且对应排风口下方,在多个支撑骨架上位于挡雨板两侧对称设有檐沟。

作为进一步优选,所述中悬阀板是由框架和固定在框架内的复合保温板构成,以提高室内的保温绝热性能。

作为进一步优选,所述挡雨板为采光板制成,所述中悬阀板是由框架和固定在框架内的中空采光板构成,以提高室内的采光效果。

作为进一步优选,所述阀板驱动装置与中悬阀板刚性连接,以提高阀板启闭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由于在m型支撑架上位于相邻二个支撑骨架之间分别对称铰接有中悬阀板,中悬阀板关闭后在m型支撑架上连成具有自然坡度的屋脊状并将通风道入口封闭;使中悬阀板关闭后具有排水导流和密封防雨雪功能,彻底解决了长期以来阀板水平设置关闭后无法防止雨雪渗漏问题。

2、由于中悬阀板中部铰接在m型支撑架两侧的顶点处,因此中悬阀板受力均衡,结构更加合理,能够避免阀板受风压作用造成的阀板启闭惯性破坏问题,大大提高了产品使用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中悬阀板打开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中悬阀板关闭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中阀板排水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通风口1,基础2,支撑骨架3,立柱301,挡雨板支撑梁302,横梁303,m型支撑架4,基础泛水板5,挡雨板6,檐沟7,外护板8,中悬阀板9,阀板驱动装置10,v型密封件11,阀板脊瓦12,阀板泛水板13,阀板排水槽14,纵杆15,檩条16,排风口17,通风道18。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图3所示,本发明涉及的一种屋顶通风器,包括固定焊接在屋面通风口1的基础2上沿纵向均布的多个支撑骨架3,多个支撑骨架3之间通过多根纵杆15连接。在多个支撑骨架3之间连接有挡雨板6和对称的外护板8,所述挡雨板6为屋脊状并通过均布的多根檩条16固定在支撑骨架3内中部的挡雨板支撑梁302上且对应排风口17下方,在多个支撑骨架3上位于挡雨板6两侧对称固定有贯穿多个支撑骨架3的檐沟7。所述外护板8对称固定在支撑骨架3的两侧,相邻支撑骨架3上端位于外护板8之间形成所述排风口17,通过挡雨板和对称的外护板在相邻的支撑骨架之间形成对称的s型通风道18,在多个支撑骨架3两侧的立柱301下端对称固定有基础泛水板5,基础泛水板5下端搭在屋面板上。

在多个支撑骨架3下端的二根立柱301之间分别焊接有一根横梁303,在横梁303上分别固定有一个m型支撑架4,m型支撑架4两端分别固定在对应的立柱301上。在m型支撑架4上位于相邻二个支撑骨架之间分别对称铰接有中悬阀板9,中悬阀板9中部铰接在m型支撑架4两侧的顶点处。在中悬阀板9外侧与支撑骨架的挡雨板支撑梁之间连接有阀板驱动装置10,用于驱动中悬阀板9的开关;所述中悬阀板9关闭后在m型支撑架4上连成屋脊状并将通风道18入口封闭;中悬阀板9打开后连成一个v字型并将两侧的通风道18入口打开,用于实现通风导流。

在多个支撑骨架之间位于所述挡雨板支撑梁的中部下方通过脊瓦固定架吊装有阀板脊瓦12,所述中悬阀板9关闭后相对应一侧分别顶在阀板脊瓦12上,用于提高中悬阀板9关闭后的密封效果。

在多个支撑骨架之间位于所述通风口1两侧对称固定有阀板泛水板13,阀板泛水板13为压型板且下端搭接在基础泛水板5外侧、上端贴在m型支撑架4两端的斜梁上,所述中悬阀板9关闭后外侧分别压在阀板泛水板13上,用于实现中悬阀板9关闭后的防雨雪排水功能。在每个m型支撑架4两端的斜梁401上分别通过铆钉固定有阀板排水槽14,阀板排水槽14为压型件并在两侧对称压设有矩形凹槽,所述中悬阀板9关闭后两端下边缘分别压在阀板排水槽14上,以提高中悬阀板9关闭后的整体防雨雪性能。

在多个支撑骨架之间位于m型支撑架4的中部槽口内底部通过铆钉固定有v型密封件11,所述中悬阀板9打开后相对应一侧分别压在v型密封件11上,用于防止中悬阀板上的积灰和杂物掉落室内。

所述阀板驱动装置10为电动推杆或者曲柄连杆驱动机构并与中悬阀板刚性连接,以便于控制中悬阀板4的开关。本实施例以电动推杆为例,电动推杆上端铰接在支撑骨架3上的的挡雨板支撑梁上。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中悬阀板4是由框架和固定在框架内的复合保温板构成,以提高室内的保温绝热性能。

作为另一种优选,所述挡雨板6为采光板制成,所述中悬阀板4是由框架和固定在框架内的中空采光板构成,以提高室内的采光效果。

工作时,通过阀板驱动装置10控制中悬阀板4的开关,中悬阀板打开后连成一个具有导流功能的v字型并将两侧的通风道18入口打开,通风效果好。当中悬阀板4关闭后连成屋脊状并将通风道18入口关闭,通过阀板脊瓦12、中悬阀板9、阀板泛水板13和基础泛水板5依次搭接,将屋面通风口1完全封闭,保证了室内的保温绝热效果。

尽管本发明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发明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发明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