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抹灰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248151发布日期:2018-08-24 19:26阅读:139来源:国知局

发明涉及抹灰机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电动抹灰机。



背景技术:

建筑物抹灰是传统建筑作业中笨重的脏、累、苦的重体力手工劳动,也是建筑施工中必不可少的最后一道工序,通常需要建筑工人在墙上做标记、吊线、目测,用抹灰板抹过之后,再用刮板找平,而传统的抹灰机是利用抹灰刀片平行运动或旋转运动,进而会使工作效率降低,同时工作时容易产生噪音污染。

所以如何,设计一种电动抹灰机是当前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发明提供一种电动抹灰机,有效的解决了现有的抹灰机是利用抹灰刀片平行运动或旋转运动,进而会使工作效率降低,同时工作时容易产生噪音污染的问题。

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发明包括抹灰机本体,所述抹灰机本体的一侧设置有第一限位靠尺,第一限位靠尺的一侧设置有第二限位靠尺,第一限位靠尺的中部设置有第一手柄,第二限位靠尺的中部设置有第二手柄,第二手柄的内侧设置有电机开关,第一限位靠尺与第二限位靠尺的一侧设置有料斗腔,料斗腔的内部设置有料斗,第二限位靠尺的底端安装有电机,电机的外侧设置有保护罩,第一限位靠尺与第二限位靠尺的底端设置有送料叶轮,送料叶轮与电机之间通过第一齿轮连接,送料叶轮的下方设置有第一圆柱形压辊,第一齿轮的下方啮合连接有第二齿轮,第二齿轮与第一圆柱形压辊之间固定连接,第二齿轮的下方啮合连接有第三齿轮,第一圆柱形压辊的下方设置有第二圆柱形压辊,第三齿轮与第二圆柱形压辊之间固定连接,电机开关电性连接电机;

所述保护罩的内壁设置有吸音板,第二限位靠尺与电机之间通过减震板连接,减震板的内部设置有减震腔,减震腔的内部设置有加强筋,加强筋的外侧套接有减震弹簧。

发明结构新颖,构思巧妙,由电机开关控制电机进行工作,电机工作通过第一齿轮、第二齿轮和第三齿轮带动送料叶轮、第一圆柱形压辊和第二圆柱形压辊工作,接着通过第一圆柱形压辊顺时针的旋转,便于从料斗中把砂浆灰或腻子膏从上至下传送出来,并进行第一次压平,然后通过第二圆柱形压辊逆时针旋转把已经压平在墙面上的膏料进行第二次压实抛光,第一圆柱形压辊和第二圆柱形压辊的转速由电机开关控制,可根据操作工的需要控制,转速越快出料越快,同时整个抹灰机的运动就需要加快,使用时当填满一料斗材料从墙面的下方至上方做一次运动就达到第一次压平和第二次压实抛光的效果,可以有效的提高施工质量和效率;以及便于降低抹灰机在工作时产生的噪音污染。

附图说明

图1为发明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发明的侧视图;

图3为发明的保护罩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发明减震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4对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由图1-4给出,发明包括抹灰机本体21,抹灰机本体21的一侧设置有第一限位靠尺1,第一限位靠尺1的一侧设置有第二限位靠尺2,第一限位靠尺1的中部设置有第一手柄3,第二限位靠尺2的中部设置有第二手柄4,第二手柄4的内侧设置有电机开关5,第一限位靠尺1与第二限位靠尺2的一侧设置有料斗腔6,料斗腔6的内部设置有料斗7,第二限位靠尺2的底端安装有电机8,电机8的外侧设置有保护罩9,第一限位靠尺1与第二限位靠尺2的底端设置有送料叶轮10,送料叶轮10与电机8之间通过第一齿轮11连接,送料叶轮10的下方设置有第一圆柱形压辊13,第一齿轮11的下方啮合连接有第二齿轮12,第二齿轮12与第一圆柱形压辊13之间固定连接,第二齿轮12的下方啮合连接有第三齿轮14,第一圆柱形压辊13的下方设置有第二圆柱形压辊15,第三齿轮14与第二圆柱形压辊15之间固定连接,电机开关5电性连接电机8;

保护罩9的内壁设置有吸音板16,第二限位靠尺2与电机8之间通过减震板17连接,减震板17的内部设置有减震腔18,减震腔18的内部设置有加强筋19,加强筋19的外侧套接有减震弹簧20。

为了保证工作的质量,第一限位靠尺1与第二限位靠尺2平行设置,第一限位靠尺1与第二限位靠尺2与墙面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为了防止砂浆灰或腻子膏的堵塞,第二手柄4的内侧位于电机开关5的一侧设置有振荡器开关,料斗7的一侧设置有振荡器,振荡器开关电性连接振荡器。

为了防止料斗生锈,料斗7为一种不锈钢材质的构件,料斗7与料斗腔6一体成型。

为了对电机8进行散热,保护罩9的外侧设置有散热孔,散热孔为圆形散热孔。

为了使电机8更加稳定,加强筋19与减震板17之间的连接为焊接,且加强筋19为一种特殊钢材质的构件。

发明工作时由电机开关5控制电机8进行工作,电机8工作通过第一齿轮11、第二齿轮12和第三齿轮14带动送料叶轮10、第一圆柱形压辊13和第二圆柱形压辊15工作,接着通过第一圆柱形压辊13顺时针的旋转,便于从料斗7中把砂浆灰或腻子膏从上至下传送出来,并进行第一次压平,然后通过第二圆柱形压辊15逆时针旋转把已经压平在墙面上的膏料进行第二次压实抛光,第一圆柱形压辊13和第二圆柱形压辊15的转速由电机开关5控制,可根据操作工的需要控制,转速越快出料越快,同时整个抹灰机的运动就需要加快,使用时当填满一料斗材料从墙面的下方至上方做一次运动就达到第一次压平和第二次压实抛光的效果,可以有效的提高施工质量和效率,以及操作简单,没有泥瓦工技术的人经过简单的培训即可施工,解决了当前泥瓦工技术工人短缺的状况,通过送料叶轮10,便于把料斗7中的膏状材料转送到第一圆柱形压辊13与墙体的缝隙间,通过第一限位靠尺1和第二限位靠尺2,便于沿着预设第一限位靠尺1和第二限位靠尺2做平面运动,从而使完成的墙面平整度一次性达到规范要求,进而便于提高抹灰机的工作效率,其中料斗可以根据操作工的手腕力量定量,最后抹灰机本体21内部的第一叶轮和第二叶轮的位置可调,可以调节与墙体的间距,已达到抹灰厚度的调整,简单方便,整体的适用性强;

使用时通过保护罩9的内壁设置有吸音板16,第二限位靠尺2与电机8之间通过减震板17连接,减震板17的内部设置有减震腔18,减震腔18的内部设置有加强筋19,加强筋19的外侧套接有减震弹簧20,可以有效的降低抹灰机在工作时产生的噪音污染。

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益处:1)可以有效的提高施工质量和效率,且操作简单;2)便于降低抹灰机在工作时产生的噪音污染。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动抹灰机,解决了现有的抹灰机是利用抹灰刀片平行运动或旋转运动,进而会使工作效率降低,同时工作时容易产生噪音污染的问题,其包括抹灰机本体,所述抹灰机本体的一侧设置有第一限位靠尺,第一限位靠尺的一侧设置有第二限位靠尺,第一限位靠尺的中部设置有第一手柄,第二限位靠尺的中部设置有第二手柄,第二手柄的内侧设置有电机开关,第一限位靠尺与第二限位靠尺的一侧设置有料斗腔,料斗腔的内部设置有料斗,第二限位靠尺的底端安装有电机,电机的外侧设置有保护罩,第一限位靠尺与第二限位靠尺的底端设置有送料叶轮,送料叶轮与电机之间通过第一齿轮连接。

技术研发人员:崔炳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崔炳盛
技术研发日:2018.06.05
技术公布日:2018.08.2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