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外墙保温施工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578314发布日期:2018-09-29 06:06阅读:186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建筑外墙保温的施工工艺。



背景技术:

目前,在我国现有民用建筑物的墙体,一般都是采用加气混凝土砌块、粉煤矿灰砌块、等型材建筑而成,这样的建筑其保温效果达不到技术要求,并且施工工艺要求也很复杂,另外由于原料的成本高,再加上施工周期长,所以在完工后,墙面容易产生很多不同程度的质量问题,很难达到建筑施工质量的标准要求,更难以满足人们日常生活学习的需要的,并且在使用过程中亦存在一定技术隐患和安全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建筑外墙保温施工工艺,其施工难度低,施工质量高。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采用一种建筑外墙保温施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基层抹灰;(2)墙体放线;(3)预粘贴翻包网格布;(4)粘贴保温板;(5)粘贴装饰线条;(6)预留孔洞处理;(7))外墙突出挑板处理;(8)发泡嵌缝;(9)钻孔安装固定件;(10)版面打磨;(11)刷界面剂、憎水剂;(12)埋贴网格布;(13)收口保温灰;(14)聚合物抗裂砂浆罩面;(15)与屋面交接处防水处理。

作为一种改进,步骤(1)中抹灰前从上向下坠通线,以线为基准打控制点;控制点间距设置在2m以内;抹灰前先将砌体与主体结构的纵横结合处挂抗裂钢丝网,以控制点控制抹灰厚度,抹灰时墙体应清理干净,并洒水湿润墙体,砼墙体还应涂刷素水泥浆结合层。

作为一种进一步的改进,步骤(2)中用水平仪和经纬仪在墙体上弹出门窗洞口的竖向和水平控制线及墙体的阴阳角控制线,保温板按此控制线粘贴。

作为另一种更进一步的改进,步骤(4)中保温板粘贴前仍需要从顶到底悬挂配重铁丝,以控制保温板表面垂直平整。粘板时采用点粘法,但保温板四周必须满粘,总粘结率不小于70%。墙面竖向采用错缝粘贴,上下两块板错缝距离不小于20cm。粘贴到阴阳角时两面板必须交替搭接。

作为一种改进,步骤(6)中保温镶贴至预留孔洞时,保温层必须甩出孔洞边缘10cm至15cm,保温板表面孔洞边缘向内15cm范围内只敷网,不做抹面砂浆,孔洞封堵时先做好结构层封堵再修补保温层,保温层镶贴固定同其它部位。

作为一种改进,步骤(9)中安装件至少在粘板完成24h后进行,固定件的长度应大于板厚50mm。

作为一种改进,步骤(12)中先在保温板表面刮聚合物砂浆一道约2mm厚,刮出一定面积后,将网格布铺平,粘贴在聚合物砂浆上。

本发明的有益之处在于:具有上述步骤的建筑外墙保温施工工艺,其工艺简单,施工方便,原料成本低、实用性强,因此可以得到广泛的应用,尤其是在我国北方广大地区,在寒冷的冬季可以起到为室内保暖的作用,大大满足了人们的日常生活要求。本发明还具有节约能源、降低成本等优点,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本发明包括以下步骤:

1.基层抹灰

基层抹灰前从上向下坠通线,(一般为配重的细铁丝,有条件的可用经纬仪上下打点,再固定绷紧通长铁丝)。以线为基准打控制点。控制点间距设置在2m以内,抹灰前先将砌体与主体结构的纵横结合处挂抗裂钢丝网,以控制点控制抹灰厚度,抹灰时墙体应清理干净,并洒水湿润墙体,砼墙体还应涂刷素水泥浆结合层。

2.墙体放线

用水平仪和经纬仪(高处可用远红外线代替水平仪)在墙体上弹出门窗洞口的竖向和水平控制线及墙体的阴阳角控制线,保温板按此控制线粘贴。这样才能保证洞口横向水平、竖向成线、整齐化一、,墙体阴阳角顺直。

3.预粘贴翻包网格布

凡在保温板侧边外露处(如伸缩缝、门窗口,挑檐处)都做网格布翻包处理,预留粘网格布条返包宽度不小于20cm。

4.粘贴保温板

保温板粘贴前仍需要从顶到底悬挂配重铁丝,以控制保温板表面垂直平整。粘板时采用点粘法,但保温板四周必须满粘,总粘结率不小于70%。墙面竖向采用错缝粘贴,上下两块板错缝距离不小于20cm。粘贴到阴阳角时两面板必须交替搭接。保温板粘结时还应严格按照以前放好的控制线执行,门窗洞口和边缘部位按要求裁边。这是保证观感质量的基本做前提。

5.粘贴装饰线条

装饰线条粘贴时必须满粘粘接砂浆,基层保温板必须镶贴,固定牢固,粘接后用加长特制固定件固定。

6.预留洞处理

保温镶贴至预留孔洞时,保温层必须甩出孔洞边缘10cm至15cm,保温板表面孔洞边缘向内15cm范围内只敷网,不做抹面砂浆,孔洞封堵时先做好结构层封堵再修补保温层,保温层镶贴固定同其它部位。面层施工时抗裂网与原预留抗裂网搭接至原面层边缘,新抹抗裂砂浆面层与原面层接茬必须自然、平整,观感上无异常。

7.外墙突出挑板处理

遇到突出外墙挑板时,外墙保温做至挑板上口20cm处,预留挑板防水上卷尺寸,待外墙雨水管,挑板地漏,挑板找平,挑板防水,保护层等项目完成后再修补外墙保温。

8.发泡嵌缝

保温板粘贴完成后,将板与板之间的缝隙打发泡封堵,注意发泡应填充到墙体基层,不应只封板表面。

9.钻孔安装固定件

安装件至少在粘板完成24h后进行,固定件的长度应大于板厚50mm,过短的固定件不能起到固定作用。用电锤在保温板表面向内打孔,孔长视固定件深度而定,进墙体深度不小于60mm,用电动工具或手拧固定件将其拧紧,严禁用手锤砸进,安装后钉头和压圈应略低于保温板表面。

10.表面处理

保温板采用岩棉时(本工程高层结构)应在板表面喷憎水剂两遍,采用挤塑板时先用粗砂纸将板与板之间的错缝打磨平整,磨平后用钢丝刷将表层清理干净,再在表面涂刷界面剂一道。

11.收口保温灰施工

门窗洞口侧面窗台、挑檐等为抹保温灰,施工时保温灰浆一定与保温板衔接紧密,一般保温灰应盖过保温板小面。洞口挑檐部位抹灰时应保证保温灰横平竖直、阴阳角方正。窗台应找好泛水和鹰嘴,并按设计要求下好滴水线。

12.埋贴网格布

埋贴网格布时先在保温板表面刮聚合物砂浆一道约2mm厚,刮出一定面积后,将网格布铺平,粘贴在聚合物砂浆上。注意网格布必须铺平绷紧,左右搭接的宽度不应小于100mm,上下宽度不小于80mm。至返包部位时与返包网相互搭接,并保证砂浆刮抹充足,严禁出现干搭接。

13.聚合物砂浆罩面

抹完底层聚合物砂浆压入网格布后待砂浆凝固且表面基本干燥,不粘手时,开始抹面层聚合物砂浆。抹面砂浆厚度以盖住网格布且不出现网格印痕为准,同时厚度控制在3-4mm之间,所有阴阳角部位面层聚合物砂浆均应做尖角,不能抹成圆弧状,一次成活砂浆必须全部覆盖,外墙不得遗留任何部位,平整度满足外墙涂料要求。

14.与屋面交接处防水处理

外保温施工至屋顶与女儿墙交接处时,除应做好正反网格布包封外,女儿墙与保温板顶必须做统一刚性结构压顶,一般应做成一个细石混凝土压顶并向屋面方向找坡,坡度为2cm,压顶表面压入抗裂钢丝网。

15.清理验收

罩面完成后,需要对边角、管根、挑板底阴角等抹灰易疏漏且不得施工的部位进行检查、修补。并清理墙面“毛刺”,准备验收。

以上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的是,上述优选实施方式不应视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为准。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