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停车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84862发布日期:2018-09-21 19:42阅读:17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汽车停车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汽车停车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城市停车位不足,停车难问题日益严峻。传统汽车停车装置主要存在如下不足:1、结构复杂,占地面积大;2、设备每层需要留有一个车位来实现车位交换,容积率低,存取效率低;3、机械结构固定,可扩展性不强。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停车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提出的目前市场上汽车停车装置结构复杂、占地面积大、容积率低,存取效率低和可扩展性差等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汽车停车装置,包括电梯板、载车板、车位、方轴电机和定位柱机构,所述电梯板的外侧设置有支撑梁,且电梯板的右侧设置有滑轮导轨,所述载车板与滑轮导轨相连接,且载车板的右侧设置有液压系统,所述车位设置在载车板的下方,且车位的左侧设置有行车通道,所述方轴电机设置在行车通道的内部,且方轴电机的左侧设置有阶梯凹槽,所述定位柱机构设置在电梯板的左侧,且电梯板与电梯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电梯板包括第一导向板、钢珠、第二导向板和第一方孔,且第一导向板和第二导向板位于电梯板的上方,钢珠均匀分布在电梯板上,右侧钢珠的高度高于左侧钢珠的高度,第一方孔位于电梯板的左侧。

优选的,所述载车板包括定位槽、防滑线、圆柱和第二方孔,且定位槽位于载车板的左侧,防滑线位于载车板的上端面,防滑线共设置有两组,每组中间防滑线的高度高于其两侧防滑线的高度,圆柱设置在载车板的下端面,圆柱的下端面开设有第二方孔。

优选的,所述液压系统包括机械手、第一缸体、第一活塞、第二活塞、第三活塞和第二缸体,且第一缸体位于第二缸体的前端,第一缸体和第一活塞构成单活塞杆液压缸,第二活塞、第三活塞和第二缸体构成伸缩液压缸。

优选的,所述阶梯凹槽位于定位柱机构的正下方,且阶梯凹槽与定位柱机构的个数相同,并且阶梯凹槽内部左侧的阶梯高于其右侧的阶梯。

优选的,所述定位柱机构包括定位柱、支点、弹簧、杠杆和移滑槽,且定位柱位于支点的右侧,弹簧位于支点的左侧,定位柱的下方与移滑槽相连接,定位柱的贯穿于第一方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汽车停车装置,采用电机传动和液压传动的方式,实现上下层存取辆车无需避让,独立运行,整个过程方便快捷,提高了空间利用率,可扩展性强,同时,本发明可以实现原地旋转换向,司机只要将车开到载车板上,无需自己调头,可用于各种小区的地下车库,

1、载车板上有防滑线,距离适应车身长度设计,中间防滑线比两边高,由此来确定停车是否已经到位,也用来防止车库运行时汽车出现滑动的情况,另外,载车板一端开有两个定位槽,为了载车板移进电梯板时可以配合电梯板上两根凸起的定位柱,从而定位,底部有一个圆柱,目的是为机械手提供抓取部位,圆柱上开有方槽,是为了与地下的方轴电机配合,实现载车板的地面转动,电梯板形状呈u型,目的是减轻电梯的载荷,减少材料,又可以让载车板底部圆柱穿过电梯板和地面平层的方轴电机配合,也不会阻碍到载车板的平移;

2、电梯板上的第一导向板和第二导向板分别焊接在电梯板上,起导向和定位作用,电梯板左边的方孔让定位柱穿过上下移动,起导向作用,钢珠是用来减少电梯板和载车板之间的摩擦,并且安装时右边的钢珠比左边略高,目的是让载车板向左倾斜1°左右,让重心偏向有定位柱的一边,限制载车板右移,并且滑轮导轨向右倾斜1°左右,因此,可保证载车板的稳定。

4、液压系统有两个液压缸,由第一缸体和第一活塞组成的单活塞杆液压缸用来控制机械手的张合的,由第二缸体和第二活塞和第三活塞组成的伸缩液压缸控制伸出和缩短的,单活塞杆液压缸焊接在伸缩液压缸的最前部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汽车停车装置主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汽车停车装置电梯板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种汽车停车装置载车板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一种汽车停车装置定位柱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一种汽车停车装置杠杆转动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一种汽车停车装置定位柱机构伸出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一种汽车停车装置定位柱机构收缩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一种汽车停车装置阶梯凹槽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一种汽车停车装置液压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一种汽车停车装置第一缸体和第二缸体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一种汽车停车装置机械手闭合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一种汽车停车装置机械手张开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一种汽车停车装置电梯来到指定平层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一种汽车停车装置载车板推出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一种汽车停车装置液压杆收缩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发明一种汽车停车装置电梯下降至地面时方轴电机配合载车板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17为本发明一种汽车停车装置方轴电机顺转90度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18为本发明一种汽车停车装置汽车驶进载车板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19为本发明一种汽车停车装置方轴电机逆转90度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20为本发明一种汽车停车装置载车板上升至原平层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21为本发明一种汽车停车装置液压系统伸出抓住载车板底部圆柱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22为本发明一种汽车停车装置液压系统收缩和电梯返回第二平层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23为本发明一种汽车停车装置电梯来到指定平层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24为本发明一种汽车停车装置液压系统推出载车板和机械手张开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25为本发明一种汽车停车装置液压系统收缩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26为本发明一种汽车停车装置电梯下降至地面时方轴电机配合载车板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27为本发明一种汽车停车装置方轴电机顺转90度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28为本发明一种汽车停车装置汽车驶出载车板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29为本发明一种汽车停车装置方轴电机逆转90度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30为本发明一种汽车停车装置载车板上升至原平层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31为本发明一种汽车停车装置液压系统伸出抓住载车板底部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32为本发明一种汽车停车装置液压系统收缩和电梯返回第二平层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33为本发明一种汽车停车装置液压控制回路结构示意图;

图34为本发明一种汽车停车装置液压控制流程结构示意图;

图35为本发明一种汽车停车装置汽车存取流程结构示意图。

图中:1、电梯板;1-1、第一导向板;1-2、钢珠;1-3、第二导向板;1-4、第一方孔;2、支撑梁;3、滑轮导轨;4、载车板;4-1、定位槽;4-2、防滑线;4-3、圆柱;4-4、第二方孔;5、液压系统;5-1、机械手;5-2、第一缸体;5-3、第一活塞;5-4、第二活塞;5-5、第三活塞;5-6、第二缸体;6、车位;7、行车通道;8、方轴电机;9、阶梯凹槽;10、定位柱机构;10-1、定位柱;10-2、支点;10-3、弹簧;10-4、杠杆;10-5、移滑槽;11、电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5,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汽车停车装置,包括电梯板1、第一导向板1-1、钢珠1-2、第二导向板1-3、第一方孔1-4、支撑梁2、滑轮导轨3、载车板4、定位槽4-1、防滑线4-2、圆柱4-3、第二方孔4-4、液压系统5、机械手5-1、第一缸体5-2、第一活塞5-3、第二活塞5-4、第三活塞5-5、第二缸体5-6、车位6、行车通道7、方轴电机8、阶梯凹槽9、定位柱机构10、定位柱10-1、支点10-2、弹簧10-3、杠杆10-4、移滑槽10-5和电梯11,电梯板1的外侧设置有支撑梁2,且电梯板1的右侧设置有滑轮导轨3,载车板4与滑轮导轨3相连接,且载车板4的右侧设置有液压系统5,车位6设置在载车板4的下方,且车位6的左侧设置有行车通道7,方轴电机8设置在行车通道7的内部,且方轴电机8的左侧设置有阶梯凹槽9,定位柱机构10设置在电梯板1的左侧,且电梯板1与电梯11相连接。

本例的电梯板1包括第一导向板1-1、钢珠1-2、第二导向板1-3和第一方孔1-4,且第一导向板1-1和第二导向板1-3位于电梯板1的上方,钢珠1-2均匀分布在电梯板1上,右侧钢珠1-2的高度高于左侧钢珠1-2的高度,第一方孔1-4位于电梯板1的左侧,电梯板1上的定位柱10-1配合载车板4上的定位槽4-1,再结合第一导向板1-1和第二导向板1-3限制了载车板4在电梯板1上的旋转、前后移动和左移,由于右边的钢珠1-2比左边的钢珠1-2略高,使载车板4向左倾1°,利用重力的作用限制载车板4右移,实现对载车板4在高平层时在电梯板1的定位。

载车板4包括定位槽4-1、防滑线4-2、圆柱4-3和第二方孔4-4,且定位槽4-1位于载车板4的左侧,防滑线4-2位于载车板4的上端面,防滑线4-2共设置有两组,每组中间防滑线4-2的高度高于其两侧防滑线4-2的高度,圆柱4-3设置在载车板4的下端面,圆柱4-3的下端面开设有第二方孔4-4,载车板4上有防滑线,距离适应车身长度设计,中间防滑线比两边高,由此来确定停车是否已经到位,也用来防止车库运行时汽车出现滑动的情况;另外,载车板4一端开设有2个定位槽4-1,为了使载车板4移进电梯板1时,可以配合电梯板1上2根凸起的定位柱10-1,从而定位,底部有1个圆柱4-3,目的是为机械手5-1提供抓取部位,圆柱4-3上开有第二方孔4-4,是为了与地下的方轴电机8配合安装,实现载车板4在地面上的转动。

液压系统5包括机械手5-1、第一缸体5-2、第一活塞5-3、第二活塞5-4、第三活塞5-5和第二缸体5-6,且第一缸体5-2位于第二缸体5-6的前端,第一缸体5-2和第一活塞5-3构成单活塞杆液压缸,第二活塞5-4、第三活塞5-5和第二缸体5-6构成伸缩液压缸,液压系统5由第一缸体5-2和第一活塞5-3组成的单活塞杆液压缸用来控制机械手5-1的张合的,由第二缸体5-6、第二活塞5-4和第三活塞5-5组成的伸缩液压缸控制第一缸体5-2上机械手5-1的伸出和缩短,单活塞杆液压缸焊接在伸缩液压缸的最前部分。

阶梯凹槽9位于定位柱机构10的正下方,且阶梯凹槽9与定位柱机构10的个数相同,并且阶梯凹槽9内部左侧的阶梯高于其内部右侧的阶梯,阶梯凹槽9与定位柱机构10上杠杆10-4配合,控制载车板4的旋转。

定位柱机构10包括定位柱10-1、支点10-2、弹簧10-3、杠杆10-4和移滑槽10-5,且定位柱10-1位于支点10-2的右侧,弹簧10-3位于支点10-2的左侧,定位柱10-1的下方与移滑槽10-5相连接,定位柱10-1的贯穿于第一方孔1-4,定位柱机构10上的支点10-2和弹簧10-3都焊接在电梯板1底部,并且定位柱10-1穿过第一方孔1-4,可上下移动,其移动的控制是通过杠杆10-4实现,当电梯11处于空中时,杠杆10-4由于支点10-2和弹簧10-3的作用而平衡,定位柱10-1向上伸出,可与载车板4上的定位槽4-1配合,卡住载车板4,当电梯11处于地面时,杠杆10-4的左端会被阶梯凹槽9内部左侧的阶梯顶起,弹簧10-3被压缩,杠杆10-4的右端会把杠杆10-4拉下,杠杆10-4会顺着第一方孔1-4下降,脱离载车板4上的定位槽4-1,此时,载车板4的定位由地下的方轴电机8配合载车板4底部圆柱4-3上的第二方孔4-4提供,当电梯11上升时,弹簧10-3恢复原状,杠杆10-4平衡,定位柱10-1被推起与载车板4上的定位槽4-1再次配合,总的来说,当载车板4在空中时,定位柱10-1向上突起配合载车板4上的定位槽4-1,当载车板4在地面平层时,定位柱10-1下降,避免阻碍载车板4旋转。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电梯11部分建立在行车通道上,当车库不工作时,电梯11会停在第2层,不会阻碍正常通车,当要存车时,电梯11来到指定平层,液压系统5上的机械手5-1抓住载车板底部的圆柱,第二缸体5-6将第一缸体5-2向前推动,第一缸体5-2通过机械手5-1将载车板4推到电梯板1上,这时载车板4上的定位槽4-1配合电梯板1上的定位柱10-1,再结合第一导向板1-1和第二导向板1-3限制了载车板4在电梯板1上的旋转、前后移动和左移,由于右边的钢珠1-2比左边的钢珠1-2略高,使载车板4向左倾1°,利用重力的作用限制载车板4右移,实现对载车板4在高平层时在电梯板1的定位,然后,液压系统5控制机械手5-1张开,第一缸体5-2和第二缸体5-6收缩回原位,电梯11下降至地面平层,载车板4底部的第二方孔4-4与埋在地下的方轴电机8配合,此时,定位柱机构10上杠杆10-4的一端被阶梯凹槽9内部左侧的阶梯顶起,进而对弹簧10-3进行压缩,杠杆10-4倾斜,则杠杆10-4的另一端会把定位柱10-1拉下,定位柱10-1脱离载车板4上的定位槽4-1,不会阻碍载车板4的转动,此时,载车板4在地面的定位是由方轴电机8提供,然后,地下的方轴电机8顺时针转动,进而带动载车板4顺时针转动旋转90°,这时候就可以将车驶到载车板4上,然后,方轴电机8逆时针转动,带动载车板逆时针旋转90°,电梯11上升,定位柱机构10离开地面,由于弹簧10-3的作用回复原位,定位柱10-1上升再次配合定位槽4-1,继续在空中定位载车板4,电梯11上升至原平层后,第二缸体5-6将第一缸体5-2向前推动,液压系统5上的机械手5-1抓取载车板4底部的圆柱4-3,将载车板4拉回原车位,存车完毕。

当取车时,车库的动作过程和存车时的动作过程相同。

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便于描述本发明的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指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为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内容的限制。本发明使用到的标准零件均可以从市场上购买,异形件根据说明书的和附图的记载均可以进行订制,各个零件的具体连接方式均采用现有技术中成熟的螺栓、铆钉、焊接等常规手段,机械、零件和设备均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型号,加上电路连接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连接方式,在此不再详述。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