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保温密肋夹心砼叠合剪力墙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75828发布日期:2018-12-14 22:34阅读:176来源:国知局
自保温密肋夹心砼叠合剪力墙板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剪力墙板,尤其涉及一种自保温密肋夹心砼叠合剪力墙板。



背景技术:

随着装配式建筑的快速发展,复合保温墙板的应用越来越多,但是目前采用的复合保温墙板大都是三明治夹心墙板,其保温层和结构层是分离的,没有真正实现保温和结构的一体化,施工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实现保温结构一体化的自保温密肋夹心砼叠合剪力墙板。本发明提供的这种自保温密肋夹心砼叠合剪力墙板,它为整体预制件,包括立板和设置于立板一侧的多条预制肋,预制肋上均设有连通各后浇道的通槽,各预制肋将立板一侧的区域分隔为多条后浇道。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使所述立板为矩型板,所述预制肋为沿立板高度方向设置的矩形肋,通槽为贯穿预制肋的矩形槽。作为优选,使所述预制肋的为外宽内窄的t型肋,包括头部段和杆部段,所述通槽设置于头部段处,相邻两预制肋的杆部段之间区域设有保温块。为了提高整体性,使它还包括连接钢筋,连接钢筋位于所述预制肋相邻两通槽之间的实体区域。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使所述立板为实心砼板。作为替代方案,或者使所述立板为夹心板。作为优选,使所述预制肋的材料为为容重小于1900kg/m³,导热系数小于1.0w/(m•k),强度大于25mpa的轻骨料结构保温混凝土。本发明在使用时将多块墙板依次立起,然后搭好模板,再模板与立板之间的空隙向下后浇混凝土,后浇的混凝土通过后浇道和通槽将成排并列布置的墙板连为一体,形成墙整体,该强整体具有保温结构一体化且整体性好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个优选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示序号:1—立板,2—预制肋,3—连接钢筋,4—后浇道,5—通槽,6—保温块。

具体实施方式:

优选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自保温密肋夹心砼叠合剪力墙板,它为整体预制件,包括立板1和设置于立板一侧的多条预制肋2,各预制肋通过连接钢筋3相连。立板1为矩形的实心砼板。预制肋2为沿板高方向设置的条形肋,预制肋2的截面为t型截面,其外端较宽,内端较窄,各预制肋将立板一侧的区域分隔为多条后浇道4,并在各个预制肋较宽的外部上均设有通槽5用以连通各后浇道,后浇混凝土灌入后填满后浇道和各通槽,即可将多个墙板后浇为整体的墙体,简化了施工工艺,并能提升剪力墙的整体性。同时在预制肋与预制肋之间填装有保温块6,后浇后保温块与结构层形成整体,实现结构保温一体化。而且,预制肋的材料选用为容重小于1900kg/m³,导热系数小于1.0w/(m•k),强度大于25mpa的轻骨料结构保温混凝土,在保证强度的同时降低自重。本实施例在使用时,首先将多块墙板并列布置成一排,并在各后浇道内填装好保温块,接着立好模板,然后从模板与立板之间的缝隙向下浇注混凝土,后浇的混凝土注满各后浇道和通槽,使多个墙板形成整体极好的剪力墙,简化了施工工艺,同时使结构层与保温层形成整体,实现了结构保温的一体化。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保温密肋夹心砼叠合剪力墙板,它为整体预制件,包括立板和设置于立板一侧的多条预制肋,预制肋上均设有连通各后浇道的通槽,各预制肋将立板一侧的区域分隔为多条后浇道。在使用时将多块墙板依次立起,然后搭好模板,再模板与立板之间的空隙向下后浇混凝土,后浇的混凝土通过后浇道和通槽将成排并列布置的墙板连为一体,形成墙整体,该强整体具有保温结构一体化且整体性好的优点。

技术研发人员:龚文彦;龚鑫城;龚翔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湖南诚友绿色建材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07.25
技术公布日:2018.12.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