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置骨架装配式墙板生产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75815发布日期:2018-12-14 22:34阅读:627来源:国知局
内置骨架装配式墙板生产工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拼装墙板技术领域。

具体地说,是涉及内置骨架装配式墙板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集成房屋系统用于永久性住宅、工业厂房、仓库、停车场、简易工棚、单坡房、活动岗亭、活动别墅等。

集成房屋系统是由装配式墙板装配而成,现有的装配式墙板生产工艺复杂,施工工序繁多,施工速度慢,不能体现轻钢结构快速建造的特点;现有装配式墙板的机械强度和抗裂性不理想,它的承载力将大大减小而不能提供结构板的作用,极大地限制了内外装饰材料的应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传统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内置骨架装配式墙板生产工艺,工艺简单,施工工序少,施工速度快。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措施来达到的:

内置骨架装配式墙板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带钢成型:

制作第一侧边框,将带钢通过成型机,加工出侧凹部;

制作第二侧边框,将带钢通过成型机,加工出侧凸部;

制作底边框,将带钢通过成型机;

制作顶边框,将带钢通过成型机;

s2、制作骨架,所述第一侧边框底端与底边框一端焊接,第二侧边框底端与底边框另一端焊接,所述第一侧边框顶端与顶边框一端焊接,第二侧边框顶端与顶边框另一端焊接;

s3、粘接侧板,在骨架一侧粘接第一侧板,在骨架另一侧粘接第二侧板;

s4、浇筑,将发泡材料浇筑到骨架内,发泡材料凝固后即得到成品。

第一侧边框、第二侧边框、底边框和顶边框组成矩形骨架,矩形骨架上粘结有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第一侧边框、第二侧边框、底边框、顶边框、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形成一个空间,在此空间内浇筑发泡材料。

侧凹部与侧凸部配合设置,一件墙板的侧凸部能够插入另一件墙板的侧凹部。

作为一种改进:在步骤s1中,

制作第一侧边框,将带钢通过成型机,还加工出第一粘接部;

制作第二侧边框,将带钢通过成型机,还加工出第二粘接部。

第一粘接部和第二粘接部方便粘结有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

作为一种改进:在步骤s1中,

制作底边框,将带钢通过成型机,加工出底凹部;

制作顶边框,将带钢通过成型机,加工出顶凹部。

底凹部用于与房屋的底枕连接。顶凹部用于与房屋的房顶连接。

作为一种改进:在步骤s1中,还包括以下步骤:

s11、冲孔,所述第二侧边框通过冲压机,在侧凸部上冲出若干冲孔。

冲孔作为发泡材料浇筑到骨架内的浇筑口。

作为一种改进:在步骤s1中,还包括以下步骤:

s12、焊挂钩,在第一侧边框的侧凹部上焊上挂钩,所述挂钩与第二侧边框的冲孔对齐。

挂钩能够挂在冲孔上,将一件墙板与另一件墙板连接。

作为一种改进:在步骤s2中,所述第一侧边框与支撑件一端焊接,所述第二侧边框与支撑件另一端焊接。

支撑件用于增强骨架的强度。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支撑件由方管、圆管、u形钢或c形钢制成。

作为一种改进:在步骤s3中,将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切割成与骨架尺寸相对应。

使墙板外观整齐。

作为一种改进:在步骤s4中,将发泡材料加入搅拌设备进行发泡;搅拌好的物料送入储料仓。

将拌好的物料送入储料仓方便使用。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是:装配式墙板生产工艺简单,施工工序少,施工速度快,体现轻钢结构快速建造的特点,机械强度和抗裂性较好。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发明中轻钢骨架装配式墙板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本发明中轻钢骨架装配式墙板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3是本发明中轻钢骨架装配式墙板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4是本发明中轻钢骨架装配式墙板中骨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5是图4中截面a-a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侧边框;2-侧凹部;3-顶凹部;4-第一侧板;5-底边框;6-底凹部;7-冲孔;8-侧凸部;9-第二侧边框;10-第二侧板;11-顶边框;12-挂钩;13-支撑件;14-第一粘接部;15-第二粘接部。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如附图1到5所示的内置骨架装配式墙板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带钢成型:

制作第一侧边框1,将带钢通过成型机,加工出侧凹部2和第一粘接部14;

制作第二侧边框9,将带钢通过成型机,加工出侧凸部8和第二粘接部15;

制作底边框5,将带钢通过成型机,加工出底凹部6;

制作顶边框11,将带钢通过成型机,加工出顶凹部3;

s11、冲孔,所述第二侧边框9通过冲压机,在侧凸部8上冲出若干冲孔7。

所述第二侧边框9的长度为2800mm,所述冲孔7的数量为六个,其中四个冲孔7位于第二侧边框9中间部位,一个冲孔7位于第二侧边框9一端,另一个冲孔7位于第二侧边框9另一端。

s12、焊挂钩,在第一侧边框1的侧凹部2上焊上挂钩12,所述挂钩12与第二侧边框9的冲孔7对齐。

s2、制作骨架,所述第一侧边框1底端与底边框5一端焊接,第二侧边框9底端与底边框5另一端焊接,所述第一侧边框1顶端与顶边框11一端焊接,第二侧边框9顶端与顶边框11另一端焊接;

所述第一侧边框1与支撑件13一端焊接,所述第二侧边框9与支撑件13另一端焊接。

所述支撑件13由方管、圆管、u形钢或c形钢制成。

s3、粘接侧板,将第一侧板4和第二侧板10切割成与骨架尺寸相对应。在骨架一侧粘接第一侧板4,在骨架另一侧粘接第二侧板10;

s4、浇筑,将发泡材料加入搅拌设备进行发泡;搅拌好的物料送入储料仓。将发泡材料浇筑到骨架内,发泡材料凝固后即得到成品。所述发泡材料为发泡水泥。

所述浇筑采用卧式浇筑,所述卧式浇筑是将第二侧边框9朝上放置,搅拌好的物料从第二侧边框9处浇筑。

s5、打包。

实施例2:如附图1到5所示的内置骨架装配式墙板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带钢成型:

制作第一侧边框1,将带钢通过成型机,加工出侧凹部2和第一粘接部14;

制作第二侧边框9,将带钢通过成型机,加工出侧凸部8和第二粘接部15;

制作底边框5,将带钢通过成型机,加工出底凹部6;

制作顶边框11,将带钢通过成型机,加工出顶凹部3;

s11、冲孔,所述第二侧边框9通过冲压机,在侧凸部8上冲出若干冲孔7。

所述第二侧边框9的长度为2400mm,所述冲孔7的数量为四个,四个冲孔7位于第二侧边框9中间部位。

s12、焊挂钩,在第一侧边框1的侧凹部2上焊上挂钩12,所述挂钩12与第二侧边框9的冲孔7对齐。

s2、制作骨架,所述第一侧边框1底端与底边框5一端焊接,第二侧边框9底端与底边框5另一端焊接,所述第一侧边框1顶端与顶边框11一端焊接,第二侧边框9顶端与顶边框11另一端焊接;

所述第一侧边框1与支撑件13一端焊接,所述第二侧边框9与支撑件13另一端焊接。

所述支撑件13由方管、圆管、u形钢或c形钢制成。

s3、粘接侧板,将第一侧板4和第二侧板10切割成与骨架尺寸相对应。在骨架一侧粘接第一侧板4,在骨架另一侧粘接第二侧板10;

s4、浇筑,将发泡材料加入搅拌设备进行发泡;搅拌好的物料送入储料仓。将发泡材料浇筑到骨架内,发泡材料凝固后即得到成品。所述发泡材料为发泡水泥。

所述浇筑采用立式浇筑,所述立式浇筑是将顶边框11朝上放置,搅拌好的物料从顶边框11处浇筑。

s5、打包。

以上对本发明的两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发明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发明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归属于本发明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