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移动便捷的通讯基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28052发布日期:2018-10-12 19:54阅读:16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通讯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移动便捷的通讯基站。



背景技术:

通讯基站由塔体、平台、避雷针、爬梯、天线支撑等钢构件组成,并经热镀锌防腐处理,主要用于微波、超短波、无线网络信号的传输与发射等,单管塔作为通讯铁塔的一种,在人们的生活中广为使用。

通讯基站作为通讯设备的一种,给人们的生活提供了巨大的便利,现如今的通讯基站体积较大,从而导致通讯基站无法移动,通讯基站中某个通讯基站发生故障的时候,该区域的通讯将会发生中断,此时人们需要一个移动式的通讯基站作为应急使用,不仅如此,一般通讯基站的天线在安装的过程中,需要对天线的角度进行调整,而现在的通讯基站都是通过手动调节,不仅效率低下,同时调节角度的精确度降低,从而降低了通讯基站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移动便捷的通讯基站。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移动便捷的通讯基站,包括至少两个天线,还包括加固机构和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和各天线均设置在加固机构的顶端,所述调节机构与各天线均连接;

所述加固机构包括第一支撑杆、第一升降套管、第二升降套管、定位组件、第一驱动组件和至少两个支撑组件,所述第一支撑杆竖向设置,所述第一升降套管和第二升降套管均套设在第一支撑杆上,所述第一升降套管设置在第二升降套管的上方,所述定位组件设置在第一升降套管的下方,所述第一驱动组件竖向设置,所述第一驱动组件与第一升降套管和第二升降套管均连接,各支撑组件绕着第一支撑杆的中心周向周向均匀设置,各支撑组件均与第一升降套管和第二升降套管连接;

所述定位组件包括插销、第一限位块、第一弹簧、两个加固套管、两个连接杆和两个第二限位块,所述第一支撑杆的内部水平设置有至少两个开孔,各开孔沿着两个加固套管从上往下依次均匀设置,两个加固套管分别设置在第一升降套管的下方的两侧,所述插销的两端分别穿过两个加固套管,所述插销穿过各开孔中其中一个开孔,所述第一限位块设置在插销的一端,两个连接杆均水平设置,两个连接杆的一端分别铰接在插销的另一端的顶部和底部,所述第一弹簧竖向设置在两个连接杆之间,两个第二限位块分别设置在两个连接杆的远离第一弹簧的一侧;

所述调节机构包括套筒、动力杆、第二弹簧、第二驱动组件和至少两个第二传动杆,所述套筒竖向设置在第一支撑杆的上方,所述动力杆竖向设置,所述动力杆的一端设置在套筒的内部,所述第二弹簧竖向设置在套筒的内部,所述第二弹簧的一端设置在套筒的内壁的底部,所述第二弹簧的另一端与动力杆的底端连接,所述第二驱动组件设置在套筒的底部的一侧,各第二传动杆绕着动力杆的中心轴向周向均匀设置,各第二传动杆的一端均与动力杆的顶端铰接,所述第二传动杆的数量与天线的数量一致,所述第二传动杆与天线一一对应,所述第二传动杆的另一端铰接在天线的中部,各天线绕着第一支撑杆的轴线周向均匀设置,各天线的底端均与第一支撑杆的顶端铰接。

作为优选,为了提高通讯基站的自动化程度,所述第一支撑杆的内部还设有无线信号收发模块和单片机,所述无线信号收发模块与单片机电连接。

作为优选,为了提高通讯基站的稳定性,所述支撑组件包括第一传动杆、支架和底座,所述支架的一端铰接在第一升降套管的一侧,所述支架的另一端铰接在底座的上方的中部,所述第一传动杆的一端铰接在第二升降套管的靠近支架的一侧,所述第一传动杆的另一端铰接在支架上。

作为优选,为了给第一升降套管和第二升降套管的移动提供动力,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包括第一电机、丝杆和连接块,所述第一电机设置在第一升降套管上,所述连接块设置在第二升降套管的靠近第一电机的一侧,所述丝杆竖向设置在第一电机的下方,所述第一电机与丝杆传动连接,所述连接块套设在丝杆上,所述连接块与丝杆螺纹连接。

作为优选,为了给动力杆的升降提供动力,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包括第二电机、转动轴、连接线和定滑轮,所述第二电机设置在套筒的底端的一侧,所述第二电机与转动轴传动连接,所述定滑轮铰接在动力杆的顶端,所述连接线的一端设置在套筒的底端的另一侧,所述连接线的另一端绕过定滑轮,所述连接线的另一端卷绕在转动轴的外周上。

作为优选,为了提高连接块移动的便捷度,所述丝杆的外表面上还涂有润滑脂。

作为优选,为了提高对天线的角度调节的精确度,所述第二电机为伺服电机。

作为优选,为了提高动力杆与套筒连接的稳定性,所述套筒的内部还设有定位绳,所述定位绳的一端与动力杆的底端连接,所述定位绳的另一端设置在套筒的内壁的底部,所述定位绳的长度小于套筒的长度。

作为优选,为了提高第一升降套管和第二升降套管与第一支撑杆连接的稳定性,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一侧还竖向设置有限位条,所述第一升降套管和第二升降套管的内壁上均设置有滑槽,所述限位条设置在滑槽的内部。

作为优选,为了提高通讯基站的稳定性,所述第一支撑杆的底端还设有挂钩。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移动便捷的通讯基站中,通过加固机构实现了各支架的收放,从而提高了通讯基站移动的便捷度,从而提高了通讯基站的实用性,与现有加固机构相比,该加固机构通过定位组件实现了第一支撑杆的高度的调节,从而提高了通讯基站的天线的高度调节,从而进一步提高了通讯基站的实用性,不仅如此,通过调节机构实现了各天线的角度的自动调节,从而提高了通讯基站在频繁移动的过程中,天线调节的便捷度,从而提高了通讯基站的实用性,与现有调节机构相比,该调节机构结构简单,从而减少了通讯基站的故障点的数量,从而降低了通讯基站的维护成本。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移动便捷的通讯基站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移动便捷的通讯基站的加固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移动便捷的通讯基站的定位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移动便捷的通讯基站的调节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传动杆,2.第一升降套管,3.第一电机,4.丝杆,5.第一支撑杆,6.连接块,7.第二升降套管,8.限位条,9.支架,10.底座,11.挂钩,12.加固套管,13.开孔,14.插销,15.第一限位块,16.第二限位块,17.第一弹簧,18.连接杆,19.天线,20.定滑轮,21.第二传动杆,22.动力杆,23.连接线,24.套筒,25.转动轴,26.第二电机,27.定位绳,28.第二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发明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发明有关的构成。

如图1所示,一种移动便捷的通讯基站,包括至少两个天线19,还包括加固机构和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和各天线19均设置在加固机构的顶端,所述调节机构与各天线19均连接;

如图2所示,所述加固机构包括第一支撑杆5、第一升降套管2、第二升降套管7、定位组件、第一驱动组件和至少两个支撑组件,所述第一支撑杆5竖向设置,所述第一升降套管2和第二升降套管7均套设在第一支撑杆5上,所述第一升降套管2设置在第二升降套管7的上方,所述定位组件设置在第一升降套管2的下方,所述第一驱动组件竖向设置,所述第一驱动组件与第一升降套管2和第二升降套管7均连接,各支撑组件绕着第一支撑杆5的中心周向周向均匀设置,各支撑组件均与第一升降套管2和第二升降套管7连接;

其中,用户通过远程控制通讯基站,之后在第一驱动组件的作用下驱动第一升降套管2与第二升降套管7相互靠近或者相互远离,从而在第一升降套管2与第二升降套管7的作用下驱动各支撑组件收放,从而通过各支撑组件实现了通讯基站的收放,从而提高了通讯基站移动的便捷度,同时在定位组件的作用下,可以将第一升降套管2固定在第一支撑杆5的不同高度处,从而实现了通讯基站的高度调节,从而提高了通讯基站的实用性;

如图3所示,所述定位组件包括插销14、第一限位块15、第一弹簧17、两个加固套管12、两个连接杆18和两个第二限位块16,所述第一支撑杆5的内部水平设置有至少两个开孔13,各开孔13沿着两个加固套管12从上往下依次均匀设置,两个加固套管12分别设置在第一升降套管2的下方的两侧,所述插销14的两端分别穿过两个加固套管12,所述插销14穿过各开孔13中其中一个开孔13,所述第一限位块15设置在插销14的一端,两个连接杆18均水平设置,两个连接杆18的一端分别铰接在插销14的另一端的顶部和底部,所述第一弹簧17竖向设置在两个连接杆18之间,两个第二限位块16分别设置在两个连接杆18的远离第一弹簧17的一侧;

其中,当用户将第一升降套管2移动到第一支撑杆5的固定高度的时候,用户将插销14插入开孔13和两个加固套管12的内部,从而在插销14的作用下,将第一升降套管2固定在第一支撑杆5上,同时在第一弹簧17的作用下,驱动两个连接杆18绕着与插销14的铰接点相互远离转动,从而通过两个连接杆18驱动两个第二限位块16相互远离,从而在第一限位块15和两个第二限位块16的限位作用下,提高了插销14与两个加固套管12连接的稳定性,当人们需要调节第一升降套管2的高度的时候,用户可以手动驱动两个连接杆18相互靠近转动,从而在两个连接杆18的作用下驱动两个第二限位块16相互靠近,从而使人们可以将插销14从第一支撑杆5的内部移出,从而使人们可以调节第一升降套管2的高度;

如图4所示,所述调节机构包括套筒24、动力杆22、第二弹簧28、第二驱动组件和至少两个第二传动杆21,所述套筒24竖向设置在第一支撑杆5的上方,所述动力杆22竖向设置,所述动力杆22的一端设置在套筒24的内部,所述第二弹簧28竖向设置在套筒24的内部,所述第二弹簧28的一端设置在套筒24的内壁的底部,所述第二弹簧28的另一端与动力杆22的底端连接,所述第二驱动组件设置在套筒24的底部的一侧,各第二传动杆21绕着动力杆22的中心轴向周向均匀设置,各第二传动杆21的一端均与动力杆22的顶端铰接,所述第二传动杆21的数量与天线19的数量一致,所述第二传动杆21与天线19一一对应,所述第二传动杆21的另一端铰接在天线19的中部,各天线19绕着第一支撑杆5的轴线周向均匀设置,各天线19的底端均与第一支撑杆5的顶端铰接;

其中,在套筒24的作用下,提高了动力杆22的稳定性,之后通过第二驱动组件提供动力,从而驱动动力杆22沿着套筒24升降,从而在套筒24的作用下,通过两个第二传动杆21驱动两个天线19绕着与第一支撑杆5的铰接点转动,从而实现了各天线19的角度的自动调节,从而提高了通讯基站在转移的过程中,天线19的角度调节的便捷度,从而进一步提高了通讯基站的实用性。

作为优选,为了提高通讯基站的自动化程度,所述第一支撑杆5的内部还设有无线信号收发模块和单片机,所述无线信号收发模块与单片机电连接,通过无线信号收发模块使单片机可以与移动设备建立通讯,之后用户通过移动设备远程控制通讯基站,从而提高了通讯基站的自动化程度。

如图2所示,所述支撑组件包括第一传动杆1、支架9和底座10,所述支架9的一端铰接在第一升降套管2的一侧,所述支架9的另一端铰接在底座10的上方的中部,所述第一传动杆1的一端铰接在第二升降套管7的靠近支架9的一侧,所述第一传动杆1的另一端铰接在支架9上;

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包括第一电机3、丝杆4和连接块6,所述第一电机3设置在第一升降套管2上,所述连接块6设置在第二升降套管7的靠近第一电机3的一侧,所述丝杆4竖向设置在第一电机3的下方,所述第一电机3与丝杆4传动连接,所述连接块6套设在丝杆4上,所述连接块6与丝杆4螺纹连接;

其中,通过第一电机3驱动丝杆4转动,之后通过丝杆4驱动连接块6沿着丝杆4移动,从而在连接块6的作用下驱动第一升降套管2和第二升降套管7沿着第一支撑杆5相互靠近或者相互远离,当第一升降套管2和第二升降套管7相互靠近的时候,在第一传动杆1的支撑作用下,通过第二升降套管7驱动支架9绕着与第一升降套管2的铰接点向远离第一支撑杆5的方向转动,当第一升降套管2和第二升降套管7相互远离的时候,在第一传动杆1的支撑作用下,通过第二升降套管7驱动支架9绕着与第一升降套管2的铰接点向靠近第一支撑杆5的方向转动,从而实现了各支架9的收放。

如图4所示,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包括第二电机26、转动轴25、连接线23和定滑轮20,所述第二电机26设置在套筒24的底端的一侧,所述第二电机26与转动轴25传动连接,所述定滑轮20铰接在动力杆22的顶端,所述连接线23的一端设置在套筒24的底端的另一侧,所述连接线23的另一端绕过定滑轮20,所述连接线23的另一端卷绕在转动轴25的外周上;

其中,通过第二电机26驱动转动轴25转动,之后在转动轴25的作用下,实现了连接线23的收放,当连接线23松开的时候,连接线23对定滑轮20的拉力减小,从而使定滑轮20对动力杆22的拉力减小,从而在第二弹簧28的作用下驱动动力杆22沿着套筒24上升,当连接线23收短的时候,通过连接线23拉动定滑轮20向下移动,从而通过定滑轮20驱动动力杆22沿着套筒24下降,同时在定滑轮20与连接线23之间的滚动摩擦,减小了定滑轮20对连接线23的阻力,从而提高了连接线23移动的顺畅度。

作为优选,为了提高连接块6移动的便捷度,所述丝杆4的外表面上还涂有润滑脂,通过润滑脂减小了丝杆4与连接块6之间的摩擦力,从而提高了连接块6移动的便捷度。

作为优选,为了提高对天线19的角度调节的精确度,所述第二电机26为伺服电机,由于伺服电机的控制精度较高,从而通过第二电机26提高了对动力杆22升降距离控制的精确度,从而提高了对天线19的角度调节的精确度。

作为优选,为了提高动力杆22与套筒24连接的稳定性,所述套筒24的内部还设有定位绳27,所述定位绳27的一端与动力杆22的底端连接,所述定位绳27的另一端设置在套筒24的内壁的底部,所述定位绳27的长度小于套筒24的长度,通过定位绳27对动力杆22的拉力,使动力杆22上升到顶部的时候,动力杆22的底端始终位于套筒24的内部,从而降低了动力杆22从套筒24内部脱离的几率,从而提高了动力杆22与套筒24连接的稳定性。

作为优选,为了提高第一升降套管2和第二升降套管7与第一支撑杆5连接的稳定性,所述第一支撑杆5的一侧还竖向设置有限位条8,所述第一升降套管2和第二升降套管7的内壁上均设置有滑槽,所述限位条8设置在滑槽的内部,通过限位条8与滑槽的相互作用,提高了第一升降套管2和第二升降套管7与第一支撑杆5连接的稳定性。

作为优选,为了提高通讯基站的稳定性,所述第一支撑杆5的底端还设有挂钩11,通过挂钩11使人们可以将重物挂到第一支撑杆5的下方,从而降低了通讯基站的重心,从而提高了通讯基站的稳定性。

用户通过远程控制通讯基站,之后在第一驱动组件的作用下驱动第一升降套管2与第二升降套管7相互靠近或者相互远离,从而在第一升降套管2与第二升降套管7的作用下驱动各支撑组件收放,从而通过各支撑组件实现了通讯基站的收放,从而提高了通讯基站移动的便捷度,同时在定位组件的作用下,可以将第一升降套管2固定在第一支撑杆5的不同高度处,从而实现了通讯基站的高度调节,从而提高了通讯基站的实用性,之后通过第二驱动组件提供动力,从而驱动动力杆22沿着套筒24升降,从而在套筒24的作用下,通过两个第二传动杆21驱动两个天线19绕着与第一支撑杆5的铰接点转动,从而实现了各天线19的角度的自动调节,从而提高了通讯基站在转移的过程中,天线19的角度调节的便捷度,从而进一步提高了通讯基站的实用性。

与现有技术相比,该移动便捷的通讯基站中,通过加固机构实现了各支架9的收放,从而提高了通讯基站移动的便捷度,从而提高了通讯基站的实用性,与现有加固机构相比,该加固机构通过定位组件实现了第一支撑杆5的高度的调节,从而提高了通讯基站的天线的高度调节,从而进一步提高了通讯基站的实用性,不仅如此,通过调节机构实现了各天线19的角度的自动调节,从而提高了通讯基站在频繁移动的过程中,天线19调节的便捷度,从而提高了通讯基站的实用性,与现有调节机构相比,该调节机构结构简单,从而减少了通讯基站的故障点的数量,从而降低了通讯基站的维护成本。

以上述依据本发明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发明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发明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