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环保包装的纳米膜防水板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858396发布日期:2019-02-12 23:40阅读:276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环保包装的纳米膜防水板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水板及其制备方法,具体为一种基于环保包装的纳米膜防水板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发声设备应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防水板又称地面一种地面装饰材料。用黏土烧制而成。规格多种。质坚、容重小,耐压耐磨,能防潮;有的经上釉处理,具有装饰作用;多用于公共建筑和民用建筑的地面和楼面;木地板是指用木材制成的地板,中国生产的木地板主要分为防水板、强化木地板、实木复合地板、多层复合地板、竹材地板和软木地板六大类,以及新兴的木塑地板。

然而,现有地板在日常生活中应用比较广泛,由于木地板的安装无法用水泥固定而设计成卡合连接的方式,后期维修单独拆卸困难,拆卸麻烦,无法对房间进行加热,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环保包装的纳米膜防水板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基于环保包装的纳米膜防水板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基于环保包装的纳米膜防水板,包括第一木板、纳米膜层、第二木板、第三木板、第一水泥板、加热机构、第二水泥板和第四木板,所述纳米膜层包覆于所述第一木板;所述第二木板安装于所述第一木板的底部;所述第三木板安装于所述第二木板的底部;所述第一水泥板安装于所述第三木板的底部;所述加热机构安装于所述第一水泥板的底部,所述加热机构包括加热片、支撑框、理线槽、电源线、进线孔和电线槽,所述第一水泥板的底部安装所述支撑框,所述支撑框的内部安装所述加热片,所述支撑框的侧面设有所述理线槽,所述加热片的内部与所述电源线电性连接,所述支撑框的侧面设有所述进线孔,所述支撑框的侧面设有所述电线槽;所述第二水泥板安装于所述加热机构与第四木板之间。

优选的,所述第二木板的顶部设有储水槽,且所述储水槽的顶部面积大于所述储水槽的底部面积。

优选的,所述第一木板、所述第二木板、所述第三木板和所述第一水泥板分别设有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第一凸块、第二凸块、第三凸块、第一凹槽、第二凹槽和第三凹槽,所述第一木板的底部安装所述第一凸块,所述第二木板的顶部设有所述第一凹槽,所述第二木板的底部安装所述第二凸块,所述第三木板的顶部设有所述第二凹槽,所述第三木板的底部安装所述第三凸块,所述第一水泥板的顶部设有所述第三凹槽。

优选的,所述第一凸块的侧面呈梯形结构,且所述第一凸块的顶部面积大于所述第一凸块的底部面积。

优选的,所述第一凹槽的侧面呈梯形结构,且所述第一凹槽的顶部面积大于所述第一凹槽的底部面积。

优选的,所述第一凸块的底部与所述第二凸块的底部平行设置,且所述第一凸块的底部与所述第三凸块的底部平行设置。

优选的,所述第一凹槽的底部与所述第二凹槽的底部平行设置,且所述第一凹槽的底部与所述第三凹槽的底部平行设置。

优选的,所述第一木板的侧面呈矩形结构,且所述纳米膜层的底部面积与所述第一木板的顶部面积相同。

一种基于环保包装的纳米膜防水板的制备方法,将所述纳米膜层的底部与所述第一木板的顶部固定连接,便于保护第一木板的使用寿命;所述第一木板的底部与所述第二木板的顶部固定连接,第一木板的底部设有所述第一凸块,所述第二木板的顶部设有所述第一凹槽,所述第二木板的底部设有所述第二凸块,所述第二木板的底部与所述第三木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木板的顶部设有所述第二凹槽,所述第三木板的底部安装所述第三凸块,所述第三木板的底部与所述第一水泥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水泥板的顶部设有所述第三凹槽,便于提高防水板之间的稳定性,将防水板连接成一个整体;所述第二木板的顶部设有所述储水槽,便于收集一不小心滴落到防水板之间缝隙的水渍,防止水渍流到防水板的底部;所述第一水泥板的底部与所述加热机构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加热机构的底部安装所述第二水泥板,便于冬天根据室内温度的要求进行加热,水泥板的作用是更好的传递热量的同时,防止所述加热机构的温度过高使所述第三木板和所述第四木板自燃,减少了安全隐患。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所述第一木板的顶部安装所述纳米膜层,便于保护所述第一木板在日常生活中不被腐蚀;所述第一木板的底部设有所述第一凸块,所述第二木板的顶部设有所述第一凹槽,所述第二木板的底部设有所述第二凸块,所述第三木板的顶部设有所述第二凹槽,所述第三木板的底部设有所述第三凸块,所述第一水泥板的顶部设有所述第三凹槽,便于提高实木板之间的稳定性,所述第三木板与所述第一水泥板之间的位置错开,便于单块防水板的拆卸,防水板的内部设有所述加热机构,便于根据需要提供加热;所述加热机构的顶部与底部分别安装所述第一水泥板和所述第二水泥板,防止所述加热机构的温度过高,将木板点燃,传递热量的同时又增加了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加热机构的内部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的储水槽的截面示意图;

图4为图1所示的整体的侧视图。

图中标号:1、纳米膜层,2、第一木板,3、储水槽,4、第二木板,5、第三木板,6、第一水泥板,7、加热机构,71、加热片,72、支撑框,73、理线槽,74、电源线,75、进线孔,76、电线槽,8、第四木板,9、固定机构,91、第一凸块,92、第二凸块,93、第三凸块,94、第一凹槽,95、第二凹槽,96、第三凹槽,9a、第二水泥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所示,一种基于环保包装的纳米膜防水板,包括第一木板2、纳米膜层1、第二木板4、第三木板5、第一水泥板6、加热机构7、第二水泥板9a和第四木板8,所述纳米膜层1包覆与所述第一木板2的表面;所述第二木板4安装于所述第一木板2的底部;所述第三木板5安装于所述第二木板4的底部;所述第一水泥板6安装于所述第三木板5的底部;所述加热机构7安装于所述第一水泥板6的底部,所述加热机构7包括加热片71、支撑框72、理线槽73、电源线74、进线孔75和电线槽76,所述第一水泥板6的底部安装所述支撑框72,所述支撑框72的内部安装所述加热片71,所述支撑框72的侧面设有所述理线槽73,所述加热片71的内部与所述电源线74电性连接,所述支撑框72的侧面设有所述进线孔75,所述支撑框72的侧面设有所述电线槽76;所述第二水泥板9a安装于所述加热机构7与第四木板8之间。

为了防止地板上的水渍流到防水板的底部,所述第二木板4的顶部设有储水槽3,且所述储水槽3的顶部面积大于所述储水槽3的底部面积。

为了提高木板之间的稳定性,所述第一木板2、所述第二木板4、所述第三木板5和所述第一水泥板6分别设有固定机构7,所述固定机构9包括第一凸块91、第二凸块92、第三凸块93、第一凹槽94、第二凹槽95和第三凹槽96,所述第一木板2的底部安装所述第一凸块91,所述第二木板4的顶部设有所述第一凹槽94,所述第二木板4的底部安装所述第二凸块92,所述第三木板5的顶部设有所述第二凹槽95,所述第三木板5的底部安装所述第三凸块93,所述第一水泥板6的顶部设有所述第三凹槽96。

为了提高凹槽和凸块之间的稳定性,同时便于拆卸木板,所述第一凸块91的侧面呈梯形结构,且所述第一凸块91的顶部面积大于所述第一凸块91的底部面积。

为了凸块方便和凹槽进行卡合连接,所述第一凹槽94的侧面呈梯形结构,且所述第一凹槽94的顶部面积大于所述第一凹槽的底部面积。

为了便于安装时同时将凸块卡进凹槽内部,所述第一凸块91的底部与所述第二凸块92的底部平行设置,且所述第一凸块91的底部与所述第三凸块93的底部平行设置。

便于凸块的与凹槽之间的安装方便,所述第一凹槽94的底部与所述第二凹槽95的底部平行设置,且所述第一凹槽94的底部与所述第三凹槽96的底部平行设置。

为了更好的保护所述第一木地板2的顶部减少在日常生活中的磨损,所述第一木板2的侧面呈矩形结构,且所述纳米膜层1的底部面积与所示第一木板2的顶部面积相同。

一种基于环保包装的纳米膜防水板的制备方法,将所述纳米膜层1的底部与所述第一木板2的顶部固定连接,便于保护第一木板2的使用寿命;所述第一木板2的底部与所述第二木板4的顶部固定连接,第一木板2的底部设有所述第一凸块91,所述第二木板4的顶部设有所述第一凹槽94,所述第二木板4的底部设有所述第二凸块92,所述第二木板4的底部与所述第三木板5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木板5的顶部设有所述第二凹槽95,所述第三木板5的底部安装所述第三凸块93,所述第三木板5的底部与所述第一水泥板6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水泥板6的顶部设有所述第三凹槽96,便于提高防水板之间的稳定性,将防水板连接成一个整体;所述第二木板4的顶部设有所述储水槽3,便于收集一不小心滴落到防水板之间缝隙的水渍,防止水渍流到防水板的底部;所述第一水泥板6的底部与所述加热机构7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加热机构7的底部安装所述第二水泥板9a,便于冬天根据室内温度的要求进行加热,水泥板的作用是更好的传递热量的同时,防止所述加热机构的温度过高使所述第三木板5和所述第四木板8自燃,减少了安全隐患。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