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柔性连接抗震结构及施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380694发布日期:2018-12-22 09:27阅读:1267来源:国知局
一种柔性连接抗震结构及施工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建筑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柔性连接抗震结构及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当今社会的飞速发展,国家建筑绿色节能倡导的深入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使得人们对住宅质量要求越来越高。传统框架、框剪、剪力墙结构下,填充墙与主体结构连接技术的革新已经迫在眉睫。传统填充墙与主体结构连接多采用在框架柱上植筋与填充墙刚性连接,上部通过砖块斜砌与框架梁连接。

大量事实和实验证明,此种传统连接技术由于填充墙参与地震力的分配,在地震作用下,刚性连接填充墙破坏严重,并且填充墙对框架柱的剪切作用会导致“短柱”的产生,对主体结构造成严重破坏。填充墙与框架梁、柱刚性连接产生的裂缝质量通病不仅影响室内美观和装饰装修施工,而且更是后期渗水的隐患。另外,现有技术公开的有关柔性连接专利,其构造柱、水平系梁的施工均需支模浇筑砼,且结构模型设计不合理,抗震效果不理想。因此有必要对现有砌体填充墙与主体连接设计加以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出一种填充墙与构造柱连接用柔性连接抗震结构及施工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设计一种柔性连接抗震结构,包括由两侧框架柱、顶端框架梁、底端楼板围成的砌体结构,在靠近所述框架柱处的框架梁、楼板之间植筋并绑扎构造柱钢筋构成构造柱框架,在构造柱框架砌筑下部导墙,在所述导墙顶端采用普通砌块堆砌填充墙,所述填充墙顶端与框架梁之间留有20mm空隙,所述填充墙顶端与框架梁之间的空隙填充有厚度为15mm的聚苯板,所述聚苯板与框架梁或填充墙顶端之间的间隙填充聚氨酯发泡剂形成半柔性连接,所述填充墙顶端与框架梁之间的空隙外侧采用硅酮胶等效密封油膏嵌缝;所述填充墙的两侧采用u形砌块堆砌并往预留洞口u形砌块浇筑构造柱混凝土,所述框架柱与填充墙左右两端之间留有20mm空隙,所述框架柱与填充墙左右两端之间的间隙填充有厚度为15mm的聚苯板,所述聚苯板与框架柱或填充墙左右两端之间的间隙填充聚氨酯发泡剂形成柔性连接,所述框架柱与填充墙左右两端之间的间隙外侧采用硅酮胶等效密封油膏嵌缝。

优选地,所述u形砌块包括小u形空心砌块、大形空心砌块,所述小u形空心砌块的长度为填充墙的墙体厚度,所述大形空心砌块的长度为填充墙的墙体厚度与60mm之和。这样形成构造柱马牙槎。

优选地,在所述填充墙中部不低于4m墙高处采用u形砌块堆砌再往u形砌块浇筑混凝土形成水平系梁,同时在所述水平系梁顶端全长范围内设置宽度与填充墙宽度相同的钢筋网片。

优选地,每间隔三层所述u形砌块往预留洞口u形砌块浇筑构造柱混凝土。这样可以在所述u形砌块侧面预留有一个长度为100mm、宽度为100mm的方孔,方便顶部构造柱浇灌混凝土。

优选地,每间隔两层所述u形砌块处留置拉结筋。这样能够保证填充墙平面内的稳定性。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柔性连接抗震结构的施工方法,该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tep1,清理楼板;

step2,定位放线;

step3,选砌块并试排;

step4,植筋并绑扎绑扎构造柱钢筋;

step5,砌筑填充墙;

step6,填充墙与框架梁、框架柱之间间隙处理;

step7,嵌缝。

优选地,在所述步骤step2中,砌体放线测量工作以结构施工内控点为依据,将结构楼层面按设计标高进行找平,依据设计图纸放出砌体轴线、砌体边线和洞口线,转角进行直角检查。

优选地,在所述步骤step4中,砌体放线检查合格后,在距离两侧框架柱预留20mm空隙对应框架梁底端处植入多根钢筋与构造柱钢筋连接。

优选地,在所述步骤step5中,按照提前制作的砌筑排砖图砌筑下部导墙,位于导墙顶端采用普通砌块堆砌填充墙,填充墙的两侧采用u形砌块堆砌,每间隔两层u形砌块处留置拉结筋,每间隔三层u形砌块往预留洞口u形砌块浇筑构造柱混凝土,框架柱与填充墙左右两端之间留有20mm空隙。

优选地,在所述步骤step6中,填充墙顶端与框架梁之间的空隙填充有厚度为15mm的聚苯板,聚苯板与框架梁或填充墙顶端之间的间隙填充聚氨酯发泡剂形成半柔性连接;框架柱与填充墙左右两端之间的间隙填充有厚度为15mm的聚苯板,聚苯板与框架柱或填充墙左右两端之间的间隙填充聚氨酯发泡剂形成柔性连接。

优选地,在所述步骤step7中,框架柱与填充墙左右两端之间的间隙外侧采用硅酮胶等效密封油膏嵌缝;填充墙顶端与框架梁之间的空隙外侧采用硅酮胶等效密封油膏嵌缝。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采用u形砌块代替传统木板,省去支模等施工过程,节省人力物力,降低成本;小u形空心砌块的长度为填充墙的墙体厚度,大形空心砌块的长度为填充墙的墙体厚度与60mm之和,通过u形空心砌块自身长度的变化实现构造柱马牙槎的设置,且u形砌块侧面预留有一个长度为100mm、宽度为100mm的方孔,方便顶部构造柱浇灌混凝土。

2、本发明在水平系梁顶端全长范围内设置宽度与填充墙宽度相同的钢筋网片,增加上下部填充墙体的连接性能,保证在地震作用下填充墙体的整体受力机制;每间隔两层u形砌块处留置拉结筋与中间墙体拉结,保证填充墙平面内的稳定性。

3、本发明在填充墙体竖向通过构造柱钢筋与上部框架梁和下部楼板进行连接,在填充墙顶端与框架梁之间的空隙填充有厚度为15mm的聚苯板并在其余间隙填充聚氨酯发泡剂形成半柔性连接;框架柱与填充墙左右两端之间的间隙填充有厚度为15mm的聚苯板并在其余间隙填充聚氨酯发泡剂形成柔性连接,保证填充墙平面外的稳定性,又实现填充墙的延性,大大提高其抗震性能。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为柔性连接抗震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框架柱1,拉结筋2,聚氨酯发泡剂3,聚苯板4,楼板5,框架梁6,小u形空心砌块7,大形空心砌块8,普通砌块9,构造柱钢筋10,导墙11。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柔性连接抗震结构,包括由两侧框架柱1、顶端框架梁6、底端楼板5围成的砌体结构,在靠近框架柱1处的框架梁6、楼板5之间植筋并绑扎构造柱钢筋10构成构造柱框架,在构造柱框架砌筑下部导墙11,在导墙11顶端采用普通砌块9堆砌填充墙。填充墙的两侧采用u形砌块堆砌,u形砌块包括小u形空心砌块7、大形空心砌块8,小u形空心砌块7的长度为填充墙的墙体厚度,大形空心砌块8的长度为填充墙的墙体厚度与60mm之和,这样形成构造柱马牙槎。u形空心砌块采用高标号砂浆、工厂定型化批量生产加工制作,内配钢丝网片,其宽度为填充墙的宽度。本发明采用u形砌块代替传统木板,省去支模等施工过程,节省人力物力,降低成本。每间隔三层u形砌块往u形砌块浇筑构造柱混凝土,此处在u形砌块侧面预留有一个长度为100mm、宽度为100mm的方孔,方便顶部构造柱浇灌混凝土。每间隔两层u形砌块处留置拉结筋2与中间墙体拉结,这样能够保证填充墙平面内的稳定性。在填充墙中部不低于4m墙高处采用u形砌块堆砌再往u形砌块浇筑混凝土形成水平系梁,同时在水平系梁顶端全长范围内设置宽度与填充墙宽度相同的钢筋网片。

填充墙顶端与框架梁6之间留有20mm空隙,填充墙顶端与框架梁6之间的空隙填充有厚度为15mm的聚苯板4,聚苯板4与框架梁6或填充墙顶端之间的间隙填充聚氨酯发泡剂3形成半柔性连接,填充墙顶端与框架梁6之间的空隙外侧采用硅酮胶等效密封油膏嵌缝。这样能够避免地震作用时填充墙对框架梁6的不利影响。

框架柱1与填充墙左右两端之间留有20mm空隙,框架柱1与填充墙左右两端之间的间隙填充有厚度为15mm的聚苯板4,聚苯板4与框架柱1或填充墙左右两端之间的间隙填充聚氨酯发泡剂3形成柔性连接,框架柱1与填充墙左右两端之间的间隙外侧采用硅酮胶等效密封油膏嵌缝。这样能够避免地震作用时填充墙对框架柱1的不利影响。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柔性连接抗震结构的施工方法,该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tep1,清理楼板5。将楼层清理完毕,完成工作面移交手续。

step2,定位放线。在步骤step2中,砌体放线测量工作以结构施工内控点为依据,将结构楼层面按设计标高进行找平,依据设计图纸放出砌体轴线、砌体边线和洞口线,转角应进行直角检查,保证在测量规范误差允许范围内,满足实测实量的方正性要求。

step3,选砌块并试排。不得使用龄期不足、有裂缝、不规整、浸水或表面污染的砌块,尽量采用主规格砌块。提前对砌块进行湿水时,要保证砌块最佳含水率,不可湿水过度,影响砌筑质量。根据墙体控制线和砌筑排砖图进行砌块试排工作。

step4,植筋并绑扎绑扎构造柱钢筋10。在步骤step4中,砌体放线检查合格后,在距离两侧框架柱1预留20mm空隙对应框架梁6底端处植入多根钢筋与构造柱钢筋10连接。植入钢筋和构造柱钢筋的规格直径符合规范设计要求,钻孔锚固长度和外露长度必须满足设计要求。孔洞的清理要求用专用电动吹风机,确保粉尘的清理彻底;植筋深度不得小于10d(d为植入钢筋的公称直径)。梁下拉结筋必须经抗拔试验合格后才能进行墙体砌筑。

step5,砌筑填充墙。在步骤step5中,按照提前制作的砌筑排砖图砌筑下部导墙11,位于导墙11顶端采用普通砌块9堆砌填充墙,框架柱1与填充墙左右两端之间留有20mm空隙,砌块砌至中部(不低于填充墙4m)采用u形砌块并往u形砌块浇筑混凝土形成水平系梁,同时在水平系梁上部全长范围内设置与填充墙宽度相同的钢筋网片,待水平系梁达到规范要求强度后,继续砌筑至距离框架梁6梁底20mm间隙处暂停,待14天后进入下一步施工流程。填充墙的两侧采用u形砌块堆砌,每间隔两层u形砌块处留置拉结筋2与中间墙体拉结,每间隔三层u形砌块往预留洞口u形砌块浇筑构造柱混凝土,且保证在上次混凝土初凝前完成浇筑。混凝土的标号符合设计要求,并保证浇筑密实。在浇筑混凝土前,先在底部均匀浇筑50~100mm厚与框架柱1混凝土同配比减石子砂浆。所有砌体砌筑必须符合《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11、《砌体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11等规范图集和设计要求。

step6,填充墙与框架梁6、框架柱1之间间隙处理。在步骤step6中,填充墙顶端与框架梁6之间的空隙填充有厚度为15mm的聚苯板4,聚苯板4与框架梁6或填充墙顶端之间的间隙填充聚氨酯发泡剂3形成半柔性连接;框架柱1与填充墙左右两端之间的间隙填充有厚度为15mm的聚苯板4,聚苯板4与框架柱1或填充墙左右两端之间的间隙填充聚氨酯发泡剂3形成柔性连接。

step7,嵌缝。在步骤step7中,框架柱1与填充墙左右两端之间的间隙外侧采用硅酮胶等效密封油膏嵌缝;填充墙顶端与框架梁6之间的空隙外侧采用硅酮胶等效密封油膏嵌缝。硅酮胶等效密封油膏材料均需合格,嵌缝厚度符合规范要求。后期抹灰前必须在填充墙体与主体结构不同材质交界处按设计要求,铺贴玻璃纤维网格布或钢丝网。玻璃纤维网格布或钢丝网规格和质量符合设计要求,并且两边搭接长度等必须满足规范要求。

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这些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