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配式墙体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37721发布日期:2019-01-08 20:02阅读:177来源:国知局
一种装配式墙体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建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装配式墙体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墙板,是由墙和楼板组成承重体系的房屋结构。墙体结构的承重墙可用砖、砌块、预制或现浇混凝土做成。瓷砖完全依赖湿法作业,作业环境脏、乱、差,对工人技术要求高,原有干挂工艺需要石材胶粘接,现场切割,更无法满足装配式装修的基本要求;此外,传统技术中还采取用轻质砖或黏土砖现场手工砌筑、用水泥砂浆固定的方法进行施工,这种建筑墙板建设资源消耗大,污染严重,无法满足环保的要求。

综上所述,在建筑的墙体结构的建设过程中,尤其是对墙体结构外层瓷砖的安装装饰板的过程中,墙体结构复杂、存在劳动强度大、污染严重、建造的速度慢、施工质量也得不到保障的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装配式墙体结构所述墙体结构,用以解决现有墙体结构结构复杂、建设速度慢、污染环境、劳动强度大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装配式墙体结构,所述墙体结构包括墙体本体以及与所述墙体本体固定连接的装饰板,所述墙体本体与所述装饰板之间通过挂件固定连接,所述挂件包括固定部、设置在所述固定部上的第一悬挂部和第二悬挂部,所述固定部与所述墙体本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悬挂部、第二悬挂部分别与所述装饰板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悬挂部位于所述固定部端部,且朝向所述固定部内侧与所述固定部呈直角或者锐角。

优选的,所述第一悬挂部呈板状结构。

优选的,所述第二悬挂部与所述第一悬挂部位于所述固定部同侧,且所述第二悬挂部与所述固定部垂直。

优选的,所述第二悬挂部的横截面为十字型结构。

优选的,所述第一悬挂部和所述第二悬挂部的数量至少为1。

优选的,所述固定部上设有固定孔。

优选的,所述装饰板的数量为2,分别设置在所述墙体本体的两侧。

优选的,所述装饰板上设有与所述第一悬挂部、第二悬挂部配合的凹槽。

优选的,所述装配式墙体结构还包括龙骨,所述挂件通过所述龙骨与所述墙体本体结构固定连接。

本发明实施例具有如下优点:

本发明实施例装配式墙体结构,其结构简单,可有效减少了环境污染,减轻劳动强度,缩短现场施工周期,节约劳动力,墙体本体以及其结构可反复拆卸使用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装配式墙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挂件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挂件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00-墙体本体;110-装饰板;120-挂件;121-第一悬挂部;122-第二悬挂部;123-固定部;124-固定孔;300-龙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发明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发明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发明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发明可实施的范畴。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装配式墙体结构,墙体结构包括墙体本体100以及与墙体本体100固定连接的装饰板110,其中,墙体本体100为组配式墙体本体,通过已有的装配组件,装配而成的墙体本体100,其可以为砖体堆砌的,也可以是钢结构骨架,墙体本体100的内部填充保温层。墙体本体100与装饰板110之间通过挂件120固定连接,挂件120包括固定部123、设置在固定部123上的第一悬挂部121和第二悬挂部122,固定部123与墙体本体100固定连接,第一悬挂部121、第二悬挂部122分别与装饰板110固定连接。本实施例中,墙体本体100通过挂件120将装饰板110与墙体本体100结合,其结构简单,同时,可迅速提高墙体结构安装组装的效率,降低人工成本,且环保。

其中,第一悬挂部121位于固定部123端部,且朝向固定部123内侧与固定部120呈直角或者锐角。具体的,第一悬挂部121呈板状结构,第二悬挂部122与第一悬挂部121位于固定部123同侧,且第二悬挂部122主体与固定部123垂直。装饰板110与第一悬挂部121、第二悬挂部122固定连接,通过第一悬挂部121、第二悬挂部122固定于墙体本体100上,装饰板110的厚度与第一悬挂部121、第二悬挂部122伸出固定部的距离相适应,使得装饰板110安装后,装饰板110的内侧与固定部123的距离在2-10cm内,保证安装便捷性的同时,节省室内空间。

作为可变换的实施方式,第一悬挂部和第二悬挂部可以由钢筋焊接而成。结合图3所示,第二悬挂部122的横截面为十字型结构,第一悬挂部121和第二悬挂部122的数量至少为1,固定部123上设有固定孔124,通过固定部123上的固定孔124将挂件120固定于墙体本体100上,可以通过螺丝穿过固定孔124,将挂件120固定于墙体本体100上。具体的,装饰板110上设有与第一悬挂部121、第二悬挂部122配合的凹槽。装饰板110的边缘端的凹槽与第二悬挂部122配合,装饰板110内侧的凹槽与第一悬挂部121配合,将装饰板110与挂件120固定连接,装饰板安装的过程简单、方便,且与墙体本体的结合牢固。较佳的,装饰板110分别设置在墙体本体100的两侧,当然,也可以仅仅设置在墙体本体100的一侧,形成装配式墙体结构,根据具体的实际需要进行选择安装。

此外,装配式墙体结构还包括龙骨300,挂件120通过龙骨300与墙体本体100结构固定连接。为了增大墙体的受力面积,可以先将龙骨300固定于墙体本体100上,然后,再将挂件120固定于龙骨300上,这样增加了墙体的受力面积,以增加挂件与墙体本体连接的稳固性。

本实施例的装配式墙体结构,在具体应用时,先通过组装砖体等配件组装成墙体本体100,然后,将挂件120通过固定孔固定于墙体本体100上,再将装饰板110,例如瓷砖、石板等装饰板通过其上与第一悬挂部121、第二悬挂部122配合的凹槽固定于挂件120上,多个挂件120和墙板本体100固定连接,在多个挂件100上分别固定多个装饰板110,完成装配式墙体的构建。

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发明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发明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装配式墙体结构,所述墙体结构包括墙体本体以及与所述墙体本体固定连接的装饰板,所述墙体本体与所述装饰板之间通过挂件固定连接,所述挂件包括固定部、设置在所述固定部上的第一悬挂部和第二悬挂部,所述固定部与所述墙体本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悬挂部、第二悬挂部分别与所述装饰板固定连接。本发明实施例装配式墙体减少了环境污染和减轻了安装操作的劳动强度,缩短了现场施工周期,建造速度块、节约劳动力、施工质量高和墙体结构可反复拆卸减少了建筑垃圾的优点。

技术研发人员:王宏刚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河北松硕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10.29
技术公布日:2019.01.0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