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下室模板支撑结构及施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939020发布日期:2019-02-22 21:05阅读:262来源:国知局
一种地下室模板支撑结构及施工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地下室模板支撑结构及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浇注地下室时,浇筑混凝土会产生较大的侧向压力,通常需要设置模板,底板采用抗渗砼,若底板超长,且设置较多后浇带,较多的后浇带加之后浇带内模板支设较为困难,给施工带来困难,造成施工延误。现有的模板支撑结构通常采用钢构件加工而成,存在结构重量大移动不便的缺点。



技术实现要素: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地下室模板支撑结构及施工方法,便于组装施工,缩短施工时间。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地下室模板支撑结构,包括底板模板、后浇带内模板、外墙模板、横支撑、纵支撑、斜支撑、止水钢板、支撑部,底板模板一侧设置在底板侧部,另一侧设有相互平行设置的横支撑,横支撑远离底板模板的一侧设有纵支撑,横支撑与纵支撑形成网格结构,在纵支撑外部设有斜支撑,每根纵支撑与两根斜支撑连接;

后浇带内模板包括左模板、右模板,左模板右侧固定相互平行设置的横支撑,横支撑远离左模板的一侧设有纵支撑,横支撑与纵支撑形成网格结构,在纵支撑外部设有斜支撑,每根纵支撑与两根斜支撑连接;两根斜支撑的顶端分别与纵支撑上下两处连接点连接,两根斜支撑的底端与右模板的底部连接;

右模板左侧固定相互平行设置的横支撑,横支撑远离右模板的一侧设有纵支撑,横支撑与纵支撑形成网格结构,在纵支撑外部设有斜支撑,每根纵支撑与两根斜支撑连接;两根斜支撑的顶端分别与纵支撑上下两处连接点连接,两根斜支撑的底端与左模板的底部连接;

外墙模板与后浇带内模板连接,外墙模板外部对称设置支撑部,外墙模板之间通过对拉螺栓连接,对拉螺栓中间固定连接止水钢板,后浇带内模板上连接有止水钢板。

所述的支撑部由斜杆和网状结构的支撑梁组成,支撑梁与斜杆固定连接,支撑梁底部与底板固定连接,斜杆底端与底板固定连接。

所述的外墙模板与后浇带内模板为一体结构。

所述的对拉螺栓包括双头螺纹杆、楔形木块、限位挡,双头螺纹杆中间与止水钢板焊接,限位挡固定在止水钢板两侧的双头螺纹杆上,其中一个限位挡远离止水钢板侧固定有楔形木块,双头螺纹杆两端均螺纹连接有两个螺母。

一种地下室模板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底板采用抗渗砼,在底板外侧支设底板模板,地下外墙水平施工缝以下的墙体与底板同次浇筑,外墙模板的高度在300mm以上,不包括底部的后浇带内模板,外墙模板采用钢结构支撑,并在墙体内安装止水钢板;

为使地下部分外墙施工缝以上墙体能与施工缝以下墙体较好的接茬,不产生错台现象,在地下部分底板砼浇筑完后,外墙施工缝以下的后浇带内模板暂不拆除,施工缝以上的外墙模板与外墙模板直接连接或一体结构,避免错台现象的产生;

2)在外墙的后浇带底部设置三层以上防水卷材,防水卷材要超出后浇带内模板500mm以上;防水卷材采用钢筋网片固定;在外墙表面斜向内侧设置等间距的设置若干附加钢筋;

3)地下部分外墙的后浇带内模板采用木模板组拼,对拉螺栓之间的间距:长╳宽╳高=(450~500)╳(600~650)╳(750~800);对拉螺栓端部设置两个螺母,防止砼侧压力过大,使螺母与螺栓脱落;

4)墙体外侧预埋木砖,待模板拆除后,取出木砖,并用膨胀砂浆封堵,起到防水的作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地下室模板支撑结构具有结构形态简单,易于批量加工制作,且拆卸方便,可重复利用,止水钢板采用对拉螺栓固定,使止水钢板定位准确,提高施工质量。采用网状结构的支撑结构,并配合斜支撑,确保施工过程中底板不胀模,混凝土不跑冒,保证了后浇带的设计尺寸。采用上述施工方法后,成型规则,减少了混凝土的二次凿除,提高了施工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底板模板支设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后浇带内模板支设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外墙后浇带施工示意图。

图4是对拉螺栓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板模板2-后浇带内模板3-外墙模板4-横支撑5-纵支撑6-斜支撑7-止水钢板8-支撑部9-底板10-斜杆11-支撑梁12-左模板13-右模板14-对拉螺栓15-双头螺纹杆16-楔形木块17-限位挡18-角钢19-防水卷材20-附加钢筋21-后浇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地描述,但是应该指出本发明的实施不限于以下的实施方式。

一种地下室模板支撑结构,包括底板模板1、后浇带内模板2、外墙模板3、横支撑4、纵支撑5、斜支撑6、止水钢板7、支撑部8,底板模板1一侧设置在底板9侧部,另一侧设有相互平行设置的横支撑4,横支撑4远离底板模板1的一侧设有纵支撑5,横支撑4与纵支撑5形成网格结构,在纵支撑5外部设有斜支撑6,每根纵支撑5与两根斜支撑6连接,两根斜支撑6顶端分别与纵支撑5上部和下部连接,底端汇成一点固定在基础上,为使底板模板1受力均匀,可在同一高度上的斜支撑6与纵支撑5之间通过角钢18连接,见图1。

见图2、图3,后浇带内模板2包括左模板12、右模板13,左模板12右侧固定相互平行设置的横支撑4,横支撑4远离左模板12的一侧设有纵支撑5,横支撑4与纵支撑5形成网格结构,在纵支撑5外部设有斜支撑6,每根纵支撑5与两根斜支撑6连接;两根斜支撑6的顶端分别与纵支撑5上下两处连接点连接,两根斜支撑6的底端与右模板13的底部连接;

右模板13左侧固定相互平行设置的横支撑4,横支撑4远离右模板13的一侧设有纵支撑5,横支撑4与纵支撑5形成网格结构,在纵支撑5外部设有斜支撑6,每根纵支撑5与两根斜支撑6连接;两根斜支撑6的顶端分别与纵支撑5上下两处连接点连接,两根斜支撑6的底端与左模板12的底部连接;具体施工时,可在斜支撑6顶端与纵支撑5之间设置横向角钢18,确保纵支撑5在一个纵向平面设置;

外墙模板3与后浇带内模板2连接,外墙模板3外部对称设置支撑部8,外墙模板3之间通过对拉螺栓14连接,对拉螺栓14中间固定连接止水钢板7;后浇带内模板2上连接有止水钢板7。

其中,支撑部8由斜杆10和网状结构的支撑梁11组成,支撑梁11与斜杆10固定连接,支撑梁11底部与底板9固定连接,斜杆10底端与底板9固定连接。外墙模板3与后浇带内模板2可为一体结构。

见图4,对拉螺栓14包括双头螺纹杆15、楔形木块16、限位挡17,双头螺纹杆15中间与止水钢板7焊接,限位挡17固定在止水钢板7两侧的双头螺纹杆15上,其中一个限位挡17远离止水钢板7侧固定有楔形木块16。

见图1-图4,一种地下室模板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底板9采用抗渗砼,在底板9外侧支设底板模板1,地下外墙水平施工缝以下的墙体与底板9同次浇筑,外墙模板3的高度在300mm以上,不包括底部的后浇带内模板2,外墙模板3采用钢结构支撑,并在墙体内安装止水钢板7;

为使地下部分外墙施工缝以上墙体能与施工缝以下墙体较好的接茬,不产生错台现象,在地下部分底板9砼浇筑完后,外墙施工缝以下的后浇带内模板2暂不拆除,施工缝以上的外墙模板3与外墙模板3直接连接或一体结构,避免错台现象的产生;

2)在后浇带21底部设置三层以上防水卷材19,防水卷材19要超出后浇带内模板2500mm以上;防水卷材19采用钢筋网片固定;

3)地下部分外墙的后浇带内模板2采用木模板组拼,对拉螺栓14之间的间距:长╳宽╳高=(450~500)╳(600~650)╳(750~800);对拉螺栓14端部设置两个螺母,防止砼侧压力过大,使螺母与螺栓脱落;

4)墙体外侧预埋木砖,待模板拆除后,取出木砖,并用膨胀砂浆封堵,起到防水的作用。

各支撑结构可部分整体组装形成零件,然后根据现场尺寸现场将零件组合使用,拆卸时也可按零件拆卸,方便再次组装使用。

本发明具有结构形态简单,易于批量加工制作,且拆卸方便,可重复利用,止水钢板7采用对拉螺栓14固定,使止水钢板7定位准确,提高施工质量。采用网状结构的支撑结构,并配合斜支撑6,确保施工过程中底板9不胀模,混凝土不跑冒,保证了后浇带21的设计尺寸。采用上述施工方法后,成型规则,减少了混凝土的二次凿除,提高了施工质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