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制梁柱核心区的莲藕梁单元及安装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094870发布日期:2019-03-13 23:46阅读:1597来源:国知局
一种预制梁柱核心区的莲藕梁单元及安装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装配式构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预制梁柱核心区的莲藕梁单元及安装方法。



背景技术:

对于日益发展的我国建筑市场,现浇结构体系所存在的弊端趋于明显化。面对这些问题,结合国外的建筑工业化成功经验,我国建筑行业掀起装配式建筑工业化的浪潮,使其发展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并促进建筑领域生产方式的巨大变革。装配式建筑预制率要求不断提高的同时,现场节点处钢筋排布密集、穿筋定位困难、施工效率不高等问题日趋明显。

因此,为了提高装配式建筑的预制率,同时保证施工质量,设计一种预制梁柱核心区的莲藕梁单元及安装方法,已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装配式建筑梁柱连接节点处钢筋穿筋定位困难,施工效率不高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安装方便的预制梁柱核心区的莲藕梁单元及安装方法。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预制梁柱核心区的莲藕梁单元,它包括:

莲藕梁本体,所述莲藕梁本体为预制混凝土结构,所述莲藕梁本体与柱连接节点处的四个角部竖向分别开设有一个钢筋预留洞,所述钢筋预留洞能容纳多根钢筋;

上节柱,所述上节柱下端四角与所述钢筋预留洞对应的位置处预制有上部纵筋;

下节柱,所述下节柱上端四角与所述钢筋预留洞对应的位置处预制有下部纵筋,所述下部纵筋能够穿过所述莲藕梁本体中的钢筋预留洞与所述上部纵筋固定连接,并浇筑混凝土成为整体。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有益的技术效果在于:

一、本发明的预制梁柱核心区的莲藕梁单元,该莲藕梁单元包括莲藕梁本体和上节柱、下节柱,其中,莲藕梁本体与柱连接节点处的四个角部分别开设有能够容纳多根钢筋的钢筋预留洞,上、下节柱在与钢筋预留洞对应的位置处分别预制有上部纵筋和下部纵筋,下部纵筋能够穿过钢筋预留洞与上部纵筋固定连接,然后浇筑混凝土使得上节柱、莲藕梁本体以及下节柱形成一体结构。因此,本发明的预制梁柱核心区的莲藕梁单元,通过上节柱、莲藕梁本体以及下节柱三个预制构件,将传统的梁柱节点设置在莲藕梁本体上,替代了常规的上下两节柱的连接方式,避免了梁柱节点位置钢筋碰撞和施工困难问题,不仅能极大地提高装配式建筑的预制率,同时保证了施工质量和效率。

二、本发明的预制梁柱核心区的莲藕梁安装方法,操作简便,降低了施工现场的操作难度,提高了施工效率,极大地推动了装配式建筑的发展进程,节约了社会资源。

进一步地,所述上部纵筋下端配合预制钢套筒,所述上部纵筋和下部纵筋通过所述钢套筒固定连接。通过预先在上节柱内预制钢套筒,方便上部纵筋和下部纵筋的连接,节省了钢筋的连接时间,提高了装配式施工的连接效率。

进一步地,钢筋预留洞为多边形。通过设置多边形的钢筋预留洞,方便后续浇筑节点混凝土的支模施工。莲藕梁本体安装时,四个角部的钢筋先穿过钢筋预留洞,通过设置一个比较大的钢筋预留洞,能够满足钢筋集中布置,在满足莲藕梁受力强度的前提下,节省了穿筋的时间。

进一步地,所述上节柱和所述下节柱均为预制钢筋混凝土结构。通过预制上节柱、下节柱和莲藕梁本体,实现了三个预制构件替代传统的两根现浇钢筋混凝土柱,节省了施工时间,降低了施工成本,提高了施工效率。

进一步地,所述钢筋预留洞中容纳的钢筋数量为3根,3根钢筋呈三角形布置。根据设计要求,考虑到整个受力体系的稳定性,在莲藕梁本体与柱连接节点处的四个角部分别设置一个钢筋预留洞,每个钢筋预留洞内容纳的钢筋数量为3根。而传统预制装配式梁柱连接时,每根钢筋对应一个钢筋预留洞,本发明的莲藕梁本体中仅需要在莲藕梁的四部各开设一个能够容纳多根钢筋的钢筋预留洞。与传统的钢筋数量与钢筋预留洞的数量一致的形式相比,采用一个比较大的钢筋预留洞,钢筋集中布置的形式,解决梁柱节点处钢筋碰撞,穿筋定位困难,施工效率不高的问题。

本发明还提供了前述预制梁柱核心区的莲藕梁单元的安装方法,该方法包括:

提供莲藕梁本体、上节柱和下节柱,所述莲藕梁本体为预制混凝土结构,所述莲藕梁本体与柱连接节点处的四个角部竖向分别开设有一个钢筋预留洞,所述钢筋预留洞能容纳多根钢筋;所述上节柱下端四角与所述钢筋预留洞对应的位置处预制有上部纵筋和钢套筒;所述下节柱上端四角与所述钢筋预留洞对应的位置处预制有下部纵筋;

吊装所述下节柱并安装;

吊装所述莲藕梁本体至所述下节柱正上方,并使得所述下节柱预留的下部纵筋穿过所述莲藕梁本体四个角部的钢筋预留洞;

吊装所述上节柱至所述莲藕梁本体的正上方,使得所述上节柱的上部纵筋与所述下节柱的下部纵筋通过所述钢套筒固定连接;

在莲藕梁本体与上节柱和下节柱的连接处浇筑混凝土,使得所述莲藕梁本体与所述上节柱、下节柱形成一体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钢筋预留洞中容纳的钢筋数量为3根,3根钢筋呈三角形布置。钢筋在保证受力的前提下集中布置,便于钢筋预留洞的开设和混凝土的浇筑。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预制梁柱核心区的莲藕梁单元的平面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实施例预制梁柱核心区的莲藕梁单元的剖面示意图。

图中:

1-莲藕梁本体;2-下节柱;3-上节柱;4-下部纵筋;5-上部纵筋;6-钢套筒;7-钢筋预留洞。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提出的一种预制梁柱核心区的莲藕梁单元及安装方法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根据下面的说明,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将更清楚。以下将由所列举之实施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内容及特征。需另外说明的是,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例,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为叙述方便,下文中所述的“上”、“下”与附图的上、下的方向一致,但这不能成为本发明技术方案的限制。

实施例一

结合图1和图2说明本发明的预制梁柱核心区的莲藕梁单元的结构组成。

请参考图1和图2,一种预制梁柱核心区的莲藕梁单元,它包括莲藕梁本体1、上节柱3和下节柱2,莲藕梁本体1为预制混凝土结构,莲藕梁本体1与柱连接节点处的四个角部竖向分别开设有一个钢筋预留洞7,钢筋预留洞7能容纳多根钢筋;上节柱3下端四角与钢筋预留洞7对应的位置处预制有上部纵筋5;下节柱2上端四角与钢筋预留洞7对应的位置处预制有下部纵筋4,下部纵筋4能够穿过莲藕梁本体1中的钢筋预留洞7与上部纵筋5固定连接,并浇筑混凝土成为整体。

具体来说,本发明的预制梁柱核心区的莲藕梁单元,包括三个预制构件,分别为莲藕梁本体1和上节柱3、下节柱2,其中,莲藕梁本体1的四个角部分别开设有能够容纳多根钢筋的钢筋预留洞7,上节柱3和下节柱2在与钢筋预留洞7对应的位置处分别预制有上部纵筋5和下部纵筋4,下部纵筋4能够穿过钢筋预留洞7与上部纵筋5固定连接,然后浇筑混凝土使得上节柱3、莲藕梁本体1以及下节柱2形成一体结构。因此,本发明的预制梁柱核心区的莲藕梁单元,通过上节柱3、莲藕梁本体1以及下节柱2三个预制构件,将传统的梁柱节点设置在莲藕梁本体1上,替代了常规的上下两节柱的连接方式,避免了梁柱节点位置钢筋碰撞和施工困难问题,不仅能极大地提高装配式建筑的预制率,同时保证了施工质量和效率。

在本实施例中,更优选地,上部纵筋5下端配合预制钢套筒6,上部纵筋5和下部纵筋4通过钢套筒6固定连接。通过预先在上节柱3内预制钢套筒6,方便上部纵筋5和下部纵筋4的连接,节省了钢筋的连接时间,提高了装配式施工的连接效率。

在本实施例中,更优选地,钢筋预留洞7为多边形。通过设置多边形的钢筋预留洞7,方便后续浇筑节点混凝土的支模施工。莲藕梁本体1安装时,四个角部的钢筋先穿过钢筋预留洞7,通过设置一个比较大的钢筋预留洞7,能够满足钢筋集中布置,在满足莲藕梁受力强度的前提下,节省了穿筋的时间。

在本实施例中,更优选地,上节柱3和下节柱2均为预制钢筋混凝土结构。通过预制上节柱3、下节柱2和莲藕梁本体1,将梁柱节点设置在莲藕梁本体1上,替代了常规的上下两节柱的连接方式,避免了梁柱节点位置钢筋碰撞和施工困难问题。

在本实施例中,更优选地,钢筋预留洞7中容纳的钢筋数量为3根,3根钢筋呈三角形布置。根据设计要求,考虑到整个受力体系的稳定性,在莲藕梁本体1的四个角部分别设置一个钢筋预留洞7,每个钢筋预留洞7内容纳的钢筋数量为3根。而传统预制装配式梁柱连接时,每根钢筋对应一个钢筋预留洞,本发明的莲藕梁本体中仅需要在莲藕梁本体1的四部各开设一个能够容纳多根钢筋的钢筋预留洞。与传统的钢筋数量与钢筋预留洞的数量一致的形式相比,采用一个比较大的钢筋预留洞7,钢筋在保证受力的前提下集中布置,便于钢筋预留洞7的开设和后续混凝土的浇筑,解决了梁柱节点处钢筋碰撞,穿筋定位困难,施工效率不高的问题。

请继续参考图1和图2,本发明还提供了前述预制梁柱核心区的莲藕梁单元的安装方法,该方法包括:

提供莲藕梁本体1、上节柱3和下节柱2,莲藕梁本体1为预制混凝土结构,莲藕梁本体1的四个角部竖向分别开设有一个钢筋预留洞7,钢筋预留洞7能容纳多根钢筋;上节柱3下端四角与钢筋预留洞7对应的位置处预制有上部纵筋5和钢套筒6;下节柱2上端四角与钢筋预留洞7对应的位置处预制有下部纵筋4;

吊装下节柱2并安装;

吊装莲藕梁本体1至下节柱2正上方,并使得下节柱2预留的下部纵筋4穿过莲藕梁本体1四个角部的钢筋预留洞7;

吊装上节柱3至莲藕梁本体1的正上方,使得上节柱3的上部纵筋5与下节柱2的下部纵筋4通过钢套筒6固定连接;

在莲藕梁本体1与上节柱3和下节柱2的连接处浇筑混凝土,使得莲藕梁本体1与上节柱3、下节柱2形成一体结构。

在本实施例中,更优选地,钢筋预留洞7中容纳的钢筋数量为3根,3根钢筋呈三角形布置。钢筋在保证受力的前提下集中布置,便于钢筋预留洞7的开设和后续混凝土的浇筑。

上述描述仅是对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描述,并非对本发明范围的任何限定,本发明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上述揭示内容做的任何变更、修饰,均属于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