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人防地下室兼顾平时和战时通风的口部优化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52152发布日期:2019-04-09 21:17阅读:411来源:国知局
一种人防地下室兼顾平时和战时通风的口部优化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人防工程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人防地下室兼顾平时和战时通风的口部优化结构。



背景技术:

人防地下室是人防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外墙、缓冲墙、防爆门等部分组成,在平常时候,可以用作地下停车库等备用房,解决日益突出的停车难问题;而在战时用于兼顾设防工程、防空专业队工程、二等人员掩蔽所工程等。

人防地下室在结构设计上,主要分为主体设计和口部设计两部分,其中口部设计起到与外界连接的作用,是非常关键的部分;由于其特殊性,也是人防工程中最为薄弱的地方。

现有技术中,人防区平时的通风系统口部形式通常为:竖井、一道防护密闭门、一道密闭门、集气室和平时风机组合;战时的通风系统口部形式通常为:竖井、扩散室、滤毒室和战时风机组合。但是若设置平时、战时两套通风系统,则会占用大量的地库停车面积,同时也增加了地面竖井,降低地面的景观品质。因此,现有技术中有采用兼顾平时和战时通风的口部组合形式解决上述弊端,而实际由于竖井位置的限制,平时和战时两种通风系统工况在无法合用竖井的情况下,需要设计风井转换夹层,结构复杂,增加工程造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人防地下室兼顾平时和战时通风的口部优化结构,将平时和战时两种工况的通风方式整合优化,高效利用地下空间,提升人防车库停车效率,减少了出地面的竖井个数,同时可以避免设置风井转换夹层,结构简单有效,降低工程造价。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人防地下室兼顾平时和战时通风的口部优化结构,包括地下室钢筋混凝土底板,所述地下室钢筋混凝土底板上方设置有高出室外地面的竖井,所述竖井的顶端设置有竖井钢筋混凝土顶板,所述竖井靠近所述竖井钢筋混凝土顶板的侧壁设置有与外界大气连通的防雨溅铝合金百叶窗;

所述竖井的一侧设置有扩散室,所述竖井和所述扩散室之间设置有第一钢筋混凝土隔墙,所述第一钢筋混凝土隔墙上设置有悬板式防爆波活门,所述扩散室背离所述竖井的一侧设置有集气室,所述扩散室和所述集气室之间设置有第二钢筋混凝土隔墙,所述第二钢筋混凝土隔墙上连通对立设置有第一人防门和第二人防门,所述第一人防门开向所述扩散室设置,所述第二人防门开向所述集气室设置;

所述竖井背离所述扩散室的一侧设置有楼梯间,所述楼梯间的一侧设置有密闭通道,所述楼梯间和所述密闭通道之间设置有第三钢筋混凝土隔墙,所述第三钢筋混凝土隔墙上连通设置有开向所述楼梯间的第三人防门;

所述密闭通道朝向所述扩散室的一侧设置有用于放置滤毒设备的滤毒室,所述密闭通道和所述滤毒室之间设置有第四钢筋混凝土隔墙,所述第四钢筋混凝土隔墙上连通设置有开向所述滤毒室的第四人防门,所述滤毒室和所述扩散室之间设置有用于通风设备管道连接的第一密闭穿墙管;

所述滤毒室朝向所示集气室的一侧设置有平战时进风机房,所述滤毒室和所述平战时进风机房之间设置有第五钢筋混凝土隔墙,所述第五钢筋混凝土隔墙上连通设置有用于通风设备管道连接的第二密闭穿墙管;

所述集气室和所述平战时进风机房之间设置有第六钢筋混凝土隔墙,所述第六钢筋混凝土隔墙上连通设置有留孔,所述平战时进风机房背离所述集气室的一侧设置有清洁区,所述平战时进风机房和所述清洁区之间设置有砌块隔墙,所述砌块隔墙上连通设置有双扇甲级防火门,所述密闭通道和所述清洁区之间设置有第七钢筋混凝土隔墙,所述第七钢筋混凝土隔墙上连通设置有开向所述密闭通道的第五人防门。

优选的,所述第二钢筋混凝土隔墙的厚度为500~600mm。

优选的,所述第一人防门为钢筋混凝土单扇防护密闭门,所述第二人防门为钢筋混凝土单扇密闭门。

优选的,所述悬板式防爆波活门内嵌所述第一钢筋混凝土隔墙400~450mm。

优选的,所述第三钢筋混凝土隔墙的厚度为300~450mm,所述第三人防门为钢筋混凝土单扇防护密闭门,所述第四钢筋混凝土隔墙的厚度为250~300mm,所述第四人防门和第五人防门为钢筋混凝土单扇密闭门。

优选的,所述第五钢筋混凝土隔墙的厚度为250~300mm,所述第五钢筋混凝土隔墙上的第二密闭穿墙管的数量为若干个,所述第六钢筋混凝土隔墙的厚度为200~240mm。

优选的,所述第六钢筋混凝土隔墙上还设置有单扇甲级防火门。

优选的,所述砌块隔墙的厚度为200~240mm。

优选的,所述第七钢筋混凝土隔墙的厚度为250~300mm。

优选的,所述地下室钢筋混凝土底板的下方设置有地下室混凝土垫层,所述地下室钢筋混凝土底板的上方设置有地下室混凝土面层。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人防地下室兼顾平时和战时通风的口部优化结构,将平时和战时两种工况通风方式组合,高效利用地下空间,有效提成人防车库停车效率,减少了出地面竖井个数,提高地面景观品质,同时避免了风井转换夹层的设置,结构简单有效,节约了工程造价。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人防地下室兼顾平时和战时通风的口部优化结构的剖面

图;

图2是本发明一种人防地下室兼顾平时和战时通风的口部优化结构的平面

示意图;

附图中各部件的标记如下:

1、地下室钢筋混凝土底板;2、室外地面;3、竖井;4、竖井钢筋混凝土顶板;5、防雨溅铝合金百叶窗;6、扩散室;7、第一钢筋混凝土隔墙;8、悬板式防爆波活门;9、集气室;10、第二钢筋混凝土隔墙;11、第一人防门;12、第二人防门;13、楼梯间;14、密闭通道;15、第三钢筋混凝土隔墙;16、第三人防门;17、滤毒室;18、第四钢筋混凝土隔墙;19、第四人防门;20、第一密闭穿墙管;21、平战时进风机房;22、第五钢筋混凝土隔墙;23、第二密闭穿墙管;24、第六钢筋混凝土隔墙;25、留孔;26、清洁区;27、砌块隔墙;28、双扇甲级防火门;29、第七钢筋混凝土隔墙;30、第五人防门;31、单扇甲级防火门;32、地下室混凝土垫层;33、地下室混凝土面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实施例: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人防地下室兼顾平时和战时通风的口部优化结构,包括地下室钢筋混凝土底板1,地下室钢筋混凝土底板1的下方设置有地下室混凝土垫层32,用于分隔基底土层和混凝土底板的作用,便于施工放线定位,保证建筑物的几何尺寸,地下室钢筋混凝土底板1的上方设置有地下室混凝土面层33。地下室钢筋混凝土底板1的上方设置有竖井3,竖井3高出室外地面2设置,竖井3采用钢筋混凝土构筑。竖井3的顶端设置有竖井钢筋混凝土顶板4,竖井3靠近竖井钢筋混凝土顶板4的侧壁设置有防雨溅铝合金百叶窗5,其中,防雨溅铝合金百叶窗5与外界大气连通,外界的气流可以通过防雨溅铝合金百叶窗5达到竖井3内。

如图1和图2所示,竖井3的一侧设置有扩散室6,用于降低空气中冲击波的压力,竖井3和扩散室6之间设置有第一钢筋混凝土隔墙7,第一钢筋混凝土隔墙7上设置有悬板式防爆波活门8,悬板式防爆波活门8内嵌第一钢筋混凝土隔墙400~450mm,防止战时活动悬板侧向受到冲击波作用,悬板式防爆波活门8和扩散室6搭配组合系统可以将空气冲击波进入工程的余压值降低到允许范围内。

如图1和图2所示,扩散室6背离竖井3的一侧设置有集气室9,扩散室6和集气室9之间设置有第二钢筋混凝土隔墙10,第二钢筋混凝土隔墙10上连通对立设置有第一人防门11和第二人防门12,其中:第一人防门11开向扩散室6设置,第二人防门12开向集气室9设置。为了确保足够稳定性和合理占用空间,择优参数,第二钢筋混凝土隔墙10的厚度为500~600mm。另外,由于战时冲击波的方向为扩散室至集气室,因此将第一人防门11设置为钢筋混凝土单扇防护密闭门,第二人防门12设置为钢筋混凝土单扇密闭门。

如图1和图2所示,竖井3背离扩散室6的一侧设置有楼梯间13,楼梯间13的一侧设置有密闭通道14,楼梯间13和密闭通道14之间设置有第三钢筋混凝土隔墙15,择优参数,第三钢筋混凝土隔墙15的厚度为300~450mm,第三钢筋混凝土隔墙15上连通设置有第三人防门16,第三人防门16可以设置为钢筋混凝土单扇防护密闭门,并且开向楼梯间13设置。

如图1和图2所示,密闭通道14朝向扩散室6的一侧设置有滤毒室17,滤毒设置放置在滤毒室内,密闭通道14和滤毒室17之间设置有第四钢筋混凝土隔墙18,第四钢筋混凝土隔墙18上连通设置有开向滤毒室17的第四人防门19,择优参数,第四钢筋混凝土隔墙18的厚度为250~300mm,第四人防门19为钢筋混凝土单扇密闭门。滤毒室17和扩散室6之间设置有第一密闭穿墙管20,用于通风设备管道连接。

如图1和图2所示,滤毒室17朝向集气室9的一侧设置有平战时进风机房21,滤毒室17和平战时进风机房21之间设置有第五钢筋混凝土隔墙22,择优参数,第五钢筋混凝土隔墙22的厚度为250~300mm。第五钢筋混凝土隔墙22上连通设置有第二密闭穿墙管23,用于通风设备管道的连接,其中第二密闭穿墙管23的数量为若干个,本实施例的提供的为两个,经过滤毒室17内滤毒设备处理后的空气达到人可吸入空气质量要求,风管通过滤毒室17和平战时进风机房21之间的第二密闭穿墙管23,将经处理后的空气送入平战时进风机房21内。

如图1和图2所示,集气室9和平战时进风机房21之间设置有第六钢筋混凝土隔墙24,第六钢筋混凝土隔墙24上连通设置有留孔25,留孔25用于通风设备管道连接。择优参数,第六钢筋混凝土隔墙24的厚度为200~240mm,且第六钢筋混凝土隔墙24上还设置有单扇甲级防火门31,用于日常检修。平战时进风机房21背离集气室9的一侧设置有清洁区26,即最里面密闭门里面的掩蔽区域,平战时进风机房21和清洁区26之间设置有砌块隔墙27,择优参数,砌块隔墙27的厚度为200~240mm,砌块隔墙27上连通设置有双扇甲级防火门28,便于风机设备的搬运。密闭通道14和清洁区26之间设置有第七钢筋混凝土隔墙29,择优参数,第七钢筋混凝土隔墙29的厚度为250~300mm,第七钢筋混凝土隔墙29上连通设置有第五人防门30,第五人防门30设置为钢筋混凝土单扇密闭门,且开向密闭通道14设置。

本实施例的工作过程为:

平时通风工况:

打开悬板式防爆波活门8、第一人防门11和第二人防门12,使得气流可依次通过防雨溅铝合金百叶窗5进入竖井3内,气流通过开启状态的悬板式防爆波活门8进入扩散室6,通过开启状态的第一人防门11和第二人防门12进入集气室9,平时风机的风管通过平战时进风机房21与集气室9之间的留孔25取风。

战时通风工况:

关闭悬板式防爆波活门8、第一人防门11和第二人防门12,战时气流通过防雨溅铝合金百叶窗5进入到竖井3内,气流若通过关闭状态的悬板式防爆波活门8上的小悬板后面孔口进入到扩散室6,由于扩散室6和滤毒室17相邻,滤毒设备放置在滤毒室17内,因此战时滤毒风管通过扩散室6和滤毒室17之间的隔墙上的第一密闭穿墙管20取风,经过滤毒室17内的滤毒设备处理,达到人体可吸入的空气质量要求,风管通过滤毒室17和平战时进风机房21之间的第二密闭穿墙管23,将经过处理后的空气送入到平战时进风机房21。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