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以保护山洞的多功能上叶片面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07713发布日期:2018-09-11 20:15阅读:12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保护设施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以保护山洞的多功能上叶片面板。



背景技术:

物质文化遗产,又称“有形文化遗产”,包括历史文物、历史建筑、人类文化遗址。一些历史建筑和人类遗址,由于历史久远,且长期受到日晒、雨淋、风蚀等自然力的破坏,使得一些历史建筑和遗址出现损坏的情况,例如猿人洞,猿人洞是人类重要的物质文化遗产,是研究人类进化的科学依据,然而,一般猿人洞口以及洞口附近的山体直接暴露在外界环境中,因为长时间暴露在自然环境中,遭受日晒、雨淋、风蚀等自然力的破坏,猿人洞口出现损坏的情况,以及猿人洞的内部受到自然力的影响会出现坍塌的现象。

可以为建筑或遗址搭建一个顶棚,避免或尽量减小自然力的破坏,通常顶棚包括钢结构、上叶片面板和龙骨结构,龙骨结构通过连接结构与钢结构连接,上叶片面板设置在龙骨结构上且上叶片面板位于钢结构的外侧,钢结构可以根据待保护区域的实际情况搭建,龙骨结构不仅应该具有固定上叶片面板的作用,还应该为龙骨结构以及上叶片面板的安装提供方便;上叶片面板上没有提供种植植物的平台,使得顶棚的外侧与周围山体看起来不协调。

本申请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技术问题:

现有的保护顶棚的上叶片面板存在功能单一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用以保护山洞的多功能上叶片面板,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保护顶棚的上叶片面板功能单一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诸多技术方案中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能产生的诸多技术效果详见下文阐述。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用以保护山洞的多功能上叶片面板,包括幕板主体部和植物承载部,其中,所述幕板主体部和所述植物承载部均能固定设置在龙骨结构上;所述幕板主体部与所述植物承载部为一体成型结构,或者,所述幕板主体部与所述植物承载部为彼此独立且相对位置恒定的两个部件;所述幕板主体部和所述植物承载部固定设置在龙骨结构上时两者能共同覆盖住所述龙骨结构;所述幕板主体部能阻挡自然力损坏山洞,所述植物承载部上设置有植物种植槽,所述植物种植槽内能种植植物。

优选地,所述植物承载部包括植物承载盒,所述植物承载盒设置在所述龙骨结构上,所述植物承载盒上设置有所述植物种植槽,所述植物种植槽的开口方向朝向远离所述龙骨结构的方向。

优选地,所述植物承载部还包括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和所述第二连接板分别设置在所述植物承载盒的两侧,所述第一连接板设置在所述植物承载盒靠近所述植物承载盒底端,所述第二连接板设置在所述植物承载盒靠近所述植物承载盒顶端;所述龙骨结构包括主体固定支撑架和连接板固定支撑架,所述连接板固定支撑架设置在所述主体固定支撑架的一端且与所述主体固定支撑架连接,所述幕板主体部、所述第一连接板和所述植物承载盒设置在所述主体固定支撑架上,所述第二连接板设置在所述连接板固定支撑架上。

优选地,所述连接板固定支撑架包括竖向支架、横向支架和支撑板,所述竖向支架连接所述横向支架与所述主体固定支撑架,所述支撑板与所述横向支架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板设置所述支撑板上且与所述支撑板连接;

所述植物承载部内设置有加强筋板;所述植物承载部还设置有植物攀爬网。

优选地,所述幕板主体部包括至少一个小上叶片面板,所述小上叶片面板的截面形状为长方形;所述第一连接板与所述第一连接板相邻的所述小上叶片面板之间以及相邻的两个所述小上叶片面板之间有间隙。

优选地,所述龙骨结构上还设置有挂锁安全环,所述挂锁安全环的一端与所述龙骨结构相连接,另一端穿过所述第一连接板与所述小上叶片面板之间的缝隙或者穿过相邻的两个所述小上叶片面板之间有间隙。

优选地,所述龙骨结构上还设置有挂锁拉杆,所述挂锁拉杆的一端与所述龙骨结构相连接,另一端穿过所述第一连接板与所述小上叶片面板之间的缝隙或者穿过相邻的两个所述小上叶片面板之间有间隙。

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板与所述小上叶片面板之间的缝隙以及两个所述小上叶片面板之间的间隙填充有密封胶;所述密封胶为硅酮耐候胶。

优选地,所述龙骨结构上还设置有缓冲装置,所述缓冲装置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板与所述小上叶片面板之间或设置在两个所述小上叶片面板之间;所述缓冲装置包括缓冲件和缓冲件限位支撑结构,所述缓冲件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板与所述小上叶片面板之间或设置在两个所述小上叶片面板之间,所述缓冲件限位支撑结构与所述龙骨结构可拆卸连接,所述缓冲件设置在所述缓冲件限位支撑结构上,所述密封胶设置在所述缓冲件上;所述缓冲件采用发泡聚乙烯材料制成。

优选地,所述幕板主体部和所述植物承载部均采用表面做氟碳喷涂处理的铝板制成;所述幕板主体部和所述植物承载部的背面均设置有铝栅格。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以保护山洞的多功能上叶片面板,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保护顶棚的上叶片面板功能单一的技术问题,上叶片面板上设置有用以放置植物的植物种植槽,为植物的种植提供平台,植物种植槽内的植物使得顶棚的外侧与山洞所在的山体或山包看起来相互协调的作用,植物种植槽内的植物也具有绿化环境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优选技术方案至少还可以产生如下技术效果:

加强筋板提高了植物承载盒的强度;还设置有植物攀爬网为植物的生长提供导向支撑的作用;挂锁安全环和挂锁拉杆提高龙骨结构安装到钢结构上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上叶片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龙骨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植物承载部的剖视图;

图4是挂锁安全环与龙骨结构安装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挂锁拉杆与龙骨结构安装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缓冲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植物承载部;11-植物种植槽;12-植物承载盒;13-第一连接板;14-第二连接板;15-加强筋板;2-龙骨结构;21-主体固定支撑架;22-连接板固定支撑架;221-竖向支架;222-横向支架;223-支撑板;224-支架连接部;225-连接板连接部;23-挂锁安全环;24-挂锁拉杆;3-小上叶片面板;4-缓冲装置;41-缓冲件;42-缓冲件限位支撑结构;5-植物攀爬网;6-铝栅格;7-密封胶;8-结构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参见图1-图6,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以保护山洞的多功能上叶片面板,包括幕板主体部和植物承载部1,其中,幕板主体部和植物承载部1均能固定设置在龙骨结构2上;幕板主体部与植物承载部1为一体成型结构,或者,幕板主体部与植物承载部1为彼此独立且相对位置恒定的两个部件;幕板主体部和植物承载部1固定设置在龙骨结构2上时两者能共同覆盖住龙骨结构2;幕板主体部能阻挡自然力损坏山洞,山洞可以是猿人洞,植物承载部1上设置有植物种植槽11,植物种植槽11内能种植植物;在植物承载部1上设置有植物种植槽11,使得上叶片面板不仅能阻止自然力破坏山洞的作用,还为植物的种植提供了平台,使得植物种植槽11内的植物具有装饰顶棚、使顶棚的外侧看起来与山洞所在的山体或山包相互协调的作用,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用保护顶棚的上叶片面板功能单一的技术问题,此外,植物种植槽11内的植物也具有绿化环境的作用。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参见图3,植物承载部1包括植物承载盒12,植物承载盒12设置在龙骨结构2上,植物承载盒12上设置有植物种植槽11,植物种植槽11的开口方向朝向远离龙骨结构2的方向,将上叶片面板安装在钢结构上时,植物种植槽11的开口方向不会使得植物与土壤易脱离植物种植槽11,且也使得植物种植槽11内的植物便于向幕板主体部上延伸。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参见图3,为了使得植物承载部1牢固的安装在龙骨结构2上,植物承载部1还包括第一连接板13和第二连接板14,第一连接板13和第二连接板14分别设置在植物承载盒12的两侧,第一连接板13设置在植物承载盒12靠近植物承载盒12底端,第二连接板14设置在植物承载盒12靠近植物承载盒12顶端,第一连接板13和第二连接板14增加了植物承载部1与龙骨结构2的接触面积,增加了连接区域的面积;参见图2,龙骨结构2包括主体固定支撑架21和连接板固定支撑架22,连接板固定支撑架22设置在主体固定支撑架21的一端且与主体固定支撑架21连接,幕板主体部、第一连接板13和植物承载盒12设置在主体固定支撑架21上,第二连接板14设置在连接板固定支撑架22上。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参见图2,连接板固定支撑架22包括竖向支架221、横向支架222和支撑板223,竖向支架221连接横向支架222与主体固定支撑架21,支撑板223与横向支架222连接,第二连接板14设置支撑板223上且与支撑板223连接,支撑板223能增加了连接板固定支撑架22与第二连接板14的接触面积;支撑板223的横截面可以为“7”字型,支撑板223包括支架连接部224和与支架连接部224连接的连接板连接部225,支架连接部224与横向支架222可以通过自攻钉连接,连接板连接部225可以通过铝栽钉与第二连接板14连接,连接时,铝栽钉一端固定在第二连接板14上,铝栽钉另一端穿过连接板连接部225,通过铝栽钉上的螺母将连接板连接部225连接在第二连接板14上;为了进一步提高支撑板223与第二连接板14的连接强度,连接板连接部225的自由端处与第二连接板14之间有间隙,可以在两者之间填充结构胶8,提高连接板连接部225与第二连接板14的连接强度;参见图3,植物承载部1内设置有加强筋板15,提高植物承载部1的强度;植物承载部1还设置有植物攀爬网5,使得植物沿植物攀爬网5攀爬,为植物的生长提供支撑。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幕板主体部包括至少一个小上叶片面板3,小上叶片面板3的截面形状为长方形;第一连接板13与第一连接板13相邻的小上叶片面板3之间以及相邻的两个小上叶片面板3之间有间隙。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参见图1和图4,考虑到施工安全问题,龙骨结构2上还设置有挂锁安全环23,挂锁安全环23的一端与龙骨结构2相连接,另一端穿过第一连接板13与小上叶片面板3之间的缝隙或者穿过相邻的两个小上叶片面板3之间有间隙,挂锁安全环23使得施工人员方便将上叶片面板以及龙骨结构2安装到钢结构上。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参见图1和图5,龙骨结构2上还设置有挂锁拉杆24,挂锁拉杆24的一端与龙骨结构2相连接,另一端穿过第一连接板13与小上叶片面板3之间的缝隙或者穿过相邻的两个小上叶片面板3之间有间隙,挂锁拉杆24使得施工人员方便将上叶片面板以及龙骨结构2安装到钢结构上。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第一连接板13与小上叶片面板3之间的缝隙以及两个小上叶片面板3之间的间隙填充有密封胶;密封胶可以为硅酮耐候胶,第一连接板13与小上叶片面板3之间的缝隙以及两个小上叶片面板3之间的间隙是为了避免第一连接板13与小上叶片面板3因热胀冷缩出现相互干涉的现象;为了使得龙骨结构2上的上叶片面板更好地阻挡自然力侵害山洞,需要在缝隙填充硅酮耐候胶,避免雨水通过缝隙渗入。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参见图6,龙骨结构2上还设置有缓冲装置4,缓冲装置4设置在第一连接板13与小上叶片面板3之间或设置在两个小上叶片面板3之间;缓冲装置4包括缓冲件41和缓冲件限位支撑结构42,缓冲件41设置在第一连接板13与小上叶片面板3之间或设置在两个小上叶片面板3之间,缓冲件限位支撑结构42与龙骨结构2可拆卸连接,缓冲件41设置在缓冲件限位支撑结构42上,密封胶设置在缓冲件41上;缓冲件41采用发泡聚乙烯材料制成,缓冲装置4实现相邻的两个上叶片面板3之间以及第一连接板13与小上叶片面板3之间弹性连接,具有减震、缓冲的作用。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幕板主体部和植物承载部1均采用表面做氟碳喷涂处理的铝板制成;幕板主体部和植物承载部1的背面均设置有铝栅格6,铝栅格6可以提高幕板主体部和植物承载部1的强度,参见图3和图6,图3中,连接板连接部225的自由端可以向下延伸,向下延伸的部分与对应的铝栅格6通过自攻钉连接,进一步提高了支撑板223与上叶片面板的连接强度;图6中,两个小上叶片面板3边缘处均与各自对应的铝栅格6连接通过自攻钉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以保护山洞的多功能上叶片面板,使得上叶片面板不仅能阻止自然力破坏山洞的作用,还具有美化顶棚、使得顶棚的外侧看起来与山洞所在的山体或山包相互协调的作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